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機關槍 瑞典 射擊 歷史 武器 一戰 德國 軍武次魂 2019-06-17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輕機槍具有重量輕、使用腳架時射速快且穩,便於攜帶等優點,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中美國勃朗寧公司的M1918輕機槍最具代表性,當時的瑞典也是急需擁有自己的輕機槍,但是悲劇的情況是沒有製造輕機槍的經驗,當時美國布朗寧又一直想著搶佔歐洲市場,瑞典決定從美國勃朗寧公司訂購了一批輕機槍,當然了瑞典並沒有直接購買原裝的M1918輕機槍,而是讓勃朗寧公司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改造,至於都有哪些方面的變化,請看下一段落: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上圖為M1918輕機槍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上圖為M/21輕機槍

首先瑞典引進的M1918輕機槍以後,並將其命名為M/21輕機槍,瑞典軍方要求該槍必須能夠發射6.5×55毫米口徑的瑞典毛瑟子彈,並不是M1918原本的7.62×63毫米的子彈,即使子彈的形狀變的更小了,但是仍然使用的是20發彈匣供彈。其次為了增加輕機槍的穩定性,瑞典引進的M/21輕機槍增加了手槍型握把和雙腳架,不過雙腳架卻安裝在和槍管一體的導氣管上,這樣安裝腳架在一定程度上對射擊的精度會產生影響,因此現在的步槍基本都是通過戰術導軌加裝可拆式腳架。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上圖為M/37輕機槍

1923年的時候,瑞典購買了該機槍的生產許可證也為後期的Kg M/37的製造做了鋪墊,購買生產線後在國內生產了第一批M1918輕機槍後來命名為Kg M/21輕機槍,Kg M/21輕機槍也算當時比較可靠和耐用的一款輕機槍,擁有可控制全自動射擊模式。不過該槍有一大缺點,在連續射擊期間槍管會出現過熱的現象,導致槍管太燙無法觸摸,因此在軍隊中擁有很差的口碑。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上圖KG m/37槍管接口處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與槍管連接的開口螺紋

為了解決槍管發熱的毛病,瑞典槍械公司設計了一種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閂鎖,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更換槍管,桶鎖連接在接收器的前面,使用一個旋轉鎖環和一個開口的螺紋,使槍管可以更快的旋轉進去,最後向上扳動手柄鎖緊槍管。1937年m/21輕機槍開始停產,魔改後的輕機槍命名為m/37。

早期的m/21輕機槍由於槍管發熱問題只裝備了瑞典的國民警衛隊。後期改進的M/37機槍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則裝備到了正規部隊,但是M/37機槍的產量非常低,以至於無法滿足瑞典軍方的需求,他們開始尋求其他獲取槍支的途徑,終於機會來了,1930年代初期瑞典又從德國購買了LH33輕機槍,併購買了專利在國內生產,將其命名為Kg M/40輕機槍。這是一款怎樣的輕機槍呢?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m/40與 m/21和 m/37使用相同的20發彈匣,但是 m/40的彈匣是從左側插入的,而 m/21和m/37的彈匣是從下方插入的。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左側是m/21和m/37的彈匣,右側是M/40的彈匣

M/40彈匣與m/37彈匣形狀不同,但是 m/21和m/37的彈匣卻相同並且可以互換。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M/40仍然沿用了6.5×55毫米的彈藥,使用了長行程活塞氣動式槍擊、導氣管是由兩根彎曲的導管組成,並且一直延伸接近到槍口的位置,為了防止在連續射擊時出現槍管發熱的現象,使用了可以降溫的氣冷式槍管,槍管的閉鎖方式是通過垂直傾斜式的槍機來實現,而垂直傾斜式槍機則是藉由擺動式連接方式與導氣活塞桿連接。

瑞典M/21、M/37和M/40三款輕機槍的演變歷史

▲士兵攜帶的 M/40輕機槍

M/40還有一大短板就是隻能使用20發彈匣供彈,這對於輕機槍而言將大大削弱了輕機槍的火力,子彈有限不能連續性的射擊,其次這款槍的可靠性也比較差,槍桿經常會發生堵塞,有發生炸膛的危險性,因此並沒有裝備瑞典軍方,只是裝備了國民警衛隊,直到後來被更為先進的武器所取代。

喜歡武器裝備的朋友歡迎關注軍武次魂,感謝大家評論+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