滬上名醫丨 江基堯:與死神賽跑的顱腦創傷專家

滬上名醫丨 江基堯:與死神賽跑的顱腦創傷專家

編者按

30年的銀蛇獎,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傑出的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著名教授,有的人還轉型為管理者,成為高校校長、各大醫院的院長、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家人……

銀蛇獎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作為銀蛇獎發起單位之一,《文匯報》App開設“滬上名醫”專欄,選登銀蛇獎得主的精彩故事、奮鬥人生。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首席專家江基堯。

江基堯的身影,不僅出現在實驗室和手術室的無影燈下,也活躍在國際國內神經外科講壇;他的腳步,不僅跋涉在探求腦神經外科理論與實踐的征途中,也攀登在建設優勢領先學科和人才群體的高山上。人們稱讚他為神經外科事業作出了貢獻,他總是謙遜地說:“我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醫學工作者,成績歸功於黨和國家,歸功於一支優秀的顱腦創傷團隊。”

在專業領域成為“中國人的第一次”

2011年至2014年,江基堯作為中國人第一次當選國際神經創傷協會主席(第十任);2010年他又作為中國人第一次當選亞太神經創傷協會候任主席。他建立中國最大顱腦創傷資料庫,找到影響顱腦創傷病人預後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提高顱腦創傷病人救治成功率提供了重要數據。

國際上首先通過多中心前瞻性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發現採用標準外傷大骨瓣技術是阻斷顱腦創傷後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顯著提高重型顱腦創傷病人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手術方式,被美國2016年第四版《重型顱腦創傷救治指南》作為IIA級推薦全球應用。

他在中國首先定義了33-35℃為臨床亞低溫的概念。

國際上率先建立了長時程臨床亞低溫技術規範化體系。

經前瞻性臨床對照研究發現,5天長時程33-35℃亞低溫將重型腦創傷患者的生存率從54.55%提高到74.42%, 恢復良好率從27.4%提高到46.5%。

攻克了短時程亞低溫組病人復溫過程中發生顱內壓反跳現象的難題。

美國2016年第四版《重型顱腦創傷救治指南》將長時程亞低溫技術列為II級證據。

他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證實腦局部深低溫具有確切的腦保護作用。該發現為複雜性心臟大血管手術實施腦局部深低溫腦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他牽頭制訂12箇中國顱腦創傷《專家共識》和《指南》,提出了一系列顱腦創傷病人臨床規範化救治技術和方案、為整體提高我國顱腦創傷患者救治成功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世界導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因素就是顱腦損傷。在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這種趨勢已經形成,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高水準的神經外科的需求將會與日俱增,而神經外科仍充滿了未知領域,這對血氣方剛的江基堯來說是一個挑戰。

在美國學習期間,立志要為顱腦創傷治療開闢一方新天地的江基堯,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從亞低溫救治腦缺血缺氧的成功中,他又找到了以此方法救治顱腦損傷病人的靈感。

經過無數次動物試驗,他在國際上率先發現了亞低溫對實驗動物有顯著的治療作用,並做出系統的科學論斷。

在他救治的4000多名顱腦外傷患者中,有許多是他親自守候在監護病房中,觀察生命體徵變化,親自調整治療方案,親自上臺手術治療。

滬上名醫丨 江基堯:與死神賽跑的顱腦創傷專家

多年來他的研究始終圍繞腦外傷領域中的重點和難點展開,重型顱腦傷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77%,特重型顱腦傷臨疝病人搶救成功率達46.5%,長期昏迷催醒成功率達69% 。

江基堯在國內最早提倡顱腦創傷規範化治療理念,由他主編的《現代顱腦損傷學》《顱腦創傷臨床救治指南》《亞低溫腦保護的基礎與臨床》等著作已成為我國顱腦創傷救治的重要工具書。

作為中國顱腦創傷領軍人物,他牽頭編寫了第1版《中國顱腦創傷手術指南》《中國顱腦創傷藥物治療指南》等,為中國顱腦創傷規範化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先後出席、主持國內國際學術報告會逾百場,積極推廣顱腦創傷患者治療方案和規範有效的手術方法,使得我國顱腦創傷救治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2011年,江基堯作為大會主席,在上海召開第十屆國際神經創傷大會,來自國內外千餘名同行參加,大會贏得同行的充分讚譽。

“最大的成就是病人的康復”

恢復高考之後,在部隊當衛生兵的江基堯,以優異成績考取了第二軍醫大學,正式走上從醫的道路。

他至今無法忘記部隊領導送他上大學時的殷切囑託:“要做一個好醫生、合格的醫生,不做糊塗醫生。”

這樸實的話語,使他堅定了從醫的信念,雖歷經艱難挫折而不曾後悔。在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後,他又選擇出國進修。

“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學成歸國為中國人服務。”——一個同樣樸實的念頭,讓他在同行的其他學生大都選擇美國綠卡時,他依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卻是有國家的。”——他喜歡居里夫人這句名言,並在送自己學生出國深造時語重心長地叮囑。

成就來自於一個人的個性,而個性來自於一個人的經歷。

樸實而又堅定,認準了就不放棄,合格的醫生一定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突破自我的毅力,要做一個打不垮的人。

從業數40多年,江基堯救治過的病人數以千記。

他說,自己最大的成就感並不來自獲得的榮譽和科研成果,而是來自他救活的每一個病人,因為每拯救一個病人,就是拯救了這個人的一輩子,也是拯救了他的一家子。

說起十年前救治過的那個小男孩,江基堯至今依然印象深刻,語氣帶著自豪。

男孩是當時嘉定一起凶殺案的倖存者,他的爸爸案發當場即死亡,他則是腦部被凶手用鋼管重擊,造成開放性腦外傷。從嘉定送到醫院的時候血壓已經沒有了,心跳也快要消失。

江基堯為他做了緊急搶救手術,病人術後情況穩定。然而在大家稍鬆一口氣時,男孩又發生了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生命再度危在旦夕,經胃大部切除手術的緊急處理,第二次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但是因為腦部的傷口是開放性的,男孩後來又顱腦感染形成巨大腦膿腫和感染性休克,在進行開顱引流時,膿液過多把常規引流管都堵住了。

江基堯和團隊果斷採取了超常規的引流方式,把平時用於腹部的引流管插到男孩的顱腔連續沖洗抗生素,又一次轉危為安。

經歷了這樣三度鬼門關的徘徊,後來這個孩子不僅清醒了,還指認了謀殺他父親的凶手。

十年過去了,這個男孩已健康成長並結婚生子。

江基堯經常告誡年輕的醫生,不要忘了自己選擇這個職業的初衷。只要真正去奉獻、去付出,病人的康復、家屬的喜悅給醫生帶來的滿足感,是無法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的。

名醫簡介

江基堯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顱腦創傷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首席專家。

擔任世界神經外科醫師聯盟執委、國際神經創傷協會第10任主席、亞太神經創傷協會第3任主席、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副會長、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顱腦創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創傷雜誌》副總編輯、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副主編等。

主編《現代顱腦損傷學》《顱腦創傷臨床救治指南》和《顱腦創傷診斷與治療—臨床實踐與思考》等,已經成為我國顱腦創傷診治重要工具書。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全球三大知名神經外科雜誌發表SCI論著50餘篇,被引證2000餘次。

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中國科協(香港)求是傑出青年獎、國際神經損傷協會傑出貢獻Teasdale獎,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作者:袁蕙芸 王昊寧

編輯:儲舒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