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童年期的認知發展

教育 心理諮詢師真題寶典 2017-06-01

童年期的認知發展



心理諮詢師|童年期的認知發展

一、記憶的發展

學齡兒童的主要記憶策略:

(一)複誦策略

(二)組織策略

(三)系統化策略

(四)巧妙加工策略

二、童年期思維的發展

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一)童年期兒童思維的基本特徵

1、童年期思維的本質特徵

2、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3、思維類型變化的轉折年齡

思維類型變化的轉折年齡在9~10歲,即小學中年級階段。

(二)思維形式的發展

1、概括能力的發展

小學兒童 的概括水平可以按照如下三個階段劃分:

(1)直觀形象水平

(2)形象抽象水平

(3)初步本質抽象水平

2、詞語概念的發展

小學兒童掌握語詞概念的發展趨勢。

(1)第一類為不能理解實驗要求

(2)第二類屬功用性和具體形象特徵描述

(3)第三類包括接近本質定義和本質定義

3、推理能力的發展

(1)演繹推理能力的發展

(2)歸納推理能力的發展

(3)類比推理能力的發展心理諮詢師|童年期的認知發展

(三)新的思維結構形成

兒童期的認知結構與幼兒期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新的思維結構。其主要特點之一是掌握守恆。

1、掌握守恆

守恆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發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間特點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進行抽象概括。

童年期兒童逐漸達到各類概念的守恆,一般而言,達到數概念守恆和長度守恆在6~8歲,液體守恆和物質守恆約在7~9歲,面積守恆和重量守恆在8、9~10歲,容積守恆要再11~12歲才能掌握。

2、形成守恆概念的推理方式

形成守恆概念的推理方式可分為三種,即恆等性、可逆推理和兩維互補推理。

(四)自我中心表現和脫自我中心化

幼兒認知具有自我中心特點,童年期處於脫自我中心階段,表現出脫離自我中心的變化過程。心理諮詢師|童年期的認知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