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炒米粿

每次吃炒米粿,就有一種過年的味道,也讓自己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薯圓

薯圓(贛南有些地方也叫薯包)是江西贛南地區重陽節前後會製作的一直當地美食。當然,薯圓不完全由米粉製作的,還含有當地的一種特產——紫淮山。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炒米粿

每次吃炒米粿,就有一種過年的味道,也讓自己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薯圓

薯圓(贛南有些地方也叫薯包)是江西贛南地區重陽節前後會製作的一直當地美食。當然,薯圓不完全由米粉製作的,還含有當地的一種特產——紫淮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薯圓

至於為何會是重陽前後做這個美食,一是因為做薯圓的原材料紫淮山,在重陽前後成熟上市,二是薯圓是油炸易帶食品,剛好這個時候贛南油茶成熟的季節,老百姓可以帶著薯圓上山摘油茶,以便於充飢。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炒米粿

每次吃炒米粿,就有一種過年的味道,也讓自己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薯圓

薯圓(贛南有些地方也叫薯包)是江西贛南地區重陽節前後會製作的一直當地美食。當然,薯圓不完全由米粉製作的,還含有當地的一種特產——紫淮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薯圓

至於為何會是重陽前後做這個美食,一是因為做薯圓的原材料紫淮山,在重陽前後成熟上市,二是薯圓是油炸易帶食品,剛好這個時候贛南油茶成熟的季節,老百姓可以帶著薯圓上山摘油茶,以便於充飢。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南本地紫淮山

製作過程就是:紫淮山削皮洗乾淨,搗成漿糊狀,加米粉(米粉與紫淮山比例為4:6左右,也可以用麵粉代替)、碎蔥,鹽,攪拌成糊狀(紫淮本身富含有水份,所以中間不需加水);

傳統的是用茶油來油炸,漿糊戳成團,入油鍋油炸,炸至酥軟金黃,能漂在油麵上就已熟了...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炒米粿

每次吃炒米粿,就有一種過年的味道,也讓自己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薯圓

薯圓(贛南有些地方也叫薯包)是江西贛南地區重陽節前後會製作的一直當地美食。當然,薯圓不完全由米粉製作的,還含有當地的一種特產——紫淮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薯圓

至於為何會是重陽前後做這個美食,一是因為做薯圓的原材料紫淮山,在重陽前後成熟上市,二是薯圓是油炸易帶食品,剛好這個時候贛南油茶成熟的季節,老百姓可以帶著薯圓上山摘油茶,以便於充飢。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南本地紫淮山

製作過程就是:紫淮山削皮洗乾淨,搗成漿糊狀,加米粉(米粉與紫淮山比例為4:6左右,也可以用麵粉代替)、碎蔥,鹽,攪拌成糊狀(紫淮本身富含有水份,所以中間不需加水);

傳統的是用茶油來油炸,漿糊戳成團,入油鍋油炸,炸至酥軟金黃,能漂在油麵上就已熟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炸薯圓

薯圓趁熱吃是最佳的,吃起來口感特好,外酥內軟,非常爽口,若趁熱再泡之於米酒中,食之又是別有一番風味,具活血祛風、暖胃補腎等養生之功效。

"

贛州地處江西南部,南接廣東,西臨湖南,東挨福建,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田少水豐,風景秀麗。大多數人對贛州的印象應該還是停留在紅色故都——瑞金身上吧。其實,贛州也是國內四大客家人聚居地(贛州、梅州、惠州及汀州)之一,贛州總人口982萬人,客家人就佔了98%。贛州旅遊資源極其豐富,2003年贛州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形成了“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家園、世界橙鄉、堪輿聖地”六大旅遊品牌。而贛深高鐵(贛州至深圳)2020年即將通車,贛州作為珠三角旅遊後花園的產業定位也將得到昇華。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江贛州上猶縣境內的五指峰

那麼到了贛州,自然不能錯過贛州的美食。在贛南客家風俗裡,對每個農曆節日都比較重視,因而衍生出在每個節日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除夕到元宵的肉圓、扣肉、白切雞等,清明的艾米粿,端午的粽子,中元節的蕉葉米粿,中秋節的月餅、花生、柚子,重陽節的薯圓以及臘月的黃元米粿....

贛州盛產水稻,粿,則是由稻米磨成粉後加工的一種米制品食物。北方愛麵食,南方愛稻米,南方的米粿,有艾葉粿、蕉葉米粿、黃元米粿等,每一種米粿,風味都不一樣。

包米粿

包米粿,其實跟廣東的腸粉、捆粄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米漿製品,但在製作流程、餡料、吃法和口感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州上猶縣包米粿

包米粿在江西贛南是比較普遍的早點,尤其以上猶縣最為出名,上猶地處贛西南,與湖南桂東交界,自然環境優越,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

上猶包米粿是上猶最普遍的早餐食品,幾乎每家賣早餐的小餐館都會製作包米粿。傳統的包米粿,其做法是比較複雜且費人工的: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上猶包米粿

首先需要選取本地優質大米,並浸泡一天一夜,目的就是使得大米泡軟便於磨漿;然後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現在可以用機器代替了,但感覺還是石磨更具口感)磨成米槳;米漿準備好了之後,將米漿均勻地淋在用竹篾編織的簸箕內,使米漿薄薄的淌滿簸箕,這時放在鍋裡用旺火蒸熟,就成了米皮,客家話叫燙皮,燙皮色澤潔白,晶瑩剔透;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包米粿製作過程

然後用竹篾劃成若干小塊,將炒熟的各種時令蔬菜(西葫蘆、蒲瓜、茄子、酸豆角等蔬菜餡)、豬肉等餡料放置在燙皮塊中間,然後包捲起來,淋點香油,就成了香味可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包米粿了,吃的時候蘸上醬油辣椒。當然,再配上一碗海帶豬肺湯(有包米粿的店就有這個海帶湯),那就更完美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豬肺海帶湯

蕉葉米粿

在贛南客家,每到農曆七月半的中元節,都是祭祀的重要時節,每家每戶都會宰殺鴨子,因為根據習俗需取鴨血塗抹在紙錢上焚燒給祖先——祭祖。同時,在這個節日中,也會製作一種米制品——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如其名,做之前需要割野香蕉(或芭蕉)的葉子晾乾,因為這個時候蕉葉肥厚,香氣濃郁,是最適合做蕉葉米粿的時候,同時早稻米也成熟上市了,新米、美食,趁祭祀節日犒勞下辛苦半年的自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

蕉葉米粿做法簡單,取糯米粳米各一半(可個人口味,口感硬一些的,粳米多些,口感軟些的糯米多些),用石磨磨粉,加糖水攪拌均勻揉成半乾半溼糊狀。蕉葉用開水煮一下,一為了高溫殺菌消毒,二為了蕉葉溼潤舒展以方便包裹。一切工作就緒後,取米糊團用蕉葉包裹成條塊狀,並用粽葉裹緊。包好的蕉葉米粿,放置鍋中蒸熟即可食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蕉葉米粿

蕉葉米粿可保存一個月之久,香甜可口,軟糯粘牙,是老百姓出去勞作,田間地頭都可以拿來充飢....(當然蕉葉也可以用粽葉代替)

黃元米粿

贛南的黃元米粿與江浙的年糕,湖南的餈粑...是如出一轍,但又各有地方特色。

贛南黃元米粿又稱黃米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歷史悠久,於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年臘月之時,田裡、山上的莊稼都差不多收拾完了,婦女們開始忙碌準備年貨糕點以備過年。在90年代以前,贛南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不大,大家族氣氛濃烈,打黃元米粿是一個熱熱鬧鬧的家族聚會場景。

首先,婦女們上山砍一種叫“黃元柴”的灌木,用火燒成灰,取灰泡水,然後用紗布過濾掉灰渣,取過濾後的水備用。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燒黃元柴取灰

然後,家族裡每家每戶拿出一些當年產的秋收稻米,將稻米浸泡到黃元柴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的大米,就變得金黃金黃的了....

當傍晚篝火升起的時候,祠堂裡,婦女們將已經浸泡好的黃元米用杉木做的飯甄盛裝,放置在大鐵鍋中猛火蒸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飯甄

金黃色的米飯熟了之後,男人們就該上場了,將米飯倒置大石臼中,男人們吆喝著勞動號角,富有節奏的圍著石臼打起了年糕。此時的孩子們也是歡快的,看著大人們打著年糕,翹首等著新鮮出爐的美食。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打黃元米粿

米粿打好了之後,從石臼中取出放到簸箕裡。男人、女人、小孩,老老少少圍著簸箕,趁熱,沾著白糖,品嚐這新鮮出爐的米粿,一個大家族,在這種氛圍中,其樂融融。

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婦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將黃元米粿做成圓餅狀,每家每戶根據自己出米多少,各自拿回去一些黃元米粿。黃元米粿放涼了之後,不會沾手,放置在灰鹼水當中便能保存很久。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黃元米粿

要吃的時候,取出米粿,用清水沖洗一下,切成片狀,蒸熟後沾白糖吃。但還有一種更地道更美味的做法,就是“炒黃元米粿”。

1、將黃元米粿切成手指粗的塊狀,同時準備冬天時令菜——菜心(白菜也可以),以及具有贛南風味的醃製辣椒——踏辣椒;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切成塊狀

2、鍋中放茶油熱鍋,倒入黃元米粿,快炒軟的時候,放入白菜心和踏辣椒,放少許鹽,白菜心炒熟了,米粿也熟了...一盤香噴噴的炒米粿也就新鮮出爐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炒米粿

每次吃炒米粿,就有一種過年的味道,也讓自己回憶起童年的記憶。

薯圓

薯圓(贛南有些地方也叫薯包)是江西贛南地區重陽節前後會製作的一直當地美食。當然,薯圓不完全由米粉製作的,還含有當地的一種特產——紫淮山。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薯圓

至於為何會是重陽前後做這個美食,一是因為做薯圓的原材料紫淮山,在重陽前後成熟上市,二是薯圓是油炸易帶食品,剛好這個時候贛南油茶成熟的季節,老百姓可以帶著薯圓上山摘油茶,以便於充飢。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贛南本地紫淮山

製作過程就是:紫淮山削皮洗乾淨,搗成漿糊狀,加米粉(米粉與紫淮山比例為4:6左右,也可以用麵粉代替)、碎蔥,鹽,攪拌成糊狀(紫淮本身富含有水份,所以中間不需加水);

傳統的是用茶油來油炸,漿糊戳成團,入油鍋油炸,炸至酥軟金黃,能漂在油麵上就已熟了...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炸薯圓

薯圓趁熱吃是最佳的,吃起來口感特好,外酥內軟,非常爽口,若趁熱再泡之於米酒中,食之又是別有一番風味,具活血祛風、暖胃補腎等養生之功效。

江西贛南革命老區,客家特色美食——粿

薯圓

當然,贛州還有其他美食,比如小炒魚、銀魚雞蛋湯、肉圓等,贛深高鐵即將通車了,歡迎來贛南旅遊,看看這風景如畫的革命老區的山山水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