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金融供給側改革見實效 不斷優化融資結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7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成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樑濤,首席風險官、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首席檢查官楊麗平介紹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成效。

周亮表示,銀保監會堅定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取得了一定進展,主要有三方面:積極構建了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機構體系;加強了金融的有效供給,不斷優化融資結構;要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體系,來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一定進展

據銀保監會網站,周亮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篇大文章,要把它做好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銀保監會是堅定地推進,並取得了一定進展。

第一,積極構建了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機構體系。當前,我國基本形成了商業性、開發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共同發展的格局,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比如說發揮大型銀行的頭雁效應,通過改進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科技賦能,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務的質效,股份制銀行要實現差異化經營,做出自己的特色,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再有是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這些小一點的機構恰恰要立足於當地,服務好小微、“三農”。還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數據,銀行保險機構的鄉鎮機構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5%。

第二,加強了金融的有效供給,不斷優化融資結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金融領域的體現就是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多層次的問題,為了配合這種需求,如何提供有效供給是一大難題。當前,銀行業從信貸的餘額上來講已經達到了150萬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增速也是不低的,但是在結構問題上,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銀保監會還要堅持有扶有控,努力精準提供金融服務,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逐步壓縮退出“殭屍企業”,把無效、低效佔用的信貸資源騰出來,支持需要發展的領域。

第三,要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體系,來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通過多措並舉,破解金融服務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比如在信貸流程方面,銀行保險機構也加大了創新,銀行加大了續貸產品的開發力度,努力提高貸款期限與企業生產週期相匹配,特別是注重提高中長期貸款尤其是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所佔比重。

在業務模式方面,銀保監會針對科創企業的輕資產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推動銀行發展知識產權、股權和應收賬款等質押融資,最近還準備著力發展供應鏈融資,在技術運用方面,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提升技術,提升金融服務的時效性、便捷性和可得性,不少銀行現在已經做到了足不出戶、秒申秒貸,有效滿足了企業的一些“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

據北京商報,繼今年3月,銀保監會“喊話”鼓勵和支持險資入市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後,6月9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銀保監會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事宜。

針對關於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一事,樑濤也在7月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做出了最新的迴應,他介紹道,“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總體規模已佔我國A股市值的3.1%,這是繼公募基金之後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是30%,行業實際使用的比例是22.64%,跟監管的比例上限相比還有7.3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還有一定的政策空間”。

對於下一步工作,樑濤表示,銀保監會考慮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在實際操作中,將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對不同的公司實行差異性監管。

在為了更好發揮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作用方面,樑濤透露,銀保監會正在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參與穩定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此外,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的流動性風險,並且在產品投資範圍和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專項產品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160億元。

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據人民日報,周亮介紹,銀行保險機構充分調動信貸、債券、股權、保險等資金,保證融資的供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同時,優化供給結構,加大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投放,重點滿足製造業和消費升級的融資需求,在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信貸增量擴面。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萬多億元,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達到6200多億元。5月末,對民營企業的銀行貸款餘額4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8%,前5個月新發放的民營企業貸款佔新發放公司類貸款的51.48%;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2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9.55%,比各項貸款增速高了3.61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戶數1928萬戶,較年初增加205萬戶。

融資成本降低。前5個月民營企業平均貸款利率為5.98%,較2018年全年平均貸款利率下降0.92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6.89%,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5家大型銀行的平均利率為4.79%,下降0.65個百分點。

同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敢貸願貸”機制,提升“能貸會貸”能力。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介紹,上半年指導各類機構把敢貸、願貸的機制建立健全起來,此外還推廣了一些銀行小微貸款的經驗。例如,浙江台州3家城商行專注做小微貸款,近年來服務小微企業約25萬家,其中100萬元以下的貸款戶數佔到96.4%,規模都不大,但做得非常好。

低利率貸款是否可持續?

據金融時報,對於外界關注的大型銀行“掐尖”現象,楊麗平迴應,目前小微金融市場空間較大,普惠型小微企業法人和企業主貸款戶數佔有納稅申報企業的比例僅為26%。從大型銀行的客戶情況來看,主要還是結合本行數據與整合外部數據,先立足於在本行有業務的小微客戶進行篩選。

楊麗平表示,中小地方性法人銀行在整個小微企業貸款當中依舊是主力軍,地方法人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總量佔整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總量的55%,這部分銀行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優勢。

“適度競爭可以更好幫助銀行改善服務。” 楊麗平強調,不可否認,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在小微企業的客戶上肯定會有一些重疊。但是通過大型銀行發揮“鯰魚效應”,能夠帶動市場的活躍程度,也可以促進小微企業客戶群體下沉,把小微企業市場服務的“蛋糕”做大。楊麗平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指導大中小銀行都發揮好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形成優勢互補、良性競爭的差異化服務格局。

另外,外界也非常關心5家大型銀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79%是否商業可持續。楊麗平表示,大型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定位是保本微利,對此,各行加強成本核算、改進風控,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同時,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更準確識別風險,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從而降低自身的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

金融風險總體可控 兩年多共罰沒60多億元

周亮表示,按照黨中央要求,堅持“監管姓監”,敢於鬥爭,敢於擔責,敢於碰硬,堅決整治市場亂象,加大處罰力度。兩年多來共罰沒60多億元,超過前十年處罰總和,處罰了違規人員8000多人次,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

周亮指出,處罰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監管、責任的到位來倒逼銀行保險機構落實自己的主體責任,維護市場秩序,保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經過各方面努力,目前高風險機構風險逐步化解,非法集資大要案正在有序處置,網絡借貸風險壓降成效比較明顯。網貸機構數量比2018年初下降57%。堅定不移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兩年多來,大力壓降層層嵌套、結構複雜、自我循環高風險金融資產13.74萬億元,有力遏制金融脫實向虛。

同時,大力剷除信用風險產生的土壤。兩年來,累計處置不良貸款超過4萬億元,當前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穩定在2%左右,撥備覆蓋率超過175%,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等主要監管指標均處於較好水平。可以這樣講,抵禦風險的“彈藥”是充足的。金融風險已經從發散狀態逐步轉向收斂,總體可控。

邁出金融業改革開放新步伐

據人民網,為推動銀行保險機構轉變發展,周亮表示,銀保監會將徹底扭轉註重規模和速度而輕視質量和效益的發展方式,並走向內涵式的發展道路,完善公司治理,強化激勵和約束,大力發展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機構,鼓勵開發差異化、定製化產品服務。

據介紹,在擴大金融業開放方面,去年銀保監會出臺了15項舉措,今年又推出了12條新措施,這將有力地吸引更多高質量的境外金融機構到中國來投資興業。

肖遠企表示,銀保監會對外將持開放態度,歡迎有專業專長,在細分市場有特殊產品和管理經驗的外資機構進來。尤其歡迎在不良資產處置、財富管理、商業保理和健康養老保險領域有實力的境外金融機構來開展業務。

同時,銀保監會也歡迎境外的金融機構等參與銀行保險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改革重組,特別是中小機構的改革重組,也包括可以採取一些法治化、市場化的收購、兼併、合併的方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