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李子為

李子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說:“你看,情況正在好轉嘛,每年700萬左右的開銷。按理2013-2016四年我應該負債2800萬,但現在只欠1000萬,說明我們正在變好。”

這是一種獨屬於FRIST的樂觀與無奈。

有人曾打趣地說,FIRST的特點就是兩個,窮和打雞血。

話糙理不糙。

始終處於資金不足狀態的FIRST能堅持到現在靠的全是一幫對電影懷有赤誠之愛的人。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李子為

李子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說:“你看,情況正在好轉嘛,每年700萬左右的開銷。按理2013-2016四年我應該負債2800萬,但現在只欠1000萬,說明我們正在變好。”

這是一種獨屬於FRIST的樂觀與無奈。

有人曾打趣地說,FIRST的特點就是兩個,窮和打雞血。

話糙理不糙。

始終處於資金不足狀態的FIRST能堅持到現在靠的全是一幫對電影懷有赤誠之愛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每年7月,許多志願者會從全國各地趕來齊聚西寧。

他們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是職場人,身份千差萬別,經歷完全不同。

沒有金錢補助。

每天基本只能睡3個小時。

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狀態,應對電影節的各種展映、媒體對接等工作。

如果你問他們在這裡唯一的感受,他們都會說:累。

但你問他們為什麼來這裡,所有人的回答都會是一個字: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李子為

李子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說:“你看,情況正在好轉嘛,每年700萬左右的開銷。按理2013-2016四年我應該負債2800萬,但現在只欠1000萬,說明我們正在變好。”

這是一種獨屬於FRIST的樂觀與無奈。

有人曾打趣地說,FIRST的特點就是兩個,窮和打雞血。

話糙理不糙。

始終處於資金不足狀態的FIRST能堅持到現在靠的全是一幫對電影懷有赤誠之愛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每年7月,許多志願者會從全國各地趕來齊聚西寧。

他們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是職場人,身份千差萬別,經歷完全不同。

沒有金錢補助。

每天基本只能睡3個小時。

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狀態,應對電影節的各種展映、媒體對接等工作。

如果你問他們在這裡唯一的感受,他們都會說:累。

但你問他們為什麼來這裡,所有人的回答都會是一個字: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志願者


電影人在這裡不受框框架架打擾。

上一秒在臺上談論電影,下一秒就和影評人跑去街邊擼串。

不僅如此,明星們也參與到其中。

快要邁入耄耋之年的謝飛導演每年堅持去FIRST逛一逛。

陳坤將自己代言的手錶品牌商介紹給FIRST,成為贊助商。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李子為

李子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說:“你看,情況正在好轉嘛,每年700萬左右的開銷。按理2013-2016四年我應該負債2800萬,但現在只欠1000萬,說明我們正在變好。”

這是一種獨屬於FRIST的樂觀與無奈。

有人曾打趣地說,FIRST的特點就是兩個,窮和打雞血。

話糙理不糙。

始終處於資金不足狀態的FIRST能堅持到現在靠的全是一幫對電影懷有赤誠之愛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每年7月,許多志願者會從全國各地趕來齊聚西寧。

他們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是職場人,身份千差萬別,經歷完全不同。

沒有金錢補助。

每天基本只能睡3個小時。

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狀態,應對電影節的各種展映、媒體對接等工作。

如果你問他們在這裡唯一的感受,他們都會說:累。

但你問他們為什麼來這裡,所有人的回答都會是一個字: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志願者


電影人在這裡不受框框架架打擾。

上一秒在臺上談論電影,下一秒就和影評人跑去街邊擼串。

不僅如此,明星們也參與到其中。

快要邁入耄耋之年的謝飛導演每年堅持去FIRST逛一逛。

陳坤將自己代言的手錶品牌商介紹給FIRST,成為贊助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陳坤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這裡真的是中國電影的天堂。

所有人齊心協力,希望這個影展可以更長久的走下去。

楊巍曾說“如果影展的獨立性需要被保護和堅持,我們寧可選擇永遠不賺錢,我會始終堅持支持。”

現如今,能夠說出如此“傻話”的也就只有FIRST了。

他們維護這裡,堅守這裡,

他們知道獨立影展這條路,荊棘遍地,也知道現今的電影環境不容樂觀。

"

“中國女演員無戲可拍”可謂是當下娛樂圈一條無人不知的“潛規則”。

最近,海清的一番演說,又把這個論調推到了熱搜。

海清用幾近哽咽的聲音為中年女演員爭取機會,同臺的姚晨、樑靜、小宋佳表情裡也塞滿了各種複雜。

“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一直在堅持”,海清說。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海清這番發言,有人說不夠得體,有人說言過其實。

但我覺得,只有站在那裡,海清才敢公開為中年女演員發聲。

因為那是FIRST。

FIRST青年電影展(以下簡稱FIRST)少有人知也無可厚非。

畢竟,FIRST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小眾了。

但是,別看它小眾,那實力可是槓槓的。

被稱為“中國聖丹斯電影節”的它,曾請過許鞍華(《桃姐》《黃金時代》)、姜文(《讓子彈飛》《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大導演當電影節主席。

聖丹斯電影節,專門為獨立電影人而設,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


還讓黃渤、陳坤、周迅等大腕兒來當電影節大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周迅擔任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不僅如此,FIRST還收穫了眾多好評。

婁燁評價它為華語電影界的驚喜。

老藝術家謝飛導演稱它是路子最正的影展。

一個少有耳聞的電影展怎麼就吸引了這麼多大咖?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今天,阿飛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FIRST到底什麼來歷。

脫胎換骨:發掘處女作的電影節


宋文,今年42,人稱“老宋”。

老宋少時就熱愛電影,也懷過導演夢,曾和人合夥成立電影工作室,不過失敗了。

他執拗地堅持自己偏愛的作者型電影,但利益至上的電影公司只會劈頭澆他冷水。

直到後來有個地方,承載了他的夢想。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宋文,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影像節

想法多的學生們,有的盡是鬼點子。

第二年,他們給自己的電影節設計了一款“板磚”獎盃。

立意很好,寓意是為青年電影拋磚引玉、添磚加瓦。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板磚”獎盃


但一幫學生的青澀魯莽還是扛不住現實的鞭撻。

2009年,《光榮的憤怒》獲得了“最受大學生矚目影片”,因題材敏感,影像節被要求停辦一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光榮的憤怒》


後來,李子為和宋文又草草辦了一屆。

影像節不再如以前那般熱情奔放,它被現實挫去了一些張狂,更重要的是,它遇到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資金不足

影像節始終沒有穩定的落腳城市,與各方協商都未能達成共識。

眼看要全面崩盤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一個朋友向李子為和宋文介紹了楊巍,三人談了不過二十分鐘,一拍即合。

楊巍說:“跟我去西寧吧。”

於是,一直飄零的大學生影像節終於有了歸處。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鐵三角(從左至右):楊巍,李子為,宋文


2011年,影像節落地青藏高原入口——西寧,正式更名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楊巍牽線,西寧市政府給予了FIRST100萬的政府補助。

楊巍又爭取到一些企業的公益支持,FIRST逐漸成型。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楊巍,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創始人,和和影業董事長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政府主導的電影節,FIRST完全進行市場化運營。

沒有任何外部組織和贊助商左右影展,沒有冠名商毀掉影展的調性。

FIRST專心挖掘青年導演,培養優質電影作品。

FIRST的勢頭開始一年比一年猛。

2012年增加長片進入主競賽單元后,FIRST的選片覆蓋超過了53個國家/地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六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京生》


可還是差點名氣。

於是,FIRST決定咬牙死磕,每年給電影圈裡優秀電影人、製作人寫長信,邀請他們擔任電影節評委。

這些邀請大多都杳無音訊,但也打動了一些人。

李子為請姜文做電影節的主席,在活動上圍堵姜文,或者託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約姜文。

姜文始終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

後來,李子為依舊不甘心,給姜文發了條信息:“今欲出門,抬頭見喜鵲,頓覺喜事臨門,所以斗膽前來一問,主席,此事您可應否?”

不久,姜文回了句:“按喜鵲的意思辦!”

事成了,李子為哭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姜文擔任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一個世界級名導擔任如此冷門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這是不可想象的難度,FIRST做到了。

這也是難以做到的速度,FIRST也做到了。

姜文卸任時曾調侃:“FIRST才辦到第九屆就請我來做評審,那你們接下來還能請誰啊!”

第二年,FIRST請到了王家衛。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王家衛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主席


後來,他們陸續請到湯唯、婁燁、戴錦華,甚至還有國外的優秀電影人,比如因《哭聲》大爆的韓國導演羅泓軫。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哭聲》


漸漸,FIRST的名氣打開了,它不再需要苦苦哀求電影人來參展。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把這裡當作了一方朝聖地。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電影展上,他們見證了許多純淨作品的誕生。

萬里挑一:青年電影的行業標尺

十三年闖出一片天,有人說FIRST有點野。

沒錯,他們就是野,甚至把野刻進了骨子裡,他們的slogan(口號)就是倆字——撒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鄧超擔任第八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大抵是因為前身是學生影展,FIRST的行事規則始終充滿了一種理想主義。

他們找電影只求一個好,其他啥也不管。

每年影展籌備,讓所有FIRST人最焦慮的一件事就是找到好電影。

宋文形容那種狀態:“選不到片我們就瘋了”

在FIRST,好電影才是通行證。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胡波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參加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獲得拍攝機會


FIRST的出現讓電影人看到了逝去的電影精神正在慢慢復歸。

FIRST名譽主席謝飛曾說過:“電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汙,應該有一種批判的精神,有一種憂患的意識,用作品不斷的來敲打整個社會的神經。”

FIRST做到了。

或是基於中國本土問題的挖掘,或是對於導演個性化表達的尊重。

他們選出來的每一部作品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最根本性的東西。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第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

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作為國內的頂級電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它們雖試圖朝國際三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每年的參賽作品未獲得更多關注。

影迷只在那裡回顧經典電影。

電影人則把那裡的紅毯變成了新片宣傳的另一個陣地。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左: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右: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


反觀FIRST,每年都會冒出震撼影壇的作品,併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能夠做到如此,除了他們堅持對好電影的苛刻要求,還在於他們的專業。

FIRST是國內唯一專門有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全年無休運營的影展。

他們用一年準備,只為7月的一個星期。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海報


在FIRST,有一條生產鏈:訓練營,實驗室,創投會,競賽和展映。

青年導演通過訓練營學習電影知識,在實驗室進行自由創作,再拿著作品到創投會進行作品展覽,經過專業人士的點評,最後,參與影展的競賽和展映環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姚晨參加創投會


這些用心良苦的環節都是為了幫助青年導演實現電影夢。

因為,FIRST知道電影是個風險極大的行業。

很多新人導演將自己的一切壓在處女作上,希望能夠得到電影節亮相的機會,從而進入市場。

但電影存在一些藝術上面的堅持,也必然存在一些商業市場的考量。

兩者之間的平衡總會被外界利益打破。

FIRST就需要做平衡關係的秤砣。

如宋文所說的那般:FIRST就是要讓有才華的年輕電影人找到藝術自信,找到創作話語權。


未來可期:中國電影的希望之地


2013年,徐崢擔任FIRST創投會的評委,一部叫《Battle》的作品打動了他。

徐崢評價這個短片導演:“是天生要做導演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徐崢擔任第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評委


三年後,甯浩又把這個導演推到徐崢面前。

三人決定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我不是藥神》票房7天18億,最終破了30億大關。

文牧野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人導演。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從左至右:甯浩,文牧野,徐崢


跟文牧野同一屆的FIRST導演,還有位當紅辣子雞——忻鈺坤

當時,忻鈺坤在FIRST徵片截止前壓哨將作品《心迷宮》送至組委會。

結果,爆了,徹徹底底的爆了。

那年,電影圈無人不知FIRST,無人不知忻鈺坤。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心迷宮》拿下兩項FIRST青年電影展大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


為了這個劇本,忻鈺坤在家整整磨了一年。

外人都挖苦他,說他是“下一個李安”(李安曾為了電影夢,一直在家寫劇本,由妻子養家)。

沒成想,他們的嘲諷變成了現實,忻鈺坤成功了。

26天,僅用了170萬的製作費,忻鈺坤創造了奇蹟。

《心迷宮》上映後,首週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院線上映高票房記錄。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忻鈺坤


同樣的爆款奇蹟也發生在《中邪》身上。

27歲的“橫漂”(在橫店混跡的群眾演員)馬凱,小打小鬧拍的一部偽記錄恐怖片,在FIRST上嚇傻了眾人。

大家一方面是被故事粗礪的恐怖感嚇到,一方面是因為誰也不相信這部電影的成本居然不到10萬。

5萬塊的製作費,再加上2萬塊的醫藥費,連一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夠,卻生生打了大多數電影的臉。

就這樣,原本一個月工資不過一兩千的馬凱突然被20多家電影公司圍住,大家都想買下這個電影。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八月》拿了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走出國門,獲得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在人人哀嘆第六代導演後繼無人的時候,“First系導演”悄悄崛起。

不過,這樣蓬勃的勢頭不知還會持續多久。

不是因為人才貧瘠,而是因為一直處於半公益狀態FIRST到現在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不似歐洲三大電影節有穩定的政府資金和長期的贊助商支持。

FIRST大多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

2015年時,FIRST甚至還借了高利貸。

李子為總會把“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了”放在嘴邊,這句話她說了13年。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創始人李子為

李子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說:“你看,情況正在好轉嘛,每年700萬左右的開銷。按理2013-2016四年我應該負債2800萬,但現在只欠1000萬,說明我們正在變好。”

這是一種獨屬於FRIST的樂觀與無奈。

有人曾打趣地說,FIRST的特點就是兩個,窮和打雞血。

話糙理不糙。

始終處於資金不足狀態的FIRST能堅持到現在靠的全是一幫對電影懷有赤誠之愛的人。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每年7月,許多志願者會從全國各地趕來齊聚西寧。

他們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是職場人,身份千差萬別,經歷完全不同。

沒有金錢補助。

每天基本只能睡3個小時。

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狀態,應對電影節的各種展映、媒體對接等工作。

如果你問他們在這裡唯一的感受,他們都會說:累。

但你問他們為什麼來這裡,所有人的回答都會是一個字: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FIRST青年電影展志願者


電影人在這裡不受框框架架打擾。

上一秒在臺上談論電影,下一秒就和影評人跑去街邊擼串。

不僅如此,明星們也參與到其中。

快要邁入耄耋之年的謝飛導演每年堅持去FIRST逛一逛。

陳坤將自己代言的手錶品牌商介紹給FIRST,成為贊助商。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陳坤擔任第十屆FIRST青年電影展大使


這裡真的是中國電影的天堂。

所有人齊心協力,希望這個影展可以更長久的走下去。

楊巍曾說“如果影展的獨立性需要被保護和堅持,我們寧可選擇永遠不賺錢,我會始終堅持支持。”

現如今,能夠說出如此“傻話”的也就只有FIRST了。

他們維護這裡,堅守這裡,

他們知道獨立影展這條路,荊棘遍地,也知道現今的電影環境不容樂觀。

這個地方火了,中國電影就妥了


就像李子為說的那樣:“在FIRST,理想的堅守,對抗死亡的準備,時刻共存,後者是清醒地審度,而前者才是FIRST走到今天的實際支撐。”

在FIRST,這個最接近天空的影展,他們依舊保持一種遺世獨立。

這裡只有電影和愛電影的人。

也正是因為他們,中國電影的希望還在。

參考資料:

1.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官方網站

2.《“這個電影節的驚喜就是華語電影界的驚喜”,它的創辦者11年來都經歷過什麼?》 For 好奇心研究所

3.《FIRST蛻變:王家衛捧場,阿里贊助,獨立電影節能否成為一門好生意?》 For 娛樂資本論

4.《李子為:First影展堅持十年全靠“死磕”》 For 新京報

5.《“FIRST系導演”之思:我們需要下一個文牧野嗎?》 For 娛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