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語音助手體驗:方向正確,尚欠成熟

先說一下背景。

曾經是高德地圖的資深用戶,不為別的,只因郭德綱老師的導航語音確實很有趣,手機上也一度安裝了高德、百度和蘋果地圖三款導航App。

卸載高德地圖是因為春節後的一次“導航事故”,事先設定了去印象城的路線,然後特意選擇不走高速。令人糟心的事情發生在下高架後的轉彎時,跟著高德地圖轉了最右邊的車道,十分鐘後卻開到了高速路入口(後來意識到主路和輔路的區別)。無奈掉頭後重新選擇路線,同樣是不走高速,結果又開到了一條正在施工的道路……

“盛怒之下”,一卸了之。

本來已經熟悉了湯唯的聲音,在微博上看到高德地圖上線語音助手的消息後,還是忍不住想聽一聽郭老師的“相聲”。

試用了大半天,也進行了三五次導航,寫了這篇不那麼專業,卻本著用戶視角的體驗。

按照慣例,先說優點:

1、智能語音助手已經不是什麼新物種,高德地圖和阿里機器智能語音實驗室的合作有些姍姍來遲,卻也有幾分誠意。以往的語音助手多半是合成的機器聲音,在高德地圖上聽到郭德綱、林志玲、岳雲鵬等熟悉的聲音,還是有幾分親切感。

2、高德地圖語音助手的場景設定並不雞肋,一個人開車時想找附近的加油站,只需要說出“你好小德”,然後詢問附近的加油站在哪裡。避免了伸手拿手機輸入地址,也避免了眼睛要盯著手機屏幕,確實降低了很多潛在安全風險。


高德地圖語音助手體驗:方向正確,尚欠成熟


3、看到一些媒體評測中特意提到了“在立交橋上避免錯岔路口”的情景,解決方案是語音告訴高德地圖“我在主路上”,或者“我在輔路”上,可以與地圖導航保持同步。在手機導航精度受限的背景下,或許也是一個消除誤差的附加方案。

不過,高德地圖中的語音助手功能特意強調了“公測上線”,並且主打“安全高效”,有意規避外界對其智能化的討論。可能是一開始的期望過高,也可能是之前的負面情緒,還是忍不住有一些吐槽:

1、連接體驗待優化。下載完高德地圖後,呼喊“你好小德”後並沒有出現應答,然後停車看了眼手機,彈出了“藍牙聲道選擇”的界面。最終關掉高德地圖,重新將汽車和手機進行藍牙連接,問題才被解決。


高德地圖語音助手體驗:方向正確,尚欠成熟


2、語音識別待優化。並不否定阿里機器智能語音實驗室的技術能力,但在導航過程中呼喊“你好小德”,常常要多喊幾遍才有應答,如果車上還在播放音樂的話,很可能會把歌詞當作指令,然後聽到郭老師說了句“抱歉,這個問題我沒聽懂”。


高德地圖語音助手體驗:方向正確,尚欠成熟


3、方言支持待優化。自認為普通話還行,和家人打過電話後,又往往會忘了切回普通話模式,也藉機驗證了高德地圖對方言的支持。當我用河南話說出“導航去來福士”,高德地圖先是規劃了去湖南常德市的路線,再試一次彈出了海南佳致服飾之類的地址。。。

4、喚醒詞彙待優化。習慣了“Hey Siri”、習慣了“小X小X”式的喚醒詞,總覺得“你好小德”有些拗口。對於用戶來說,喚醒詞是輸入環節中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喚醒詞本身就有些拗口,會直接影響喚醒率。

遺憾的是,由於車輛不支持Carpaly,無法測試“你好小德”在連接Carpaly時的表現。所幸微博網友@惠小靜baby反映了相關問題:為啥在carplay的時候“你好小德”不讓用呢?我覺得在carplay情況下更應該支持語音控制的啊!carplay下只有點了語音圖標才能用語音搜索如果用“你好小德”直接喚醒 不是比去按安全很多嗎???

或許“公測”是個很好的說辭,但也希望高德地圖在正式版中可以優化這些槽點,切莫讓語音助手時有時無的小差錯,成為用戶體驗上的負分項。

手機導航仍是一場體驗之爭

對於很多車主來說,手機導航仍是剛性需求。儘管車載屏幕越來越大,也耐不住今天修路明天架橋的二三線城市“新常態”,導航不只是需要“引路”,還需要線路的實時更新,以及對擁堵、施工等路段的規避。

在2018年以後,越來越多的導航App開始引入語音助手功能,但要釐清人工智能現階段所扮演的角色:本質上還是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無法解決用戶體驗上的規劃,倒不如做一些差異化的用戶體驗。比如騰訊地圖憑藉東北話、河南話、四川話等方言導航,在三四線城市保持著迅猛的上升趨勢。

作為國內市場排行前二的產品,高德地圖並不缺少用戶基礎,背靠阿里這樣的行業巨頭,在技術上也不缺少後發優勢,需要思考的還是做產品的態度。林志玲、郭德綱等個性化的明星語音一度是高德的特色,“你好小德”的開啟也彌補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短板,同樣也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智能語音助手這件事上,高德地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