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近年來,金沙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46戶25037人。搬遷對象涉及全縣24個鄉(鎮、街道),建安置點12個。組織就業培訓7期,積極促進易地扶貧搬遷戶就近就業,子女就近入學,零距離服務搬遷群眾。

全面實現教育資助應助盡助,完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資助66893人次5593.94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406人次4426.66萬元。全面實現醫療保障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資助319.22萬元幫助貧困群眾全部參保。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就醫補償、14種大病救治、慢性病就醫補償等工作,補償比例超過90%。實施農村危改和“三改”,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無房戶住房民政救助兜底等住房保障工程。

發展之路:綜合實力更強


數據顯示,金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2.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2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18億元增加到53.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0.25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9元增加到3166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7.2元增加到 1039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0.74億元增加到42.5億元。

金沙縣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主要抓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集聚要素產業、吸引資金人才,紮實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求實奮進、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探索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近年來,金沙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46戶25037人。搬遷對象涉及全縣24個鄉(鎮、街道),建安置點12個。組織就業培訓7期,積極促進易地扶貧搬遷戶就近就業,子女就近入學,零距離服務搬遷群眾。

全面實現教育資助應助盡助,完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資助66893人次5593.94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406人次4426.66萬元。全面實現醫療保障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資助319.22萬元幫助貧困群眾全部參保。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就醫補償、14種大病救治、慢性病就醫補償等工作,補償比例超過90%。實施農村危改和“三改”,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無房戶住房民政救助兜底等住房保障工程。

發展之路:綜合實力更強


數據顯示,金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2.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2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18億元增加到53.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0.25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9元增加到3166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7.2元增加到 1039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0.74億元增加到42.5億元。

金沙縣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主要抓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集聚要素產業、吸引資金人才,紮實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求實奮進、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探索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剛開始,我們來這邊最擔心的就是物流問題。前段時間,我們急需運輸一批成品出去,園區內的物流公司承諾我們36小時送到,結果真的幫我們送到了,我們特別滿意。”開發區內順達皮具公司的總經理羅永福說。“保姆式”服務不僅僅是對順達皮具公司,金沙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代辦服務中心,提供全程免費代辦,這是金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8年,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增加值33億元,調減玉米種植16.2萬畝,種植茶葉10.05萬畝、辣椒10.04 萬畝、中藥材1萬畝、有機高粱12萬畝、烤煙3.75萬畝,實施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2.25萬畝,綠殼蛋雞存欄72.03萬羽。建設縣、鄉領導示範點100個13.81萬畝。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52個。積極推進國家有機認證示範區建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縣稱號,冷水河牌大米獲第十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近年來,金沙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46戶25037人。搬遷對象涉及全縣24個鄉(鎮、街道),建安置點12個。組織就業培訓7期,積極促進易地扶貧搬遷戶就近就業,子女就近入學,零距離服務搬遷群眾。

全面實現教育資助應助盡助,完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資助66893人次5593.94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406人次4426.66萬元。全面實現醫療保障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資助319.22萬元幫助貧困群眾全部參保。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就醫補償、14種大病救治、慢性病就醫補償等工作,補償比例超過90%。實施農村危改和“三改”,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無房戶住房民政救助兜底等住房保障工程。

發展之路:綜合實力更強


數據顯示,金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2.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2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18億元增加到53.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0.25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9元增加到3166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7.2元增加到 1039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0.74億元增加到42.5億元。

金沙縣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主要抓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集聚要素產業、吸引資金人才,紮實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求實奮進、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探索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剛開始,我們來這邊最擔心的就是物流問題。前段時間,我們急需運輸一批成品出去,園區內的物流公司承諾我們36小時送到,結果真的幫我們送到了,我們特別滿意。”開發區內順達皮具公司的總經理羅永福說。“保姆式”服務不僅僅是對順達皮具公司,金沙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代辦服務中心,提供全程免費代辦,這是金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8年,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增加值33億元,調減玉米種植16.2萬畝,種植茶葉10.05萬畝、辣椒10.04 萬畝、中藥材1萬畝、有機高粱12萬畝、烤煙3.75萬畝,實施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2.25萬畝,綠殼蛋雞存欄72.03萬羽。建設縣、鄉領導示範點100個13.81萬畝。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52個。積極推進國家有機認證示範區建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縣稱號,冷水河牌大米獲第十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加快工業提質轉型。僅2018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工業用電量達6.55億度。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工程,推動煤、電、酒、電子信息、五金製造等產業加快發展。完成煤礦機械化改造19家,機械化率達72.34%,完成智能化改造21家。產煤1602.54萬噸,發電130.56億度,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生產成品酒7697千升,生產水泥303萬噸。

加快經濟開發區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紮實抓好產業鏈招商和騰籠換鳥工作,不斷夯實電子電聲、電鍍五金主導產業基礎。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 164.65億元、稅收6億元、進出口貿易額9200萬美元,促進就業人數逐年增加。

當前,金沙經濟開發區已從單一的煤電經濟,向著新型化、集聚化、多元化邁進,進入工業發展的又一重要成長期。

建設之路:城鄉面貌更美

縱觀發展歷程,金沙縣公路通車裡程從1987年的1069公里增加到如今5774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組組通硬化路。安全飲水、安全住房及供電、通訊實現了全覆蓋。金沙縣牢牢守住生態與發展底線,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五大戰役,人居環境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近年來,金沙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46戶25037人。搬遷對象涉及全縣24個鄉(鎮、街道),建安置點12個。組織就業培訓7期,積極促進易地扶貧搬遷戶就近就業,子女就近入學,零距離服務搬遷群眾。

全面實現教育資助應助盡助,完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資助66893人次5593.94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406人次4426.66萬元。全面實現醫療保障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資助319.22萬元幫助貧困群眾全部參保。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就醫補償、14種大病救治、慢性病就醫補償等工作,補償比例超過90%。實施農村危改和“三改”,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無房戶住房民政救助兜底等住房保障工程。

發展之路:綜合實力更強


數據顯示,金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2.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2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18億元增加到53.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0.25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9元增加到3166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7.2元增加到 1039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0.74億元增加到42.5億元。

金沙縣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主要抓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集聚要素產業、吸引資金人才,紮實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求實奮進、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探索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剛開始,我們來這邊最擔心的就是物流問題。前段時間,我們急需運輸一批成品出去,園區內的物流公司承諾我們36小時送到,結果真的幫我們送到了,我們特別滿意。”開發區內順達皮具公司的總經理羅永福說。“保姆式”服務不僅僅是對順達皮具公司,金沙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代辦服務中心,提供全程免費代辦,這是金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8年,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增加值33億元,調減玉米種植16.2萬畝,種植茶葉10.05萬畝、辣椒10.04 萬畝、中藥材1萬畝、有機高粱12萬畝、烤煙3.75萬畝,實施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2.25萬畝,綠殼蛋雞存欄72.03萬羽。建設縣、鄉領導示範點100個13.81萬畝。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52個。積極推進國家有機認證示範區建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縣稱號,冷水河牌大米獲第十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加快工業提質轉型。僅2018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工業用電量達6.55億度。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工程,推動煤、電、酒、電子信息、五金製造等產業加快發展。完成煤礦機械化改造19家,機械化率達72.34%,完成智能化改造21家。產煤1602.54萬噸,發電130.56億度,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生產成品酒7697千升,生產水泥303萬噸。

加快經濟開發區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紮實抓好產業鏈招商和騰籠換鳥工作,不斷夯實電子電聲、電鍍五金主導產業基礎。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 164.65億元、稅收6億元、進出口貿易額9200萬美元,促進就業人數逐年增加。

當前,金沙經濟開發區已從單一的煤電經濟,向著新型化、集聚化、多元化邁進,進入工業發展的又一重要成長期。

建設之路:城鄉面貌更美

縱觀發展歷程,金沙縣公路通車裡程從1987年的1069公里增加到如今5774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組組通硬化路。安全飲水、安全住房及供電、通訊實現了全覆蓋。金沙縣牢牢守住生態與發展底線,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五大戰役,人居環境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我們居住在山旮旯裡,光靠做農業一年下來,收入不夠開支,所以我又到鎮上兼職,在服裝店打一份工,為家裡增加一些收入。在公路不通之前,我在鎮上打工每天走路上班,每次都要走半個小時,遇上下雨天,路難走不說,到了上班的地方,全身都是泥。現在通了公路,我買了一個電動三輪車,每天上下班都可以開三輪車,來回都比較輕鬆快捷了。”這是沙土鎮紅旗村下場組,一位叫潘莎的大姐發出的感慨。如今,交通網絡的建成,出行更自由方便。

堅持規劃引領,推動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三級城鎮化協同發展。僅2018年,縣城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城鎮道路7.2公里、城鎮人口15012人,城鎮化率達46.49%。14條市政道路、箐河公園、紫金智能停車場等項目進展順利。同時,完成12698戶棚改簽約,房地產開發加速推進。鄉鎮集鎮道路、供水、環衛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打造完成沙土鎮風貌一條街。深入推進美麗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示範型村寨8個、提升型村寨10個、普及型村寨60個,受益農戶14629戶58802人。

"

走進金沙縣的鄉鎮村落,曾經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通向每一個村寨,通組路、連戶路通向家家戶戶,摩托車、農用車、小轎車停到了農家小院,進出村寨的路上車來車往;農村曾經的土牆房和木材房已經消失不見,呈現在眼前的是亮麗的民居;田間地頭的桃子、李子等經果林和高粱、烤煙等高效經濟作物長勢喜人,農業產業連接著千家萬戶……金沙經濟社會駛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快車道”。


脫貧之路:百姓生活更甜

金沙縣五龍街道小里社區是省級二類貧困村,通過調動社區群眾積極性、發揮好全社區3350畝水田、2337畝旱地和15790畝山林的作用,引進貴州冠香坊公司,將小裡建設成為該公司的蔬菜生產基地,並於2016年3月正式播種,當年種植豇豆、辣椒、大頭菜、馬鈴薯1200畝,全年實現群眾增收300萬元。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裡蔬菜基地發展,冠香坊公司還直接將蔬菜初加工車間建到了小裡,“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金沙縣將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對標“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夏秋決戰”、“五個專項治理”等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髮展動力。

2018年9月,肖雨涵隨父母從高坪鎮白雲村搬遷到了巖孔街道“光明小鎮·幸福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小區。肖雨涵也因此從老家的白雲小學轉學到搬遷安置點附近的金沙縣實驗小學就讀二年級。“這裡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漂亮,同學也多,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肖雨涵高興地說。從大山走出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新家園,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金沙通過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戶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近年來,金沙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46戶25037人。搬遷對象涉及全縣24個鄉(鎮、街道),建安置點12個。組織就業培訓7期,積極促進易地扶貧搬遷戶就近就業,子女就近入學,零距離服務搬遷群眾。

全面實現教育資助應助盡助,完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資助66893人次5593.94萬元,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406人次4426.66萬元。全面實現醫療保障應保盡保、應助盡助,資助319.22萬元幫助貧困群眾全部參保。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住院就醫補償、14種大病救治、慢性病就醫補償等工作,補償比例超過90%。實施農村危改和“三改”,統籌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無房戶住房民政救助兜底等住房保障工程。

發展之路:綜合實力更強


數據顯示,金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2.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2.2億元,財政總收入從0.18億元增加到53.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0.25億元增加到17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9元增加到3166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7.2元增加到 1039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0.74億元增加到42.5億元。

金沙縣以經濟開發區建設為主要抓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集聚要素產業、吸引資金人才,紮實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求實奮進、跨越發展的嶄新篇章,探索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剛開始,我們來這邊最擔心的就是物流問題。前段時間,我們急需運輸一批成品出去,園區內的物流公司承諾我們36小時送到,結果真的幫我們送到了,我們特別滿意。”開發區內順達皮具公司的總經理羅永福說。“保姆式”服務不僅僅是對順達皮具公司,金沙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代辦服務中心,提供全程免費代辦,這是金沙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8年,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增加值33億元,調減玉米種植16.2萬畝,種植茶葉10.05萬畝、辣椒10.04 萬畝、中藥材1萬畝、有機高粱12萬畝、烤煙3.75萬畝,實施高標準設施農業基地2.25萬畝,綠殼蛋雞存欄72.03萬羽。建設縣、鄉領導示範點100個13.81萬畝。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52個。積極推進國家有機認證示範區建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縣稱號,冷水河牌大米獲第十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加快工業提質轉型。僅2018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工業用電量達6.55億度。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工程,推動煤、電、酒、電子信息、五金製造等產業加快發展。完成煤礦機械化改造19家,機械化率達72.34%,完成智能化改造21家。產煤1602.54萬噸,發電130.56億度,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生產成品酒7697千升,生產水泥303萬噸。

加快經濟開發區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紮實抓好產業鏈招商和騰籠換鳥工作,不斷夯實電子電聲、電鍍五金主導產業基礎。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 164.65億元、稅收6億元、進出口貿易額9200萬美元,促進就業人數逐年增加。

當前,金沙經濟開發區已從單一的煤電經濟,向著新型化、集聚化、多元化邁進,進入工業發展的又一重要成長期。

建設之路:城鄉面貌更美

縱觀發展歷程,金沙縣公路通車裡程從1987年的1069公里增加到如今5774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組組通硬化路。安全飲水、安全住房及供電、通訊實現了全覆蓋。金沙縣牢牢守住生態與發展底線,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五大戰役,人居環境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我們居住在山旮旯裡,光靠做農業一年下來,收入不夠開支,所以我又到鎮上兼職,在服裝店打一份工,為家裡增加一些收入。在公路不通之前,我在鎮上打工每天走路上班,每次都要走半個小時,遇上下雨天,路難走不說,到了上班的地方,全身都是泥。現在通了公路,我買了一個電動三輪車,每天上下班都可以開三輪車,來回都比較輕鬆快捷了。”這是沙土鎮紅旗村下場組,一位叫潘莎的大姐發出的感慨。如今,交通網絡的建成,出行更自由方便。

堅持規劃引領,推動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三級城鎮化協同發展。僅2018年,縣城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城鎮道路7.2公里、城鎮人口15012人,城鎮化率達46.49%。14條市政道路、箐河公園、紫金智能停車場等項目進展順利。同時,完成12698戶棚改簽約,房地產開發加速推進。鄉鎮集鎮道路、供水、環衛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打造完成沙土鎮風貌一條街。深入推進美麗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示範型村寨8個、提升型村寨10個、普及型村寨60個,受益農戶14629戶58802人。

金沙 |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2.2億元


2018年,新建8個鄉級、60個村級文體廣場,完成239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鄉村兩級文體廣場全覆蓋。金古高速公路(金沙段)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夾巖水利樞紐工程金沙分乾渠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完成212國道五里坡至黔西、208省道老木孔至嵐頭、740縣道石場至清池等道路改擴建工程。完成油沙河水庫和供水管網工程、小洋溪水庫應急供水工程建設,關漁塘梯級水電站投入運營。實施35千伏後山變、35千伏清池變2號主變擴建,通信光纖網絡覆蓋所有行政村,全縣30戶以上自然村寨4G移動信號覆蓋率達88.97%。完成營造林14.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9.82%,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強化空氣汙染源頭管控,縣城空氣優良天數達96.1%。全面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赤水河、偏巖河水質達到現狀Ⅱ類,水邊河、花灘河、金沙河水質達到現狀Ⅲ類。紮實開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治,飲用水達標率達100%。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成投用,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醫療廢物處置率達100%。

風雨兼程,碩果累累。金沙縣呈現出經濟持續向好、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來源:畢節日報全媒體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