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蒼茫落照西 千年璧山話滄桑

古詩 蒼茫 楊慎 明朝 重慶日報 2017-06-23
古驛蒼茫落照西 千年璧山話滄桑

璧山區東林寺外,一位行人從斑駁的樹蔭下走過。圖片均由記者謝智強攝

“古驛蒼茫落照西,臨邛鳳羽漫稱奇。”清代詩人王夢庚的一首《詠璧山縣來鳳驛詩》,帶領我們走進南臨長江、北倚嘉陵江的璧山。

璧山於唐至德二年(757年)建縣,古時曾屬渝州、恭州等,繼而為重慶市所轄。它地處重慶西部和北部要衝,舊時由重慶到成都,有三條陸路和一條水路可走,除了水路由重慶到四川瀘州入岷江轉道成都外,其餘三條陸路都要經過璧山。因此,璧山素有“扼渝州之咽喉”的說法。

位於交通要衝的璧山,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不絕於途。唐代便已有文人在詩作中描繪過璧山,此後歷朝歷代都有佳詠傳世,直至明清時期進入一個高潮。在這些詩詠璧山的人當中,既有文人學士,如“巴渝第一狀元”馮時行;也有英才名流,如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他們或宦遊,或旅行,或寄寓,為後人留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

璧山古詩 多誕生於明清時期

誰為這裡寫下了第一首詩?幾乎成了記者每到一個區縣追問的首個問題。

“這個問題難以考證。”璧山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鬍正好介紹,在元代,璧山就曾因地廣人稀而併入巴縣,明代重置璧山縣後,又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因“戶口尚少”交由當時的永川縣代管,直至雍正七年(1729年)才復置璧山縣。

明末清初,戰亂不斷,位於交通要衝的璧山在戰火中遭到洗劫,人口急劇減少,縣城內遍是斷壁殘垣。《重慶市志》記載了當時的情形:“永川、璧山、銅梁、定遠、安居等縣,或無民無賦,城邑並湮;或哀鴻新集,百堵未就。”

縣轄地域的幾經變動,加上戰亂頻繁,造成了部分史料佚失,確實難以梳理清楚璧山古詩的脈絡。

雖然無法確定是誰為璧山寫下第一首詩,但歷朝歷代都不乏文人學士匯聚於此,他們或為“璧山八景”欣然命筆,或為古剎禪院題詠不絕;或登山涉水,即景抒懷,或酬唱贈答,吟詠遣興,為璧山留下了大量詩篇。

據清同治時編纂的《璧山縣誌》和不少私家收藏典籍所載,李公麟、馮時行等名家都曾來到璧山,在山川寺院裡留下言志寄興之作。

為延續璧山詩脈,2007年,由璧山縣委宣傳部、縣楹聯學會編寫了《璧山古詩鑑賞》一書,從現存的歷史典籍中選取了唐代以來至現代的71位詩人的169首涉及璧山的詩歌,加以註釋與鑑賞。

在書中記者看到,明清時期的詩作數量最多。這一方面是因為明清時期距離今天時間不長,便於詩作的留存;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在明清時期,璧山進一步發展繁榮,境內的來鳳驛在當時就是與重慶白市驛、四川龍泉驛和雙鳳驛齊名的巴蜀“四大古驛”。100多年前,清人孫毓汶就曾在日記裡記錄了其夜宿來鳳驛的感受:“供市喧呼,竟夜不能成寐。”繁榮的市井自然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墨客駐足。

璧山知縣黃在中 選出“璧山八景”

璧山境內群山環抱,淺丘交錯起伏,古剎寺院林立,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千百年來讓無數文人墨客詠歎。

“在這些遊記詩作中,以‘璧山八景’為題者較多。”胡正好說。

翻看清同治《璧山縣誌》,我們能看到書中所載的“古八景圖”,它們分別是:覺院夜雨、東林曉鍾、聖燈普照、茅萊仙境、涼傘雲遮、金劍晴雪、虎峰馬跡、石泉凝脂。

“巴渝十二景”誕生於清代巴縣知縣王爾鑑的筆下,那麼“璧山八景”又是誰選出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及清代璧山知縣黃在中。”胡正好說。

黃在中,字公瓚,江西宜春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七年(1742年)任璧山知縣。

“可以說黃在中是一個改變璧山歷史的人。”胡正好介紹,當時的璧山地廣人稀,百廢待興。黃在中上任以後,惠農勸學,重修了文廟、書院,佈局並修建了包括移民會館在內的“九宮八廟”,並主持編纂了《璧山縣誌》……

此外,這位歷任璧山知縣中的明星級人物,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評選出了“璧山八景”。

“其實早在明代就有‘璧山八景’一說,黃在中在此基礎上,遍訪璧山各地後,替換了其中‘四景’,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璧山八景’。”璧山區政協學習及文史委主任傅應明說,黃在中還為此寫出了膾炙人口的《璧邑八景》詩,後人爭相傳誦。

例如在《石泉凝脂》中,黃在中登上位於璧山城南的華蓋山(今屬璧山區健龍鎮),用“瀑濺珠巖百丈垂,清心靜質少人知”描繪了泉水從高高的山岩飛流直下,激起的水花如同一粒粒珍珠的美景。

“蓮社荒涼存古碣,柴扉寂寞啟洪音。”在《東林曉鍾》一詩中,黃在中記述了自己夜訪東林寺之時,蓮社寂靜之中隱約傳來陣陣轟鳴聲,有恍然如夢之感。

“過去東林寺是璧山香火最旺的廟子。”東林寺的看守人吳月官告訴記者,抗戰期間東林寺曾作為鍵生藝術專科學校的校址,迎來送往莘莘學子。“目前寺廟正在重修,將重新對公眾開放。”胡正好說。

如今,“璧山八景”中的部分景觀已在歲月更替中蕩然無存,有的則舊貌換新顏,但歷史的遺蹟在詩篇中並沒有丟失,這些穿越數百年時光的詩句,發思古之幽情,歷久彌新。

“明代三才子”之首 為馬坊橋寫詩

其實,除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描繪璧山的古詩外,還有許多古詩在時光流逝中逐漸散失,它們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等著我們去重新發現。

“最近我在閱讀《重慶府志》的過程中就新發現了一首描寫璧山的古詩,它並沒有被收錄在《璧山縣誌》中,因此之前知道這首詩的人並不多。”傅應明告訴記者,這首詩出自“明代三才子”之首的筆下。

它的作者到底是誰呢?

“他就是明代詩人楊慎。”傅應明說,楊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

在楊慎現存的2300多首詩詞中,有不少都與重慶有關。例如在三峽,楊慎揮筆寫下《峽東曲》:“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長江一瀉千里的壯闊之景躍然紙上。

在合川釣魚城,楊慎則通過詩句“釣魚城下江水清,荒煙古壘氣猶生”,讚歎了這處中外聞名的古戰場遺址。

“我在《重慶府志》中發現,楊慎其實還為璧山寫過《馬坊橋》一詩。”傅應明說。

為何楊慎會來到璧山呢?

“古時交通不便,從四川來的人時常沿成渝古驛道到重慶後,再坐船經三峽出川。”傅應明介紹,馬坊橋則是位於成渝古驛道沿線的一個重要場鎮,“去年我們在馬坊橋附近發現了一處明代的家族墓葬群,分佈面積超過600平方米,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馬坊橋人丁興旺、相當熱鬧。”

傅應明推測,這首詩也是楊慎在出川途中路過璧山馬坊橋時所作。他用詩句“無奈旅懷多,村酤引睡魔”,抒發去國懷鄉之感。

那麼詩中所寫的馬坊橋,今天還在嗎?

記者在璧山區丁家街道看到,這座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古橋橫跨梅江河上,依舊在發揮著通行的作用,只是這些年來南來北往的旅人越來越少了。

“隨著上世紀90年代成渝高速的通車,不再位於交通要衝的馬坊橋,也不復舊時繁華。”胡正好說,不過它即將迎來新的機遇:“即將開工的合璧津高速將在馬坊橋附近設置下道口,這將為沉寂的馬坊橋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