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

“購物津貼”:“跨店滿減”“疊加優惠”“0點秒殺”,是不是看得你眼花繚亂?怎麼買划算呢?不對比對比,都覺得虧待了自己的荷包。雙十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經濟學原理呢?消費者和商家到底是誰佔了便宜呢?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2017淘寶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刷新了2016年記錄,2016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速為39.36%

"

“購物津貼”:“跨店滿減”“疊加優惠”“0點秒殺”,是不是看得你眼花繚亂?怎麼買划算呢?不對比對比,都覺得虧待了自己的荷包。雙十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經濟學原理呢?消費者和商家到底是誰佔了便宜呢?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2017淘寶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刷新了2016年記錄,2016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速為39.36%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這場網購盛宴再次驗證了市場的供求法則,揭示出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彈性相對較高。網購盛宴中的價格歧視一方面使銷售商剝奪了消費者剩餘,獲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消費品實質上的重新分配,增加了產出和經濟福利。

關鍵詞一:需求彈性

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其他情況不變,他對此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對其擁有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當時有10個包時你對包的需求就會相對的減緩,這種遞減也許緩慢也許迅速。如果緩慢,那麼他對此商品所出的價格,就不會因為他對此商品的擁有量的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而且價格的小幅度下降會使他的購買量大幅度增加。

11月11日當天,很多網店的商品低至5折、3折甚至1折,我們也許會感到疑惑:他們真的能賺錢嗎?還是不惜虧本也要隨促銷的大流?當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這一工具來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場促銷大戰中,大部分賣家的收益是遠遠超過他們平日裡的收益的。

商家絕對不會對大米之類的剛性消費品進行降價促銷,一方面利潤微薄,另一方面相關產品的促銷對於銷量的影響並不明顯。不同於大米、食鹽這些缺乏彈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首飾等的需求量往往極易受到價格的影響。我們看到,恰恰是這一類--衣服、飾品、化妝品、傢俱等易受價格影響的商品,成為了“雙十一”促銷的主流。

"

“購物津貼”:“跨店滿減”“疊加優惠”“0點秒殺”,是不是看得你眼花繚亂?怎麼買划算呢?不對比對比,都覺得虧待了自己的荷包。雙十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經濟學原理呢?消費者和商家到底是誰佔了便宜呢?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2017淘寶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刷新了2016年記錄,2016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速為39.36%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這場網購盛宴再次驗證了市場的供求法則,揭示出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彈性相對較高。網購盛宴中的價格歧視一方面使銷售商剝奪了消費者剩餘,獲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消費品實質上的重新分配,增加了產出和經濟福利。

關鍵詞一:需求彈性

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其他情況不變,他對此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對其擁有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當時有10個包時你對包的需求就會相對的減緩,這種遞減也許緩慢也許迅速。如果緩慢,那麼他對此商品所出的價格,就不會因為他對此商品的擁有量的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而且價格的小幅度下降會使他的購買量大幅度增加。

11月11日當天,很多網店的商品低至5折、3折甚至1折,我們也許會感到疑惑:他們真的能賺錢嗎?還是不惜虧本也要隨促銷的大流?當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這一工具來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場促銷大戰中,大部分賣家的收益是遠遠超過他們平日裡的收益的。

商家絕對不會對大米之類的剛性消費品進行降價促銷,一方面利潤微薄,另一方面相關產品的促銷對於銷量的影響並不明顯。不同於大米、食鹽這些缺乏彈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首飾等的需求量往往極易受到價格的影響。我們看到,恰恰是這一類--衣服、飾品、化妝品、傢俱等易受價格影響的商品,成為了“雙十一”促銷的主流。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二:價格歧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左右商家打折力度的是什麼因素呢?動輒5折促銷,商家不會虧損嗎?這一問題可用“二級價格歧視”來解釋。

雙十一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不能簡單粗暴一點的直接打折嗎?

其實,電商巨頭的行徑是非常符合經濟學原理的,這個原理叫“價格歧視”。

經濟學中價格歧視的概念是指壟斷廠商基於同樣的產品,對不同的顧客或在不同的市場上索取不同價格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價格歧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

一級價格歧是指完全壟斷廠商根據每一個消費者對買進每一單位產品願意並能夠支付的最高價格逐個確定產品賣價的行為,因此又被稱為完全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數量的同一產品,而對於每一個購買相同數量商品的消費者則收取相同的金額。三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在不同的市場對同一商品給出不同的價格,而在同一市場中則給出相同的價格。

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超市,在沒有實施價格歧視時,商品按標籤統一定價,對所有消費者都按同一個價格出售。

很快,超市管理員發現汽水賣不動,為了促銷,定了一套規則:原價5元的汽水,現在可以買3瓶套裝,定價13元。這時可能就有不少人,原本只想買一到兩瓶甚至不打算買汽水,也多加錢買了三瓶的套裝。

這就叫二級價格歧視,管理員並不知道消費者是什麼人,消費喜好和能力如何,但通過區別化設計產品和定價,就將那些愛佔便宜的、怕吃虧的、哪怕買回去不喝也先囤起來的消費者們吸引了過來,並將原本從他們手中掙不到的錢圈了出來。

回到雙十一,每個參與雙十一的消費者,都難免支付額外成本,這成本至少包含兩方面--

首先是為了佔便宜,而額外付出“看規則、搶紅包、算數、交定金、熬夜秒殺、快遞爆倉、半個月收不到貨”等一系列成本。

其次是為了湊單和佔便宜,消費者從“買必需品”逐漸放寬到買“一直想買的”,再放縱到“買了或許用得上”,以至於“管它有沒有用,這麼便宜我就買買買!”

雙十一設置如此麻煩折騰耗時的流程,就是方便篩選出這些對時間不敏感,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者,再略打折扣,把他們的錢掏出來。然後等雙十一結束後,再用原價,把商品賣給那些買東西從不看價格的、只買自己需要的、怕麻煩的、不願意等的人。

"

“購物津貼”:“跨店滿減”“疊加優惠”“0點秒殺”,是不是看得你眼花繚亂?怎麼買划算呢?不對比對比,都覺得虧待了自己的荷包。雙十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經濟學原理呢?消費者和商家到底是誰佔了便宜呢?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2017淘寶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刷新了2016年記錄,2016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速為39.36%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這場網購盛宴再次驗證了市場的供求法則,揭示出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彈性相對較高。網購盛宴中的價格歧視一方面使銷售商剝奪了消費者剩餘,獲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消費品實質上的重新分配,增加了產出和經濟福利。

關鍵詞一:需求彈性

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其他情況不變,他對此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對其擁有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當時有10個包時你對包的需求就會相對的減緩,這種遞減也許緩慢也許迅速。如果緩慢,那麼他對此商品所出的價格,就不會因為他對此商品的擁有量的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而且價格的小幅度下降會使他的購買量大幅度增加。

11月11日當天,很多網店的商品低至5折、3折甚至1折,我們也許會感到疑惑:他們真的能賺錢嗎?還是不惜虧本也要隨促銷的大流?當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這一工具來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場促銷大戰中,大部分賣家的收益是遠遠超過他們平日裡的收益的。

商家絕對不會對大米之類的剛性消費品進行降價促銷,一方面利潤微薄,另一方面相關產品的促銷對於銷量的影響並不明顯。不同於大米、食鹽這些缺乏彈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首飾等的需求量往往極易受到價格的影響。我們看到,恰恰是這一類--衣服、飾品、化妝品、傢俱等易受價格影響的商品,成為了“雙十一”促銷的主流。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二:價格歧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左右商家打折力度的是什麼因素呢?動輒5折促銷,商家不會虧損嗎?這一問題可用“二級價格歧視”來解釋。

雙十一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不能簡單粗暴一點的直接打折嗎?

其實,電商巨頭的行徑是非常符合經濟學原理的,這個原理叫“價格歧視”。

經濟學中價格歧視的概念是指壟斷廠商基於同樣的產品,對不同的顧客或在不同的市場上索取不同價格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價格歧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

一級價格歧是指完全壟斷廠商根據每一個消費者對買進每一單位產品願意並能夠支付的最高價格逐個確定產品賣價的行為,因此又被稱為完全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數量的同一產品,而對於每一個購買相同數量商品的消費者則收取相同的金額。三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在不同的市場對同一商品給出不同的價格,而在同一市場中則給出相同的價格。

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超市,在沒有實施價格歧視時,商品按標籤統一定價,對所有消費者都按同一個價格出售。

很快,超市管理員發現汽水賣不動,為了促銷,定了一套規則:原價5元的汽水,現在可以買3瓶套裝,定價13元。這時可能就有不少人,原本只想買一到兩瓶甚至不打算買汽水,也多加錢買了三瓶的套裝。

這就叫二級價格歧視,管理員並不知道消費者是什麼人,消費喜好和能力如何,但通過區別化設計產品和定價,就將那些愛佔便宜的、怕吃虧的、哪怕買回去不喝也先囤起來的消費者們吸引了過來,並將原本從他們手中掙不到的錢圈了出來。

回到雙十一,每個參與雙十一的消費者,都難免支付額外成本,這成本至少包含兩方面--

首先是為了佔便宜,而額外付出“看規則、搶紅包、算數、交定金、熬夜秒殺、快遞爆倉、半個月收不到貨”等一系列成本。

其次是為了湊單和佔便宜,消費者從“買必需品”逐漸放寬到買“一直想買的”,再放縱到“買了或許用得上”,以至於“管它有沒有用,這麼便宜我就買買買!”

雙十一設置如此麻煩折騰耗時的流程,就是方便篩選出這些對時間不敏感,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者,再略打折扣,把他們的錢掏出來。然後等雙十一結束後,再用原價,把商品賣給那些買東西從不看價格的、只買自己需要的、怕麻煩的、不願意等的人。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三:激勵動機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激勵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諸如懲罰或獎勵的預期。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響人們的內在需要或動機,從而強化、引導或維持行為的過程。理性人會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因此,他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利用節日做促銷其實是一個比較老套的營銷手段了。

元旦、中秋、國慶、聖誕……只要是個節日,我們都能看到商場裡五花八門的打折促銷。但是,“雙十一”促銷之所以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節日促銷都要成功,就是因為電商們不僅僅採用了傳統的價格激勵,還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心理激勵。簡單來說,無非就是類似“把談戀愛的錢用來給自己買件像樣的衣服”這樣的宣傳。就是在這種全民消費的激勵之下,很多人在光棍節當日的消費超出了自己的預算約束。

"

“購物津貼”:“跨店滿減”“疊加優惠”“0點秒殺”,是不是看得你眼花繚亂?怎麼買划算呢?不對比對比,都覺得虧待了自己的荷包。雙十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經濟學原理呢?消費者和商家到底是誰佔了便宜呢?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2017淘寶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刷新了2016年記錄,2016雙十一全天交易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速為39.36%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這場網購盛宴再次驗證了市場的供求法則,揭示出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彈性相對較高。網購盛宴中的價格歧視一方面使銷售商剝奪了消費者剩餘,獲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消費品實質上的重新分配,增加了產出和經濟福利。

關鍵詞一:需求彈性

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其他情況不變,他對此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對其擁有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當時有10個包時你對包的需求就會相對的減緩,這種遞減也許緩慢也許迅速。如果緩慢,那麼他對此商品所出的價格,就不會因為他對此商品的擁有量的大量增加而大幅度下降;而且價格的小幅度下降會使他的購買量大幅度增加。

11月11日當天,很多網店的商品低至5折、3折甚至1折,我們也許會感到疑惑:他們真的能賺錢嗎?還是不惜虧本也要隨促銷的大流?當運用需求價格彈性這一工具來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場促銷大戰中,大部分賣家的收益是遠遠超過他們平日裡的收益的。

商家絕對不會對大米之類的剛性消費品進行降價促銷,一方面利潤微薄,另一方面相關產品的促銷對於銷量的影響並不明顯。不同於大米、食鹽這些缺乏彈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首飾等的需求量往往極易受到價格的影響。我們看到,恰恰是這一類--衣服、飾品、化妝品、傢俱等易受價格影響的商品,成為了“雙十一”促銷的主流。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二:價格歧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左右商家打折力度的是什麼因素呢?動輒5折促銷,商家不會虧損嗎?這一問題可用“二級價格歧視”來解釋。

雙十一為何要搞得如此複雜?不能簡單粗暴一點的直接打折嗎?

其實,電商巨頭的行徑是非常符合經濟學原理的,這個原理叫“價格歧視”。

經濟學中價格歧視的概念是指壟斷廠商基於同樣的產品,對不同的顧客或在不同的市場上索取不同價格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價格歧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

一級價格歧是指完全壟斷廠商根據每一個消費者對買進每一單位產品願意並能夠支付的最高價格逐個確定產品賣價的行為,因此又被稱為完全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數量的同一產品,而對於每一個購買相同數量商品的消費者則收取相同的金額。三級價格歧視是指壟斷廠商在不同的市場對同一商品給出不同的價格,而在同一市場中則給出相同的價格。

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超市,在沒有實施價格歧視時,商品按標籤統一定價,對所有消費者都按同一個價格出售。

很快,超市管理員發現汽水賣不動,為了促銷,定了一套規則:原價5元的汽水,現在可以買3瓶套裝,定價13元。這時可能就有不少人,原本只想買一到兩瓶甚至不打算買汽水,也多加錢買了三瓶的套裝。

這就叫二級價格歧視,管理員並不知道消費者是什麼人,消費喜好和能力如何,但通過區別化設計產品和定價,就將那些愛佔便宜的、怕吃虧的、哪怕買回去不喝也先囤起來的消費者們吸引了過來,並將原本從他們手中掙不到的錢圈了出來。

回到雙十一,每個參與雙十一的消費者,都難免支付額外成本,這成本至少包含兩方面--

首先是為了佔便宜,而額外付出“看規則、搶紅包、算數、交定金、熬夜秒殺、快遞爆倉、半個月收不到貨”等一系列成本。

其次是為了湊單和佔便宜,消費者從“買必需品”逐漸放寬到買“一直想買的”,再放縱到“買了或許用得上”,以至於“管它有沒有用,這麼便宜我就買買買!”

雙十一設置如此麻煩折騰耗時的流程,就是方便篩選出這些對時間不敏感,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者,再略打折扣,把他們的錢掏出來。然後等雙十一結束後,再用原價,把商品賣給那些買東西從不看價格的、只買自己需要的、怕麻煩的、不願意等的人。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三:激勵動機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激勵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諸如懲罰或獎勵的預期。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響人們的內在需要或動機,從而強化、引導或維持行為的過程。理性人會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因此,他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利用節日做促銷其實是一個比較老套的營銷手段了。

元旦、中秋、國慶、聖誕……只要是個節日,我們都能看到商場裡五花八門的打折促銷。但是,“雙十一”促銷之所以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節日促銷都要成功,就是因為電商們不僅僅採用了傳統的價格激勵,還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心理激勵。簡單來說,無非就是類似“把談戀愛的錢用來給自己買件像樣的衣服”這樣的宣傳。就是在這種全民消費的激勵之下,很多人在光棍節當日的消費超出了自己的預算約束。

雙十一背後隱藏的那些經濟學原理

關鍵詞四非理性繁榮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羅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曾講了這樣一個道理:市場往往受情緒驅動,而非價值判斷驅動。情緒相互傳染,會使市場走向越來越偏離價值判斷,也越來越繁榮。同樣的道理,在“雙十一”期間,在價格誘惑的表面刺激下,消費者的非理性需求被大大激發出來,並在一天之內集中釋放。當身邊的媒體都在報道“雙十一”活動,當身邊的朋友都在挑選自己想要的打折商品時,個體消費者就會不自覺地融入這種狀態中,將“敗家”行為在心理上合理化,從而大幅削減花錢購物的內疚感和負罪感,大幅提高購物的興奮感和愉悅感,最終導致過度消費,在“雙十一”那天買下了許多自己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