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威集團迴應五大質疑沙河股份業績差遭減持

金融 沙河股份 信威集團 康恩貝 證券時報 2017-04-29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郭淑怡

信威集團停牌核查結果揭曉,逐一回應五大質疑:2016年12月23日,媒體發佈《信威集團驚天局:隱匿鉅額債務神祕人套現離場》文章質疑信威集團。媒體質疑輿論受到監管層關注後,信威集團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問詢函的核心問題主要為:信威集團與柬埔寨信威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信威集團買方信貸的銷售模式疑問等。

歷經4個月的核查,4月26日晚,信威集團終於對上交所關於公司相關媒體報道事項的問詢函進行了回覆。由第三方中介機構組成的核查小組在國內外城市走訪、查閱核實相關合同、審計報告等資料等一系列工作後,逐一對問詢函中的質疑作出澄清,分別為:柬埔寨信威與信威集團無關;海外通信業務常用買方信貸,信威集團未隱匿債務;個人股東無代持,實控人資料無重大不一致。但仍然有媒體表示該回覆函未實際回答此前輿論疑問。

業績下滑致股東清倉式減持,沙河股份面對連鎖反應束手無策:4月26日,沙河股份發佈2017年一季報,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35.99萬元。而從其2016年年度報告看出,項目毛利低導致的業績下滑已持續一年以上時間。

1月25日,沙河股份股東中科匯通宣佈,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減持所有沙河股份的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11.51%。公告發布當天,沙河股份股價暴跌8.55%。

業內人士表示:“從基本面看,沙河股份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是投資者拋售股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股東清倉式減持與沙河股份業績下滑及殼資源貶值不無關係。”

康恩貝出售珍誠醫藥引發討論:4月20日,由於2015年重大資產購買標的珍誠醫藥未實現預測盈利數,康恩貝董事長鬍季強、總裁王如偉向投資者致歉,同時發佈此前將上市公司5億元購買的珍誠醫藥股權出售給浙江康博醫藥有限公司的公告。

康恩貝解釋出售珍誠醫藥的原因:鑑於外部政策、市場等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公司預計的對珍誠醫藥的投資目的難以實現,同時為減少該公司經營業績滑坡對上市公司的不利影響,消除該公司經營發展不確定性給上市公司帶來的風險。

此次事件引發了業內對互聯網醫藥B2B模式的探討。資深電商行業人士認為,看好B2B發展,但模式需要優化。相關人士表示,“B2B是自帶金融屬性的,是自帶服務屬性的,但是終端有非常多的服務是非常缺乏的,包括物流、金融需求等”。

通策醫療修改分紅方案疑為保定增:近日,證監會稱將繼續引導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對有能力卻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加強監管,對於不分紅、少分紅並通過高送轉減持的上市公司嚴查嚴辦。

或受上述因素影響,4月19日,通策醫療發佈《關於變更201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公告》,公司擬掏出3847.68萬元進行現金分紅。通策醫療原為ST中燕,2007年4月13日更名為通策醫療。根據歷史記錄,這家公司從1996年以來未進行過現金分紅。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公司此次發佈現金分紅方案或為了保住正在進行的定增。公司有能力分紅而不分紅,這可能影響監管部門對公司重大事項的審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