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華:天價存款被“代償” 誰是最後“贏家”?

金融 法律 財經 吳新婷 2017-06-09

姜兆華:金融人說金融事兒

導語

天價資金被代償,聽起來有些蹊蹺,2.93億存單分散在多名客戶名下,企業究其用了什麼“法術”一路過關斬將?這其中還有哪些糾葛?到底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姜兆華:天價存款被“代償” 誰是最後“贏家”?

姜兆華:天價存款被“代償” 誰是最後“贏家”?

近日,有媒體爆出:某銀行多名客戶在資金中介介紹下,購買的2.93億個人大額存單,被強制扣劃代償一企業在該行開立的到期銀行承兌匯票。代償2.93億資金是否被授權,銀行與客戶雙方莫衷一是,涉事企業以貸款詐騙被刑拘。

這一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天價資金被代償背後還有哪些糾葛?眾多迷團亟待破解。

“中介”設局,天價存款飛向何處

據涉事儲戶吳女士稱,在資金中介張某琴的牽針引線下,她在ZX銀行昆明某支行、哈爾濱一支行存入共計7000萬大額存款。

協議書顯示,這兩筆存款是“銀行正常”交易。存入時,資金中介張某承諾除正常一年定期利息外,補貼額外的收益。資金中介張某琴同時要求吳女士作出承諾“不提前支取、不掛失、不質押、不轉讓”。還有多名客戶也與吳女士遭遇同樣的情形,本次代償涉及存款合計2.93億。

報道未透露這幾名客戶,是如何認識資金“中介”的?他們又是如何將資金轉至昆明、哈爾濱兩家分行?單就資金“中介”要求客戶“不得提前支取、不掛失、不轉讓”的承諾看,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前奏,其可能的操作路徑是:

第一步中介:拋出誘人高息,引誘客戶存款上鉤。

第二步客戶:做出不提前支取(掛失、轉讓)承諾。

第三步企業:以2.93億大額存單質押,向銀行申請全額質押開立銀行承兌匯票。

第四步銀行:銀行審批開立銀行承兌匯票。

第五步企業: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歸還到期貸款。

第六步銀行:抽貸,收回貸款額度。

第七步企業:資金鍊斷裂,無法償還銀行到期承兌。

第八步銀行:動用質押存款,歸還到期銀承。

從上述操作路徑不難看出,2.93億元存款存入銀行,同時被質押開出了銀行承兌匯票,這是大額存款的最終著落。

為誰作保,大額存款咋就被質押

2017年4月17日上午,吳女士登陸手機網銀後突發現賬戶餘額為零。賬戶明細顯示,她在銀行中山路支行購買的個人大額存單5000萬元已於2017年4月14日被“司法強制扣劃”,而該筆存單于2016年5月9日為哈爾濱某建築公司提供了質押擔保。

另外一筆在zx銀行武成支行購買的個人大額存單2000萬元也於2017年4月11日21時被“普通強制扣劃”,該筆存單同樣為第三方企業提供了質押擔保。

7000萬存款為他人企業作了質押擔保,吳女士堅稱自己從未給他人質押擔保。其他幾個類似客戶同樣做出如上表示。那這2.93億存款是如何質押的呢?按銀行的說法,有一個公證委託代辦出質。對此,吳女士與其他幾人均否認委託他人代辦出質。

存款質押就意味著可能被代償。按常理分析,昊女士與其他客戶不大可能為了貼息而將自己2.93億存款為他人質押。如果這一假設成立,那一紙公證委託又出自何人之手?僅憑公證委託就能搞定他人大額存款質押?銀行是否需要履行相關的核保手續呢?

如果是司法強制扣劃,則必須有司法部門的扣劃通知書,而這一通知書通常會經過複雜的司法程序方能下達,涉訴各方豈能不知情?

天價資金被代償,誰是最後“贏家”

用銀行存款作保證金,全額開立銀行承兌匯票,該業務不僅能增加存款和手續費收入,還可能派生票據貼現業務,通常被視為銀行低風險授信業務。授權相對較高,具有公司授信資格的基層支行都願意開辦此項業務。

一旦企業銀行承兌匯票,到期還款困難,就需要動用保證金歸還到期銀行承兌。而這一保證金代償的手續,通常也需要過幾道關口:企業提出申請;銀行核保、資金劃轉、大額資金申報、客戶動帳提醒等等。

從該案全過程看,共涉及四個方面的當事人:

第一、存款客戶,即2.93億資金被代償的當事人,其收益為存款的高額貼息。

第二、 資金中介,大額存款的直接聯繫人,她受益來源於資金使用方的佣金提成。

第三、開票企業,資金套現的使用者,也應是佣金、利息貼補的提供方。

第四、存款銀行,存款和大額銀行承兌匯票的受益方。

據媒體報道,客戶吳某就存款被代償一事,已上訴至黑龍江省高院。客戶與銀行對簿公堂,結果會是怎樣呢?

從法理分析:本案的焦點在於質押授權書的真實性。如果誠如銀行所言,客戶本人出具了2.93億存款質押委託書,則該筆大額存款被代償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存款代償客戶只能是自認倒黴;如果客戶質押委託書系資金中介或他人偽造,那這一資金代償就是非法劃轉,銀行鐵定會輸;如果客戶知曉或串聯他人偽造本人質押委託書,那就是合夥詐騙,性質自然另當別論。

天價資金被代償,聽起來有些蹊蹺,這2.93億存單,分散在多名客戶名下,企業究其用了什麼“法術”一路過關斬將?這其中還有哪些糾葛?到底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姜兆華 中國海洋大學MBA、EFP金融理財管理師,現任某全國股份制銀行總行零售部門負責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