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北京,會發現有兩條十字交叉的軸線縱貫全城——南北方向的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脈,向南延伸至永定河水系;東西方向的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向西延伸至西山山脈,向東延伸至潮白河水系。

走近這兩條軸線,能感受到各個方位的精彩紛呈:天安門往南46千米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在進入運營倒計時;北部燕山腳下的雁棲湖地區,正在成為承擔首都國際交往職能的新載體;長安街最西端的首鋼集團,在產業轉型升級中迎來百年華誕;東部的城市副中心,正日新月異;中心老城區,在改造中舊貌換新顏……

70年來,首都北京跨越式發展。進入新時代,北京明確“四個中心”定位,正走在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路上。

處理好“都”與“城”的關係

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示著歷史上各版“總規”的沿革。要了解北京城市變化背後的邏輯,可以從這裡開始。

“總規”,指的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其變化見證了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優化調整。新中國成立以來,“總規”共經歷了1954年、1958年、1973年、1983年、1993年、2005年和2017年7個版本的迭代更新。

由於所處發展階段的不同,城市規劃的理念也在變化。上世紀50年代初,規劃的主導思想是城市要大發展。1954年《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要點》提出“我們的首都,應該成為我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首次對首都定位做了比較完整的闡述。

而上世紀90年代以後,北京城市增長進入快速發展期,人口的過快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時代,新版“總規”應運而生。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市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北京的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問題,在新版“總規”的指引下開啟了新的篇章。

據介紹,北京發展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處理好“都”與“城”的關係——圍繞“都”的功能來謀劃“城”的發展,以“城”的更高水平發展服務保障“都”的功能。

“‘城’必須要首先符合‘都’的發展要求。”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施衛良說。

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

要說新版“總規”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確定了城市發展的底線和邊界,從增量的規劃轉變為減量的規劃,以底線約束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功能優化調整。

北京作為全國第一個提出並實施減量發展的城市,聚焦人口和建設規模“雙控”。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契機下,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需要牢牢抓住的“牛鼻子”。

“‘動批’(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的疏解轉型,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個標誌性項目。”統籌“動批”疏解工作的北京西城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一位負責人說。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動批”,曾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有著十多個市場、上萬家商戶,每天集聚著超過4萬名從業人員和數十萬購物者。

對於承擔疏解任務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場硬仗。一次次地與情緒激烈的商戶開會、一趟趟地考察可能承接商戶的外地市場,從2013年北展指揮部成立到2017年“動批”最後一家市場東鼎服裝批發市場閉市,他們完成了任務。

原“動批”疏解騰退出的樓宇空間,也有了各自的新定位。例如,2015年首家閉市的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在一年之後就完成了騰籠換鳥,過去的“韓國城”變成“寶藍金融創新中心”,1萬平方米的辦公區目前已出租8成以上,入駐的既有無人機企業,也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其他樓宇的改造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萬通金融中心、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奇安信總部大樓……這片銜接中關村和金融街的區域,正轉型升級成為國家級金融科技中心。

今日的北京,已逐步確立“三二一”產業結構,第三產業比重超過80%。以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佔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提高,2018年這一比重已達75.8%。

建設和諧宜居之都

在網紅打卡地南鑼鼓巷裡的雨兒衚衕,小燕子飛回來在屋簷下築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居民李晶對現在的居住環境很滿意,要知道,過去的雨兒衚衕到處是違建,從堆滿了雜物的狹窄通道經過只能側身行走。如今拆除了160多處違建,還原了傳統四合院的規制,再現了老北京風情。

北京雖“寸土寸金”,但毫不吝惜“留白增綠”。2017年,西城區在核心區率先啟動“城市森林”建設,利用城市閒置地,建成廣陽谷、新街口、都城隍廟等4處5.7公頃的“城市森林”,2018年再添常樂坊、小馬廠2處1.48公頃的“城市森林”。什剎海西海溼地公園2018年正式對市民開放,核心區也有了城市溼地。

在北京,如果遇到問題,只需要記住這一個電話號碼即可——12345。北京建立了“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形成“發現問題——綜合研判——吹哨解決——跟蹤反饋”的基層治理模式,著力辦好群眾身邊的事。

此外,街區有了責任規劃師、街巷長、小巷管家;社區裡每個月固定在“居民議事廳”開會,居民可以暢談建議,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在現場解決問題;城市書房、特色閱讀空間逐個掛牌成立,書香飄滿京城……

如今的北京,正大步向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邁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