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脾胃十法(建議收藏並反覆體會)

黃連 茵陳蒿 養生 健康 彭家大小姐 2018-12-04
調理脾胃十法(建議收藏並反覆體會)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若脾陽不振,或脾陰不充,或水溼困脾等,以致運化無權,升降失司,則氣血生化乏源,水溼轉輸障礙,勢必百病叢生。脾胃貴在健通和暢,脾運宜健,胃納宜和,必須維持升降、納化、燥溼的平衡。

筆者將調理脾胃法分為益氣法、養陰法、升舉法、溫中法、清熱法、理氣法、祛溼法、攻下法、消導法、固澀法。又以攻、補為綱,分為兩大類。攻法為理氣、清熱、祛溼、消導、通下諸法;補法為益氣、升舉、溫中、養陰、固澀諸法。根據臨床具體證候,每法又分為數法,或數法合用,則綱舉目張,機圓法活。

1.益氣法

用於脾胃不足之證,主以四君子湯。益氣之為用,非只一端,且脾為生化之源,五臟之本,故益氣亦可生血,益氣亦可生精,益氣亦可固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益氣扶正即可祛邪。

益氣之法化裁活用,層出不窮。如益氣兼以散滯,用異功散;益氣化痰,用六君子湯;益氣祛溼,用參苓白朮散;氣陰兼顧,用生脈散合四君子湯;氣血兩虧,用歸芍六君子湯或八珍湯;心脾俱虧,主以歸脾湯等。

2.升舉法

用於氣虛下陷之證,主以補中益氣湯。另如昇陽益胃、昇陽祛溼、昇陽散火諸法亦不可偏廢。

3.養陰法

用於脾胃陰虛之證,脾陰虛者主以慎柔養真湯,胃陰虛者主以葉氏養胃湯。兩者同中有異,宜掌握分寸。諸如養陰益氣同用、養陰化痰並舉、養陰祛溼並行、養陰清熱相兼,臨床皆為常用。

4.理中法

用於脾胃虛寒之證,主以理中湯。諸如溫中化飲、溫中化痰、溫中理氣等,變法頗多。

5.清熱法

用於脾胃實熱之證,主以白虎湯、大黃黃連瀉心湯。又如清熱攻下合用、清熱祛溼並舉等,臨床均非鮮見。

6.理氣法

用於脾胃氣滯之證,主以加味烏藥湯、越鞠丸。氣滯夾寒,以良附丸溫而行之;氣滯夾熱,以金鈴子散涼而行之;氣逆不降,則以旋覆代赭湯主之,虛者用參,實者則去之。

7.祛溼法

用於溼邪困脾之證,主以胃苓湯。寒溼者合以實脾飲化裁;溼熱者清熱祛溼,溼盛於熱者用茵陳五苓散,熱盛於溼者用茵陳蒿湯,熱毒偏盛者用白頭翁湯。

8.攻下法

用於胃家實之證,熱實者三承氣湯寒下,寒實者溫脾湯溫下。其他如溫潤之濟川煎,涼潤之麻子仁丸,平潤之五仁丸,攻補兼施之增液承氣湯、黃龍湯、承氣養營湯等,均宜隨證而施。攻下法,非僅為下結糞,實為攻邪。

9.固澀法

用於久病滑脫不禁之證,主以扶正、固脫、澀腸之真人養髒湯。另如溫中固澀之桃花湯、訶子散等,亦臨床所常用。

10.消導法

主要是消食化滯法,食滯輕者,主以保和丸,重者以木香檳榔丸,並宜辨別滯之寒熱,體之虛實,酌予化裁。

以脾胃與五臟關係為依據,則又有肝脾不和之逍遙散法,心脾兩虛之歸脾湯法,脾肺氣虛之四君子湯法,肝氣犯胃之四逆散合左金丸法,脾溼犯肺之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法等,不一一列舉。

調理脾胃十法的運用應注意,臨床病情往往較為複雜,如寒熱並見、虛實夾雜等,不是單用一種方法所能適應,常需數法結合運用,並權衡輕重,有主有從,才能全面照顧。

如益氣與消導並用,清熱與通下合用,溫中與理氣兼施,養陰與清熱兩顧,祛溼與清熱、溫中合參等等。十法不能孤立對待,臨證處方,必須針對具體病情,恰當掌握,靈活應用,才能提高療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