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如何尋求區域發展最大公約數?

今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這標誌著長三角一體化即將邁入具體落實的新階段。如何實現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5月25日,在上海論壇2019 “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願景、挑戰、路徑” 高端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各抒己見。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如何尋求區域發展最大公約數?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阮青認為,三省一市(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的合作其實由來已久,而如今三省一市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時期,此時必須協同合作,解決問題,共同發展。例如創新問題,三省一市彙集了多所全國重點高校,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能大大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所以“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立也是基於此。在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下,企業會受到更多的外部刺激、迎來更多的機遇,跨區域發展也能讓企業更好地成長。就人們日常生活來說,長三角一體化也需要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跨區域的便利。

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張庭偉教授以芝加哥和底特律的案例引入,討論區域發展問題。他認為,區域協作的形成有階段性,和經濟發展程度有關。在全球經濟結構重組中,出現區域協作的局面,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周圍城市形成城市群。並且,可持續的區域協作必須建立在健全的協作制度基礎上,區域決策制度既要承認核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又要能夠反映其他城市的訴求。區域協作包括建設經濟空間及生活空間兩方面。經濟空間的一體化主要依靠市場引導的產業鏈,生活空間的協作需要各級政府領頭。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院陳雯研究員指出,長三角一體化必然需要在打破行政界線約束、促進要素有序流動的基礎上,把分散的各個地區,根據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區位條件差異性,分工協作,有機配置,形成一個整體合力的過程。區域一體化的內在動力是合作收益大於合作成本,並且共同享有合作紅利。在規模經濟方面,優勢互補,增強專業化分工,獲得規模集聚的循環累積效益;在範圍經濟內,提高空間密度,產業鏈更大範圍配置和價值鏈延伸,促進範圍經濟;在流動成本方面,交通通訊要完善,縮小地區時空距離,降低要素商品的流動成本;而進一步的交易成本,則需要促進協同和文化認同的邊界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區域一體化最終通過分享經濟以促進公平和互補的制度安排,更多區域和百姓都可以享有發展的紅利。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顧朝林教授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尋找各個區域之間最大發展公約數,以推動綠色發展。我們要推進生態文明價值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明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而進一步加快推進生態發展,需要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綠色的發動機制。

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敬東認為,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需要做到:國際借鑑、重構體系、充實內涵、優化結構。不同尺度一體化的空間結構有不同,但也有相似特徵,比如交通可達性決定了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發展充分的都市圈是世界城市群的重要基礎。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需要更多不同尺度、不同類型、不同區位的空間載體來實現,“區—圈—灣—廊—網絡”五個載體是較為全面的總結和體現。

就目前情勢而言,長三角地區存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合作機制不完善、城市群空間範圍面臨重構等問題仍亟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但與此同時,從2018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與會者認為,在這樣的總體要求下,長三角地區將走向深度一體化階段,發展目標將從地域共同體、經濟共同體走向利益命運共同體,合作重點將從交通等基礎設施合作、經濟合作為主轉向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全方位一體化合作。未來,隨著《規劃綱要》出臺並進一步落實,長三角地區在解決各類問題的同時也將迎來更多的機會和發展。

(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文內圖:唐慧敏 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