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將自己定位為配角

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將自己定位為配角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

【編者按】

30年的銀蛇獎,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傑出的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著名教授,有的人還轉型為管理者,成為高校校長、各大醫院的院長、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家人……銀蛇獎成為他們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作為銀蛇獎發起單位之一,《文匯報》App開設“滬上名醫”專欄,選登銀蛇獎得主的精彩故事、奮鬥人生。

1983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專業畢業後留校,季建林被分配從事精神衛生專業時,心裡很有些彷徨,除了當時人們對心理衛生的重要性還沒有足夠的重視,他更擔心自己五年裡所學的臨床醫學專業會荒廢。

進入到精神衛生領域,尤其是出國學習了國外的先進經驗,季建林這才激起緊迫感:抑鬱和焦慮已成為精神衛生領域的常見疾病,引進介紹國外先進的診療技術和方法、開展抑鬱和焦慮障礙的臨床研究,成為他的主攻目標和責任擔當。

內外科醫生要早期“發現目標”

抑鬱、焦慮障礙是常見的精神障礙,國內近期的部分地區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達6.2%。數據顯示國外對於抑鬱症的治療率在50%以上,而國內的治療率不到10%。

季建林指出,國外資料顯示,約50%-80%的抑鬱障礙患者每年就診次數至少1次,但其診治的醫師80%-90%卻是非精神科醫師,即這些病人是在基層醫療或綜合醫院得到診治的。“內外科醫生應該有一個意識,在各項指標正常的情況下,患者存在多種軀體不適主訴要考慮鑑別是否有潛在的精神類疾患,如無法處理要進行及時轉診。”為了將專科指南進行簡化,提高內外科醫生對於精神類疾病症狀的識別、減少漏診,季建林引進了“四問題”簡易問診快速篩查抑鬱焦慮,並從2010年開始在綜合醫院進行推廣。如今,相當一部分內外科醫生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意識。

除了提高內外科醫生對於抑鬱和焦慮障礙等的早期識別,如何進行早期診斷以及規範治療也是季建林教授研究的重點。“抑鬱、焦慮不像感冒發燒,治療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診斷和治療都需要規範,”季建林說。

作為專家組成員,季建林參與編寫了國內外多部指南或共識的制訂,如《國際廣泛性焦慮障礙藥物治療指南》、中國抑鬱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等防治指南,失眠診治、激越精神科處置、神經系統疾病共病抑鬱焦慮診治等專家共識。

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將自己定位為配角

引進介紹國外先進的診療技術和方法、開展抑鬱和焦慮障礙的臨床研究,成為季建林的主攻目標和責任擔當

從軀體症狀中“察言觀色”

以前的觀念是抑鬱症是以情感症狀為特徵的精神障礙,而近10年來,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即除了情感症狀外,軀體症狀、認知症狀也是抑鬱症的臨床表現,並且已經達成共識。季建林是國內最早關注抑鬱症的軀體症狀的專家。

2000年,季建林牽頭開展比較研究,目的是瞭解抑鬱症病人常見軀體主訴、分析比較不同求醫主訴(軀體症狀主訴、精神症狀主訴)病人的臨床症狀特點及治療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抑鬱症病人最常見的三大類軀體主訴為疼痛(52%)、胃腸道症狀(25%)、疲勞和精力缺乏(16.7%),並且75%的軀體症狀主訴抑鬱症病人在深入問診時承認有精神症狀。經8周氟西汀治療,軀體症狀主訴組有效率和臨床治癒率分別為83%和51%,精神主訴組有效率和治癒率分別為86%和70%。

季建林得出結論,兩組病人都具有抑鬱症核心症狀,但軀體症狀主訴抑鬱症病人抑鬱嚴重程度較重,並且急性期治療時間可能需要更長。“它的臨床意義還在於,提醒醫生注意,不要僅僅通過患者口述情感症狀來判斷抑鬱症,而應該重視患者的軀體症狀。”季建林說。

“另外,我們以前的認識是隻要將患者的情感症狀處理好,患者的軀體症狀就會消失,但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也發現並不是那麼簡單。在處理患者情感症狀的同時,還不能忽略處理患者的軀體症狀。打比方來說,‘百憂解’這種抗抑鬱藥對於緩解患者的情感症狀非常有幫助,但對於患者的軀體症狀效果並不明顯,那對於有軀體症狀的患者來說選擇用藥就要區別對待。”季建林解釋。

滬上名醫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將自己定位為配角

季建林帶領的團隊堅持多年開展醫患溝通技能培訓

讓抑鬱症患者摘掉“有色眼鏡”

“抑鬱症患者就好比戴了副太陽眼鏡,消極悲觀地看待自我、看待世界、預測未來。認知行為治療實際上是幫病人把這副有色眼鏡摘掉,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季建林強調,抑鬱症的發病也與環境、社會因素有關,非藥物的心理治療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國內外的治療指南指出,輕至中度的抑鬱症患者,以及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抑鬱症患者,認知行為治療或人際關係治療有助於提高抗抑鬱療效。而且現有研究也發現,藥物聯合認知行為治療(CBT)可提高單純的藥物療效。

季建林曾接診過一個電話諮詢的患者。一名中學生在家裡被爸爸打了想要離家出走,在電話裡情緒非常激動。通常做法是各打五十大板、用大道理進行勸說,但這種方法往往無效。季建林採取的策略是慢慢改變患者的意識,順著她的思路改變她的認知。幾個來回之後,讓患者接受每個人都有難言之隱這個現狀,動搖她認為自己在家裡孤獨這個認識,緩和她的極端情緒。

季建林說,談話技巧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專業培訓,針對不同的對象應該運用不同的技巧。作為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認證的心理督導師之一,季建林率先在上海和國內比較系統地開展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培訓和指導工作,並引進和應用推廣了許多技術和方法,如電話心理諮詢、危機干預、認知行為治療、問題解決、短程精神動力學治療和人際心理治療等。

季建林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臨床一線工作,側重於認知行為治療和臨床醫學心理諮詢,志在改變抑鬱症、焦慮症患者的認知偏見,年門診保持5000餘人次,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病例。

醫生要學會“換位思考”

季建林曾經參與會診過一位心臟病的患者,老太太頭天晚上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要開刀的時候突然找不到人了,直到下午4點多才找回來。實際上,患者有術前焦慮,而對於一名精神科醫生來說,一方面要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另一方面,要解除外科醫生的後顧之憂,他們也會擔心患者會臨時逃跑。

“作為綜合醫院的精神科醫生,我們將自己定位為配角,在內外科醫生診治其他季建林帶領的團隊堅持多年開展醫患溝通技能培訓專科疾病的同時需要兼顧到患者的情緒、行為問題,而這些情緒、行為問題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對於這部分患者,需要精神科醫生與其他專科醫生共同處理。”季建林說。

過去20餘年,季建林一直在綜合醫院開展會診聯絡精神醫學和醫學心理諮詢工作,為上海和國內探索和建立了適合綜合醫院發展的會診聯絡精神衛生工作模式,真正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落實到實處,即從“看病/治病”轉變為“看病人/治病人”。開展與內外各科協作、共同診治和處理病人的相關問題,如術後譫妄、器官移植後抑鬱焦慮、慢性疼痛、心腦血管病人的心理康復等。

除了為患者做心理指導,季建林帶領的團隊與醫院醫務處等合作,堅持多年的醫患溝通技能培訓、緩解醫務人員職業壓力,培訓數千人次,覆蓋城市和醫院數十家,收穫廣泛好評。

源自英國的“巴林特小組”,是一種訓練臨床醫師處理醫患關係的方法。這種結合了分享感受、視角、模擬心理劇等元素的訓練,令醫生學會“換位思考”,從而理解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特點。歐美已將該訓練列為全科醫生職業培訓的必修課程。2009年,中山醫院作為滬上首家“吃螃蟹”的醫院,嘗試將“巴林特小組”作為心身醫學基本技能培訓的常規項目,每兩週定期在全院開展,至今已舉行過100多次活動,千餘名醫生參加並從中獲益。

季建林認為,綜合醫院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側重點與專科醫院的醫生有所不同,並非專注處理極端的嚴重精神障礙,更多地是側重門診和住院病人的情緒和行為等方面問題,看似是綜合醫院其他各科的配角,實則是整個醫院的潤滑劑,不僅要跟病人良好的溝通,也要跟醫院內外各科的同行良好溝通與協作,不可或缺,共同促進醫院的和諧健康發展。

名醫簡介

季建林:

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兼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主任,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和心身醫學分會常委。

長期從事綜合醫院精神衛生、抑鬱和焦慮障礙的診治,以及醫學心理諮詢和認知行為治療等,曾主編《醫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等教材,以及《綜合醫院精神衛生》《認知心理治療》等專著,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吳階平-楊森醫學研究獎等榮譽。

作者:屠俊

編輯:儲舒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