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拱宸橋位於杭州市拱墅區,橫跨京杭大運河,是杭州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也是大運河南端的標誌建築。拱宸橋所處的特殊空間位置,決定了它不僅僅是一座連繫交通的橋樑,還承載了數百年的歷史、文化與情感記憶。


悠悠運河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拱宸橋

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京杭大運河最初開掘於春秋時期,當時是為了軍事目的。公元前486年,吳王欲北上攻齊稱霸中原,下令挖通全長150公里的邗溝,這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人工河道。隋朝統一天下後,為了溝通南北經濟、加強對南方的管理,十分重視運河的開鑿與利用,對運河大幅擴修,形成了以洛陽為起點,以杭州和北京為南北終點,全長2700公里的南北運河。運河的主要目的轉為以經濟、政治為主。真正意義上的大運河是在元朝形成的,元朝整修運河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公元1293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1794公里,史稱京杭大運河。北方端點在元大都(今北京)積水潭碼頭,南方端點就是杭州拱宸橋,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北京。明、清兩代的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水運幹線。我國隋、唐、宋、元、明、清歷朝,建都在北方的中央政府都需要江南地區的漕糧供應,大運河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一個龐大的漕運帝國,對中央政權的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京杭大運河南端”石碑

京杭大運河作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沿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記載了他沿京杭大運河南行的見聞,運河沿岸諸城鎮都能從他的遊記中找到讚美。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其價值無法估量。

京杭大運河展現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的高超技術與卓越成就,孕育了眾多繁華璀璨的古鎮名城,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是代表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象徵之一。

古橋滄桑

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初為木樁基礎的三孔薄墩聯拱駝峰橋,由當時的舉人祝華封募資建造。“拱”本義為兩手在胸前相合,有恭敬、環繞之意;“宸”指北辰所在、星天之樞,後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論語·為政》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同拱)之。”拱宸橋之名由此而來,寓意百姓擁戴實行德政的皇帝。

清順治八年(1651年),該橋曾一度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築修橋,雲林寺僧慧輅募助,歷時三年,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竣工,橋長三十四丈,高四丈八尺。清代文人章藻功在《拱宸橋記》中闡明瞭修建拱宸橋的重要意義:“漕艘之所出入,百貨有賈民船之所來往,風起衝擊,勢之險也。術家又言,省會地氣,向東南而趨西北,直瀉不留,不可不由以所鎮之相。厥地形為扼要處所,則拱宸橋以宜亟建也。”

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偉率屬捐俸重修,將橋加厚二尺,加寬二尺,並作《重建拱宸橋碑記》。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在橋心築堡壘駐紮。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兵攻壘,戰火洗劫後,橋樑損毀嚴重,後於光緒年間坍毀。光緒十一年(1885年),杭州人丁丙主持重建三孔石橋,即今見之拱宸橋。此次重建竣工之際,王麟書作《重建拱宸橋記》,細載此橋“橋長二十一丈四尺,廣一丈三尺,橋下三洞,中洞廣四丈六尺,左右洞廣二丈六尺。”

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杭州被列為通商口岸,拱宸橋地區淪為日租借,並在拱宸橋頭航運之口設立海關,稱為“洋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日軍在橋面中間鋪築2.5米寬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車和人力車。直至抗戰勝利後,洋關廢除。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清末拱宸橋

“一座拱宸橋,半部杭州史”,拱宸橋對於杭州不僅僅是一座連繫交通的石橋,還承載著特別的記憶與情感。作為杭州水路的“北大門”,當年康熙、乾隆南巡就是從拱宸橋進入杭州;這裡曾是漕運往來的交通要道和繁華商埠,絡繹不絕的商船滿載著江南的富庶,從這裡一路北上;這裡是杭州人情感的重要座標,橋的裡面是家和根,外面則是一片闖蕩的天地,石橋承載了多少離鄉闖蕩的躊躇與離別,和歸來遊子的興奮與辛酸;這裡曾是杭州茶樓最為雲集之處,沿運河往來的三教九流多在此停留歇息;這裡是杭州戲院最集中的地方,杭州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在橋邊的茶樓裡放映的;這裡濃縮了近現代民族工商業史,麻紡印染業、倉儲運輸業、造船業等,在這裡萌生和發展,杭州的第一條鐵路、第一個火車站、第一個郵局、第一家報社,都開在這裡。

新中國成立後,加強了對拱宸橋的保護。1986年,拱宸橋被確定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進而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杭州市政府對拱宸橋進行全面修繕,以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了拱宸橋巍峨雄偉、古樸滄桑的歷史景觀。此次修繕拆除了後期鋪設橋面的各類管線;去掉原橋面上2米多寬的混凝土橋坡,改設1米寬的石板坡;修復欄板和48根望柱,柱頭重置仰蓮、俯蓮等雕飾,並在拱壁頂部重塑雙龍戲珠浮雕;於主孔墩側設置四個防撞墩以護橋;2006年建碑亭。修繕後的拱宸橋,以更加堅強的身軀雄臥運河。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橋面

技術特色

現存拱宸橋是一座三孔薄墩聯拱石橋,是杭州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橋長92米,中孔跨徑16.5米,邊孔跨徑11.9米;橋身用條石錯縫砌築,上貫穿長鎖石;橋墩自下至上逐級收分,中墩厚約1m;拱券石厚30釐米,用條石縱聯並列,分節砌築,眉石厚20釐米;橋面外緣的水平投影呈柔和弧形,中段略窄,寬有5.9米,橋堍處寬12.2米;橋面兩側以素面石欄圍護,中刻“拱宸橋”三字;欄板間立48根望柱,柱頭多飾仰蓮。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欄板及望柱

由於橋下運河航運繁忙,為避免船撞,於主孔上、下游共設置四個防撞墩,每個防撞墩上均雕有避水神獸,名為蚣蝮——中國古代神話中龍生九子之一。所雕神獸形態慵懶,生動可愛。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防撞墩及蚣蝮

橋東端北側建有八角重簷橋亭一座,內立八角形石碑,碑面刻有《拱宸橋修建記》。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橋碑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橋頭碑亭

拱宸橋不僅造型巍峨雄渾、古樸優美,而且展現出中國古代高超的造橋技術。

我國古代南方石橋很多為薄墩薄拱式石拱橋,一則由於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土質鬆軟,基礎不易堅實,要求拱橋輕巧,減輕自重,降低基礎負擔;二則橋址往往距離石場較遠,採用薄墩薄拱式拱橋可節約材料;三則薄墩薄拱具有一定柔度,能適應少量的不均勻沉陷,對鬆軟土質適應性較好;此外由於江南水網貫通,航運發達,橋下淨空要求較高,駝峰高聳的拱橋有利於通航。我國薄墩薄拱技術起始較早,國外一直到18世紀才有薄墩拱橋的建造。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拱券

拱宸橋所採用的多孔薄墩聯拱結構,是中國古代石拱橋的又一成就。這種拱橋當一孔的拱券上承受載荷,就會牽動兩邊橋墩產生變形,從而把力和變形傳到相鄰拱,各拱之間相互的推力可以平衡,以節約材料。

清末杭州藏書家丁丙曾有詩云:“卅丈環橋首拱宸,追懷摸石動酸呻。叮嚀去楫來橈客,慎守金緘效吉人。”表達了古橋追懷的文人情愫。杭州還有句老話:“城隍山上看火燒,拱宸橋頭乘風涼”,道出了老百姓對拱宸橋的喜愛。當我漫步在拱宸橋上,身旁的往來行人或是安步以渡,或是駐足賞景;橋下的悠悠運河,波瀾不驚,直通浩渺。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拱宸橋在燈光的映射下玲瓏剔透,韻味盡顯。此情此景,未免令人生出許多感懷。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拱宸橋夜色

拱宸橋經風歷雨數百年,閱盡滄桑,有運河商貿交通的繁華,有太平天國的戰火,有民族工商的萌發,有離客歸人的悲歡,有恭迎御架的榮光,也有日據時期的屈辱。如今的拱宸橋,鉛華洗盡,雄風依舊,以坦蕩堅實的身軀,繼續造福於當地百姓。

一座拱宸橋 半部杭州史

遊人如織


本文刊載 /《橋樑》雜誌 2019年 第1期 總第87期

文 攝影 / 張雷

作者單位 /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橋樑工程設計研究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