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學神是什麼概念?

給你看一份小夥的履歷:

中學時,他與霍金共進晚餐,國家競賽一等獎拿到手軟;

大學時,被9所海外名校錄取,獲全額獎學金;

曾拒絕國內最牛的清華大學,世界最牛的哈佛大學……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這位小夥叫劉翀,今年30歲,衢州江山人。

不久前,剛被《科學新聞》評選為2017年度10大傑出青年科學家之一。

這個獎項由《科學新聞》每年評選一次,人選的產生,據稱是由全美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國家院士推薦提名。

“科學新聞”報道說,劉翀解決了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他是第一批將細菌與金屬或其他無機材料結合起來,複製光合作用的能量生成化學反應的科學家之一。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今年7月,劉翀通過非常激烈的崗位競爭,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化學助理教授,5年後將評副教授。

在加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之前,劉翀在哈佛大學師從Daniel Nocera教授,從事博士後工作(李光耀獎學金)。2016年,他曾作為第一作者,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全世界最具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上。

說起兒子的成就,劉翀的媽媽薛女士笑著說:“我只是讓他養成了獨立思考,做事認真仔細的習慣而已。”

與霍金共進晚餐

劉翀的讀書生涯可謂一帆風順,小學就讀於江山實驗小學,初中畢業於江山二中,後來考入杭二中創新班。

劉翀說,當時杭二中理科創新班面向全省招生30人,他以第三名的成績入選。期間,獲得全國化學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兩次、生物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2002年8月15日,霍金來到杭州,劉翀作為杭州中學生的代表,與其他9名中學生參加了座談會,並與霍金共進晚餐。

晚餐後,霍金的祕書給他們10人,每人送上了一張由霍金簽發的獎學金證書。“只要我們到英國任何一個學校讀書,都可獲得全額獎學金。”這次會見,讓劉翀堅定了搞科學的信心。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劉翀(一排右四)與霍金合影

曾拒絕清華和哈佛

劉翀後來保送進入復旦大學,期間還獲得過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獎學金,以化學系排名第一的成績,被評為復旦大學2008年度的優秀畢業生。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薛女士說,劉翀在讀高二期間,浙江大學就可以錄取他,但劉翀不願意去。“後來,清華大學也能錄取他,他也沒有去。”

大學畢業,劉翀開始申請國外名校,一共收到了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伯克利等9所美國一流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些名校全部承諾給予全額獎學金。斯坦福大學還專門發來一封郵件,讓劉翀去學校實地看一看,部分費用可由學校承擔。

在眾多名校裡,劉翀最後選擇了全美化學專業排名第一的伯克利大學。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2013年,劉翀被評為優秀留學生

劉翀選擇化學這條路,是受杭二中老師張永久的鼓勵,“當時他說的‘能量定向釋放理論’,至今對我的影響很大。”

薛女士說,當時劉翀在杭二中時,化學老師就認定他是一個“很有科學家潛質的學生”。“當時放假了,化學老師還把劉翀和其他兩個學生帶到家中,免費輔導,師母還做飯給他們吃。”

零起點也能闖出大名堂 好習慣受益終身

說起兒子劉翀的成長經歷,薛女士說,自己在兒子幼年的養育中顯得異常“佛系”,並沒有體現出要讓兒子儘早實現名字中所含寓意的焦急。

小學以前,劉翀沒上過任何輔導班、培訓班或強化班,和同齡人相比,他也沒發展任何興趣特長。劉翀的媽媽薛女士表示,起初是希望孩子儘可能多享受童年的天真樂趣,從未憂慮過那些“別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所以到了上小學一年級時,劉翀什麼都不會,10以內加減法、拼音都沒有在學前教過,是一個零起點孩子。

這可把老師急壞了。

不過,母親在不經意間的一些教育方式,對劉翀的成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帶他認識了1、2、3這些數字,目的是讓他會看時間,並且規定他20點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覺。”

“有次,他忘了時間,上床後發現作業沒做完,就大哭,我還是讓他先睡覺。”薛女士說,因為有了這項規定,兒子回家後一定是先做完作業。

中國小夥拒哈佛、辭清華,被公認為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卻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劉翀不僅聰明,求知慾也非常強,但他每次有問題去問媽媽,媽媽的回答永遠是“不要問我,去問書本”。

逐漸的,劉翀愛上了看書,“特別喜歡去新華書店,因為我答應他,在書店裡買書都可以,即使買回來不看都不會罵他。”薛女士說。

為防止劉翀養成粗心大意的毛病,一年級開始,薛女士就不檢查作業,“讓他對自己負責,如果題目不會,就讓他再去想一想。他常常玩了一會後再去做,有時候就做出來了,做不出的,就讓他第二天去問老師,所以他的家庭作業從不含水份。”

有好幾次,媽媽表面在小劉翀的軟磨硬泡之下,答應幫他檢查作業,事實上卻啥都沒看啥都沒改。次日,當小劉翀因為錯誤百出的作業而再一次被老師批評,這才明白媽媽完全靠不住,學習上的事,只能靠自己。

薛女士說,其實孩子們的智商都差不多,一些習慣從小養好,比如肯吃苦、不粗心大意、獨立思考,就能受益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