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立志把江淮汽車做大做強【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立志把江淮汽車做大做強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安 進

2018年12月9日,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成為國內首家獲此殊榮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這是對江汽公司工作的全面肯定,是江淮汽車的最高榮譽。當我看到獎牌時,深受鼓舞,非常高興。

我對江汽有深厚的感情。上個世紀70年代,我父親安朝祥 (離休幹部)擔任江淮汽車製造廠廠長,我耳聞目睹,看到江汽發展的步伐和艱辛,也分享了取得成功的喜悅和激情。後來,我一直在江汽公司 (前身就是江淮汽車製造廠)工作,立志把江汽做大做強。我先後擔任基層管理人員、中層幹部、股份公司主要領導,2011年起至今,擔任江汽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直接參與了江汽的各項改革、技術改造、企業興建、生產經營,親眼見證了江汽的發展歷程。

江淮汽車製造廠於1964年成立,至今已有55年了,55年的發展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輕卡和客車底盤階段。江汽是以製造輕卡起步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能製造輕型卡車,在全國也為數不多。當時用戶對江淮輕卡評價有“三快”: “造得快、跑得快、壞得快”。 “壞得快”雖不是好事,但確實反映了當時製造技術和質量的差距。當時安徽能生產這樣的輕卡實屬不易,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江汽輕卡一直保留下來,經過以後的技術改造和改進提高,江汽輕卡成為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近幾年來每年產銷20萬~30萬輛,暢銷國內外,並且經常創我國輕卡出口第一。目前正在打造高端輕卡生產基地,把這一優勢產品做大做強。

客車底盤是江汽公司的一大特色。江汽開發客車底盤主要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為什麼會想起開發這一產品?因為當時我們在市場調研時發現:國內許多客車廠用的底盤是卡車底盤。以卡車底盤改裝成客車,舒適性、安全性、耗能都存在不少問題。當時我們就想開發客車專用底盤。主意拿定,就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研製。很快這種客車專用底盤就開發出來了,因為是客車專用,其舒適性、安全性大大提高,投放市場後深受客車廠歡迎,省內外許多客車廠爭相訂購,客車底盤成為江汽的又一優勢特色產品。

乘用車階段。江汽不滿足、不停留於載貨車生產階段。進入新世紀,就著手進入乘用車領域。當時,國家對乘用車生產企業控制很嚴。江汽經過多方爭取,以自己很強的實力獲得了國家批准。江汽抓緊研發、試製,具有精美外觀、可靠內在質量的賓悅轎車很快問世,接著相繼開發出和悅轎車。緊接著,江淮成功開發瑞風SUV,以及S3、S5等系列乘用車,受到用戶歡迎。尤其是S3,因其設計優美、性能良好,供不應求,成為江汽利稅的主要來源。

這一階段,江汽在發展整車的同時又大力發展關鍵零部件。包括髮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等。其中發動機連續多年被評為 “中國心十佳發動機”,不僅為江淮整車配套,還對外供應。

新能源汽車階段。江汽開發新能源汽車起步早,動作快。早在2002年,江汽就佈局電動汽車研發項目,2009年江淮電動汽車進入商業化運行階段。經過不斷改進提高,已經掌握了電動汽車電池模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形成了與國際先進車型和技術公司接軌的正向開發流程。我們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已達300公里。為進一步上臺階,江汽決定與德國大眾公司合資合作生產新能源汽車。2017年6月1日簽訂合資合作協議,合作雙方各佔股50%共同成立江淮大眾有限公司,2018年5月,江淮大眾首款量產車型SOL(思皓)下線,標誌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能源汽車問世。2018年11月,大眾汽車 (中國)公司,江汽公司又與大眾旗下的西雅特公司簽署聯合協議,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致力於電動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技術及未來汽車發展方向,引領汽車工業發展。2018年12月,研發中心已正式開工建設,將成為江汽新能源發展新的里程碑。

經過多年的發展,江汽公司已由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汽車廠進入全國汽車工業的第一方陣,成為汽車工業大省——安徽省的主力軍。之所以如此,主要堅持了以下四點:

一是深化改革。作為國有企業,多年來,江汽不斷深化改革,抓好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尤其在人事制度方面,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機制,建立員工成長路線,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江汽是安徽工業最早的上市公司,通過上市場,募集了資金,實行生產骨幹、技術骨幹、管理骨幹持股,調動了積極性,搞活了企業。

二是擴大開放。汽車是全球性的產業。江汽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放眼世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製造好的產品又打入國際市場。例如,在學習國外設計技術方面,江汽早在2005年前後就在意大利都靈、日本東京建立海外研發中心,與博世、德爾福等國際知名汽車供應商建立配套合作關係,2017~2018年又與德國大眾兩次合資合作。在擴大出口方面,江汽已與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貿易關係。江汽緊抓 “一帶一路”的機遇,通過直接銷售、就地辦廠,產品已打入 “一帶一路”近40個國家,尤其是東歐、非洲、中東、南美洲等國,2017年出口汽車6.5萬輛,2018年又出口7萬多輛,居全國汽車企業出口先進行列。

三是不斷創新。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和源泉。在江汽,我們大力提倡創新,每年拿出銷售收入3%~5%的資金用於研發,使江汽新產品層出不窮。我們還在技術管理部門,開展創新設計、創新管理;在車間班組,開展合理化建議、工作改善,都取得顯著成效。現在,江汽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級設計中心等多個稱號,車間、班組的工作改善,創造了很高的經濟效益,獲得了工會系統的多次獎勵。在創新戰略的驅動下,江汽已成功進行了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車量產,下一步已與百度等單位聯手,進行智能網汽車、無人操作汽車的開發。

四是新紅軍精神。本著 “製造更美好社會、創造更美好社會”願景,為弘揚艱苦創業、努力奮鬥精神,激發正能量,進入新世紀,江汽就提出新紅軍精神,這就是 “自強不息,堅定必勝信念;艱苦奮鬥,保持創業激情;令行禁止,建立嚴明紀律;學習創新,持續追求卓越”。我們適時召開動員大會,舉辦誓師儀式。宣讀《JAC憲章》,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業精神,發揮企業文化的軟實力作用,敬客經營,服務用戶。通過弘揚新紅軍精神,培養和造就了江汽品牌。江淮汽車被國家商務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 “推薦出口品牌” “出口免檢產品”“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培養和造就了先進集體和一大批先進人物,江汽領導班子連續多年被安徽省委綜合考評為 “好”的等次,我本人評為 “優秀”。周福庚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靳素華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我還當選過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並被評為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江汽成立55週年。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務實創新,進一步把江汽做大做強,以優異成績向國慶70週年獻禮。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立志把江淮汽車做大做強【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立志把江淮汽車做大做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