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伍玲 楊蔚然 胡兆紅)6月27日,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啟幕。多年來,跨越萬水千山,長沙與非洲在經貿、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緊密;在互補共贏的同時,“非長”情誼不斷昇華。

“非長”情深 攜手共興 長沙與非洲高質量高水平交流合作結碩果

投資熱土 長沙對非投資項目遍佈26個國家

6月12日,長沙直飛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定期航線正式開通,肯尼亞小夥Kiptoo來長沙只需要11小時30分鐘。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長沙正逐漸成為湖南對非合作的“排頭兵”。

近年來,非洲已成為眾多長沙企業投資貿易的首選之地,一大批長沙企業紛紛走進非洲。2000年至2018年,長沙在非洲的投資項目累計74個,投資總額5.08億美元,佔全省半壁江山。一大批長沙的產品、服務、技術、裝備、標準隨之走進非洲。

從2001年起,威勝集團對埃及、坦桑尼亞、南非、馬裡等非洲國家開展貿易,出口智能電錶、水錶等,並針對非洲市場自主研發出多個產品系列,對非業務佔到其海外業務的七成以上。去年,該企業在坦桑尼亞投資的工廠也投入運行。

“長沙企業對非投資呈現出新趨勢,開始從單純投資向深度紮根轉變,且投資意願更加主動積極,正不斷適應和滿足非洲投資需求的變化,呈現出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格局。”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2009年湖南路橋在參建剛果(布)國家一號公路時發現,該國水泥市場嚴重依賴進口。看到裡面蘊藏的商機,湖南路橋決定投建水泥廠。2013年剛果(布)FORSPAK水泥廠正式投產運營,年產高標號水泥能力達30萬噸。這不但解決了剛果(布)水泥短缺問題,還帶動了當地水泥、物流等產業發展。

越來越多的長沙企業和項目落地非洲。項目分佈在贊比亞、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安哥拉、尼日利亞、烏干達、乍得等26個國家,主要涉及礦業、農業、建築業、紡織服裝業、醫藥、服務業等行業。

貿易興旺 商貿平臺長沙創造

非洲的咖啡豆在中國熱賣,中國的服裝鞋帽在非洲暢銷,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一箇中非網絡貿易平臺在長沙悄然生長。

6月26日,“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正式上線,該平臺是中非貿易伙伴跨語言、跨時區、跨洲際的經貿大通道。

“在Kilisupply網站上,平均每天有超過200條來自中國採購商的求購信息。非洲產的鮮花、堅果、水果、紅茶、咖啡、葡萄酒、木雕、手工藝品受到青睞。” “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運營商KilimallCEO楊濤介紹,非洲企業通過該平臺從中國批量購買製造機械、工業設備、照明和建築材料等商品,能享受10%~50%的價格優惠。而中國消費者通過該平臺購買非洲的咖啡、堅果,只需2~5天即可收到貨品。

“非長”之間,經貿相融相通,進出口額一路走高。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長沙與非洲外貿進出口額達到7.3億美元,同比增長90.5%。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多長沙企業走進非洲,也帶動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電設備、電子產品、新能源設備等“長沙製造”出口到非洲這片熱土。

“‘長沙優勢’與‘非洲稟賦’非常契合。” 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長沙與非洲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從長沙的出口品種來看,除了傳統的紡織、服裝等初級加工產品輸出非洲之外,成套機電設備、大中型工程機械、電子產品、新能源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也有明顯提升,這一現象說明長沙和非洲之間的經貿往來正朝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乘著首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這股東風,長沙與非洲的合作,正向著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新階段邁進。

抱團出海 打造埃塞俄比亞-湖南工業園

在非洲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東的阿達瑪市,有一片120餘公頃的土地,正崛起一棟棟現代化廠房,這是埃塞俄比亞-湖南工業園的所在地。

2016年3月,埃塞俄比亞與湖南簽訂《埃塞俄比亞-湖南裝備製造合作園區》合作備忘錄,共建埃塞俄比亞-湖南工業園。該項目於2017年11月正式動工建設,如今已有累計13家企業簽訂了入園意向協議。

湖南與非洲的經貿往來已久,貿易方式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從最早的商品貿易、成立辦事處,到建立分公司、建設海外產業園,再到如今共建工業園。

這既是雙方順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敞開懷抱深擁,也是雙方深化產能合作的探索性嘗試。

埃塞俄比亞-湖南工業園是湖南主動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省級政府層面在非洲推動建設的首個樣板開發區。項目總投資3.5億美元,佔地總面積122公頃(1830畝),建築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在產業定位上,工業園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創匯型為導向的機械製造、建材建工、傢俱家電、紡織服飾等產業,將建成以外向型製造業為主,同時發展為工業園配套服務的倉儲、物流、培訓、商貿、醫療、餐飲等服務業,著力打造集工業製造、出口加工、商務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工業新城。

目前,工業園已規劃形成工業生產用地、海關配套用地、綜合配套用地、市政配套用地、商業配套用地等五大類佈局。長沙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園區的開發建設,將為湘埃雙方產能發揮、優勢互補搭建良好平臺,也將成為湖南產業和企業進入非洲的橋頭堡。

援外醫療 白衣天使46年救治病人83萬人次

塞拉利昂和津巴布韋,都是“一帶一路”上的非洲國家。6月22日上午,中國(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和第17批援津巴布韋醫療隊從長沙啟程,奔赴兩地執行醫療援助任務。

這不是首次出發。1973年,湖南第一支援助塞拉利昂醫療隊踏上熱情奔放的非洲大地,開啟湖南援外醫療的歷史篇章;1985年,湖南又增加向津巴布韋派遣醫療隊的任務。

2014年,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塞拉利昂病死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跨國航班停飛,國外人員撤離,邊境貿易停止,我們卻毅然選擇堅守!”第5批援塞醫療隊員胡金偉記憶猶新,即使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裡,醫護人員也必須穿著厚厚的4層防護服,戴3層手套,套4層鞋套,每完成一次任務走出隔離區,衣服都能擰出水來,最終取得援塞抗疫“打勝仗、零感染、全治癒”的戰果。

2018年9月,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出現嚴重霍亂疫情,造成當地7000多人受到感染,32人死亡。第16批援津醫療隊積極投身當地疫情的防治,宣傳防治知識、指導用藥就醫,為當地民眾購買大量亟需的藥品、消毒劑,深入疫區霍亂處置醫院臨時病房,實地瞭解病人病情,提供醫療諮詢和幫助。

歲月崢嶸。46年來,湖南先後派出長期援外醫療隊員36批468人次、短期援外醫療隊員13批157人次,醫療隊共救治病人83萬人次、完成手術20餘萬臺,成功實施了許多以前在當地無法開展的手術。一批批湖南援非醫療隊員帶著使命出發,為祖國為湖南贏得榮譽,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他們傳承接力,與非洲人民攜手共命運,同心促健康,鋪就了一條健康之路、和平之路、幸福之路。

人文交流 奏響湘非友誼美妙樂章

熱情奔放的非洲舞蹈、栩栩如生的非洲動物、古老神祕的非洲壁畫……走進位於長沙市開福區沙坪小鎮的河村非洲園,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非洲風情。作為全國首家以非洲風情為特色的農莊,自2018年7月開園以來,先後有來自烏干達、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藝人來到這裡傳播非洲文化藝術。6月25日,湖南-烏干達文化旅遊合作座談會就在河村非洲園舉行。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近年來,長沙與非洲之間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 為中非友誼增添了美妙樂章。

很多人都記得2004年在湖南掀起非洲熱的湖南非洲藝術節。從當年5月9日開始,參加藝術節的140多位非洲藝術家在湖南巡迴演出。5月17日晚,帶著古老遙遠大陸的特有風情,來自埃及、埃塞俄比亞、博茨瓦納、剛果(金)、肯尼亞、毛里求斯、尼日利亞、南非和坦桑尼亞等9個非洲國家的藝術團,在長沙聯袂舉辦了一場精彩晚會,在長沙人心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記。

10年之後,2014年,湖南民族藝術團一行25人赴非洲參加貝寧共和國的國慶演出,並順訪喀麥隆進行文化交流。看到一群黑皮膚的兒童和青年演唱《龍的傳人》《但願人長久》,進行武術、書法、二胡表演,有板有眼的演出,中國風十足,湖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團長曹鵬淚溼眼眶。

長沙與剛果(布)布拉柴維爾市、烏干達恩德培市結為友好城市。隨著對外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堅實,長沙向更多的非洲“小夥伴”發出了“好友申請”。

為推動湖南與非洲地方政府及民間的友好往來,長沙率先出臺深化對非友好交流合作3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充分彰顯長沙在深化對非友好交流合作中的省會擔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