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問”留學生推搡中國交警事件

微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問”留學生推搡中國交警事件

7月9日,福州街頭,一位騎電動車、載一名中國女子的外籍男子在被交警攔下後,竟對警察暴力推搡。

經查,該外籍男子為福州農林大學國際學院留學生。這一事件目前的進展是:經過批評教育,該男子認識到自身錯誤,並書面悔過。目前,警方已對該男子的交通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其所在學院已將該人帶回,將加強教育。

這一事件看上去已經處理結束了,但在網上的討論並沒有就此消停。留學生在鬧市街頭公然推搡交警,他到底在不知不覺間推到了什麼?為何處理結果來了,討論餘波還在?公眾聚焦的,基本是以下三個維度:

首先,警察的執法,必須“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尺度,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在街頭沒有遵守交通規則,該怎樣處罰,就應怎樣處罰。平心而論,交警每天在街頭執法,但會遇到各種複雜的、意想不到的情況。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法律之所以神聖不可侵犯,就是通過執法的剛性來保證的。很多時候,民警正面“剛”,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是為了法律的面子。法律有威嚴,民眾就有安全感。所以,推搡警察的留學生依法受到處罰是必然的。

根據7月10日,福州警方發佈通報:已對該男子交通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微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問”留學生推搡中國交警事件

其次,留學生的管理,怎麼管?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隨著教育國際化工作的穩步推進,如今大學裡的外國留學生確實越來越多了。2018年,來華留學生已超49萬人,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

留學生數量逐年攀升,本身是件好事,說明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看好中國,被中國良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所吸引,願意到中國來學習、發展。但另一方面,當“留學中國”日益成為一個品牌的同時,更多的高校如何進一步加強對留學生的管理,也是當務之急。

高校在對留學生開始培養的過程中,除了提供修習語言和中國文化的相關課程,法律這門課必須要上好,這也是讓留學生更好地瞭解中國的一個方面。不因外國人以漢語不好為由,而在相關課程的考核中“放水”,不因外國人以不瞭解中國文化為由,就放低對相關專業學習的要求——這些環節如果都抓緊抓好,留學生就能從身邊的校園環境中感受到制度的剛性。

此次的事件也提醒我們,對留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教育,育人是更重要的方面。要讓更多留學生耳濡目染,感受到中國是一個友好國家,更是一個法治國家。

再次,推搡事件結果來了,怎麼看?

從參與這一事件的網民具體討論中,一種聲音認為,對留學生的處罰太輕了。有人甚至“代入”,如果是中國的大學生推搡交警呢?如果是一個別的普通人有類似的行為呢?……

其實,對一則具體的違法事件進行處罰,我們要相信警方有足夠的依法辦案能力,要相信這樣的處理結果必然是以具體的法律條款為準繩而裁決、作出的。按照筆者的看法,過度的演繹、無休止的“代入”和不必要的情緒渲染,其實沒有必要。

一個社會是否成熟,有一個標誌:那就是在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時,國民發表的意見是否理性、成熟。就事論事地討論問題,集中民智、形成一些正確意見,將有助於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相反,過分敏感的神經,以及一些充滿情緒化的評論,則會把一些理性的討論帶偏。最後,除了空發牢騷,留下的是一地雞毛和負能量。

作者:樊麗萍

編輯:樊麗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