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7月,桂林政府決定在中正橋原址上重修為鋼木桁架結構,圖為修建現場。陳亞江 攝

 ●成長:推到重建橋獲新生

橋樑的歷史,往往是城市歷史的縮影和見證。解放橋自1951年建成之後,又經歷了多次維修甚至是重建,適應桂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快速發展。

在1957年和1962年,解放橋分別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在此後的50多年裡,關於解放橋還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在1972年,另一個是在2001年。

1972年,因為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當年,桂林市政府決定保存橋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而後再拆除上部構造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改建完成後,解放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

這次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灕江兩岸交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桂林交通量大增,解放橋開始不堪重負。老市民雷冕回憶,小的時候父親每天都用自行車送他從橋西到橋東上學。但橋面坑坑窪窪,父親載他過橋的時候,他總是緊緊抱著父親,因為顛簸得很厲害,生怕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到長大一些,他就自己坐公共汽車過橋上學,由於路面凹凸不平,橋面的排水設施陳舊,橋面上往往積水很多。“記得初中的一個雨天,我走在解放橋人行道上,突然旁邊的行人都向後退。我正納悶時,一輛大卡車迎面開來,‘刷’的一聲,一片汙水飛起濺了我一身。”雷冕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後來,解放橋經過幾次翻修,但由於受到歷年洪水和風雨的侵襲,橋上的護欄越來越破舊,橋墩也由於水流的衝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桂林隨著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解放橋經常出現堵車現象。1990年時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餘國琨說,建設一座新解放橋,這對保證桂林的交通以及維護桂林旅遊名城形象有重要的意義。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7月,桂林政府決定在中正橋原址上重修為鋼木桁架結構,圖為修建現場。陳亞江 攝

 ●成長:推到重建橋獲新生

橋樑的歷史,往往是城市歷史的縮影和見證。解放橋自1951年建成之後,又經歷了多次維修甚至是重建,適應桂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快速發展。

在1957年和1962年,解放橋分別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在此後的50多年裡,關於解放橋還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在1972年,另一個是在2001年。

1972年,因為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當年,桂林市政府決定保存橋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而後再拆除上部構造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改建完成後,解放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

這次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灕江兩岸交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桂林交通量大增,解放橋開始不堪重負。老市民雷冕回憶,小的時候父親每天都用自行車送他從橋西到橋東上學。但橋面坑坑窪窪,父親載他過橋的時候,他總是緊緊抱著父親,因為顛簸得很厲害,生怕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到長大一些,他就自己坐公共汽車過橋上學,由於路面凹凸不平,橋面的排水設施陳舊,橋面上往往積水很多。“記得初中的一個雨天,我走在解放橋人行道上,突然旁邊的行人都向後退。我正納悶時,一輛大卡車迎面開來,‘刷’的一聲,一片汙水飛起濺了我一身。”雷冕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後來,解放橋經過幾次翻修,但由於受到歷年洪水和風雨的侵襲,橋上的護欄越來越破舊,橋墩也由於水流的衝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桂林隨著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解放橋經常出現堵車現象。1990年時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餘國琨說,建設一座新解放橋,這對保證桂林的交通以及維護桂林旅遊名城形象有重要的意義。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上世紀五十年代,重修後的橋命名為解放橋,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圖片由桂林市檔案局提供)

1999年,因為城市改革跟整體的雅觀需要,桂林市政府決議完整拆掉舊橋,在舊址上重建解放橋。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有三大弧形,兩小弧形。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邊有高一級的人行道。在橋的兩端和橋底有輔路可以通過橋的兩大弧形。

在隨後的兩年,解放橋的建設牽動了萬千市民的心,市民們行便橋、繞遠道,目睹瞭解放橋的拆除、下樁、鋪設……

2001年9月28日一大早,很多市民都湧到了解放橋附近。這一天,新的解放橋正式竣工通車,與解放橋相連的龍隱橋、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自由路、穿山路等也同時通車。隆重的通車儀式之後,巡遊車隊緩緩駛上解放橋,車隊過後,市民紛紛走上解放橋一睹為快。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也由家人推上橋先飽眼福。眾多的市民沿路觀看,隨著車隊的前進向前移動,見證桂林第一橋的新生。

●發展:解放橋成為城市地標

從灕江舟楫相連搭成的浮橋,到抗戰中被炸燬的橋樑,再到如今充滿現代氣息的解放橋,灕江上的橋樑見證了桂林城的發展。

2001年後的桂林,隨著新解放橋通車,榕杉湖景區開放,中山路夜市街開放,會展中心甲天下廣場建成,桂林城的夜景燈光工程也同步進行,灕江邊的桂林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今,解放橋兩端設有大型親水平臺,行車道以花帶相隔,東岸新闢沿江步行街,西岸與繁華的商業街相連,成為桂林市的又一標誌性建築。整座橋簡潔通透,拱中套拱,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有機地融入桂林周圍的山水景觀中,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7月,桂林政府決定在中正橋原址上重修為鋼木桁架結構,圖為修建現場。陳亞江 攝

 ●成長:推到重建橋獲新生

橋樑的歷史,往往是城市歷史的縮影和見證。解放橋自1951年建成之後,又經歷了多次維修甚至是重建,適應桂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快速發展。

在1957年和1962年,解放橋分別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在此後的50多年裡,關於解放橋還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在1972年,另一個是在2001年。

1972年,因為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當年,桂林市政府決定保存橋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而後再拆除上部構造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改建完成後,解放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

這次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灕江兩岸交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桂林交通量大增,解放橋開始不堪重負。老市民雷冕回憶,小的時候父親每天都用自行車送他從橋西到橋東上學。但橋面坑坑窪窪,父親載他過橋的時候,他總是緊緊抱著父親,因為顛簸得很厲害,生怕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到長大一些,他就自己坐公共汽車過橋上學,由於路面凹凸不平,橋面的排水設施陳舊,橋面上往往積水很多。“記得初中的一個雨天,我走在解放橋人行道上,突然旁邊的行人都向後退。我正納悶時,一輛大卡車迎面開來,‘刷’的一聲,一片汙水飛起濺了我一身。”雷冕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後來,解放橋經過幾次翻修,但由於受到歷年洪水和風雨的侵襲,橋上的護欄越來越破舊,橋墩也由於水流的衝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桂林隨著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解放橋經常出現堵車現象。1990年時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餘國琨說,建設一座新解放橋,這對保證桂林的交通以及維護桂林旅遊名城形象有重要的意義。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上世紀五十年代,重修後的橋命名為解放橋,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圖片由桂林市檔案局提供)

1999年,因為城市改革跟整體的雅觀需要,桂林市政府決議完整拆掉舊橋,在舊址上重建解放橋。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有三大弧形,兩小弧形。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邊有高一級的人行道。在橋的兩端和橋底有輔路可以通過橋的兩大弧形。

在隨後的兩年,解放橋的建設牽動了萬千市民的心,市民們行便橋、繞遠道,目睹瞭解放橋的拆除、下樁、鋪設……

2001年9月28日一大早,很多市民都湧到了解放橋附近。這一天,新的解放橋正式竣工通車,與解放橋相連的龍隱橋、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自由路、穿山路等也同時通車。隆重的通車儀式之後,巡遊車隊緩緩駛上解放橋,車隊過後,市民紛紛走上解放橋一睹為快。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也由家人推上橋先飽眼福。眾多的市民沿路觀看,隨著車隊的前進向前移動,見證桂林第一橋的新生。

●發展:解放橋成為城市地標

從灕江舟楫相連搭成的浮橋,到抗戰中被炸燬的橋樑,再到如今充滿現代氣息的解放橋,灕江上的橋樑見證了桂林城的發展。

2001年後的桂林,隨著新解放橋通車,榕杉湖景區開放,中山路夜市街開放,會展中心甲天下廣場建成,桂林城的夜景燈光工程也同步進行,灕江邊的桂林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今,解放橋兩端設有大型親水平臺,行車道以花帶相隔,東岸新闢沿江步行街,西岸與繁華的商業街相連,成為桂林市的又一標誌性建築。整座橋簡潔通透,拱中套拱,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有機地融入桂林周圍的山水景觀中,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後,在已經更名的解放橋上,正在進行一場慶祝活動。陳亞江 攝

每到夜幕降臨,解放橋的燈光打亮時,都能震驚在場的許多市民和外地遊客。解放橋在燈光的輝映之下,宛如一道彩虹橫臥灕江。橋身上的橘黃燈光給人溫暖、祥和的感覺;而橋下的藍紫色燈光與碧綠的江水相映成趣;兩旁的綠光與草地渾然一體……

灕江是世界知名的河流。桂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灕江上橋樑的修建,受到桂林獨特地形地貌的限制和影響。在橋樑的修建過程中,如何融入桂林的山水景觀,不破壞原有的風景走廊,又能為城市添彩,這是灕江上橋樑修建的關鍵點。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7月,桂林政府決定在中正橋原址上重修為鋼木桁架結構,圖為修建現場。陳亞江 攝

 ●成長:推到重建橋獲新生

橋樑的歷史,往往是城市歷史的縮影和見證。解放橋自1951年建成之後,又經歷了多次維修甚至是重建,適應桂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快速發展。

在1957年和1962年,解放橋分別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在此後的50多年裡,關於解放橋還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在1972年,另一個是在2001年。

1972年,因為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當年,桂林市政府決定保存橋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而後再拆除上部構造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改建完成後,解放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

這次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灕江兩岸交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桂林交通量大增,解放橋開始不堪重負。老市民雷冕回憶,小的時候父親每天都用自行車送他從橋西到橋東上學。但橋面坑坑窪窪,父親載他過橋的時候,他總是緊緊抱著父親,因為顛簸得很厲害,生怕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到長大一些,他就自己坐公共汽車過橋上學,由於路面凹凸不平,橋面的排水設施陳舊,橋面上往往積水很多。“記得初中的一個雨天,我走在解放橋人行道上,突然旁邊的行人都向後退。我正納悶時,一輛大卡車迎面開來,‘刷’的一聲,一片汙水飛起濺了我一身。”雷冕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後來,解放橋經過幾次翻修,但由於受到歷年洪水和風雨的侵襲,橋上的護欄越來越破舊,橋墩也由於水流的衝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桂林隨著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解放橋經常出現堵車現象。1990年時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餘國琨說,建設一座新解放橋,這對保證桂林的交通以及維護桂林旅遊名城形象有重要的意義。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上世紀五十年代,重修後的橋命名為解放橋,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圖片由桂林市檔案局提供)

1999年,因為城市改革跟整體的雅觀需要,桂林市政府決議完整拆掉舊橋,在舊址上重建解放橋。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有三大弧形,兩小弧形。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邊有高一級的人行道。在橋的兩端和橋底有輔路可以通過橋的兩大弧形。

在隨後的兩年,解放橋的建設牽動了萬千市民的心,市民們行便橋、繞遠道,目睹瞭解放橋的拆除、下樁、鋪設……

2001年9月28日一大早,很多市民都湧到了解放橋附近。這一天,新的解放橋正式竣工通車,與解放橋相連的龍隱橋、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自由路、穿山路等也同時通車。隆重的通車儀式之後,巡遊車隊緩緩駛上解放橋,車隊過後,市民紛紛走上解放橋一睹為快。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也由家人推上橋先飽眼福。眾多的市民沿路觀看,隨著車隊的前進向前移動,見證桂林第一橋的新生。

●發展:解放橋成為城市地標

從灕江舟楫相連搭成的浮橋,到抗戰中被炸燬的橋樑,再到如今充滿現代氣息的解放橋,灕江上的橋樑見證了桂林城的發展。

2001年後的桂林,隨著新解放橋通車,榕杉湖景區開放,中山路夜市街開放,會展中心甲天下廣場建成,桂林城的夜景燈光工程也同步進行,灕江邊的桂林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今,解放橋兩端設有大型親水平臺,行車道以花帶相隔,東岸新闢沿江步行街,西岸與繁華的商業街相連,成為桂林市的又一標誌性建築。整座橋簡潔通透,拱中套拱,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有機地融入桂林周圍的山水景觀中,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後,在已經更名的解放橋上,正在進行一場慶祝活動。陳亞江 攝

每到夜幕降臨,解放橋的燈光打亮時,都能震驚在場的許多市民和外地遊客。解放橋在燈光的輝映之下,宛如一道彩虹橫臥灕江。橋身上的橘黃燈光給人溫暖、祥和的感覺;而橋下的藍紫色燈光與碧綠的江水相映成趣;兩旁的綠光與草地渾然一體……

灕江是世界知名的河流。桂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灕江上橋樑的修建,受到桂林獨特地形地貌的限制和影響。在橋樑的修建過程中,如何融入桂林的山水景觀,不破壞原有的風景走廊,又能為城市添彩,這是灕江上橋樑修建的關鍵點。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圖為上個世紀80年代的解放橋連接兩岸。陳亞江 攝

由於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在1972年,市政府決定保留解放橋的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然後再拆除上部結構以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橋樑工程專業教授認為,如今的解放橋就比較有代表性,從美學以及環境協調方面,都體現出現代城市景觀橋樑的美。

解放橋等桂林城市主要橋樑的建設,也與桂林城發展的格局緊密相連。

解放初期,解放橋的原址修建,桂林城基本上仍是“南北一條街,東西一座橋”的城市格局(即中山路和解放橋)。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增加,20世紀80年代,淨瓶山大橋、灕江橋和虞山橋先後建成,與解放橋一起拉大了桂林的城市框架。

進入21世紀以後,桂林在城市北部修建了南洲大橋,南部修建了龍門大橋。正是隨著城市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灕江上的橋樑修建也不單單隻有解放橋等橋樑,而是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

滄海桑田,盛衰興替。如今的桂林城,散發著現代氣息的各式橋樑矗立在灕江江面上,連通了兩岸人民的生活。流淌了千年的灕江,散發出馥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各式橋樑給灕江注入了時代氣息,桂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正向世人展現出更加迷人的新時代魅力。


"

灕江流域山嶺連綿,河流眾多,且與眾多的湖塘相連,遍及桂林城區各處,橋樑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在桂林城,橋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古老桂林的文化傳承符號,桂林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橫跨灕江的解放橋不僅經歷過戰火洗禮,還曾多次更名、維修甚至推倒重建,解放橋的前世今生無疑就是鐫刻著這座城市發展印記的時空見證者。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44年,從定桂門外(今濱江南路中段)看中正橋,在建設中正橋時,東江門及南側沿江城垣遭到拆毀,拆

●回顧:“改天換地”正式得名

1944年,13歲的餘國琨來到桂林讀高小。通行於灕江兩岸,他一次踏上了解放橋的前身。

“那時的解放橋稱中正橋。”餘國琨回憶,當時橋面上主要是行人通行,車輛幾乎沒沒有。由於尚處戰爭年代,過橋時頭上都有飛機盤旋。“有一次剛上橋,防空警報就響了,我拔腿就順著橋一路跑到對岸去。”

據史料記載,餘國琨描述的“中正橋”始建於1939年,時白崇禧在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國南方的抗日軍事重鎮,多次遭敵機空襲。為疏散市民計,白乃提議在灕江上架設橋樑,後由當時的廣西省建設廳長陳雄主持修橋事宜,於1939年11月破土動工,到1941年“雙十節”建成(又說建成通車應為1940年8月)。

該橋位於今解放東路東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橋的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181米,寬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

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為抗擊日軍,國軍將2、3孔橋面炸燬。1945年7月,日軍潰敗桂林時又炸斷橋的2、3號鋼樑,橋樑無法通行。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桂林於1946年2月修造了“中正浮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桂林解放橋的前身“中正橋”橋面上

餘國琨說,1949年當他再次來到桂林走過灕江時,依靠的就是浮橋,直至1951年。

解放後的桂林百廢待興,修復連接兩岸的唯一大橋也成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聯捐資2億元(第一套人民幣),在中正橋的原址上修復鋼木合構桁架橋。

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內部分道路、橋樑名稱,正式把中正橋改名為解放橋,我們稱呼至今的解放橋從此得名。與此同時,還把解放前的中正東(西)路改稱解放東(西)路,把東旭路改稱自由路,把民權路改稱民主路,把定桂路改稱人民路,把德智橋改稱為勝利橋。

這種改名,帶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以解放、勝利、自由等新名稱對舊名稱進行替代,不僅賦予了地名、路名、橋名以鮮明的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它們“改天換地”的政治意義。

1951年7月30日,正式得名的解放橋落成通車。當時已經到原桂林市土改工作團工作的餘國琨說:“解放新橋連接起了新天地,當時的桂林人無比歡欣雀躍,我們都跑到橋上大喊‘解放橋’”!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7月,桂林政府決定在中正橋原址上重修為鋼木桁架結構,圖為修建現場。陳亞江 攝

 ●成長:推到重建橋獲新生

橋樑的歷史,往往是城市歷史的縮影和見證。解放橋自1951年建成之後,又經歷了多次維修甚至是重建,適應桂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快速發展。

在1957年和1962年,解放橋分別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在此後的50多年裡,關於解放橋還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在1972年,另一個是在2001年。

1972年,因為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當年,桂林市政府決定保存橋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而後再拆除上部構造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改建完成後,解放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

這次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灕江兩岸交通。但在改革開放之後,桂林交通量大增,解放橋開始不堪重負。老市民雷冕回憶,小的時候父親每天都用自行車送他從橋西到橋東上學。但橋面坑坑窪窪,父親載他過橋的時候,他總是緊緊抱著父親,因為顛簸得很厲害,生怕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到長大一些,他就自己坐公共汽車過橋上學,由於路面凹凸不平,橋面的排水設施陳舊,橋面上往往積水很多。“記得初中的一個雨天,我走在解放橋人行道上,突然旁邊的行人都向後退。我正納悶時,一輛大卡車迎面開來,‘刷’的一聲,一片汙水飛起濺了我一身。”雷冕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後來,解放橋經過幾次翻修,但由於受到歷年洪水和風雨的侵襲,橋上的護欄越來越破舊,橋墩也由於水流的衝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桂林隨著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各種車輛不斷增多,解放橋經常出現堵車現象。1990年時任中共桂林市委宣傳部部長的餘國琨說,建設一座新解放橋,這對保證桂林的交通以及維護桂林旅遊名城形象有重要的意義。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上世紀五十年代,重修後的橋命名為解放橋,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圖片由桂林市檔案局提供)

1999年,因為城市改革跟整體的雅觀需要,桂林市政府決議完整拆掉舊橋,在舊址上重建解放橋。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有三大弧形,兩小弧形。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邊有高一級的人行道。在橋的兩端和橋底有輔路可以通過橋的兩大弧形。

在隨後的兩年,解放橋的建設牽動了萬千市民的心,市民們行便橋、繞遠道,目睹瞭解放橋的拆除、下樁、鋪設……

2001年9月28日一大早,很多市民都湧到了解放橋附近。這一天,新的解放橋正式竣工通車,與解放橋相連的龍隱橋、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自由路、穿山路等也同時通車。隆重的通車儀式之後,巡遊車隊緩緩駛上解放橋,車隊過後,市民紛紛走上解放橋一睹為快。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也由家人推上橋先飽眼福。眾多的市民沿路觀看,隨著車隊的前進向前移動,見證桂林第一橋的新生。

●發展:解放橋成為城市地標

從灕江舟楫相連搭成的浮橋,到抗戰中被炸燬的橋樑,再到如今充滿現代氣息的解放橋,灕江上的橋樑見證了桂林城的發展。

2001年後的桂林,隨著新解放橋通車,榕杉湖景區開放,中山路夜市街開放,會展中心甲天下廣場建成,桂林城的夜景燈光工程也同步進行,灕江邊的桂林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今,解放橋兩端設有大型親水平臺,行車道以花帶相隔,東岸新闢沿江步行街,西岸與繁華的商業街相連,成為桂林市的又一標誌性建築。整座橋簡潔通透,拱中套拱,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有機地融入桂林周圍的山水景觀中,成為市區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1951年後,在已經更名的解放橋上,正在進行一場慶祝活動。陳亞江 攝

每到夜幕降臨,解放橋的燈光打亮時,都能震驚在場的許多市民和外地遊客。解放橋在燈光的輝映之下,宛如一道彩虹橫臥灕江。橋身上的橘黃燈光給人溫暖、祥和的感覺;而橋下的藍紫色燈光與碧綠的江水相映成趣;兩旁的綠光與草地渾然一體……

灕江是世界知名的河流。桂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灕江上橋樑的修建,受到桂林獨特地形地貌的限制和影響。在橋樑的修建過程中,如何融入桂林的山水景觀,不破壞原有的風景走廊,又能為城市添彩,這是灕江上橋樑修建的關鍵點。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圖為上個世紀80年代的解放橋連接兩岸。陳亞江 攝

由於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在1972年,市政府決定保留解放橋的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然後再拆除上部結構以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橋樑工程專業教授認為,如今的解放橋就比較有代表性,從美學以及環境協調方面,都體現出現代城市景觀橋樑的美。

解放橋等桂林城市主要橋樑的建設,也與桂林城發展的格局緊密相連。

解放初期,解放橋的原址修建,桂林城基本上仍是“南北一條街,東西一座橋”的城市格局(即中山路和解放橋)。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增加,20世紀80年代,淨瓶山大橋、灕江橋和虞山橋先後建成,與解放橋一起拉大了桂林的城市框架。

進入21世紀以後,桂林在城市北部修建了南洲大橋,南部修建了龍門大橋。正是隨著城市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灕江上的橋樑修建也不單單隻有解放橋等橋樑,而是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

滄海桑田,盛衰興替。如今的桂林城,散發著現代氣息的各式橋樑矗立在灕江江面上,連通了兩岸人民的生活。流淌了千年的灕江,散發出馥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各式橋樑給灕江注入了時代氣息,桂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正向世人展現出更加迷人的新時代魅力。


見證桂林的那些第一次 |那一年,第一次稱呼解放橋

如今的解放橋已成為桂林市的標誌性建築。(資料圖片)


記者沈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