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百舸爭流(2003年)

2013年9月,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江蘇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大運河》湯德勝攝影作品展,前來考察的聯合國專家對這些影像資料饒有興趣,原本40分鐘的參觀時間延長至一個半小時。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湯德勝激動不已。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百舸爭流(2003年)

2013年9月,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江蘇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大運河》湯德勝攝影作品展,前來考察的聯合國專家對這些影像資料饒有興趣,原本40分鐘的參觀時間延長至一個半小時。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湯德勝激動不已。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新姿(2009年)

退休後,湯德勝回訪了多個運河城市,感受到各地政府在加速城市開發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大運河的治理和保護,不僅對古蹟遺址堅持修舊如舊原則,還通過開鑿適應當今航運需要的新運河來保護古運河原貌,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百舸爭流(2003年)

2013年9月,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江蘇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大運河》湯德勝攝影作品展,前來考察的聯合國專家對這些影像資料饒有興趣,原本40分鐘的參觀時間延長至一個半小時。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湯德勝激動不已。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新姿(2009年)

退休後,湯德勝回訪了多個運河城市,感受到各地政府在加速城市開發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大運河的治理和保護,不僅對古蹟遺址堅持修舊如舊原則,還通過開鑿適應當今航運需要的新運河來保護古運河原貌,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運河新貌(2018年)

湯德勝曾榮獲中國攝影金像獎,作品多次出國巡展,這樣一位資深攝影家卻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最基層的攝影人”。確實,他的作品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關注平凡人、平凡事,卻不失質樸厚重。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百舸爭流(2003年)

2013年9月,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江蘇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大運河》湯德勝攝影作品展,前來考察的聯合國專家對這些影像資料饒有興趣,原本40分鐘的參觀時間延長至一個半小時。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湯德勝激動不已。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新姿(2009年)

退休後,湯德勝回訪了多個運河城市,感受到各地政府在加速城市開發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大運河的治理和保護,不僅對古蹟遺址堅持修舊如舊原則,還通過開鑿適應當今航運需要的新運河來保護古運河原貌,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運河新貌(2018年)

湯德勝曾榮獲中國攝影金像獎,作品多次出國巡展,這樣一位資深攝影家卻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最基層的攝影人”。確實,他的作品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關注平凡人、平凡事,卻不失質樸厚重。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高鐵飛馳在古運河上(2018年)

大運河流淌不息,沿岸發展日新月異,湯德勝在心底又升起一種緊迫感,他正謀劃著在身體許可的條件下,再走一遍大運河,“要去拍攝高鐵飛跨運河的雄姿和兩岸百姓奔小康的鮮活生活”。

"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纖道趕集場(1969年)

50多年來,他用相機記錄拍攝京杭大運河在時代發展中的流年碎影,積累影像圖片近2萬幅,73歲的湯德勝用這樣一種特殊方式表達他對母親河深沉的愛。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架橋(1970年)

歷經2500年風雨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人工河道,歷史上曾是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對湯德勝來說,大運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纖一夫、一橋一廟、一磚一瓦則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湯德勝是常州武進人,世世代代住在運河邊,由於叔父在鎮上開了一家照相館,他十來歲就開始接觸攝影,鏡頭自然而然地對準了這條朝夕相處的母親河。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豐收的歌兒(1971年)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湯德勝騎著自行車、坐著船或者步行,用相機捕捉運河沿岸一個個生動的瞬間。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七孔橋(1978年)

歲月流逝,時代變遷,讓這些打下時代印記的畫面愈顯珍貴。在他的鏡頭裡可以看到:大運河上的木橋、竹橋變成了現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橋;小木船、水泥船變成了大噸位鋼船;小土水閘變成了可通行千噸船隻的大型船閘……他的鏡頭裡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搶險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漁網、走馬燈、水路運輸貨物、孩子在大運河嬉水游泳等兩岸風土人情……看著這些影像,彷彿跨入歷史長河之中,可以生動感受到幾十年來大運河沿岸的變化和發展。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紀80年代,受多方委託,他航拍了省內一些著名景點和大型工程,用以編修縣誌、地方誌。這一契機,讓湯德勝第一次有機會從空中俯拍令他魂牽夢縈的大運河。航拍乘用的是運5教練機,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綁”靠在機艙門口拍攝。當時由於衛星定位系統還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圖,飛行前必須做好細緻的案頭工作。那時膠捲價格不菲,在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更要求腦子飛速轉動思考構圖,眼明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拍攝點位。那段時間他拍攝了2000多張航拍照片,這些對運河的全景式記錄十分珍貴。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千年古運河穿城而過(1980年)

上世紀90年代,運河沿岸掀起大開發熱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變甚至完全消失,湯德勝心底泛起陣陣失落。2000年,湯德勝向單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搶救膠片,更是想搶拍大運河。“拍運河,不是拍個符號,重要的是記錄古運河的歷史文化積澱,記錄運河兒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這一張張照片可以傳遞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感,不僅為後人留下漸行漸遠的鄉土記憶,也為城市規劃提供參考。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百舸爭流(2003年)

2013年9月,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江蘇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中國大運河》湯德勝攝影作品展,前來考察的聯合國專家對這些影像資料饒有興趣,原本40分鐘的參觀時間延長至一個半小時。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湯德勝激動不已。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運河新姿(2009年)

退休後,湯德勝回訪了多個運河城市,感受到各地政府在加速城市開發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大運河的治理和保護,不僅對古蹟遺址堅持修舊如舊原則,還通過開鑿適應當今航運需要的新運河來保護古運河原貌,這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古運河新貌(2018年)

湯德勝曾榮獲中國攝影金像獎,作品多次出國巡展,這樣一位資深攝影家卻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最基層的攝影人”。確實,他的作品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關注平凡人、平凡事,卻不失質樸厚重。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高鐵飛馳在古運河上(2018年)

大運河流淌不息,沿岸發展日新月異,湯德勝在心底又升起一種緊迫感,他正謀劃著在身體許可的條件下,再走一遍大運河,“要去拍攝高鐵飛跨運河的雄姿和兩岸百姓奔小康的鮮活生活”。

50年,他把大運河的流年碎影裝進相冊

版面刊登於文匯報2019年3月16日第8版。

作者:圖/湯德勝 文/王柏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