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中八種基本技術問題'

"

編輯整理出鋼琴中共有八種基本技術問題:


1、均勻跑動技巧,這個指音階式跑動和琶音式跑動,把二十四個自然大小調的音階和琶音都彈得滾瓜爛熟,速度力度完全均勻。

2、初級手指獨立技巧,指五指範圍內平穩均勻的顫音。

3、一個八度範圍內,非連續性的三、六度雙音技巧。

4、八度技巧。包括抒情性的八度和技巧性的八度。八度技巧包含二十四個大小調的八度音階和八度琶音,以及分解八度和八度震音。

5、有力的,深沉的,飽滿的和絃技巧。人的一隻手五指最多能奏出一個九和絃,當然雙手齊用的話奏出十五和絃都沒問題。

6、雙音技巧。包括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連奏三、六度音階,雙音半音階。

7、復調技巧。要求一隻手能清晰地演奏出兩個以上聲部的技巧。李斯特的《風景》中共有七個聲部,平均每隻手要負責三個半聲部。

8、特殊技巧。包括大跳,重複音,長顫音,雙音顫音,雙音刮奏,高難度手指獨立等。

鋼琴基本功1

鋼琴演奏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其基本功包括很多內容和方面:

鋼琴最重要的基本功,也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是高抬指。所謂高抬指,就是在彈奏時儘量抬高手指的一種大幅度的關節運動。高抬指訓練作為一種最基礎的彈奏技巧,歷來被鋼琴師視為重中之重。如同武術高手一定要紮實的馬步功底一樣,一個職業琴手一定要有紮實的高抬指工夫,很多複雜的彈奏技巧均是建立在高抬指的基礎之上的。我們進行高抬指訓練的終極目的,就是要讓習琴者的每個手指都學會如何在琴鍵上“正確地走路”。高抬指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習琴歷程中的每一步,因為姿勢的正確性、肌肉的力量及各關節的協調一致性都建立在此基礎之上。因此,把高抬指的訓練比喻為嬰兒學步,一點不為過。

高抬指的彈奏方法要求首先在琴鍵上擺好手型,做好擊鍵前的準備動作。然後由指根部位高高地舉起手指,手指的第一關節適度彎曲,以手指自身的力量向下擊鍵。這樣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高抬指的彈奏。高抬、下鍵、指力、強度、力度控制以及時間分配,是掌握高抬指彈奏技巧的幾個關鍵,吃透了這些,則可謂得其要領,也就是等於掌握了高抬指。

正確的讀譜同樣是基本功之一。樂曲是作曲家內心的感情的表現,也是為了讓演奏者能瞭解作曲家的創造意圖,因而在開始練習時就首先要讀譜,用正確的方法讀譜來提高視奏能力,我們在對五線譜不熟悉時,常把那幾個音記在腦裡,低頭演奏不看譜,害怕彈錯,如長期這樣,眼睛就不能離開鍵盤,不但不會邊看譜邊彈,連最基本的識譜能力都沒有,因此,就會覺得枯燥、吃力,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看譜彈奏,養成看譜的習慣,而在彈奏中要看清譜號、調號、拍號,要記住指法,有關術語、音符、時值、表情記號等,養成邊看邊彈奏的好習慣。等到練習熟練、識譜能力、視奏能力都提高後才可以考慮背譜

練習手指是鋼琴演奏基本功的重要內容,練習基本功是彈奏鋼琴的基礎。十個手指的彈奏、力度、和各種的觸鍵方式都是直接影響到鋼琴演奏的重要環節,而對於手指的練習是為了更加獨立、平穩、靈活、清楚自主的彈奏,比如《哈農鋼琴練指法》它的每條練習都針對左右手不同的手指運動,獨立、主動性更強,左右手都能夠均衡的得到練習,使手指得到更好的鍛鍊,還有,什密特《鋼琴手指練習》也是為手指練習所作,此外還有很多,但總的說來並不是你彈了多少,而是你是怎樣去彈的,手指練習不像樂曲有好聽的音樂來刺激你的聽覺,而手指練習通常都比較枯燥無味,如不用心去彈,去體會,那手指的動作就會形成一種很機械的運動,這樣是得不到任何效果的,因此,在做手指練習時思想要集中,要認真,要注意手指的變化,要保持手型的正確抬指,迅速下鍵有力,而下鍵後又馬上將這一力量轉移到下一手指上,同時還要注意節奏的變化練習,以及其他的變化練習來強化手指的練習,在鋼琴演奏技術中,音階也是一種基礎,音階的內容包括:大調,小調。而大,小調又分為自然大調,自然小調,和聲,旋律小調,五聲音階,半音階等,它的練習又可分為:同向、反向,從一個八度到四個八度,可於不同的節奏變化來練習,在練習中要注意手指下鍵後起鍵要快,每個手指要做好準備,集中力量,音階講求的是快速又均勻。除了手指要放鬆以外,更重要的是穿、跨指的準備。穿、跨指要求快,手指提前到位來做好準備。用手腕配合。穿、跨指後手指要馬上返回,做好下一個準備的工作,而琶音的練習和音階是同樣重要的,琶音練習手的伸縮幅度比音階大,它一般的包括大、小三和絃,屬七和絃和其它三和絃,七和絃等轉位的練習,而琶音又分為短琶音和長琶音,練習琶音要注意手指力量的轉移,手腕的動作,而穿、跨指仍然的一個重點,在彈奏琶音時手臂不能來幫忙,跨度大的地方不能彈成斷奏,要連貫,當剛開始練習琶音時可用短琶音來幫助練習。

在鋼琴演奏中還有一個基本的訓練,那就是和絃,和絃包括三和絃、七和絃,屬七和絃等,和絃的練習有原位,轉位的練習,有整和絃也有分解和絃,一般先彈奏三和絃,首先要坐正,身體要放鬆,手臂、肩都要放鬆,要注意力量的轉移,要腳踏實地的來支撐你的整個身體,彈奏時身體要向前稍稍傾斜,而當手指在鍵盤上找好音後,要迅速的把力量從肩到大臂、小臂,再到手腕到手指最後力量都落在指尖上把力量送出去,聲音要結實,不能虛、飄,在彈奏和絃時送力量出去這個過程要快、準,彈下去時指尖要站立好,而其他部位要放鬆。

在我們學習鋼琴時,有時會因為基本功的不牢固而導致彈奏某些曲目的部分地方有困難,而影響了全曲的完美,而這時有困難的地方應該怎麼辦呢?那就需要把這些難點的地方提出來練習,在開始彈奏時,就先讀一遍譜,然後把難點的地方提出來練習,如果難點的地方是速度上不去,節奏不合拍,那就可能是手指不夠靈活,左手跟不上右手或右手絆著左手,那就要先分手練習,練好後又再慢速的合手,直到兩隻手都彈均勻,彈清楚了,就可以加速來練習了,如果難點是雙手位置不準確,老愛彈錯音的話,比如琶音和大跳的和絃等,那可能就是因為轉指、換指的不熟練,距離的位置感不強,距離感較差,那就要反覆練習,關鍵就是轉指、換指的缺口要反覆練習,練習找到手指的位置,用手腕來配合轉指、換指的位置、大跳和絃的位置,在反覆彈奏的過程中使手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到什麼位置該下什麼手指,到什麼距離該彈什麼和絃、什麼音,也還有看著譜不要看琴鍵的練習,這樣距離感就會更強了。

鋼琴之所以會被稱為“樂器之王”,是因為它能演各種多聲部的音樂,其中就有一種叫復調音樂,那我們彈奏復調作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首先要分清聲部,要用耳朵來聽辯,其次,是手指的彈奏能力,復調的學習已經成為我們學習鋼琴必不可少的了,復調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二聲部,有三聲部,甚至四聲部,而目前我們復調作品彈奏得最多的是巴赫的作品,從開始的《小前奏與賦格》到《二部、三部創意曲》再到《巴赫平均律集》這些都是復調音樂的一個體系,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作曲家寫復調音樂,但是我們想要彈好復調作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我們彈奏的時候就要注意,首先要讀譜,先把譜例分析一下,找出它的主題,它的這個主題會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調式上出現,那就要先把主題出現的地方搞清楚,然後分手把每個聲部彈清楚,搞清楚是幾個聲部、指法、節奏、調號,分手彈要彈得聲部清晰、明確、在復調作品中各個聲部都是獨立的,那就要求主題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主題在任何一個聲部出現都應該使別人很清楚的聽到,復調作品的每個聲部都是一個很獨立的聲部,所以彈奏時每個聲部都要做到清楚、明確,但是如果主題出現的聲部沒有彈奏得很清楚,而是讓其他聲部所蓋過,那這首曲子的主題部分就被掩蓋了,所以,在彈奏復調作品的時候要分清主次,其他聲部不能蓋過主題,主次要非常鮮明,要有對比,比如我們現在彈奏的較多的是巴赫的作品,那我產就必須瞭解巴赫生活的那個時代,創作作品的時代,巴赫是生活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上半葉的巴羅克後期,那時,他的復調作品都是在古鋼琴上而作的,那我們現代人用現代的鋼琴來演奏300多年前的作品就不得不考慮古鋼琴的特點和那時的生活背景,那我們在彈奏巴赫的復調作品時就要彈奏得平穩些,音樂起伏性小,不要用踏板,跳音彈鹹,非連音就可以了,不能彈得像其他作者比如貝多芬的作品那樣的強壯、熱情。

練好鋼琴基本功是一個綜合課題,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基本功練習中,尤其要注意對視覺、觸覺、聽覺的訓練,充分發揮這三覺的獨立作用與相互的結合:

三、克服一些不良傾向,練好鋼琴基本功

音樂能最敏感地觸及人的心靈,使人產生真善美的感悟。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開篇那澎湃的激情使人精神振奮,而其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高潮,卻讓人豁然開朗,領略到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如此的壯闊宏偉,激情萬丈,讓人不由得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貝多芬幾首奏鳴曲的結尾,讓人感悟到光明灑滿大地。梁祝愛情的情愛主題,讓人感到優美的旋律浸潤心靈而引起的共鳴。馬思聰的思鄉曲勾起了我們對家鄉的思戀,德沃夏克“致新大陸”的第二樂章主題,也深深包含著這種眷戀之情。而拉赫瑪尼諾夫悲劇性的激情,能把人生滄桑的感受抒發得淋漓盡致。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到鋼琴基本功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和演奏中切實加強基本功的錘鍊,勤於練習,不斷超越,就一定能夠達到鋼琴藝術的最新、最高境界!

鋼琴基本功2

紮實的基本功是彈奏任何一首鋼琴作品堅實的後盾。而且我們在學習鋼琴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練基本功。在評論一個人的演奏時,也經常會談到基本功扎不紮實,藝術表現如何等問題。同一首作品可以演奏出多種風格,這種風格是由個人對作品獨到理解所決定的。紮實的基本功也非常重要,對音樂的領悟力與一個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有關,而基本功則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得以提高並加以鞏固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足以證明學習藝術門類的艱苦性和長期性,而鋼琴的學習更是如此,有好的天賦,不勤學苦練,一首好樂曲是很難通過指尖表達出來的。在當今人才濟濟的年代,對於人才的衡量標準有了新的定義。

它包括:讀譜準確,正確的彈奏方法,手指的能力。淺談鋼琴基本功

讀譜準確是在彈奏時能正確地把譜面上音符的時值。各音符在鍵盤上的位置以及節奏對位等等,經過大腦的轉換並通過手指準確地反映到鍵盤上來。讀譜準確是彈奏鋼琴最起碼、最簡單的條件,也是最易出錯的基本功。要想有好的讀譜能力就須在一開始學琴時多唱譜彈奏、慢練。在節奏較複雜,音程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更應打節奏唱譜,熟練後再逐個到鋼琴上演奏。其實我們在演奏時,讀譜始終是基礎,只是把用嘴唱省略掉了,而直接用眼和大腦反映到手上來。所以讀譜試奏時,我們的眼睛和腦應該走在手的前面,不要等到彈到這個音時我們再去想譜面是什麼樣的。這時已經晚了。看譜時除了識別音位外還可以根據音程的大概關係確定音位、手位。淺談鋼琴基本功

近些年,考級的琴童越來越多,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沒有錯音,演奏也沒斷,可就是通不過呢?這時的主要問題是演奏方法,用什麼方法演奏,是學習鋼琴最為關鍵、最基本的問題。

一些人認為,彈琴就是動手指頭,只要手指頭能把音彈對了,彈響了,也就算會彈琴了。也不會去想狀態是否好,彈奏出來的聲音是否好聽,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和很不全面的認識。其實彈琴也是一項手指帶動手臂乃至全身心的運動,是需要掌握要領的。我們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彈奏方法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總體的持續放鬆與局部的暫時緊張(指用力)相結合的方法。在彈奏過程中,手、臂、肩、背直至整個上半身,要始終保持放鬆、自然的狀態,只有正在觸鍵的手指關節、手指尖才需要用力。我們要讓手保持一種狀態:讓指尖和手臂保持通暢,形成“兩點一線”把力直接放到手指尖上,這一手指彈奏完後,立即放鬆,輪到另一個手指彈奏時,另一個手指的指關節在觸鍵的瞬間用力。所以說彈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手指緊張與放鬆交替、結合的過程。在全過程中放鬆是極其重要的,也是較難掌握的。淺談鋼琴基本功

彈奏法(斷、連、跳)是彈奏技術(音階、和絃、琶音)的基礎,只有很好地全面地掌握了彈奏法,彈奏技術才能提高,彈奏的琴聲才能優美動聽,給人以藝術的感染力。錯誤的彈奏方法將使入誤歧途,所以從一開始學琴就必須十分重視方法,然後就要進行嚴格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手指能力,打好基本功。

手指的能力是指在彈奏鋼琴時每個手指是否有獨立練功的能力,在具有獨立性的基礎上是否靈活和有力,在實際彈奏過程中就表現為所演奏的音符具有一定的清晰度,均勻度和流暢度。淺談鋼琴基本功

因此我們必須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後,加強訓練指根關節人手即掌握關節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它包括斷奏和連奏訓練,特別是連奏,我們要明確地知道,連奏時每個手指要獨立主動,絕不能在連奏中每彈一個音就壓一次手腕,靠手腕的力量去壓琴鍵而發出聲音。而應把全臂的力量放到手指尖去,慢慢的練習,把每個掌關節動作先誇大地做出來,以求明確地感覺到這個動作的走向,手指也可以逐步加快下鍵速度,把聲音更明亮地彈奏出來。淺談鋼琴基本功

在訓練手指的獨立性手指能力時,通常採用五指練習、音階、《哈農》、《什密特》、《車爾尼599》等。彈奏這些時先要用慢速來練,一定要注意手指的快下放鬆。慢練過後,逐步加快基本練習或技術片段練習的速度,並且加大練習的強度,每一條練習曲要連續彈奏十次以上,對手指特別是掌關節進行強化訓練,在掌關節能力提高以後,要逐漸縮小手指的動作,彈得越快手指的動作就要越精練越小。要知道,慢練時動作誇大,那就會使手指張牙舞爪,窮於應付也容易緊張,速度自然也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們必須把練習的動作和正式演奏區分開來,練習時為了打開指根關節,活動開手指,我們用慢速、誇大的動作做高抬指的練習,而正式彈奏時手指要用最精簡、最節約的動作,以求達到最快。

在練習中同時需要注意均勻度的問題,有時在練習時,彈奏聲音很不平均,有的硬,有的虛!

輕重不一致,速度不均勻,這主要是由於手指缺乏獨立控制能力所造成的,要解決這一問題,一定踏實慢練,讓每個手指都能平均地得到鍛鍊,不能圖快而養成很多毛病,“欲速則不達”。除了慢練,必須要“聽”。用耳朵去檢驗,聽聲音是否均勻,速度是否平均,從慢練到快速,有毛病的地方要反覆練習,反覆聽,直到均勻為止。我們的手指天生的獨立性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四指和五指比較弱,所以要加強對他們的訓練,同時圍繞著四、五指結合周圍的手指單獨練習,多花點時間,持之以恆,手指的能力肯定會均勻起來的。淺談鋼琴基本功

隨著程度的加深,級別的提高,對彈奏中的流暢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流暢度是一個綜合了多方面要求的問題,首先要求手指的獨立和靈活。同時也要結合臂腕的協調和重量的調節,又牽涉到音樂的表情和感覺以及節奏的分組和律動。所以要做到流暢性需要做的是:首先要慢練,做到每個手指都能主動靈活,每個聲音都很清晰而有彈性,再逐步加快速度練習。其次,手臂、手腕和手指要協調配合,手指積極在第一線的活動:臂和腕要靈活調節,保證手指在每一音的彈奏中都處於最良好和有利的位置。再次:要在練習時根據節奏上標明的表情傾向,以增加音與音的流動感。淺談鋼琴基本功

只有基礎好了,樓房才能堅固,建立在沙漠上的房子是很容易倒塌的,只有基本功紮實了,手指靈活起來了,功夫才能有長進。俗話說“熟能生巧”,“巧”便是能力,有了這個能力便能心到手到,心到意到,得心應手,只有加強了手指訓練,手指觸覺才會敏感起來,並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

基本功練習是學習鋼琴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最枯燥最需要耐力和時間的環節,所以在練習基本功時還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靜:在彈奏樂器時,我們要做到人、琴、譜合一,情緒要跟著音樂走動。但在基本功練習時,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意志力練習,只有把心沉下來,才能堅持不懈,才能去想、去聽、去感受。淺談鋼琴基本功

二、多聽多想:聽聲音、聽音色、用心去辨別不同的演奏方法彈奏出來不同的音色,找到好的觸鍵手感,將其運用到實際演奏中,就要用心去體會,認真對待每一小節,每一個節拍,甚至每個音符。淺談鋼琴基本功

三、練習力爭興趣性:手指基本功練習曲譜一般都比較單一有規律,彈起來容易乏味,如果我們在彈奏時,對節奏進行一點變化,即會有不同的效果,手指同樣得到了練習。何樂而不為呢。《孩子們的哈農》就是這樣一種教材。淺談鋼琴基本功

四、提高人才的整體素養:強化訓練容易使學琴者產生知難而退的想法,更不用說自己去思考去創造了。所以學琴者應儘量的多方面接觸生活和藝術,因為藝術是相通的。只有真正的喜歡上生活、喜歡上音樂、喜歡上鋼琴,才能真正的去領悟、去思考,從而提高各方面的演奏水平,包括基本功。當他不再把基本功訓練當成任務和包袱時,演奏也就成功了一半。

手指能力的技術,是鋼琴技術中最根本最基礎的技術,也是最常用和多用的技術,所以我們要打好學生鋼琴演奏的基礎,練好基本功,從而真正提高學生鋼琴演奏的水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