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在貴州,曾經“地無三尺平”的殊境,令諸多久遠的文化得以留存。絢爛文化的基石,是尋常百姓祖祖輩輩的的日常與勞作。

黔山深處,“非遺”蘊藏豐厚,這些從歷史中迤邐而來的人和故事,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滋養心靈的侗族大歌

過去,中國傳統音樂被西方音樂界認為是沒有和聲的音樂。國際音樂界權威人士阿爾斯特在1933年出版的《中國音樂》中曾經斷言:“中國音樂一直是單聲部的。”到了20世紀50年代,貴州的兩位音樂家蕭家駒、郭可諏被派往黎平縣搞土改,他們在那裡有一個意外的發現——侗族民眾世世代代傳唱著多聲部大歌,而且,這種歌唱已經深入侗人的精神世界,“飯養身,歌養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個發現進入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斯人已逝,其發現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二位當時的本職工作。藝術的生命永垂史冊,這是當年誰也沒有料想到的。

侗族大歌是指侗族民間歌隊演唱的多聲部民歌。侗語稱大歌為“嘎老”。主要流行於黎平、從江等侗族南部地區,那裡山清水秀,人們世世代代和睦相處,侗人的性格平和如水。他們喜好“月也”“踩歌堂”這樣的集體活動,民間合唱的方式成為了他們獨有的民俗,千百年地傳承下來了。侗寨歌堂,堪稱侗歌的聖殿。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粟周榕攝

我多次走進歌堂,那些平日裡歡蹦亂跳的女孩男孩,一到歌堂裡練歌就正襟危坐,心無旁騖;平日裡慈眉善目的歌師,在練歌場上不苟言笑彷彿變了個人。歌師的一雙耳朵堪比聲樂專業的教授,能把每一處小小的不和諧音拎出來,然後通過自己的示範予以糾正。而侗人們的音準感覺特別令我驚異——他們不需要任何樂器定音,在任何時候開口唱都能找準音高;可以想見,這是多少個日日夜夜苦練的成果。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粟周榕攝

侗族大歌在音樂上有“眾聲低而獨高之”的特點。唱高聲者嗓子特別清脆、嘹亮,猶如綠樹叢中的一枝紅花。我在小黃一個歌堂觀看練歌時,歌師一再要大家重複練習,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時候,女孩們嘻哈作樂,只有唱高音的兩位默坐一邊,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剛才歌師說你們了?”“沒有。但我曉得是我沒有唱好,就像白米里面的稗子。”“我才是稗子……”兩人自責著,眼淚就淌下來了。要練就那高聲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常常是汗水伴著淚水的苦練成果。後來,在一次演出中我又見到了兩位姑娘和歌師,歌師用侗語對她們款款說話,她們眼裡露著笑意。看來,在幾個月的“精耕細作”後,兩粒“稗子”已經變成 “優質米”了。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粟周榕攝

侗族大歌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可分為鼓樓大歌、聲音大歌、敘事大歌、戲曲大歌、禮俗大歌、童聲大歌等。它的歌詞,經過一代代歌師歌手們的傳唱、錘鍊,集中了民族的智慧,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學寶庫。小黃的一支女子歌隊曾經特意給我唱了一首大歌,並由隊長在一張從作業本上撕下的紙頁上給我寫下了翻譯成漢語的歌詞:

“千個山坳容易走過

萬道水溪也能過來

要是年輕不唱歌

會把人愁死

薅過的秧苗長得快

這樣的莊稼人人愛

年輕時候

過得最快

沒過好久

老年就要到來

只有那一座座的高峰

能夠青山不老

禾穀熟了就要割

人到死期就要黃土埋

十九歲了

才知道珍惜十八歲……”

有幾個字是用拼音代替的。那已經泛黃的紙片我一直珍藏著。如今,歌唱者已經如同這紙片一樣青春不再,但她們在對青春生命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深切感悟中,透出了帶有泥土芬芳的細膩感受和委婉情調,這是文人文學所難以真切表達的。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粟周榕攝

聲音大歌是“嘎老”中的一個特有品種,它用音樂來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美。尤其是“拉嗓子”的尾腔,特別注重音樂性,它唯美而重形式。其中傳唱很廣的一首是《哭娘蟲歌》:

“正月二月

聽見哭娘蟲在哭娘啊

在那楓樹上

它在高枝上的時候

呼喚它的情伴

它在低處呻喚的時候

那就惹得我心傷”

寥寥幾句,由蟲及人,以蟲擬人,特別生動傳情。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許多歌唱愛好者都特別喜愛侗族大歌,而又沒法學會唱。這一方面是因為大歌用侗語歌唱,不會侗語,就極難學會大歌;更重要的,是音樂本身的原因,大歌經常頻繁地轉調,讓沒有經過侗歌長期訓練的人總是唱不準調。

老音樂家冀州生前對我說,“就侗族大歌而言,作曲家想‘有所作為’,基本上會失敗。1986年侗族大歌首次去法國演出時,一位作曲家寫了一首曲子夾在侗歌中,法國音樂家挑選曲目,單單就把這一首剔出來不用……就是專業人士,也要花上幾個小時才能摸準大歌的調性呢。”

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六十六年前貴州一個意外的發現,成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大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撰文:餘未人

編輯:小千

責編:飛宇

編審:鐵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