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京劇 藝術 文化 不完美媽媽 天津 自行車 文化叨叨令 2019-07-14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同光十三絕

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顆奪目明珠——被譽為國粹的京劇

2006年,京劇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京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天津乃京劇重鎮,一代代京劇大家與這片沃土有著不解之緣,其中就包括一代武戲大師張世麟先生。

張世麟先生以剛勁激勇的藝術特色、科學嚴謹的藝術理念贏得了無數戲迷的喜愛。大師雖已去,但他創造的精湛藝術,傳於後人,流芳於世。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世麟

張世麟先生的獨子張幼麟,深得父親真傳,出色繼承了張派武生精髓。從演出到教學,如今身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張幼麟,身體力行地擔起傳承、弘揚國粹的責任。

今天的【文化叨叨令】,就為您講述張幼麟的故事。


生於京劇世家、又有武戲天賦,卻不讓入行

張幼麟出生在京劇世家,在大家看來,子承父業進入梨園行是順理成章,但事實並非如此。

張幼麟身上流著武戲人的血脈,天生就喜歡武戲。可是,作為家中的獨子,母親並不同意張幼麟幹這行,原因很簡單:這行太苦了,尤其武戲,更苦。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世麟與張幼麟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張幼麟的確有武戲這方面基因和天賦。

那時候,張世麟的徒弟們到家裡來學戲,一遍兩遍三遍……徒弟們老是學不會。躲在一旁的張幼麟突然主動提出:讓我走一遍。結果,連張世麟都十分驚訝,“偷藝”的張幼麟,竟然真的走出來了。

16歲——在一個對京劇人來說並不算早、甚至已經算晚的年齡階段,張幼麟終於正式開啟了他的京劇人生。

京劇演員想“出來”,沒別的,就是“拉戲”

就這樣,張世麟開始傳藝張幼麟。

京劇演員練功苦,練武戲就更苦。張世麟、張幼麟畢竟是親父子,血濃於水,總要對孩子放寬些吧?沒想到,談起跟父親練功,張幼麟“滿腹苦水”。在練功上,父親對他非常之嚴厲,以至於他平時練得都挺好,但一沾父親張世麟,就暈了、不成了。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世麟與張幼麟

有一回,張世麟讓張幼麟“走一個”。張幼麟一走,張世麟就說:“不對,那天不是跟你這麼說的,再來一遍。”除此之外,也不講別的。

走了半天,還是不對。張世麟就直接讓張幼麟摔肘棒子。生生摔了五六十個啊!張幼麟摔得都起不來了,卻也不敢多說一句。

多年後,張幼麟再回想此事,不禁感慨萬千:“父親那時大概是恨鐵不成鋼吧,他把自己費盡心血練就的功夫傳給我,我若學不會,他肯定非常是失望的。”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幼麟《金翅大鵬》

事實證明,張幼麟沒讓父親失望。在父親的嚴傳深教下,他少走了許多彎路,藝術上健康發展。而後,舞臺技藝日趨成熟、藝術修養不斷提高,張幼麟也成為了馳名全國的大武生。

直到現在,已是花甲之年的張幼麟,在舞臺上一舉手一投足,依然充分體現著張派武戲橫平豎直、突出勇猛、快中求準、穩中有狠、動中見靜等諸多特點。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2018年紀念張世麟百年誕辰系列演出,張幼麟演出《挑滑車》(文化叨叨令攝影)

也許正是當年摔五六十個肘棒子的那股勁兒,張幼麟“出來”了。

當被問及“京劇演員要想‘出來’,有什麼要領?”之時,張幼麟毫不猶豫地回答:“就是拉戲,不拉戲不行,沒受過嚴格殘酷的訓練不行。過去練功哪像現在條件這麼好,屋子裡還有空調。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冬天冷,伸出手來練熟悉;夏天熱,靜下心來練內裡。不練怎麼出來?所以我對我的學生說,我十六七歲才練功,就是按我父親說的那套方法、理念,勤加練習。”

就算得了“梅花獎”,舞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的打

張世麟是一代武戲大家,其德、其藝,張幼麟耳濡目染,有太多太多令人欽佩。

張世麟早年為武行,先天條件並不好,沒腿、沒嗓子、沒扮相,也沒有師承、沒有背景。但是,張世麟硬是通過自己百分之二百的刻苦拼搏、努力鑽研,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風格和體系,創造了同行中的一個傳奇。他是靠著超出尋常的勤學苦練,還有他的尊敬師長,不恥下問,重視觀眾,善待別人,品德端正……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世麟與張幼麟

張世麟對藝術的嚴謹、執著,大家有目共睹。還有一件事,張幼麟至今難忘。

有一年,張幼麟在中國大戲院唱《鐵公雞》,那時他已經是“梅花獎”得主了。可演出結束後,張世麟一到後臺,不由分說當眾打了張幼麟。王則昭先生、厲慧良先生都勸,沒用。

為什麼打?因為張幼麟把劇情改了,太拖了,觀眾坐不住了。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幼麟《鐵公雞》

轉天一早兒,張幼麟對父親說:您打我沒事,您這麼大歲數了,別把您氣壞了。

張世麟語重心長對兒子說:這之前,已經五十年不唱《鐵公雞》了。這次你演出,中國大戲院裡,在兩邊兒站著的觀眾都滿了,裡邊還有很多老觀眾、老戲迷,是兒女騎自行車馱著從郊區趕過來的,就是為了看這齣戲!可是你,卻把觀眾唱跑了,你讓觀眾失望了!

張幼麟那時才醒悟過來:父親說的對啊,觀眾就是衣食父母,觀眾不滿意,那絕對不行。

堅持“笨法子”教學,學生遍佈全國

2008年,張幼麟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那時,他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幼麟(中)指導青年演員

他深知,京劇不景氣,京劇武戲更不景氣。可是,每每看到各地院團對武戲的扶持,青年演員甘於寂寞去練功,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看京劇……張幼麟又覺得充滿了希望。

既得張派衣缽,就有義務傳承。張幼麟感到自己的壓力大、擔子重。最近這些年,他積極投身教學,除了天津本地,雲南、貴州、山東、武漢、遼寧……張幼麟全國各地到處跑,就是去給學生們說戲。身體力行,奔波各處,教授武藝,孜孜不倦,每年的教學任務都排得非常滿。

國家級非遺傳人張幼麟:就算是梅花獎,臺上錯了,依舊要挨父親打

張世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張幼麟(前排左一)與師兄弟和眾多武戲青年講述往事(文化叨叨令攝影)

張幼麟的教學方式,依舊保持著傳統的“口傳心授”。他唱一句,學生學一句;他走一個動作,學生學一個動作。在現代化的今天,如此“笨法子”教學,其實是相當耗費老師的體力精力,但張幼麟依然堅持——因為這樣,學的才紮實。

張幼麟說:我的父親,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忘記對京劇的追求。他在病床上寫下了“振興京劇”這幾個字來激勵後人,他也一直堅定信念,要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走下去。作為他的後人、張派武戲的傳人,我就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兒吧!我父親怎麼教我的,我就怎麼往下說,只要學生能夠表現出來,我起碼就對得起老人家。振興京劇這條道路,我也要一直走下去。

更多戲曲資訊,歡迎關注【文化叨叨令】,一個有營養的文化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