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

馬尚鎮回民新村是張店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是20世紀70年代初為支援太河水庫建設,整建制從淄川區太河移民到張店區的。

該村總面積2.2公頃,東、北緊臨世紀花園,西至南京路,南到聯通路。常住人口420餘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漢族人口占10%。

"

馬尚鎮回民新村是張店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是20世紀70年代初為支援太河水庫建設,整建制從淄川區太河移民到張店區的。

該村總面積2.2公頃,東、北緊臨世紀花園,西至南京路,南到聯通路。常住人口420餘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漢族人口占10%。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民新村,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舊時隸屬青州府博山懷德鄉。先有漢族邢、王兩大家族,後有回族馬、趙、丁姓移居而來,回漢兩族雜居,故稱太河村。

太河是老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四縣(淄川、博山、益都、臨朐)八路軍、共產黨聯合辦事處,並輸送了大批革命人才,老百姓則奮勇抗日,1939年3月間“太河慘案”發生時,由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太河清真寺掩藏,護送幾十名抗日軍政大學的中高層幹部和學生安全轉移,為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

馬尚鎮回民新村是張店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是20世紀70年代初為支援太河水庫建設,整建制從淄川區太河移民到張店區的。

該村總面積2.2公頃,東、北緊臨世紀花園,西至南京路,南到聯通路。常住人口420餘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漢族人口占10%。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民新村,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舊時隸屬青州府博山懷德鄉。先有漢族邢、王兩大家族,後有回族馬、趙、丁姓移居而來,回漢兩族雜居,故稱太河村。

太河是老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四縣(淄川、博山、益都、臨朐)八路軍、共產黨聯合辦事處,並輸送了大批革命人才,老百姓則奮勇抗日,1939年3月間“太河慘案”發生時,由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太河清真寺掩藏,護送幾十名抗日軍政大學的中高層幹部和學生安全轉移,為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族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優秀民族,歷來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回族人素來善經商勞智慧,公平誠信,精打細算,公平交易,善以經營宰牛羊、熟皮、餐飲業為主。

1948年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指導下,太河自然村回漢兩族共同搞土改,分田地財產,從此走上了農商並舉發展之路,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1953年,實行互助合作化。1954年春,太河回民在博山縣率先辦起了全縣第一家回族群眾組織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還組織了皮毛手工業合作社,回民合作社飯店也相繼開業,大大活躍和繁榮了太河地帶的市場經濟。

1955年冬,農業合作社更上一層樓,回漢兩族聯合由初級社組成太河高級農業社,回民劃為聯社的第十個生產隊。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成立了太河回民大隊。1962年太河回民大隊苦幹實幹,辛勤勞動,在窮山薄嶺一石坡的土地上創出了畝產千斤糧的奇蹟,榮獲了“山東省紅旗單位”“山東省少數民族先進單位”及市區各種榮譽。1959年時任黨支部書記的王懷功同志,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國慶十週年慶典活動。

"

馬尚鎮回民新村是張店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是20世紀70年代初為支援太河水庫建設,整建制從淄川區太河移民到張店區的。

該村總面積2.2公頃,東、北緊臨世紀花園,西至南京路,南到聯通路。常住人口420餘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漢族人口占10%。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民新村,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舊時隸屬青州府博山懷德鄉。先有漢族邢、王兩大家族,後有回族馬、趙、丁姓移居而來,回漢兩族雜居,故稱太河村。

太河是老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四縣(淄川、博山、益都、臨朐)八路軍、共產黨聯合辦事處,並輸送了大批革命人才,老百姓則奮勇抗日,1939年3月間“太河慘案”發生時,由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太河清真寺掩藏,護送幾十名抗日軍政大學的中高層幹部和學生安全轉移,為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族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優秀民族,歷來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回族人素來善經商勞智慧,公平誠信,精打細算,公平交易,善以經營宰牛羊、熟皮、餐飲業為主。

1948年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指導下,太河自然村回漢兩族共同搞土改,分田地財產,從此走上了農商並舉發展之路,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1953年,實行互助合作化。1954年春,太河回民在博山縣率先辦起了全縣第一家回族群眾組織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還組織了皮毛手工業合作社,回民合作社飯店也相繼開業,大大活躍和繁榮了太河地帶的市場經濟。

1955年冬,農業合作社更上一層樓,回漢兩族聯合由初級社組成太河高級農業社,回民劃為聯社的第十個生產隊。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成立了太河回民大隊。1962年太河回民大隊苦幹實幹,辛勤勞動,在窮山薄嶺一石坡的土地上創出了畝產千斤糧的奇蹟,榮獲了“山東省紅旗單位”“山東省少數民族先進單位”及市區各種榮譽。1959年時任黨支部書記的王懷功同志,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國慶十週年慶典活動。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20世紀50年代末70年代初,太河回族同胞積極響應號召,支援國家水利建設,興建太河水庫。曾經兩次移民,第一次於1959年大河庫開工建設時,1960年春天,回民大隊社員雷厲風行,就地搬遷到金雞山後玉皇嶺前山坡上,建起了土坯房的“新村”,此時,正遇歷史罕見的三年自然災害,太河水庫被迫暫時停建。

1968年國民經濟大有好轉,隨之太河水庫也重新上馬興建。1970年太河水庫大壩合攏,市政府移民辦公室,組織庫區農民代表赴張店、周村、臨淄等地,考察移民安居工作。最終由市政府研究決定,將市農業局下屬良種繁殖場的國有土地300畝可耕田作為建村用地,劃為回民大隊新村址。此為回民大隊第二次移民,整體搬遷於張店區馬尚鎮,建起了張店區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新村的建成在當時是農村中的新村。

起初,回民大隊所處的耕地是一片茅草澇窪地,畝產糧食只有200餘斤,被當地人稱作“蛤蟆灣”。有歌謠曰“澇窪地,蛤蟆灣,茅草成片;薺菜園,地質粘,帶有鹼;晴天硬,雨天穠,不旱不澇刨不動。”為此,村裡帶領社員,駕著地排車到城區拉垃圾、拉爐灰,改良澇窪地,創造出了高產田。

為積極尋找致富門路,1972年在政府協調下,村裡抽調部分勞力到新華藥廠、農藥廠幹臨時工。自太河莊搬遷來的裘皮廠也恢復了生產。1974年在張店拖拉機廠、南定電廠、博山石油化工廠等單位的扶持下,建起了村辦企業翻砂廠,實現了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受益,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裡實行了土地聯產包產責任制。村民們也紛紛放棄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單一的種地模式,有的到城裡打工有的做生意。村裡又建起了建材機械廠,進一步增加了經濟收入。

村裡建起了回民小學,孩子不出村就能上學。回民新村自古就有年底唱大戲,逢節辦玩藝的習俗,自編自演小呂劇、五音戲,參加市、區、鎮組織的文藝會演。還創新發展了村裡百餘年的傳統戲——麒麟送子。

"

馬尚鎮回民新村是張店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村,是20世紀70年代初為支援太河水庫建設,整建制從淄川區太河移民到張店區的。

該村總面積2.2公頃,東、北緊臨世紀花園,西至南京路,南到聯通路。常住人口420餘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漢族人口占10%。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民新村,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舊時隸屬青州府博山懷德鄉。先有漢族邢、王兩大家族,後有回族馬、趙、丁姓移居而來,回漢兩族雜居,故稱太河村。

太河是老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四縣(淄川、博山、益都、臨朐)八路軍、共產黨聯合辦事處,並輸送了大批革命人才,老百姓則奮勇抗日,1939年3月間“太河慘案”發生時,由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太河清真寺掩藏,護送幾十名抗日軍政大學的中高層幹部和學生安全轉移,為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回族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優秀民族,歷來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回族人素來善經商勞智慧,公平誠信,精打細算,公平交易,善以經營宰牛羊、熟皮、餐飲業為主。

1948年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指導下,太河自然村回漢兩族共同搞土改,分田地財產,從此走上了農商並舉發展之路,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1953年,實行互助合作化。1954年春,太河回民在博山縣率先辦起了全縣第一家回族群眾組織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還組織了皮毛手工業合作社,回民合作社飯店也相繼開業,大大活躍和繁榮了太河地帶的市場經濟。

1955年冬,農業合作社更上一層樓,回漢兩族聯合由初級社組成太河高級農業社,回民劃為聯社的第十個生產隊。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成立了太河回民大隊。1962年太河回民大隊苦幹實幹,辛勤勞動,在窮山薄嶺一石坡的土地上創出了畝產千斤糧的奇蹟,榮獲了“山東省紅旗單位”“山東省少數民族先進單位”及市區各種榮譽。1959年時任黨支部書記的王懷功同志,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國慶十週年慶典活動。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20世紀50年代末70年代初,太河回族同胞積極響應號召,支援國家水利建設,興建太河水庫。曾經兩次移民,第一次於1959年大河庫開工建設時,1960年春天,回民大隊社員雷厲風行,就地搬遷到金雞山後玉皇嶺前山坡上,建起了土坯房的“新村”,此時,正遇歷史罕見的三年自然災害,太河水庫被迫暫時停建。

1968年國民經濟大有好轉,隨之太河水庫也重新上馬興建。1970年太河水庫大壩合攏,市政府移民辦公室,組織庫區農民代表赴張店、周村、臨淄等地,考察移民安居工作。最終由市政府研究決定,將市農業局下屬良種繁殖場的國有土地300畝可耕田作為建村用地,劃為回民大隊新村址。此為回民大隊第二次移民,整體搬遷於張店區馬尚鎮,建起了張店區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新村的建成在當時是農村中的新村。

起初,回民大隊所處的耕地是一片茅草澇窪地,畝產糧食只有200餘斤,被當地人稱作“蛤蟆灣”。有歌謠曰“澇窪地,蛤蟆灣,茅草成片;薺菜園,地質粘,帶有鹼;晴天硬,雨天穠,不旱不澇刨不動。”為此,村裡帶領社員,駕著地排車到城區拉垃圾、拉爐灰,改良澇窪地,創造出了高產田。

為積極尋找致富門路,1972年在政府協調下,村裡抽調部分勞力到新華藥廠、農藥廠幹臨時工。自太河莊搬遷來的裘皮廠也恢復了生產。1974年在張店拖拉機廠、南定電廠、博山石油化工廠等單位的扶持下,建起了村辦企業翻砂廠,實現了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受益,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裡實行了土地聯產包產責任制。村民們也紛紛放棄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單一的種地模式,有的到城裡打工有的做生意。村裡又建起了建材機械廠,進一步增加了經濟收入。

村裡建起了回民小學,孩子不出村就能上學。回民新村自古就有年底唱大戲,逢節辦玩藝的習俗,自編自演小呂劇、五音戲,參加市、區、鎮組織的文藝會演。還創新發展了村裡百餘年的傳統戲——麒麟送子。

張店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回民新村,原來是從太河搬來的

1995年多數村民轉為奶牛養殖,村民又多了一條養殖致富之路,被市農業部門表彰為“養殖專業村”。

2003年春,淄博新區開始規劃建設,其中世紀花園建設,回民新村的全部土地列入其中。為此村裡實施了舊村改造,很快建起了高樓林立、花草遍地、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回民新村,新村大門外靜臥一巨石,上面用回、漢兩種文字書寫著:回民新村。如今的回民新村已是名副其實的城中新社區。

轉自張店區政協主編《張店鄉村記憶》

文 / 馬傳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