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實上民國海軍對空襲的認識並不滯後,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年代南京國民政府曾竭力購入新式高射炮和高射機關炮為海軍艦艇增加防空火力,比如“應瑞”號巡洋艦、“楚”字號炮艦、“永績”/“永健”號炮艦添裝維克斯40.5毫米機關炮,“江”字號炮艦、“通濟”號練習艦、“中山”號炮艦、“大同”號、“自強”號輕巡洋艦添裝蘇羅通20毫米機關炮,“德勝”、“威勝”號水機母艦、“咸寧”、“永綏”、“民權”、“民生”號炮艦添裝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和厄立肯/布萊達20毫米機關炮。在訂購新式艦艇的時候也將防空火力作為特別要求加入設計要求中,比如“寧海”號輕巡洋艦擁有6門76毫米三年式高射炮,“逸仙”號輕巡洋艦擁有4門75毫米HIH高射炮,小小的“寧”字號炮艇也裝上了2門江南廠式57毫米高射炮。

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其艦艇防空火力密度依照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水平而言雖然不算頂級,但也屬中上水準,甚至要超過同時期的舊日本海軍。但面對日本海軍航空力量的轟炸,卻依然顯得不堪一擊,甚至毫無還手之力,大量添裝防空火力的民國海軍艦艇被炸沉炸傷。

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日本技術“平海”號驅逐艦

防空作戰失敗的原因,除了日機轟炸密度大的客觀因素以外,糾其自身原因可以總結為高射炮本身性能的侷限。雖然民國軍艦的防空火力在紙面上不算弱,但實際效能其實很有限。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和HIH式75毫米高射炮炮彈以直擊彈居多,缺乏空炸彈,除非直接命中日機,否則少有可能取得戰果;維克斯40.5毫米機關炮身管短、射速和射程都不足,難以對付飛機這類的高速運動目標,水冷身管使得機關炮持續射擊容易導致身管過熱。

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江南造船廠“民生”號炮艦

蘇羅通和布萊達型20毫米機關炮雖然身管長、射速高、射程遠、精度好,但都採用20發彈夾供彈,按照正常射速打光一個彈夾只需四、五秒的時間,更換彈夾的時候機炮不能射擊,火力持續性較差。厄立肯20毫米機關炮採用彈鼓供彈,火力持續性稍好,但因為以單門炮的形式分散安裝在不同的艦艇上(蘇羅通炮和布萊達炮也是類似情況),無法形成集中密集的防空火網。更要命的是厄立肯20毫米炮、蘇羅通20毫米炮和布萊達20毫米炮雖然同為20毫米口徑,但三者的炮彈不能通用,彈道性能各不相同,加重了後勤補給的麻煩和負擔,這些因素最終使中國軍艦在和日機的戰鬥中敗下陣來。

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江南造船廠“民權”號炮艦

這些問題暴露出了民國海軍對海戰戰術和裝備體現建設的低水平認知,花費大量血汗錢東拼西湊的海軍不堪一擊。抗戰開始後,以海軍戰力已喪失為由,將海軍部取消,只保留海軍總司令部,海軍名存實亡。

抗戰初期,為什麼民國海軍軍艦面對日機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海圻號巡洋艦,1937年自沉於長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