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即墨市張氏概述

一、即墨張姓概述

——該文載於《即墨譜牒》2016年第2期,總第十一期

即墨張姓,共計75587人,佔即墨總人口的6.607%。屬即墨第四大姓。

目前譜牒研究會已收集到即墨市境內的《張氏族譜》30部。從遷入的時間分析,遷入最早的是龍泉街道前碾子頭、石門、樑家屯。城陽區惜福鎮街道松樹莊、平度市窩鋪村等5個村莊2部譜書記載、均自元朝初年遷入即墨。環秀街道張家西城、市北區浮山所、田橫鎮雄崖所等村莊的22部譜書記載,於明洪武、永樂年間遷入即墨。龍山街道南貢清朝中期遷入即墨。橫澗、田橫鎮泊子、劉家莊、平度南村等5部譜書記載,遷入時間不詳。從遷出的地域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有9部族譜記載是由雲南烏撒衛等地遷徙而來。(二)有3部族譜記載是湖廣黃州府,江蘇淮南,河北棗強等3省遷徙而來的。(三)有6部是省內遷徙而來的:如寧海洲(今牟平)、萊陽,青州,平度,膠南、青島市內等。(四)有12部譜書始遷祖遷出地不詳。

按支派分析,大致可分為31個支系。其中有6個支系,從命名定式上看,與張氏四兄弟沒有任何聯繫,但從遷徙的足跡看與張氏四兄弟應為一個大支系。例如鰲山衛水泊張氏,應為張清派下,田橫鎮雄崖所張氏,應為張明派下。信村鎮任家屯、潮海街道辛格莊、七級鎮小李莊應為張清派下。有3個支系,擬似張清派下。例如龍山下開河、北安街道大北嶺、城陽峪夼社區等。白廟、埠南是一個支系。其他13個支系,目前很難找出與其他張氏有聯繫的內容。命名定式各異。

二、各支系詳述

(一)張氏四兄弟支系。張徽、張清與堂兄張深、張明兄弟四人,於洪武十六年帶職分遷即墨。張徽派下初居鰲山衛任千戶(後遷張家西城)。張氏四兄弟支系,均系即墨張氏始遷祖,也是即墨張氏最大的支系。

1、張徽支:鰲山衛街道水泊村2004年版《張氏族譜》載:餘族本小云南人也,(一世祖彥祥)住烏撒衛北門口,自明初至鰲山衛遂胥宇而居焉。至其因何到此?或以為移民之故,亦傳聞之詞無可徵信,而官職或列千戶,或至中憲校尉。住北門裡街東、街裡至今尚有人焉國朝初年六世祖又有遷居水泊住。莊田者傳至於今,已二百餘歲。愈遠而族逾繁,世系之繼承者多有無可考,之光緒年間未修族譜,故失考族人較多。三世有遷居麻哥莊。四世有遷居水泊,後逐漸遷居膠州毛公屯、小埠、松樹莊、西流、丁戈莊、新莊、笏笠頭、宅子頭,還有遷居遼東單家屯、評定鋪等。共分南北兩支,命名定式不同。其中一支自十六世始為:立、振、文、明、志、兆、開、廷、中、無。另一支為:存、心、延、正、道、承、繼、維、宗、永。自二十六世統一為:詩、書、光、祖、訓、厚、檏、傳、家、風。族人繁衍到二十世。據董家下莊族譜載,水泊張氏應是張徽派下。

2、張深支:環秀街道張家西城村1927年版《張氏族譜》載:祖居小云南烏撒衛十字街東大槐樹底下,明初始遷祖以武功得職位,洪武十六年張徽、張清兄弟二人與堂兄弟張深、張明四人帶職分遷即墨,張徽任鰲山衛世襲千戶,武德將軍。張清世襲浮山所百戶。張深任鰲山衛千戶,武德將軍,正五品,住鰲山衛,去世後葬城西門外向南四十步,碑記損失。長子張榮世襲鰲山衛千戶,次子張暉任百戶,昭伩校尉,正六品,駐守仲村墩堡。子孫繁衍,無力南歸。靖難事變,政見參差。永樂二年張深子張榮、張暉兄弟二人棄職為農,遷居即墨城西南十里,文武社。安居農業。後子孫徙居皆以西城為祖家。二世、長支派一支張榮住即墨窯頭,長支派二支張暉即墨西城。張榮、張暉皆葬於張家西城。張清支祖居即墨城南二十里小寨子張百戶支派。後裔主要分佈在即墨城西,城南城陽集,坊子街、陰島、翁窯頭、邢家疃、傅家莊、柘車河,西流峰、曹家屯、鄭家莊、普東、馬山東八里莊、於家莊、山東疃等村。四世、張洪攜後裔守鳯,明朝中期遷居張家沙溝建村。張明支任栲栳島、燈螢所、巉山所任百戶(應為墩堡),昭信校尉,正六品。傳聞遷居萊陽雙石疃。據招遠市官家河張氏族譜記載:“龍口大莊頭村張氏是張明後裔。”傳聞張徽祖、張明祖遷居萊陽雙石疃。小寨子、城西、窯頭,按譜書翻閱雖有缺點失考,然察水源木本遷居名諱通有瓜瓞連綿之由來,惟西城支派祖家無疑。小寨子、泊子系千戶百戶苗裔。雍祖自明天啟六年春,因年荒協同五子家眷十四口,有西城遷居三廂七鋪坊子街,棄農就商,康熙十五年又遷居窯頭。命名定式自十世始,長支為:宏、日、廷、賢、鳳、雲、正、先、方、慶。孝、文、承、恩、貴、詩、禮、振、聲、傳、宗、功、裕、澤、顯、敦、本、敘、倫、寬。二支為:璋、繼、國、立、康、毓、正、先、方、慶、忠、信、崇、訓、貴、福、壽、修、術、傳、繩、武、志、成、顯、存、仁、肇、瑞、寬。至1927年族人已繁衍到十九世。

3、張清支:青島市市南區浮山所2013年版《張氏族譜》載:張清任“浮山備禦千戶所”百戶,昭信校尉,正六品,住浮山所,生有三子,分為三支,行一、行二單傳,行三又生三子。繁衍至三世,所衙中居住不下,永樂年間由行三帶領三世以下的三個支派遷居掃帚灘(現五號炮臺孟莊路)一帶建村。四世長支張福至派下世襲浮山所《百戶》。二支張福隨派下分管所內務及地域內種養、山林、耕牛和官窯。三支張福能張福安、張福臻。派下駐守城陽、家屬住城陽東,立村《百戶寨》。管轄嶗山以南沿海至膠州灣西至紅石崖墩堡。軍戶屯田分佈在膠州灣以東以北,即墨城以西至平度,萊陽一帶。後裔分佈在浮山所周邊區域的董家下莊、劉家下莊、小埠東、栲栳島、城陽區小寨子、北寨村、任家屯、即墨藍村鎮四里村、龍灣頭、溝岔、展家屯、石溝村、大窯村、仲家窪等。清初二支張副隨派下十世張孟和遷董家下莊村東立村,取名《小張家》,張孟吉遷即墨藍村鎮四里村定居,十二世遷劉家下莊村西定居,十六世時遷沙子口定居。命名定式自十七世始為:德、士仕、志、充崇、先、世、澤、丕佩、振、兆、吉、昌、貴、守、孝、作、友、正、義、可、呈、祥。族人已繁衍到二十四世。

大信鎮任家屯1943年版《張氏族譜》載:任家屯張氏自大明遷居即墨,來自何地未有記載,因前無族譜。一至七世系影圖抄錄。(一世祖張選)自五世分為三支,長支張文通到六世至,二支張文禮,三支張文學之後人,均住任家屯。族人遷徙不詳。命名定式自十三世始為:爾、修、庸、行、敦、本、作、先、尊、祖、敬、宗、立、志、宜、監、城、致、其、極、道、可、格、天、贈、光、遠、人、典、型、嗣、傳、嘉、祥、時、會、保、世、萬、年。至1943年族人繁衍到十五世。據浮山所族譜載,任家屯張氏是浮山所張清派下

即墨市潮海街道辛格莊1953年版《張氏族譜》載:餘張氏自居辛格莊以來,譜牒未修,未知所徙始迄今,以有十餘世,閱宗軸所載名諱倒置,支派混亂,嫡派無稽行輩亦無,同宗者競與路人,一脈者視為遠祖。據先祖傳說,先祖自明由雲南烏撒衛十字街大槐樹底下遷居即墨浮山所(始遷祖失考),復遷居掃帚灘,又遷居小寨子,小寨子村西偏北有祖墳塋一處,祖墓五坵均西北向。古廟頭村東有祖墓二坵。四世張肖玉遷居辛格莊。由此觀之先世之遷居各處,並非無據。其命名定式自十四世始為:維、世、仁、崇、本、延、澤、孝、作、先、義、正、紹、祖、訓、基、振、希、聖、傳。康、興、旺。至1953年,族人繁衍到十五世。據浮山所張氏族譜載,辛戈莊張氏應為浮山所張清派下

移風店鎮張李莊1964年版《張氏族譜》記載:張李莊張氏自雲南而北至浮山所以後至膠州東北小莊而入籍,故尊始來著即始祖也。(小莊一世祖國柱、國乍),後分遷桑家埠。小呂戈莊,甄家莊三處。因十一世才創修族譜,故先祖名諱宗譜抄錄較多。族人遷徙地域不詳。其命名定式自十四世始為:道、成、本、先、祖、忠、孝、繼、世、昌、和、悅、真、可、美、吉、祥、顯、崇、光。族人繁衍到十七世。小李莊張氏,應為浮山所張清派下。

4、張明支:田橫鎮雄崖所1962年版《張氏族譜》載:雄崖所張氏自明初以軍籍居雄崖所,迄今已五百餘年,惜無家乘,原籍無考。一世至九世失考,族譜創修於1962年,對失考者只能依祠譜列書,得詳者則按昭穆記敘。(其後人族群主要分佈在萊陽雙石疃。據招遠張氏族譜記載,張明後裔居龍口大莊村。)命名定式為:信、義、傳、家、法、和、光、立、世、方。至1962年繁衍到十九世。據張家西城張氏族譜載,雄崖所張氏,應是張明派下。

龍山街道下開河村1981年版《張氏族譜》記載:下開河張氏明世居雄崖所,為千戶、百戶,順治年間遷居即墨城東石原社河南町曾止於柞樹莊、北葛村,不久又復卜居於此。當時因遭逢不偶卒遇大盜,人多被害,惟太始祖母殷氏攜吾二位少始祖,(張可立、張可代)長者不滿十歲,少者尚在懷抱,逃奔之此,其餘者皆不知吉凶何如想爾時傾覆流離,言之不勝流涕,以故多年無力回故家探望,迨後漸成立回故家省先人墳墓及同宗一家者,已渺不可復得及吾言正時人復數世矣,承先人教澤稽古有年,志欲修譜,乃與吾族伯永太詣所,徧訪老親故友,終無知者歸無如何,乃將自所來時所記先人名字及以後世代支派繕寫成書,以貽後人及吾南郡伯父又復緒鈔,乃孽自天降。同治六年,有流賊自西南一擁而來山東殆哉岌岌乎?即墨嶗山一帶被害尤巨以故譜書又復失時,餘在外未還及還問訊譜書,惟在吾從兄局方家的草稿二篇。自一世至九世者是也。餘欲修補,但一修譜事大,雖吾族甚微,恐非餘管見所能濟事,思欲待吾胞弟居易還鄉無失,家同力共濟庶乎,可也。既又思譜書失殘多年不可再遲,乃訪問族長記事多者,謹述所聞,於首鈔敘世次宗派與同輩局方、居瑞,晚輩,希文、志宦等訂而存之。命名定式自十五世始為:克、允、全、中、敬、延、正、學至1981年已繁衍到十六世應為張明派下。

(二)北安大北嶺支系:北安街道大北嶺1927年版《張氏族譜》載:張氏之族自十世祖諱張洪恩以前,載在下莊宗圖,此亦無容述矣,當明末由下莊徙居華陰,越四世分為二支,又於康熙年間卜居北嶺,忠厚處事,勤儉持家。相傳居於下莊者四百餘戶,散處各方很多不詳,一至九世失考。宗圖所載僅存先祖世次,世系莫考源無可溯。明末十世祖由下莊徙居華陰,大清康熙年間張瑞又遷居大北嶺。自十九世始開列命名定式為:志存、崇、先、世、澤、丕、振、肇、繼、昌、績、本、作、孝、友、敦、仁、克、呈、祥。共二十個字輩。至1927年族人已繁衍到二十世。

(三)城陽峪夼支系:城陽區峪夼社區1925年版《張氏支譜》載:峪夼社區張氏自雲南烏沙衛遷居即墨南沙溝,因族譜創修於咸豐元年年,間隔時間長,到十二世才創修族譜,故一至六世族人失考,只能從掛譜抄錄。自七世始分為峪夼沙溝支系、宅子頭支系。其中峪夼沙溝支系又分:永剛祖派。永強祖派。永臣祖派。永官祖派。永禎祖派。永祥祖派。永先祖派。永祿祖派。永泰祖派。永(配氏無考)祖派。永(配氏無考)祖派。永秀祖派。永寬祖派。永度祖派。永傑祖派。(後遷居莒州)。共十六支。宅子頭支系,三世以前失考,三至七世可考,也從七世敘起,因永剛祖均從七世起。其支系為:世傑祖派。共同的命名定式自十四世始即:鳳、效、其、瑞、麟、成、汝、祥、守、先、務、本、行、善、心、良。至1925年已繁衍到十七世。

(四)北雄崖所支系:田橫鎮北雄崖所1963年版《張氏族譜》載:北雄崖所張氏始祖張文秀,明初為服兵役,之即墨縣境,惜無家乘記載,原籍失考,後兵役期滿,解除武裝,受命屯田。即墨東界海岸,此處風景清雅,河流清晰,土壤肥沃,適於耕種。即與其二子、張朋、張明在此建住宅。塋域,開荒種糧並將此地命名為張家河。嗣後始遷祖張文秀因觸動鄉土觀念,返回原籍。遺二子、張朋、張明佔籍於此,後受命歸屯,即將張家河土地除留祭田和看管塋地外,其餘陸續變買到雄崖所北門裡,置產聚族而居。後張家河亦名張家屯。因族譜創修較晚,故一至七世純屬失考,惟悉張之才祖一支移居柳樹屯,七至十世可考者只有一半,十世以後尚有記憶。目前北雄崖所張氏共分二支,即北雄崖所支,柳樹屯支。其命名定式為:明、德、延、世、澤、友、培、宗、緒。至1963年族人已繁衍到十六世。

(五)張家土橋頭支系:環秀街道張家土橋頭2015年版《張氏族譜》載:張家土橋頭張氏(一世祖張清)於永樂二年由青遷即墨,相傳遷即墨時,始祖有舊譜一冊,經明季之變而譜牒無存。九世以前已基本失考。十世以後,有據可考。雍正十二年重修族譜時,一之九世,只能靠掛譜抄錄,十世以後,記錄較細。1956年支援邊疆,遷去黑龍江省依蘭縣共青農莊八戶。1960年修石棚水庫國家安排遷至遼寧大連市新區七頂山街道付家村、梅家村、大蓮泡村、朱家村等四村80餘戶。遷新疆6戶蔡家村4戶。但族人具體遷徙地只有煙臺前、其他沒有記載。自十八世始,其命名定式為:基、正、世、澤、遠、秉、中、如、春、芳、新、華、禮、義、邦、國、民、樂、富、強、業、昌、盛、發、達、丁、健。已繁衍到二十四世。

(六)埠南支系:通濟街道埠南《張氏族譜》記載:埠南張氏明朝自雲南遷居即墨西鄉埠南定居,七世康熙年間,遷至姜家廟。光緒三年兩地連修了《張氏族譜》。

姜家白廟支系:鰲山衛街道姜家白廟2015年版《張氏族譜》載:姜家白廟張氏(一世祖張原)自明初由雲南遷居即墨之西埠南。康熙甲申年災荒欠收,七世由埠南隨母遷至姜家白廟。一至六世失考。命名定式與埠南不一致,因而各述。姜家白廟的命名定式自十世始為:經、延、思、德、元、清、兆、祥、守、本、建、業、盛、明、永、昌、學、田、秀、正、起、法、瑞、芳、文、全、希、先、嘉、雲、克、香、城、信、仁、智、禮、儀、家、邦、道、卓、群、立、冠、傑、武、雙、軒、崇、善、果、福、祿、安、康、茂、林、翠、竹、旭、日、東、強、忠、孝、愛、國、品、才、賢、良、祖、基、壯、美、宗、支、高、尚。姜家白廟族人繁衍到十七世。

(七)田橫度假區泊子支系:田橫度假區1939年版《張氏族譜》載:泊子張氏始遷祖(始祖失考,二世剛、全),自萊陽泚頭村遷居即墨,不知始於何代,遷居泊子。後族人日繁,自六世始,張瑤、張珣、張瑚、張璉、張珂移居崔哥莊,七世張學閔遷居垂照(崔兆),七世張一柱,張學緒移居連口,八世張之翰、張之屏、張之泉兄弟三人同時遷居崔哥莊。張之衡移居百里。張之芳回居泊子。九世張令、張命移居車家夼。十世遷居埠西(名諱不詳)。因為泊子張氏遷居地方較多,故光緒九年開列的命名定式,每個世次均為五個字。如十七世:之大吉成有,十八世:象肇立法方,十九世:福澤光本業,二十世:緒紹公孟良,二十一世:美士彥英堂。族人繁衍到二十世。

(八)南村支系:平度南村2003年版《西張曆書》記載:平度南村張氏(涉及到即墨張氏故將其例如)祖籍失考(一世祖伯能),世居南村。自四世始,分為四支。後來族人日繁逐步向外地遷徙,其中:長支:張睿始遷平度七里河子、庫屯。二支:張得勝始遷平度埠西,又遷石家埠南。張作鉞始遷河東浣上。張作銘始遷黃戈莊,又遷女兒村。張棟始遷沙埠。張著始遷毛公坡。張國輅始遷橋西頭。張毓偲始遷棋戈莊又遷麥戈莊。張士俊、張希明始遷楊家廟。張士燕遷許家莊。張祖傳遷乾溝店子張希謙遷亭蘭,又遷和尚莊。張士陳、張士講遷埠東。張祖寶遷西辛莊。三支:張勝敷遷上坡。張錫嘏遷蓼蘭後外出。張才茂遷即墨八里莊。張毓笨遷杜戈莊。張毓呈遷上坡、河流莊。張希泰、張毓蒞遷河流莊。張士紋遷杜戈莊。張祖禮遷西藏。張祖平遷吉林花店縣蘇尼溝。四支:張其泊遷蓼蘭。張其溫、張其渭遷河東浣下。張曰垓遷膠縣周家河套。張曰拯、張祖雲遷北呂戈莊。張其汰、張有制、張敏、張有榮、張有華遷橋西頭。張其瀲遷招遠縣。張文享、張家驥、張鹹享遷張之廣遷上坡。張顯訓遷七級。張祖修遷官莊。命名定式自十一世始為:毓、士、希、顯、祖、光、正、克、繼、先、嘉、祥、居、福、壽、良、瑞、在、安、全、清、明、連、金、孝、德、澤、凱、歌、傳。族人繁衍到二十世。

(九)國家泊子支系:環秀街道國家泊子2005年版《張氏族譜》載:國家泊子張氏原籍湖廣黃州府黃梅縣南曲鄉第二都前排莊後周村人,明永樂二年遷入即墨城南國家泊子,(始祖思儀)自二世始分為二支,長支榮派下。二支貴派下。後族人繁多逐步遷徙到中華埠、西河頭、遲家店、官莊、河南、嚴家嶺、黃丹峴、八里莊、後疃、楊家村、林哥莊、黃家莊、賈家莊、東關、泉兒領、黃埠、石坑。膠州的雙京、張家莊、賈家樓。城陽的北曲、上崖、南灣、王林壯等村莊。命名定式自十六世始為:元、守、士、文、丕、振、宗、功、傳、述、光、先、修、德、志、成、恩、澤、義、尚、兆、學、延、祥。族人繁衍到二十二世。

鰲山衛西里2014年版《張氏族譜》載:西里張氏祖籍寧海洲(今牟平)始祖張林,子三。張守山、張玉山、張守慶兄弟三人遷居即墨不知伯仲。張玉山、張守慶之子孫日失。惟張守山祖被列為一世祖。三世始,分為六大支,俱居住登州,張珎遷居即墨生子五人,又分為五大支,後族眾漸繁,分別遷居鰲山衛西里、皋玉、臧村、社生、杻河頭、嶗山土寨及萊陽。命名定式自九世始為:宗、之、思、崇、德、方、可、啟、永、昌。族人已繁衍到十九世。

(十)靈山索戈莊支系:靈山鎮索戈莊2010年版《張氏族譜》記載:索戈莊族人相傳系明永樂年間自雲南遷來淖泥溝定居,(始遷祖張欽)傳至六世。分居於墨邑北鄉索戈莊定居。唯有八世張汝堯支下尚有族譜可循,目前已傳至二十一世。自九世始分為三大支。長支張瓚派下。二支張瑁派下。三支張瑛派下。具體遷徙不詳。其命名定式自十二世始為:丕、同、可、士、中、方、正、德、元、慶、聖、賢、立、成、先、振、吉、庶、育、志、孝、序、繼、永、昌、明、清、興、百、義、忠、厚、承、華、光、克、緒、秉、哲、澤、修、齊、端、恆、相。至2010年族人已繁衍到二十世。

(十一)劉家莊支系:劉家莊鎮劉家莊二村2015年《張氏族譜》記載:劉家莊張氏什麼時間遷居劉家莊二村與平度仁兆鎮前頭村,世系譜牒未之載焉。所世系譜牒前輩從未修明,乃究之我祖遷自何鄉,徙自何地?則未之載焉。只知吾張氏居劉家莊二村已有四百五十餘年唉,至今已繁衍至十八世。(始遷祖、士)2015年12月劉家莊張氏創修了《張氏族譜》。命名定式自十一世始為:風、學、正、先、成、維、振、玉、琢、兆、書、忠、光、華、榮、喜、銘、仁、貴、雙、福、連、智、廣、賀、藤、文、富、太、順。

(十二)靈山支系:靈山鎮靈山河北2012年版《張氏族譜》記載:靈山張氏張忻,自明朝前期始遷即墨靈山繁衍生息傳至現在的二十三世,960戶,3292人。共分瓚祖支、美祖支、羨祖支、益祖支四大支。族人從河北遷徙到黃家莊、花園、段泊嵐等村落。其命名定式自十三世始,瓚祖派為:思、經、綸、聖、賢、仁、義、禮、知、信。美祖派為:思、經、通、天、道、文、廣、啟、忠、信。美祖派為:思、興、家、聲、孝、積、慶、立、福、新。享祖派為:思、京欽、學恭、成昭、明穆、錫禮、華、安、尊、榮。亮祖派:思、經、澤、丕、顯、顏、曾、立、法、新。二十三世始闔族共用:存、城、紹、先、業、敦、行、裕、後、昆。已繁衍到二十三世。

(十三)華山後港洪水支系:華山鎮後港洪水1892年版《張氏族譜》載:始遷祖自何時何地遷徙至華山,失考,居祖傳或應是永樂年間,自雲南徙居後港洪水村至今。自三世,分為三支,張桃伯為一支,張金伯為二支,張諺伯為三支。其命名定式自十世始為:昌、青、先、仁、儀、方、元、萬、全、書、中、文、乃、丕、維、言、友、仕、作、居。至1892年族人繁衍到十三世。

(十四)龍山街道後北葛、南南貢支系:龍山街道後北葛、南南貢1965年版《張氏族譜》載:南貢張氏自清乾隆年由萊陽棗杭村逃難遷居即墨城東南宮町落戶居住至今。後部分遷居到後北葛村。自七世始分為四個支派。始遷祖失諱,(一世祖舉高)。詳細遷徙及支派分佈無詳細記載。命名定式為自十一世為:敦、光、安、世、春、宗、業、澤、兆、元。族人繁衍到十二世。

(十五)溫泉街道大橋村支系:溫泉街道大橋村1923年版《張氏族譜》記載:大橋張氏傳說是雲南人,永樂二年,由雲南移居大橋(始遷祖失考)。二世張福亨叔侄三人分為東西二大支系,即玉琳為東支系。西支系始祖名諱失考。玉琳支系又分東坡長支。東昆二支。十世始,又分十四支,即張宗靈支系、雲堯支。張宗信支系,張鏡派下、長支允彬支。二支允山支、三支允茂支。張宗信二支張鈞派下、二支允芳支。三支允燦支。張宗信三支張釗派下長支、允道支。張宗仁三支張琚派下二支、允恭支。張宗仁四支張福派下,長支允炳支。張宗曉長支張元派下、長支允浩支。二支張亨支允潔支。四支張貞長支、允吉支。張貞二支、允康支。張貞三支、允寧支。十六世開列了大橋命名定式:京、永、文、德、大、本、立、正、道、昌、詩、書、承、聖、澤、孝、友、振、綱、常。至1923年族人已繁衍到二十世。

(十六)龍泉街道前碾子頭支系:龍泉街道前碾子頭1930年版《張氏族譜》載:吾張氏之故居斯里,自元朝遷居碾子頭迄今六百餘年,元明以來,屢經兵變,族人遷徙各莊,各記行輩。但就所及知者自為一世(吾一世祖張約),雖系同宗而裡甲相判老死不相往來。自二世始,分為三支:長支張善祖遷居宅子頭,二支張曾祖世居石門,三支張賢祖派至五世張通祖遷居張戈莊。命名定式自十八世始:保學、毓、丕、立、道、貴、存、心、敦、宗、正、本、經、邦、作、人。族人繁衍到二十一世。

龍泉街道石門張氏與前碾子頭屬同宗,故不在詳述。

(十七)即墨張家村支系:即墨移風店鎮張家村2009年版《張氏族譜》記載:先祖自明永樂年間遷居即墨張家村,因為《文革》老譜書被毀,故一至六世全部失考,七世根據宗譜抄錄,世次名諱可靠。十世張所學遷居藍村,又遷居大呂戈莊。新修譜書沒有記載支派的劃分。其命名定式自十六世始:慶、毓、九、得、吉、啟、發、百、世、祥、孝、潤、嘉、道、昌、敬、澤、祖、業、盛。至2009年,族人繁衍到二十二世。

(十八)龍山柳溝支系:龍山街道柳溝2013年版《張氏族譜》記載:柳溝張氏自明洪武年間,由青州府樂安縣乾淄河遷居即墨柳溝(始遷祖失考,二世祖福),後子孫漸繁,從五世祖始,兄弟三人:張俊、張仁、張義、共四大支派。目前,有居大山前、柳溝村、柳河莊、八寶莊、周戈莊、劉家演泉、王圈、島裡等。族人已繁衍到二十三世。其命名定式自十四世始為:履、曰、光、明、吉、義、方、允、萬、全、宗、之、成、正、士、沛、德、復、中、天、道、良、敦、安、立、昭、賢、令、祥、傳、文、豐、煥、景、瑞、世、宏、永、宇、聯。

(十九)移風店支系:移風店1995年版《張氏族譜》記載:移風店張氏原籍北直棗羌縣。明初遷居山東省萊陽縣桃花鄉汀村社(始祖、厚)(即今平度市任兆鎮)定居大沽河之濱立村名曰張家崮至今。子孫昌盛逐步遷居外地,例張世奇遷居高哥莊,張世才遷居麥戈莊,張三思遷居遷居胡埠村,張柱棟又遷居移風店,張瑞彩遷居甄家莊,張格遷居鮑家莊,孫家沽,小胡埠,雙河,張峰遷居關東尖山。孫家沽、雙河等。因為一至七世,族人失考,均系掛譜抄錄。自五世始,分為兩個支派。長支派張延璽支又分四個小支派即:張文支、張禮支、張卿支、張相支。二支派張延寶支又分為四個小支派即:張勳支、張點支、張默支、張黥支。且命名定式不一樣,長支派的命名定式自十五世始為:火、肇、明、光、遠、德、成、作、述、隆、延、年、榮、祖、志、餘、慶、本、宗、功、景、允、恆、欽、啟、增、銜、介、進、崇、卓、登、前、在、澤、甫、薦、逸、興、同、致、亮、昌、升、吉、生、才、印、秀、豐、科、佳、由、品、捷、殿、錫、奎、相、洪,共六十個字輩。二支派命名定式自十二世始為:士、克、中、選、方、為、貴、心、必、常、存、乃、近、仁、久、定、性、令、步、桓、悟、田、賜、會、和、許、保、振,共二十八個字輩。族人繁衍到二十世。

(二十)移風大壩支系:移風店鎮大壩村1930年版《張氏族譜》載:始遷祖(福)初居即墨縣移風鄉大召社壩上村。譜書沒有序及祖籍和詳細的族人遷徙地。一至八世,系掛譜抄錄。不知道從幾世分幾支,目前共有譜書14本,其中支譜13本,可暫定13支。但族人的遷徙地,沒有記載。其命名定式自十三世始為:澤、林、殿、公、知、顯、明、業、興、立、統、宗、祥、應、允、千、秋、永、繼、世。族人繁衍到二十世。

(二十一)橫澗支系:平度橫澗2007年版《張氏族譜》載:橫澗張氏祖籍山東即墨,始祖張英崇禎十三年(1602)率妻攜三子由即墨遷居橫澗,後族人日繁,自五世始分為九支:錠、柱、梅、棟、植、樸、桔、杞、桐。經歷近百年,成為望族,六世張鳳鳴遷居宏道村。第十世張泉海遷居東淤地村。張寶官遷居龍池河。先後還有遷居橋二溝、東水溝、小店、澗頭、下浪澗、上浪澗、中虎峪、李莊、三園地定居。族人曾來即墨尋根問祖未果。據分析,可能是司家疃張氏。但未定論。沒有命名定式。至2007年,族人繁衍到十六世。

(二十二)店集南渠支系:店集鎮南渠(現金口鎮)2012年版《張氏族譜》載:明初餘祖始祖遷居即墨初至雙山,(始祖失考)後居南渠及今已十七世矣,而支派繁衍,譜牒未修,……。餘即搜先世之記載,訪祖長支傳聞,粗書其略,但兵焚之後錯誤遺漏未免甚多,於是誤者考之,疑者厥之,知者祥之,雖未能本源瞭然,庶後世子孫不至樊然擾亂漫無所統也。族人遷徙不詳。命名定式自十二世始為:丕、希、振、洪、祥、克、承、先、世、志、仁、秀、顯、宗、華、崇、德、啟、秦、昌。至2012年族人已繁衍到二十一世。

三、即墨部分優秀歷史人物

張姓是中國最大的姓之一,其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三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著力量。

張 徽 明永樂年間人,任鰲山衛世襲千戶,武德將軍。

張 深 明永樂年間人,任鰲山衛千戶,武德將軍,正五品。

張 清 明永樂年間人,任浮山備禦千戶所百戶。

張 明 明永樂年間人,任雄崖守禦千戶所百戶。

張延祥 山西直隸秦州同知,封奉政大夫加五品,後升河南開封府,封朝議大夫(載鰲山衛西里《張氏族譜》)。

張 華 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今河北)。歷任光祿大夫,侍中、中書監。進封壯武郡公。

張樹基(1901-1941),原名張瑞先,靈山鎮靈山村人。張樹基幼年求學於靈山學塾,20歲投筆從戎,曾在北洋軍某團任書記長,後見軍閥混戰,人民塗炭,遂憤而離開部隊,回家務農。

1938年初,日軍佔領即墨城。張樹基參加了紀淑和組織的游擊隊,後任蘇魯戰區遊擊總指揮部直屬第十六支隊第十縱隊第三營營長,兼任國民黨即墨縣第八區區長。

1938年秋天,張樹基率部偷襲駐靈山偽軍,全殲偽軍一個連。1940年2月,張樹基指揮部隊於太祉莊村西伏擊下鄉騷擾的偽軍,擊斃偽軍特務隊長,俘獲偽軍4名,繳獲捷克式步槍9支。1940年4月,駐長直的日軍下鄉掃蕩,張樹基率隊於劉家莊村東進行伏擊,打死日軍2人,打傷3人,迫使日軍退回長直據點。日軍多次受挫,便伺機對張樹基部進行報復。1941年農曆七月十二日,張樹基帶領12名游擊隊員宿營於大藍家莊(今屬移風店鎮)的藍家祠堂內。十三日拂曉,日軍步、騎兵200餘人包圍了藍家莊,並向藍家祠堂發起猛攻,張樹基等13人憑藉院牆頑強抵抗,上午11時,戰鬥結束,13名游擊隊員2人負重傷,張樹基等11人均壯烈犧牲。日軍將張樹基的頭砍下,放在即墨城西門外木架上示眾。

張漸九(1894-1987),七級鎮東七級村人。7歲入本村私塾讀書,16歲進膠州達材學堂求學。這期間,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帶頭剪辮,踴躍參加支援辛亥革命的募捐活動。1913年(民國2年)畢業,先後在青中埠小學、哈爾濱三育小學任教師,後轉入哈爾濱郵政局、青島港務局供職。1928年,在青島參加中國國民黨。抗日戰爭爆發後,膠縣和即墨相繼淪陷,張漸九結交當地愛國志士,奮起抗日,共赴國難。1938年3月,他與姜黎川等5人發起成立抗日遊擊隊——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姜黎川任司令,他任軍需處長。1941年冬,在中國共產黨統戰政策的感召下,張漸九被姜黎川部派到膠東抗日根據地與八路軍聯繫,建立合作關係。他在膠東抗日根據地,目睹八路軍軍紀嚴明,軍民關係親如家人,共產黨幹部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一心為勞苦大眾辦事的事實,深受教育和鼓舞。回去後,向姜黎川一一作了介紹,姜黎川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接受了共產黨“團結抗日”的主張,於1942年夏率部從膠縣南部投奔膠東抗日根據地,改編為山東軍區特別旅。是年冬,姜黎川背信棄義,率部離開膠東抗日根據地,投靠國民黨第二十八集團軍司令李仙洲,被編為第二挺進縱隊。張漸九對姜黎川朝秦暮楚的行徑,極為憤慨,毅然於1943年8月脫離姜黎川部,奔赴膠東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1943年秋,張漸九當選為膠東臨時參議會駐會委員,1944年共產黨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力更生,發展生產,他雖已年過半百,仍然和根據地軍民一樣,抱起磨棍推磨,掄起钁頭刨地。1946年他當選膠東行政委員會委員兼交通局副局長。1947年共產黨號召開展捐獻運動,他把積蓄的萬元北海幣捐給民主政府,榮立捐獻一等功。1948年秋,他受膠東行政公署派遣對國民黨軍隊做策反工作,策動了國民黨七五四團團長方本莊率部起義。

1949年,張漸九任青島市港務局副局長。1950年調任山東省民政廳社會處副處長。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他將每月津貼的一半捐給國家,直到1953年朝鮮停戰。1959年,張漸九任山東省勞動廳副廳長。60年代初,他已是古稀之年,每次到新汶、淄博等煤礦視察工作,仍堅持親自下井,到生產第一線察看礦井安全設施和礦工安全生產情形。“文化大革命”中,他蒙受不白之冤,受到批判。1970年,組織上為他恢復名譽,並補發了2000元工資,他拿出其中1000元支援家鄉七級公社七級東北大隊購買農業機械。1985年,已是92歲高齡的張漸九,經中共山東省勞動局機關黨委批准,吸收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實現了他幾十年的夙願。1987年5月16日,張漸九病逝於即墨。

張伏山(1910-1987),名存恆,號橫河老人,即墨城閣里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著名指畫、國畫家。

張伏山9歲入私塾讀書,16歲畢業於縣立職業小學。這期間他愛上詩詞、繪畫。17歲進他父親開設的“同德祥”五金店學商,3年後考入即墨縣簡易師範,畢業後到考院小學任初級教員。1934年到濟南私立書畫社學習繪畫,拜關鬆年、關友聖為師,學習國畫。後又赴北京華北大學藝術教育系學習,旁聽李苦禪的美術課。1936年利用假期時間在即墨縣第七區高級小學任教(藍村鎮第一小學的前身)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回到故鄉。1939年和1943年,他先後兩次在青島舉辦個人畫展,他的畫引起了書畫界的注意。從此,他一面教書,一面作畫,繪畫技巧日益嫻熟。1958年春,張伏山被錯劃為右派,回生產隊勞動。在這以後的十幾年中,他一頭撲進了畫中。晚上油燈下,他坐在炕上畫;颳風下雨天不能出工幹活,他弓身躲在屋裡整日地畫;冬天大雪紛飛,雪片飄進破場院屋內,他哈開凍了的墨,還是畫;沒有宣紙,他就收集廢紙和舊報紙在上面畫。隊裡派他看管菜園,身邊沒有方便的筆墨,他常常蹲在地頭、場院,手握草棒在大地上畫,他在畫中尋求寄託。他的畫既博採眾家之長,又獨具一格。他在雜記中寫道:“我是專門學石濤、石溪、梅青、馬夏和近代張大千、善仔的,由筆畫轉習指畫,將新舊線條結合起來。景物以黃山、嶗山、泰山、桂林為主材料,筆墨全是石濤、張大千變化而就。或有點成就,大膽名曰‘橫河畫派’,也可以說是嶗山畫派。”1964年,張伏山完成大型指畫《東嶗探勝》,畫幅為三丈多長的橫卷,畫面生動地再現了從王戈莊到梯子石的嶗山名勝古蹟,構思巧妙,指法細膩,濃淡相宜。著名畫家李苦禪為此畫題跋稱:“名勝技法,堪稱雙絕”,並稱贊說:“伏山的指畫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1979年張伏山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的問題得到改正,被分配到即墨縣文化館從事專業美術工作。他雖已是古稀之年,但精力十分充沛,煥發出比任何時候都旺盛的創作熱情。這期間,是他一生中繪畫藝術的高峰,他先後去嶗山、登泰山、遊黃山、赴桂林,畫了上千幅山水畫,他把藝術獻給黨、獻給了人民。他在一首題畫詞中寫道:“人瘦如鶴,指墨淋漓落,岩石龍鬆欲活,月照大海浪惡。獨立磯頭高歌,廣寒仙子婆娑,疑是舞袖招我,人間天上共哦。”張伏山很注重文學修養,得空就手不釋卷地研究古典詩詞,所以,他的題畫詞豪放、浪漫,具有自己的特色,他收在《樗散廬詩詞題跋草稿》中的800餘首詩詞,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他的指畫、國畫,先後流傳於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1987年9月14日,張伏山病逝於青島。

張曉古 原名張增友,號曉古,少年時期在德國教堂辦的學校讀書。1934年到日本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進修,抗戰開始後回國參戰。青島淪陷後,張曉古與其兄張樂古一同搬到即墨老家泊子村居住。在此期間,組織抗日遊擊隊開展抗日鬥爭。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張曉古被任命為青島市接收大員,歷任青島市立醫院院長、市立高級醫院職業學校校長,國民黨青島市黨部執行委員。青島解放前,張曉古隨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後在臺任“立法委員”。晚年常住美國。

張明碩(1979-2001),即墨市移風店鎮大壩村人。1996年,張明碩應徵入伍,在部隊裡,他勤奮學習,團結戰友,關心群眾,被評為執勤標兵、學習標兵、優秀輔導員,多次受到部隊的嘉獎,1999年,他所在的班還榮立集體三等功。2001年3月24日12時50分,一名婦女從龍潭山鐵路橋上墜入松花江中。正從此地經過的張明碩和王麟鬆等幾位戰友聽到求救聲後,毫不猶豫地跳入冰涼的江水中,奮力向落水者游去,當張明碩接近落水婦女時,便一把抓住她的衣服,但由於距岸較遠,加上水流湍急,張明碩漸漸支持不住了。這時,一名從此路過的游泳教練跳入江中,直奔遇險的幾位武警戰士,當他靠近張明碩想救他時,張明碩奮力將落水者推了過來。游泳教練抓住落水女子,在一名武警戰士的幫助下游向岸邊,而張明碩和王麟鬆卻被無情的江水吞沒了。直到下午4時,人們才在下游相繼打撈上兩人的遺體。吉林省政府授予張明碩“英雄好戰士”稱號,武警部隊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中央軍委為其追記一等功。張毓鬆 光緒十一年(1905)至宣統二年(1910)任即墨知縣。

張經瑜 陸軍第二方面督查司令部軍團第六軍第二營營長,兼第二方面軍團督查司令部督查官,陸軍第八軍軍士教導團技術隊軍需長(載靈山《張氏族譜》)。

山東省即墨市張氏概述

即墨地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