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儘管三令五申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但依然有不少專家覺得房地產的重要地位不能撼動,一些教授喊出投資等同於炒房的口號,在他們眼裡,沒有房地產就沒有中國經濟。還有專家表示,唯有房地產才能拉動內需才能拉動經濟,發展經濟就得發展房地產。意思就是有了房地產才會有裝修、家電等上百個行業的發展。總之,似乎房地產就是萬能的。

其實,誰也沒有說要拋棄房地產,但是他們如何這麼緊張可想而知。所以,官方也不止一次表態,對於房地產的態度是既不能市場過熱,也不能過冷。既要尊重房地產的貢獻事實,也要防範房地產的風險現狀。

前不久,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國不會靠炒房拉動經濟》表示,中國將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確保房地產市場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如果稍有放鬆,就可能前功盡棄。房價虛高、空置率高、投機成分高會直接擠壓居民其他消費、抬高社會融資成本。從各地實踐來看,指望房地產拉動經濟基本上不可能持久。

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所以,官方已經旗幟鮮明地亮明瞭對房地產的態度。為什麼這麼有底氣的要堅決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呢?

1、房地產本身的風險隱患到了不得不擺脫的地步。

縱然,過去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容忽視,但同時,過度依賴房地產的代價也是沉重的,為了經濟增長,炒房肆虐橫行,不是剛需的也成了剛需,這裡既包括一部分炒房者,也包括一部分沒有還款能力的所謂剛需。其背後的風險也可想而知。

而房地產極大的吸附效應更是惡性循環,房價持續上漲,樓市泡泡繼續膨脹,不僅危害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也會為系統性金融風險埋下隱患。所以,我們為了要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儘快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積極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我們的目標也從高速增長時代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渡。

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2、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減弱,剛需也在被透支。

我們不說人口紅利高峰已過,也不說人均住房是不是已經飽和,單說說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助推器了。既然國家高喊房住不炒新定位,就不難想象房地產的支柱地位也在減弱。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也在引導大家新住房觀念的形成。

中新社評論稱伴隨經濟向高質量階段轉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在房價告別大漲大跌之後,房地產“發動機”的作用減弱,“穩定器”的作用開始凸顯。經濟學家巴曙鬆也表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對宏觀經濟的拉動作用確實在減弱。

當人們把所有積蓄都押在了房子上時,他們還有能力消費其他嗎?再指望他們來買房還有可能嗎?能買房的買得起房的基本上也都買了,買不起的短時間內可能也買不起,因為房價大局已定,房價不可能下跌到人人都買得起的地步。試問,還有多少剛需可以在樓市發揮作用呢?我不知道,只知道過去透支的居民還能為中國房地產添磚加瓦嗎?

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人民日報稱,樓市穩字當頭不走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這也就意味著再指望房地產綁住經濟不太可能,那麼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我不知道,但至少靠鼓吹房地產泡泡來達到炒房的目的恐怕再也不會有了。

3、代替房地產的行業找到了?

確切地說,不是不需要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了,而是即使想需要也指望不上了,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已經乏力而且很不健康,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新時代有新時代的需求特點,需要培育新的增長點。

國家也是為了極力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早就有所佈局。人民日報稱,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中國正在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一季度,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9.4%,增速均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分別增長153.7%、54.1%和48.2%。新產業、新業態的帶動力更強。

為何官方稱不能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樓市還有多少剛需可透支?

顯然,再借房地產及內外壓力來繼續維護高房價炒房者或經濟唯房地產論,已經沒有政策理論支撐了。儘管這條路很難,但是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去實踐新的領域,因為沒有回頭路可走。

所以,一方面是房地產自身問題到了關鍵時期,不得不破除,二是我們也在新的領域有了一些成就,擺脫房地產才有底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