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鬆: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轉型新趨勢

金融 經濟 基金 匯率 金融界 金融界 2017-09-19
巴曙鬆: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轉型新趨勢

圖表1 中國銀行業全行業平均ROE走勢 資料來源:Wind

巴曙鬆: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轉型新趨勢

圖表2 中資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走勢 資料來源:Wind

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之下,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出現了巨大變化,同時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資產質量週期性承壓、利率與匯率市場化不斷推進、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形態快速生長、監管導向日益嚴格等問題備受重視。另一方面,淨利差收窄、盈利增幅減緩表明傳統商業模式面臨轉型壓力,需要調整客戶結構與業務結構,促進商業銀行的轉型,以此提高競爭力。

外部環境動態變化趨勢

(一)中國銀行業ROE較快地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攏

中國銀行業ROE(淨資產收益率)變化趨勢表明,隨著經濟轉型、競爭加劇,中國上市銀行的淨利差呈現縮窄趨勢,疊加資產質量的波動壓力,使得利潤增速逐步下行,進而導致ROE較快地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攏。

自2013年以來,中國銀行業ROE水平以年均1-2個百分點的速度下行,從接近20%(2013年)降至13.4%(2016年)。(見圖表1)

(二)商業銀行利潤增速與非金融類公司逐步接近,並出現分化,亟待探索新的增長點

從統計數據分析,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增速逐漸與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接近,不同銀行開始出現明顯分化,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行業趨勢上看,過去中國銀行業得益於剝離不良資產和注資帶來的政策紅利、市場環境擴張以及牌照的優勢,盈利高速增長;而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增速持續下行,並逐漸與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接近,銀行業的利潤增速正在迴歸常態,不同銀行在回落的態勢裡開始出現明顯的分化。

在擴張期,受關注最多的是規模的擴張以及高速的增長,而在回落期我們可以觀察,當初在擴張期的資產佈局能否經得起週期回落的考驗。例如,在負債端,當新的產品和銷售渠道出現時,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化創新能力來應對儲蓄流失的危機;在利率和匯率波動比較大的背景下,是否擁有充分的資產負債風險管理能力來應對市場風險。因此,在行業擴張時期也許很難看出競爭力的差異,大小銀行之間的結構都很類似,但在行業回落階段可以看到不同銀行的分化。

從趨勢看,雖然2017年二季度的淨利差與一季度相比稍有回升,但是總體上,中國銀行業的淨利差還會因為直接融資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而繼續趨勢性收窄。對比香港市場上的商業銀行的淨利差,也可以看出這一趨勢。在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如何提高競爭力、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顯得尤為重要。

商業銀行如何轉型

從市場趨勢看,在經濟轉型期,面臨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模式轉型的壓力,在利潤增速回落時,不同銀行也在積極探索轉型的新趨勢。

(一)銀行自身層面:探索新市場環境下的新增長點

1.輕型銀行與交易銀行:新環境下提高競爭力的切入點

從2017年上市銀行半年報的披露信息中可以看到,在當前行業回落時期,不同銀行的經營策略開始分化。有的銀行依然採取擴張路線,不斷擴大其資產負債規模;有的銀行則主動選擇縮表,並進行收入結構轉型,即輕型化方向。經過一輪洗牌之後,預期可以看到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和分化的經營策略。

與此同時,不同地區的銀行也出現分化,與此輪經濟週期中不良率的形成、上升和傳遞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地點有密切關係。最初江浙等槓桿率比較高的地區新增不良佔比接近一半,逐步向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傳遞。現在來看,長三角等率先暴露風險的地區,經過幾年的調整和處置,已經基本觸底回升。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銀行在資產組合、區域佈局和行業佈局上進行考慮,而不僅僅是追隨大流。

自2015年以來,銀行體系的規模增長與利潤增長開始脫鉤,一些銀行開始強調輕型化。從資產結構看,以理財為主的表外資產增長速度高於資產負債表增長速度,資本耗用低的零售業務所佔比重不斷提升;從收入結構來看,國際先進銀行的非息收入佔比大約在40%,中資銀行非息收入佔比相對較低,但近年來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見圖表2)

可以說,銀行的輕型化正在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但同時也應該看到,輕型化的背後必須要有實體業務的支持,只有保證足夠多的客戶量和傳統業務,輕型化才有基礎,這也是銀行在輕型化過程中需要掌握好的一個平衡。

投行和資管業務成為帶動銀行轉型的活躍領域。大資管和大投行業務是上市銀行推進戰略轉型、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所謂“大資管和大投行”,就是要求銀行不再僅僅作為基金公司、證券公司和信託公司的一個銷售渠道,而是要順應新的資產配置需求,提高自身的產品設計能力,更好地滿足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同時加強對資管行業上中下游的金融機構的服務整合能力。這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也是銀行業面對直接融資快速發展所必須要做出的一個轉型調整。

2017年以來,中國銀行業存款規模下降與貨幣基金規模增長基本處於同一數量級,大致可以看出貨幣基金蠶食銀行存款的趨勢。如果銀行不積極跟進,這種衝擊會越來越明顯。從國際經驗看,美國銀行業受貨幣基金崛起的影響,銀行的活期存款比例從60%下降到10%。從近幾年貨幣基金的運營看,其總體回報水平持續高於銀行存款。隨著基金產品持續的客戶滲透,如果中國銀行業不進行“大資管+大投行”的業務轉型,那就很有可能看到美國市場的替代過程在中國市場重演,市場化的融資渠道就會繼續侵蝕銀行的負債基礎。

從資產管理的價值鏈分佈看,投行業務實際上也成為商業銀行內部資產管理部門的產品設計部門,投行和資管業務的聯動,有助於增強商業銀行對客戶服務的針對性。據《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對中間業務收入來源的調查統計,投行、理財收入穩居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來源前兩位。資管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向為迴歸資產管理業務本質,提高資產配置能力。而投行業務主要圍繞產業基金、PPP(公私合營)項目等創新股權融資產品,同做強債券承銷、投融資顧問、銀團貸款等基礎類投行業務。

拓展新的價值鏈:交易銀行崛起。交易銀行正成為公司業務轉型新趨勢。在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跨境交易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交易銀行業務日益成為傳統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拓展收入渠道與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關鍵。交易銀行重點的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支付結算、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和貿易金融等。

發展交易銀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服務中小企業。發展交易銀行有助於銀行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拓展低成本的負債來源,提升客戶黏性,同時還可以拓展交叉型業務,拓展新的收益渠道,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資產質量:檢驗銀行跨週期經營的競爭力

《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6)》顯示,81.3%的銀行家認為,信用風險是銀行業將會面臨的主要風險。雖然受到經濟回暖影響,2017年上半年銀行業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但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經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仍在持續。這也是對商業銀行擴張期資產組合的檢驗。

對於不良貸款上升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58.7%的銀行家認為主要由宏觀層面引起。在延續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背景下,實體企業普遍出現週期性產能過剩,部分行業現金流萎縮,利潤下滑。根本上體現的是銀行跨週期的競爭能力。

銀行業在經濟擴張時候面臨的挑戰,其中之一是短期的考核機制容易使信用風險釋放後移,因此資產質量是檢驗銀行跨週期運營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角度。從半年報的數據看,部分銀行開始慢慢出現不良率降低的情況,這背後有區域的因素,也有加大核銷、調整資產結構等原因。當前經濟正面臨轉型,經濟運行的複雜度提升,不僅需要加強基於逐筆資產質量的管理,還要有基於組合的管理,對整個宏觀層面、區域、行業進行判斷以後,主動進行資產組合的調整。

與事後處理不良相比,更需要提升的是事前的戰略佈局能力。比如,當判斷經濟處於轉型期,則防守型(即衣食住行等)相關產業不良率相對低,而強週期的行業波動較大,掌握這樣的規律便可預先佈局,這就是基於組合的管理。或者當意識到基於區域推進的風險時,就應該將資源放在風險已經觸底的區域。

目前大部分銀行仍主要依賴於不良催收、核銷重組等常規處置方式,只有少數銀行開始著眼於不良資產轉讓或證券化、債轉股等新型處置方式。未來隨著監管部門的政策放開和支持,上市銀行不僅需要完善各項傳統處置方式,更要積極創新,提高收款效率。培育市場化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力,進行全流程反饋和改進,以及採取適當的不良資產處置手段與方案設計,應成為上市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培育核心競爭力的發力重點。

3.順應融資結構調整趨勢:拓展資本市場業務

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發展直接融資,改善間接融資結構,降低金融機構經營成本。因此,銀行業需要學會運用資本市場,拓展和資本市場相關的業務,如投行業務、資管業務、併購業務等。目前中國的併購有六成以上是以上市公司作為主體來進行,如果銀行業對於整個上市公司的運行和投融資行為不瞭解,那就很難介入這些併購業務。

(二)外部監管層面:盲目擴張的商業模式難以持續,需要在新的監管政策導向下進行調整“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相結合的監管框架不斷完善。首先通過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不斷完善監管措施,從規模、增速、佔比等維度來實現系統化、動態化的宏觀審慎監管。然而現有MPA考核的激勵與懲罰機制(差異化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相對單一,通過把MPA的考核結果與各項准入和資質進行掛鉤,強化監管約束。另一方面,配合微觀審慎監管打破銀行-非銀套利交易結構,彌補宏觀審慎監管。

從加槓桿到去槓桿:監管驅動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調整。當前,表內資產端的投資佔比不斷提升,標準化債券投資比例降低,非標和權益類資產佔比提升。目前去槓桿的過程可以視為過去兩三年加槓桿的一個逆過程,對整個市場結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業務形態上,原本視為傳統業務的存貸匯佔比開始回升,而其他被視為創新的業務增長速度反而減慢;在市場集中度上,由於之前加槓桿過程使得部分小銀行突破資本金約束、分支機構約束、產品線的約束,擴張業務領域進而崛起,令整個市場集中度有所降低,因而去槓桿的過程中應該會看到市場的集中度重新有所上升,重新影響現有銀行格局,令小銀行承壓。

監管更為重視表內外資產配置,強化穿透原則。監管部門對投資和理財業務進行流向跟蹤,2016年迅速擴大的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投資等都納入統計,監管漏洞不斷填補。對於嵌套的資管產品、收益權等,強化底層資產穿透監管原則,掌握最終資金投向。

監管更為關注流動性風險管理,同業業務成為重中之重。對同業、理財業務進行專項檢查和監管。嚴控依靠主動負債和表外理財迅速進行資產負債表內表外擴張行為。流動性期限缺口監測以及LCR(流動性覆蓋率)指標監管將不斷趨嚴。

監管鼓勵創新業務發展。重點推動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轉讓、市場化債轉股、政府產業基金和投貸聯動等創新類業務。

(三)金融科技等外部衝擊:商業銀行正嘗試將外部挑戰融合為提升競爭力的動力

金融科技給銀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挑戰,而銀行業正在積極探索將這些外部挑戰融合為提升競爭力的動力。

金融科技是從金融端來運用科技技術,或者說從科技端學會運用金融工具,二者其實是從不同的路徑向中間走。比如,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往往是圍繞新的場景展開,而對銀行挑戰最大的地方在於,很多新的場景與銀行無關,實體經濟和互聯網企業構建的場景可以實現自我信息採集,自我風險評估,從而提供金融服務,與傳統銀行沒有關係。銀行未來需要建立自己的場景或者利用好現有的場景,來採集用戶的信息。通過積累數據,運用大數據處理來發展業務,而不僅僅停留在移動支付、網絡銷售等方面。

在利用金融科技解決銀行業經營痛點的策略上,金融機構應該主動地加入金融科技生態。另外,任何新技術新模式的商業應用,都需要一個摸索和試錯的過程,風險投資機構最善於處理此類技術創業項目,銀行業只有與專業投資機構配合,才能有效控制探索創新可能帶來的額外成本,更加穩健地參與到創新生態中來。因此,在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建設中,各類機構的合作創新可以有多種實現模式:

其一,銀行類金融機構通過借鑑金融科技產業創新思路,自行研發創新金融技術,構建產業生態。

其二,採用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形式,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成果,來推動銀行業金融科技業態的研發與應用。

其三,利用“投貸聯動”等產業政策契機,以投資帶動合作,與專業投資機構聯動,由金融機構投資或參股金融科技創業公司,來構築雙方深度業務合作的開展。

(作者系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