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高考這個話題離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挺遙遠。但其實隨著語文教學的改革,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我一直告訴身邊的其他朋友:0-12歲是養成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

等到讀高中,才意識到閱讀量不夠,可能就已經來不及了。

語文怎麼提分?靠培訓班?

一名高中語文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曾透露:

學生如果一元二次方程錯了,練十道就能做對;但是語文錯了一道閱讀理解,再練習十道也不敢保證不會再錯。

語文的特殊之處在於,數學、物理、英語都還可以經過培訓提分,語文即使經過培訓,很難說可以提到多少分。

看一下2018年語文的高考作文題: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不僅需要考生關注時事熱點,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平時要有深度思考的習慣。

單靠刷題其實是很難在高考語文中拿下高分了。

高考狀元都提到的這點:閱讀

2013年北京市語文高考狀元 孫婧妍(語文148分)提到了“語文素養”。

語文從來是一個有關素養、無關應試的學科。

對於如何培養語文的“素養”,孫婧妍說:

我認為一個有素養的學生,應該是會讀書、會寫作的學生。

她尤其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

我從在小學學會選擇正確的書開始,閱讀的動作在十年裡從來沒有一天間斷過,我讀名著、讀國學經典、讀詩歌、讀歷史、讀哲學文學的理論、讀時事。如果沒有紙質書就用電腦、手機,每天短則二十分鐘,長則十餘個小時。在高考前的那個學期,為了保持語文學科的感覺,每天我至少要抽出一個小時來讀書。

閱讀是語文的靈魂

無獨有偶,2016年北京市語文單科狀元的杜美欣(語文144分),曾說:“欲熟習語文,閱讀為魂。”

她認為閱讀是提升語文成績最好的方式。

她的閱讀範圍很廣,不僅喜愛名作家的書,如餘秋雨、李輝、史鐵生、陳忠實等。還從 “ 央廣新聞”“人民日報評論““環球人物週刊“ 獲取大量的信息。

2017年浙江省高考狀元王雷捷,他的童年就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媽媽雖然學歷不高,卻很愛讀書。母親的閱讀習慣也深深影響著他。

“只要學校老師推薦什麼書,媽媽一定會給我去買來。”

在緊張的備考中,他也沒有放棄閱讀:

“閱讀是我緊張學習生活的調劑。睡前讀書的習慣也從未改過,多閱讀,只有你自己儲備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深度、有力量。”

某新聞媒體的一項針對2017年高考狀元的調查中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是閱讀。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教育部在加大語文科目中閱讀的比例

2018年年初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個新標準歷時4年完成,於2018年秋季開始實行。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新標準和2013年的舊標準相比,有以下幾個改變:

  • 古詩文背誦數量也從14篇增加到72篇;
  • 提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含語言、思維、審美、文化4個方面)
  • 加大閱讀的分值比例;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來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可以看到這份標準中最明顯的關鍵詞也是閱讀。對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新的要求。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曾說:

幾年高考語文更加要求閱讀速度,讀得慢就做不完,而選拔考試有15%考生做不完也正常。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什麼時候開始閱讀?閱讀量要多少才夠?

教育部曾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課外閱讀量提出明確要求:

小學階段

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5萬字

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40萬字

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100萬字

初中階段

課外閱讀>=260萬字

這樣的標準其實已經是最基本的。但是就算這基本標準,很多學生也達不到。據調查顯示,中小學的平均閱讀量在教育部規定標準的20%以下。

說到底,要求學生應該在0-12歲,學前和小學階段,就養成閱讀的愛好和習慣。

不然等到學生讀高中,才意識到閱讀量不夠,就已經來不及了。

不重視閱讀,光從課堂、教材、試題上學語文,難以養成“語文素養”,孩子只會越來越吃力。

養成孩子閱讀的“內驅力”

初中高中學業壓力不斷增加,怎麼保證孩子的閱讀量?

閱讀並不是家長拿著鞭子去逼孩子去讀。

想讓孩子自發地區讀書,就要讓孩子對閱讀形成“內驅力”。

內驅力就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認可閱讀,喜歡閱讀,從閱讀中得到樂趣。

0-12歲這段時間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

關於如何從小養成孩子閱讀習慣,毛媽之前有介紹從家庭環境去入手。

閱讀環境,最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書,

其次是溫馨舒適的環境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庭環境、父母的思想言行的影響,大概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要重要。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家長應該如何有效干預孩子的閱讀?

家長每天至少給孩子讀10分鐘的書,並且做閱讀記錄。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孩子幾歲起可以閱讀,其實0歲就可以開始了。

開始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節奏韻律的書,還有玩具書,手指謠等等。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除了讓孩子愛上閱讀之外,還要引導孩子從讀書中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讀一本書,多次重複閱讀、討論。整個故事讀完後,把書合上後,再幫助孩子回憶其中的細節等等。

所謂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是:記憶力;推理能力;評價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這些都可以在閱讀中養成。

結語: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大家抱著特別功利的心態去進行親子閱讀。

反而我建議,等孩子從親子閱讀進入自主閱讀階段後,不妨留點時間給他們“自由閱讀“。讓他們自己選書,不帶目的性讀書。


 這項能力高考狀元都在強調,你卻不知道現在是培養的最佳時期


所謂自由閱讀,溫儒敏曾拿哈利波特這本書來舉例:

這套奇幻小說不會進入老師和家長指定的書單。孩子們讀這部書的姿態,和讀其他指定的書不一樣。他們用不著邊讀邊想著要完成什麼任務,也沒有煩人的提問,不用寫心得體會,是無負擔的自由閱讀。

這樣的自由閱讀,反而能激發孩子的閱讀內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