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在即 央媒熱文釋放出三大信號

經濟 外交政策 日本 習近平 文章 知識產權 政治 中宏網圖文新聞 2019-06-26

上週日,外交部發言人陸康宣佈,應日本首相安培晉三邀請,習近平主席將於6月27日至29日赴大阪出席第十四次G20峰會。這次會議當然非常重要,不過讓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在這次會議上,中美兩國元首將碰面。


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在即 央媒熱文釋放出三大信號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頭號“霸主”,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元首會面非常重要,而持續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摩擦更給這場會面添足了“調料”。俗話說“無辣不歡”,在兩國貿易爭端火藥味正濃之際,兩國元首會面,會擦出什麼樣火花,就這個問題,可以說吊足了人們的口味。

中美貿易摩擦自從去年由美國挑起以來,中美兩國圍繞關稅問題進行了十多次較量,這其中既有“明爭暗鬥”,又有談判桌上的“針尖對麥芒”。長久以來,關於貿易爭端的討論不絕於耳,可以說是街談巷聞,就連逛早市的大媽,遛鳥的大爺說起這個事情來都能侃侃而談、滔滔不絕。


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在即 央媒熱文釋放出三大信號


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值得人們深思,即在貿易爭端“開戰”以來,中美兩國元首之間似乎沒有發生過什麼“口水戰”,好像是隻聞“雞叫”,不識“人語”。因為常常在推特上大放厥詞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然還包括一些美國的高官政要,時不時出來製造一些“中國威脅論”的言語,讓人產生一種流言蜚語滿天飛的錯覺。

這次會面會對中美貿易走向產生怎樣的影響?中美貿易爭端會就此戛然而止嗎?美國會乖乖的回到談判座上,以理性、負責任的大國態度與中國代表展開談判嗎?這一系列的問題想必都是人們很想知道的。當然最終靴子落地還要看中美兩國的實際情況,或者說到底是中美兩國綜合實力的對比,不過站在G20峰會這個舞臺上,中美兩國元首會面還是有讓人浮想聯翩的期待的。

結果目前不得而知,不過從央媒的幾篇熱文還是能窺見到中美元首會面的些許信號。


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在即 央媒熱文釋放出三大信號


人民日報刊發《單邊主義沒有未來》文章稱,美國在貿易領域揮舞關稅大棒的背後,是美國外交政策中不斷上升的單邊主義思維。華盛頓一些人在處理外交問題時,熱衷於高喊“美軍正處於歷史最強狀態”,意即所有人都要給美國讓路。美國政要的這種心態讓本國學者看不下去了,有學者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每一項政策都需要權衡利弊,不過美國官員已經接受這種模式,美國是如此強大,以至於經濟和政治引力法則不再適用於它。”

新華社刊發《散播謬論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的評論文章稱,事實最具說服力,公道自在人心。對於一些炒作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言論,存在一系列純屬誇大的事情,一些人一些人所作的就是“妖魔化中國”。所以,指責中國“盜竊”知識產權是缺乏事實依據的,完全站不住腳。

中美兩國元首在日本G20峰會會面,盤桓在中美兩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是否會因此消散,關鍵要看美國能不能在三個方面擺正態度。

首先,美國政府應當摒棄“單邊主義”的貿易保護策略。美國政府不應該堅持目前的貿易保護主義,既然特朗普參加G20峰會,就應當認同在全球化框架下實現世界經濟共同發展的框架,推動多邊貿易舉措。


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在即 央媒熱文釋放出三大信號


其次,美國的一些政要應當及時調整心態,不能是什麼事情都給美國人讓路,“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總就會鬧得“四鄰不安”。美國一些人也應該收回摸黑中國的,妖魔化中國的不當言論,因為這些混淆視聽的言論註定不會得逞。

最後,美國政府不要再試圖通過濫用國家權力來打擊中國的搞技術企業,這種“大棒政策”已經過時。美國某些人不要再犯“紅眼病”,見不得中國高技術企業的崛起,見不得其他國家技術超越自己,這種心態只會讓美國社會發展倒退。

在當今全球經濟合作越來越密切的時期,中國經濟的參與至關重要,給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巨大變化,亞洲各國的發展正伴隨著中國的成長而發展。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中國對世界的影響無疑會越來越大,因此中美之間的關係“合則兩利,鬥則多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