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炮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其火箭發射車為美援的雪佛蘭G7100及福特-馬蒙·夏靈頓HH6-COE4和蘇聯自己生產的吉斯6,吉斯151卡車等。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喀秋莎火箭炮,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稱。系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出廠時的標記,K即是俄文單詞共產國際的第一個字母。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這個別名迅速在蘇軍隊裡傳播開來。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1942年秋,蘇軍和德軍在高加索地區展開激戰。由於高加索地域是山地,蘇軍的火箭炮開不上去。而前線部隊又需要火力支援。蘇聯人又緊急開發了一種山地型喀秋莎——БМ-8 8聯火箭炮。БМ-8-8由3個模塊組成,總重68千克(不含彈),每個模塊重22-23千克。因此,只要3個人就可以攜帶1門,非常適合山地作戰。不過等到火箭炮正式裝備部隊時,已是1943年初。此時的德軍為了避免被包圍,正積極從高加索撤退。蘇聯的山地喀秋莎只裝備了2個獨立營,沒有能夠發揮大的作用。由於後來的戰鬥主要是在平原上進行的,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很快停產了。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凶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它由汽車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發射部分由滑軌床、炮架、迴轉盤、底架、瞄準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在發射前,火箭彈是用定向鈕鉗在滑軌槽的定向溝內。火箭彈的戰鬥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藥。藥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藥筒組成,汽車駕駛室內裝有發射裝置的發火轉輪。

二戰被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主要諸元,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機動車型分為卡車式或履帶式兩種。蘇軍能在短距離大規模戰役中取得勝利,喀秋莎火箭炮可謂是功不可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