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社會和媒體容易把目光聚焦在高考狀元,容易聚焦考上985、211的高分考生身上,這批考生,無疑是優秀的,得到社會寵愛也無可厚非。

高考和延續了幾千年的科舉考試,有點類似,中國有著向優秀看齊的傳統。中國自隋煬帝大業三年(607),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至今1400多年,讓中華文化得以延續,也打通了中國底層向上層流動的渠道,給貧寒人家讀書人以希望。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努力學習,考中功名,就可以做官,衣錦還鄉,光宗耀祖。

唐朝孟郊在貞元十二年(796年)高中進士,欣喜異常,即興寫了一首七絕《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成為千古名句。

我國的高考,從1977年恢復,至2019年,進行了42屆。1996年前,只要考上中專,即是幹部身份,可進體制吃財政飯。1996年1月9日,國家人事部頒佈《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取消畢業分配,大中專畢業生進入市場,由市場調節人才資源,“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在多種所有制範圍內自主擇業,可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管理工作,也可在其他崗位上工作。”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取消大學生畢業分配後的1996年,當年就有100萬以大學生進入市場找工作。這一數字是逐年遞增的。2000年是200萬,2005年是500萬,2015年是700萬,2018年是800萬! 這麼多大學生湧進市場,市場怎麼消化?

首先,高校分等。1998年5月4日,“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有39所大學進入。1995年11月,“211工程”啟動,至2011年12月30日,先後有112所大學進入。從此,985、211成為優質大學的代名詞。

其次,招生分批。1999年大學擴招,高校招生分批,開始分一本、二本,到現在,大學招生分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職高專批五個層次,有的省份還設本科第三批,如湖南省。也有的省將本科一批、二批合併,如山東省。

再次,就業分層。由於就業市場供過於求,一些用人單位,也設門檻,非985、211不錄。如某省招生省直機關公務員明確規定只要本科是985、211學校的畢業生。某市重點中學招老師,也只要本科211上的畢業生。

最終,學校分等。就業市場狀況,也造成了高考價值取向。全國名校把每年錄取多少北大、清華作為教學水平高低的標準。如衡水中學、華師一附中等名校。省重點高中把每年考取多少600上作為標準。見各地市重點高中的喜報。市重點高中把每年考上多少一本作為標準。如各高中喜報中,把一本上線率多少放顯著位置。憨哥還很少見到有把考上多少本科生作為標準的,因為,全國本科(包括大專)錄取率都達到80%了,高中生上大學幾乎是“普及”了。

學校分等的結果就是學生分等。

憨哥今天要說的不是為“學生分等”唱讚歌,而是呼籲學校、社會、家庭多關注學生中的中下等層次,即中等以下生。

如何劃分“中等以下生”?我們可把一本線、二本線作為一條杆。一本線上作為“優質生”。一本到二本線作為“中等生”,二本線以下的作為“中等以下生”。劃分依據是每年高考一本錄取率,各省一般在10-20%之間,本科錄取率40-60% 每年高考總錄取率80-90%。

1、中等以下生人數最多,佔全國考生的80%以上

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工作的落腳點。我們關注點和政策傾斜點,必須是佔考生人數比例絕大多數的人群。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975萬,實際錄取人數790.99萬,實際錄取率81.13%。其中一本錄取140.4萬,一本錄取率14.1%。二本及高職高專錄取650.59萬,佔錄取人數的82.3%,佔高考報名人數的67%。

還有近20%的考生是高職高專也沒考上的,即高考分數線在200或150以下。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2、國家2019年起每年高職高專擴招100萬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高職院校擴招100萬,是國家的宏觀戰略。2019年擴招和1999年擴招,高校大規模擴招背景是一樣的。

1998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全球經濟危機的壓力,國家從宏觀層面考慮大學生擴招,為的是緩解就業壓力,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勞動大軍。1990年,全國招生僅有60.88萬人,1998年全國招生108萬人。9年時間只增長48萬人,但1999年,招生總量增長至160萬人,一年增長52萬人,這就是大擴招。此後中國高等教育邁入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20年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事實證明,大擴招為中國這20年的快速發展做了人才儲備,功不可沒。

今年,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中美貿易戰的壓力,“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今年擴招和20年前的高校擴招背景、舉措一模一樣,中國經濟也會因為大批高素質勞動大軍的儲備,而得到快速平穩的發展。

3、中等以下生是我國職業勞動力大軍的主力

亞當·斯密 的《國富論》,認為勞力、資本、土地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其中勞力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按馬克思經濟學的觀點,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受過高等教育訓練的勞動者,是祖國崛起的主力軍。

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975萬人,大學招生790.99萬人,其中一本生140.4萬,二本生281.76萬,高職高專368.83萬。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31萬(不含高職擴招補報名人數)。大學招生不會低於800萬,一本招生計劃約為150萬。假定每年150萬(以一本生為主)都從事科研、教學或管理工作,每年仍有650萬學生變成職業市場的勞動大軍。

4、中等以下生最需要關注和關愛

中等以下生是備受冷落和煎熬,有的長達10年以上。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①學校的冷落

學校和老師重視高分學生,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一些高中,把能考過多少一本,考過多少600分,考過多少北大清華,與教師的待遇掛鉤。今年某校考出一個全省狀元,每個老師獎金2萬元。初中也把考上多少重點高中,與學校聲譽等同起來。因此,能考高分學生是學校和老師眼中的寶貝。教學時,也是盯著這批高分優等生在轉。現在學校班級人數也較多,一個班級一般60人左右,優等上佔1/3吧,這是老師關注的重點,其它學生老師有心也無力了,精力不允許,只能放任自流。

②家庭的責備

中國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學生考得差,也能受父母理性對待的,十個家長中沒有一個。絕大多數學生考差了,回家會遭受父母的斥責。

③內心的掙扎

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說,中等以下生,是一個“內心特別強大”的群體,因為他們要常面對冷眼、責備、嘲笑,他們要常追趕、掙回,時間長了,內心也就變強大了。其實,是變“麻木”了,無所謂了,看穿了。

④社會的冷眼

社會上,特別是親友圈子也勢利,對常考高分的學生,如眾星捧月。對那些常考低分的學生,受到嘲笑的機會也較多。在就業市場,一些用人單位設置985、211門檻,二本生和高職高專生,也受到歧視。

每年700萬考生讀二本高職高專,說明就業市場人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中等以下生,他們是祖國建設主力軍,承擔中華崛起之重任,註定是要書寫歷史的一代人,我們不可等閒視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