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之前在寫洛陽為什麼能修建地鐵的文章中提到,洛陽在修中州路時,挖出了東周墓,出土了青銅鼎、春秋戰國瑪瑙環、銅帶鉤;挖九都路時,挖出來了明代瓷器殘片;挖紗廠路時,出土了青銅器、黑陶罐、大雁燈,西漢"飛仙釀"……因此,很多人擔心,洛陽修建地鐵會不會破化地下的文物。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中華聖城,地下確實有很多的寶貝。最近,洛陽就又發現了13座古墓,只不過不是修地鐵挖出來的,也不在洛陽市區,而是在洛寧縣南洞村。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據瞭解,今年3月初,洛寧縣文物鑽探隊在南洞村、洛寧海升建設項目工地進行鑽探時發現了古墓,經統計,古墓共有13座,從周代延續到宋代,時間跨度近2000年。後報請洛陽市文物局批准,從5月2日開始,由市考古院進行搶救性發掘。

如今,這13座古墓已經發掘11座,但由於古墓有被盜的情況出現,因此,僅出土文物30餘件。而根據出土器物和墓葬形體特徵,市文物局考古研究院初步判定,這13座古墓年代包含戰國時期、漢代,以及唐宋。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其中,有1座東漢時期的墓葬保存相對較為完整,是近年來,洛寧縣發現的規模較大、較為完整的漢墓葬。根據研究員介紹,該東漢墓葬由主墓室、側室、甬道等部分構成,主墓室長5米、寬2.5米,側室長3.5米、寬1.9米,甬道長1.9米、寬1.8米,墓葬結構為長方形磚室墓,面積比現在的一室一廳稍小,屬於中型墓葬。

在該漢墓葬中,共清理出土文物13件,是目前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包括花紋繁複的銅鏡、釉色鮮亮的陶器,以及一件漢晉時代民間焚香常用的陶器博山爐,呈梨形,下圓上尖,中間有鏤空,造型很獨特。對此,研究員解釋稱,博山爐造型表現的是山形重疊,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對於該墓葬被盜的時間,有研究員則表示:該墓應該是下葬之後不久就被盜了。在挖掘清理墓葬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盜洞,但因盜洞填土中沒有包含物,因此難以判斷被盜年代。但是,根據一般情況,墓葬建好之後,水和淤土就會逐漸滲入,而在該墓葬中,雖有大量淤土,但沒有被動的痕跡,因此判斷,該墓葬是在下葬之後不久就被盜。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由於墓中沒有表明墓主人身份的物品,且該墓的規模並不大,墓主人應該是一般的富戶,很難在歷史上留下線索,因此,墓主人的身份也難以確定。但在主墓室靠近甬道的頂部,發現了一層灰白色顆粒狀的物體,有研究員稱,這或許是2000年前的小米!

部分出土文物圖片↓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博山燈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銅鏡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耳杯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器蓋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雙口罐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水舀子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陶盆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陶灶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釉陶罐(小)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釉陶罐(大)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釉陶壺

洛陽這個縣又挖出古墓了,還是13座,只不過都被盜了

釉陶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