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德州|摩天時代電梯“困人之痛”如何消解

建築 社會 德州大眾網 2017-04-21

深讀德州|摩天時代電梯“困人之痛”如何消解

隨著建築越來越高,電梯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深讀德州|摩天時代電梯“困人之痛”如何消解

4月11日,德州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正式啟動。

記者 翟巖

1853年,在紐約水晶宮舉行的博覽會上,從電梯行業的先驅奧的斯向公眾展示了世界第一臺安全升降機開始,城市,因電梯才得以長高。近年來,隨著德州市的建築越來越高,電梯作為市民每天都要接觸的上下樓工具,已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據德州市質監局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德州市電梯保有量以每年25%的速度保持增長,截至2016年底,全市電梯數量已經突破了10000餘臺。日益增長的數字背後,電梯的逐年老化,維護保養不到位、故障頻發、應急救援不及時等問題日益突出,電梯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成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4月4日,家住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佰利·金湖城10號樓的業主乘坐電梯時,電梯轎廂運行中突然從21樓滑落到19樓,在被困電梯內20多分鐘後,他終於被解救出來。而這則關於電梯困人的新聞引起市民對電梯安全的廣泛關注,不少市民都表示碰到過電梯“驚魂”的經歷。

採購、安裝、維保、使用、年檢等多個環節都關乎電梯安全,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電梯都無法正常運行。我們對電梯真的瞭解嗎?德州目前運行的電梯都安全嗎?造成故障頻發的根源何在?如何保障電梯安全?萬一在電梯裡發生緊急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自救?連日來,帶著這些問題,大眾網記者分別採訪了德州市高層住宅小區、電梯廠家、維保單位及行業監管部門後發現,隨著德州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正式啟動,原先混亂的電梯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也愈加清晰,德州市電梯安全狀況正在悄悄改善起來。

深讀德州|摩天時代電梯“困人之痛”如何消解

電梯標識牌相當於每一部電梯的“身份證”

電梯故障頻發 居民“上下之間”有煩惱

時至今日,對於住在高層住宅裡的居民來說,住宅電梯作為一種特殊的配套公共設施,在給人們生活起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關係著市民的人身安全,電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月12日,佰利·金湖城小區內,談及當初電梯“驚魂”的經歷,10號樓的一位業主仍心有餘悸地說,“回想起來還是後怕,現在我每次坐電梯,都心驚膽戰,生怕再掉下去。”好在,事件發生後,針對電梯存在的問題,佰利·金湖城開發商、物業公司、電梯廠家工作人員開展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

大眾網記者從佰利·金湖城小區物業公司瞭解到,“電梯井道內私裝無關部件影響電梯運行”是電梯關停的主要原因,目前,無關部件均被拆除,對業主反饋的和懷疑的所有可能存在的問題,電梯廠家工作人員全部排查整改到位,並調派技術人員駐場維護保養,全天候巡查。目前,小區內38部電梯全都恢復了正常運行,並且每部電梯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員負責監督使用電梯。

“原來的老電梯不能用了,大家好不容易湊錢安裝的新電梯,電梯仍舊是三天兩頭出現故障。”德城區醫藥大樓宿舍是一座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小區,因其樓層之高成為當時德州標誌性建築物,該小區三棟單元樓用了21年的電梯,因存在安全隱患被停用,居住在十幾層高樓的居民不得不每日爬樓梯回家。為此,小區業主自行籌資,於2015年11月底更換了3部新電梯,但運行中的抖動和雜音、突然停運關人等故障頻出的現象仍在持續。“新電梯投用,不知道壞過多少次了,我已經習以為常了。”聊起電梯,德城區醫藥大樓宿舍業主們滿是無奈和抱怨。

大眾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運行不穩、異響、門開關不暢、蹾梯等現象,在德州市城區一些高層住宅時常出現,發生故障電梯卻往往不能及時維修,小區居民乘坐這些“帶病運行”的電梯時,經常面臨頻繁停運的窘境,甚至出現“電梯困人”事件,讓原本快速“上上下下”的便捷成了麻煩和擔憂。

電梯維保“縮水” 惡性競爭埋下隱患

“電梯在設計製造時安全係數是很高的,電梯在安裝中也經過的多道檢查和實驗,只要後期的維修保養都到位,電梯肯定是安全的。”一名電梯製造業內人士向大眾網記者透露,電梯行內流行這樣一句話,“三分製造,七分保養”。電梯出現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產品質量、安裝質量的問題,但主要還是使用環節和維修保養環節的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不規範、違章操作、違規使用造成的。據中國電梯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中國80%以上的電梯事故都與後期維修保養不規範、不到位有關。“尤其是現在住宅電梯市場容量大,但許多物業公司為了省錢,並未選擇專業的電梯維修保養單位。”

不過對於維保企業來說,也有難言之隱。“一部電梯每月的維保費用平均約為300元,但好多小區為節省費用聘請收費便宜的公司,能將其壓縮到不足100元,造成電梯維護質量較低。”德州通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維保部部長李永賓直言不諱地說,目前,德州大大小小電梯維護企業大約有50多家,行業內競爭激烈,但在維保技術方面卻良莠不齊,同時個別公司存在不正當競爭,大幅壓縮維保費用,低價劣質維保必然給電梯安全埋下隱患。

深讀德州|摩天時代電梯“困人之痛”如何消解

一名電梯維保人員正在轎廂內張貼乘客須知

“有人坐、無人管” 安全責任主體難落實

如果說,電梯維保行業惡性競爭是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外在因素,那麼,由安全責任主體難以落實導致電梯安裝不到位、維護不到位、物業管理跟不上等問題,就成了電梯故障頻發的內在原因。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電梯屬於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每年都要對在用電梯進行一次定期檢驗。”德州市質監局特檢科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國務院頒佈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一條的規定,電梯每隔15天就需要做一次維護保養,包括對電梯進行清潔、潤滑、調整、更換易損件和檢查,保養工作由取得相應規定資質的電梯專業維護保養單位進行。

但在實際操作中,鑑於住宅電梯是以家庭為生活單元的多戶居民的共有財產的特殊性,其安全主體責任往往難以落實,部分電梯使用單位對申報年檢工作並不“主動”,特別是一些居民小區的電梯年檢都需要再三催檢,存在滯後年檢現象。同時,個別單位不按安全技術規範和質量保證體系要求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純粹以應急修理代替日常維護保養,造成電梯長期帶病運行,無法保證電梯的正常安全使用。

另外,不少電梯使用者相對缺乏電梯安全使用教育,部分用戶不愛惜電梯,人為損壞電梯的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住宅電梯的外召喚裝置、轎廂內操縱裝置、廳門、轎門損壞較多。這些行為客觀上加快了電梯的老化,加大了後期維修資金需求,也是經常造成電梯頻繁故障的因素之一。

正確使用電梯 讓電梯少些“傷害”

一次電梯被困的經歷會令人終生難忘,甚至會造成身體傷害。於責任主體而言,電梯安全,除了需要嚴格規範電梯質量,更需要後期的運行維護和安全監管,形成一個從設計、生產到檢測、監管的完整鏈條。那麼,作為每天都要跟電梯打交道的市民,怎樣做才能更安全?對此,李永賓結合自身工作做出如下提醒:乘客乘坐電梯時要文明、正確使用電梯,不用物品阻擋電梯門開關,不乘坐超載的電梯,不用載人電梯搬運貨物,不做危及自身和別人的行為,以創造良好的用梯環境。同時,業主有權向質監部門反映電梯維修保養公司混亂、不定時年檢或超期服役等情況,以維護自身利益,消除電梯安全隱患。如果一旦出現停電或故障造成人員被困轎廂時,要時刻保持冷靜,儘快和外界取得聯繫尋求幫助,耐心等待專業人員救援,切勿通過強行扒門、打開頂部安全窗等行為盲目自救。

“很多人不知道電梯的安全保護裝置,安全保護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電梯從高處快速向下急墜。我們通常所遇到的故障困人等突發情況,絕大多數是電梯安全保護系統在發揮作用。”李永賓告訴大眾網記者,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有很多故障監測點檢測電路的通斷狀態,如果某個監測點的信號出現了異常,這時候電梯就會立即停止運行,或是進入修正運行,“這是設計人員為確保人身安全而採取的技術措施,並非失控運行,不會造成人身傷害。”李永賓表示,雖然表面上看,電梯困人不是一件好事,但它的本質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乘客的人身安全,是電梯程序的一種安全行為。

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啟用 今後電梯有了統一“身份證”

電梯作為關乎千家萬戶安全的特種設備,政府部門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去全面監控,這是公眾非常關心的問題。同時,面對頻繁發生的電梯困人現象,如何確保電梯的安全和實現快速專業的應急救援,也成為監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眾網記者從德州市質監局瞭解到,2016年以來,德州市政府高度重視電梯困人的救援工作,立足於德州實際,多次協調有關部門,本著投入小、效率高,迅速科學救援的目的,在12345市民熱線基礎上,於2017年初成立了德州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成為全省第二家啟動電梯救援平臺的地市。

“平臺的建成使用,是加強公共服務、滿足群眾安全乘梯的必然要求,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改革創新安全監管模式的現實需要。”德州市質監局局長、黨組書記苗曉鋼介紹,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55家維保單位7050部電梯已經錄入德州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系統,系統內的每臺電梯內部均安裝了的“電梯標識牌”,上面印有電梯編號、維保單位、年檢時間、維修電話等相關信息的二維碼,相當於每一部電梯的“身份證”,明確了電梯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同時,電梯發生故障時,轎箱內被困乘客可撥打市民熱線“12345",被困乘客向接線員報出電梯識別碼,接線員即可定位電梯所處詳細位置。一旦接到救援或12345的調度電話,救援人員在市區30分鐘內,市區外1小時內趕到現場處置,保障乘客困梯後得到快速解救。“截至目前,應急救援數據彙總顯示,全市共接到熱線74個,處理電梯突發事件36件,解救被困人員63人,達到了快速反應、處置及時的運行效果。”

“德州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處置平臺的建成使用,能夠動態反映電梯安全狀況信息和電梯維保單位的實際工作狀況,做到數據清、情況明,成為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的有力抓手。”苗曉鋼表示,通過平臺向社會發布電梯安全狀況等信息,發揮社會監督和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以市場無形之手倒逼物業公司、維保企業等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有利於促進安全監管模式的創新,推動多部門綜合機制的形成,加強對電梯安全監管的法規約束,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推動全社會對電梯安全的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