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培養孩子興趣,提高孩子審美情趣本是好事。但是許多家長卻犯了一個耽誤孩子終身的錯誤——碎片化教育。

開學季,也是各個培訓班搶人的季節。帶孩子去報名,回來的傳單可以做一本本市教輔機構黃頁。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躲得過各種興趣班。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實在學的太累了,那麼就再報個足球、籃球、跆拳道來放鬆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身體。

同事家孩子小樂,幼兒園小班開始學繪畫,中班開始學舞蹈,大班開的學鋼琴,今年上一年級了,小樂媽媽覺得英語很有必要學一下,於是參加了2個英語培訓機構的試聽課。試聽回家後的最大感受居然是:太遲了,小樂居然是班裡接觸英語最大的孩子。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培養孩子興趣,提高孩子審美情趣本是好事。但是許多家長卻犯了一個耽誤孩子終身的錯誤——碎片化教育。

開學季,也是各個培訓班搶人的季節。帶孩子去報名,回來的傳單可以做一本本市教輔機構黃頁。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躲得過各種興趣班。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實在學的太累了,那麼就再報個足球、籃球、跆拳道來放鬆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身體。

同事家孩子小樂,幼兒園小班開始學繪畫,中班開始學舞蹈,大班開的學鋼琴,今年上一年級了,小樂媽媽覺得英語很有必要學一下,於是參加了2個英語培訓機構的試聽課。試聽回家後的最大感受居然是:太遲了,小樂居然是班裡接觸英語最大的孩子。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5-7歲,被稱為孩子大腦發育的第二黃金期,也是孩子開始認知的關鍵時期。誰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落後,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小孩。於是,上一代人沒有完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下一代人的硬性要求。

但是在調查中發現,興趣班跳班情況非常普遍,能夠在一個興趣班堅持下來的孩子鳳毛麟角。許多數孩子存在看著非常感興趣,學著覺得沒意思的現象,一年換兩三個興趣班成為了常態。

嘟嘟剛剛開始學習架子鼓的時候非常投入,每天回家都會跟著歌曲練習,在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上更是大放異彩。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嘟嘟度過了入門的福利期,進入了平臺期。枯燥的節奏練習讓嘟嘟對架子鼓由愛轉恨,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兒歌的伴奏了,於是就讓嘟嘟停止的架子鼓學習,轉而去學畫畫。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培養孩子興趣,提高孩子審美情趣本是好事。但是許多家長卻犯了一個耽誤孩子終身的錯誤——碎片化教育。

開學季,也是各個培訓班搶人的季節。帶孩子去報名,回來的傳單可以做一本本市教輔機構黃頁。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躲得過各種興趣班。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實在學的太累了,那麼就再報個足球、籃球、跆拳道來放鬆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身體。

同事家孩子小樂,幼兒園小班開始學繪畫,中班開始學舞蹈,大班開的學鋼琴,今年上一年級了,小樂媽媽覺得英語很有必要學一下,於是參加了2個英語培訓機構的試聽課。試聽回家後的最大感受居然是:太遲了,小樂居然是班裡接觸英語最大的孩子。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5-7歲,被稱為孩子大腦發育的第二黃金期,也是孩子開始認知的關鍵時期。誰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落後,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小孩。於是,上一代人沒有完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下一代人的硬性要求。

但是在調查中發現,興趣班跳班情況非常普遍,能夠在一個興趣班堅持下來的孩子鳳毛麟角。許多數孩子存在看著非常感興趣,學著覺得沒意思的現象,一年換兩三個興趣班成為了常態。

嘟嘟剛剛開始學習架子鼓的時候非常投入,每天回家都會跟著歌曲練習,在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上更是大放異彩。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嘟嘟度過了入門的福利期,進入了平臺期。枯燥的節奏練習讓嘟嘟對架子鼓由愛轉恨,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兒歌的伴奏了,於是就讓嘟嘟停止的架子鼓學習,轉而去學畫畫。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王姐家的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於是她讓孩子停止了繪畫的學習,轉而去學書法。在她認為,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上小學辦個手抄報足夠了。

作為年輕家長,小周對網絡教育很感興趣,手機上、pad上給孩子下滿了各種教育軟件。可是這一年多來,小周發現孩子並沒有跟著軟件的進度在走,只是在入門階段來回徘徊。

到底什麼是碎片化教育呢?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培養孩子興趣,提高孩子審美情趣本是好事。但是許多家長卻犯了一個耽誤孩子終身的錯誤——碎片化教育。

開學季,也是各個培訓班搶人的季節。帶孩子去報名,回來的傳單可以做一本本市教輔機構黃頁。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躲得過各種興趣班。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實在學的太累了,那麼就再報個足球、籃球、跆拳道來放鬆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身體。

同事家孩子小樂,幼兒園小班開始學繪畫,中班開始學舞蹈,大班開的學鋼琴,今年上一年級了,小樂媽媽覺得英語很有必要學一下,於是參加了2個英語培訓機構的試聽課。試聽回家後的最大感受居然是:太遲了,小樂居然是班裡接觸英語最大的孩子。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5-7歲,被稱為孩子大腦發育的第二黃金期,也是孩子開始認知的關鍵時期。誰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落後,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小孩。於是,上一代人沒有完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下一代人的硬性要求。

但是在調查中發現,興趣班跳班情況非常普遍,能夠在一個興趣班堅持下來的孩子鳳毛麟角。許多數孩子存在看著非常感興趣,學著覺得沒意思的現象,一年換兩三個興趣班成為了常態。

嘟嘟剛剛開始學習架子鼓的時候非常投入,每天回家都會跟著歌曲練習,在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上更是大放異彩。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嘟嘟度過了入門的福利期,進入了平臺期。枯燥的節奏練習讓嘟嘟對架子鼓由愛轉恨,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兒歌的伴奏了,於是就讓嘟嘟停止的架子鼓學習,轉而去學畫畫。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王姐家的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於是她讓孩子停止了繪畫的學習,轉而去學書法。在她認為,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上小學辦個手抄報足夠了。

作為年輕家長,小周對網絡教育很感興趣,手機上、pad上給孩子下滿了各種教育軟件。可是這一年多來,小周發現孩子並沒有跟著軟件的進度在走,只是在入門階段來回徘徊。

到底什麼是碎片化教育呢?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1.淺嘗輒止

許多家長覺得無論學習什麼都是一個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事情。可是,我們許多孩子甚至連這門課的門牌號都沒有看清就被家長帶到了下一扇門。要知道,無論學習什麼,那扇門非但不是自動門,而且異常沉重。

推門而入不但需要孩子自身感興趣,更需要時間和努力去將門一絲絲推開。

郭德綱講過,人人都覺得說相聲是最簡單的事情,因為人人都長一張嘴。但是怎麼講能讓人花錢聽自己講就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這其中沒有多少年的功夫是練不出來的。

2.重表現而不重基礎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孩子學習興趣班,最重要的就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能不能獲獎,能不能上臺表演是評判孩子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於是許多輔導班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想法,不重視基礎功的訓練,一上來就編排節目,參加各種活動。一到暑假各種頒獎夏令營塞滿了酒店,一到寒假,大大小小的春晚都不夠孩子們用了。

碎片化教育的危害

碎片化閱讀+條塊化整理目前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成年人學習方法。但對於知識體系尚未成型的兒童來說,碎片化閱讀對孩子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並沒有好處。

請一定要保護孩子整塊閱讀的能力和習慣。

碎片化教育也是相同的道理,5-7歲的孩子,對世界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正是用自己全部神經元與這個世界相連接的黃金時期。

低年級的孩子們,主要處於認識世界認知社會的重要過程。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有限,自然目光就不能像大人這樣長遠,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們在讀書時會對書中細枝末節非常感興趣,而這部分內容其實並非主線內容,這正是孩子們在努力用自己的神經元與這個世界建立鏈接。

家長們頻繁的更換孩子的興趣班,就相當於剛剛撥通的電話,還沒有說正式內容,就掛斷電話一樣。孩子們並沒有真正獲得有用的信息。

在孩子們看來,碎片化教育過程更像是盲人摸象,如果沒有系統整體的學習,那麼孩子們就不會將這門課的骨架立起來。

雖然學習內容不同,但是興趣班的習慣一定會被被帶到孩子學校學習上。缺少耐心、學習不深入,遇到瓶頸期知難而返。

怎樣避免碎片化教育

"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培養孩子興趣,提高孩子審美情趣本是好事。但是許多家長卻犯了一個耽誤孩子終身的錯誤——碎片化教育。

開學季,也是各個培訓班搶人的季節。帶孩子去報名,回來的傳單可以做一本本市教輔機構黃頁。

相信沒有幾個孩子能躲得過各種興趣班。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實在學的太累了,那麼就再報個足球、籃球、跆拳道來放鬆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身體。

同事家孩子小樂,幼兒園小班開始學繪畫,中班開始學舞蹈,大班開的學鋼琴,今年上一年級了,小樂媽媽覺得英語很有必要學一下,於是參加了2個英語培訓機構的試聽課。試聽回家後的最大感受居然是:太遲了,小樂居然是班裡接觸英語最大的孩子。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5-7歲,被稱為孩子大腦發育的第二黃金期,也是孩子開始認知的關鍵時期。誰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落後,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小孩。於是,上一代人沒有完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下一代人的硬性要求。

但是在調查中發現,興趣班跳班情況非常普遍,能夠在一個興趣班堅持下來的孩子鳳毛麟角。許多數孩子存在看著非常感興趣,學著覺得沒意思的現象,一年換兩三個興趣班成為了常態。

嘟嘟剛剛開始學習架子鼓的時候非常投入,每天回家都會跟著歌曲練習,在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上更是大放異彩。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嘟嘟度過了入門的福利期,進入了平臺期。枯燥的節奏練習讓嘟嘟對架子鼓由愛轉恨,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兒歌的伴奏了,於是就讓嘟嘟停止的架子鼓學習,轉而去學畫畫。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王姐家的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於是她讓孩子停止了繪畫的學習,轉而去學書法。在她認為,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上小學辦個手抄報足夠了。

作為年輕家長,小周對網絡教育很感興趣,手機上、pad上給孩子下滿了各種教育軟件。可是這一年多來,小周發現孩子並沒有跟著軟件的進度在走,只是在入門階段來回徘徊。

到底什麼是碎片化教育呢?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1.淺嘗輒止

許多家長覺得無論學習什麼都是一個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事情。可是,我們許多孩子甚至連這門課的門牌號都沒有看清就被家長帶到了下一扇門。要知道,無論學習什麼,那扇門非但不是自動門,而且異常沉重。

推門而入不但需要孩子自身感興趣,更需要時間和努力去將門一絲絲推開。

郭德綱講過,人人都覺得說相聲是最簡單的事情,因為人人都長一張嘴。但是怎麼講能讓人花錢聽自己講就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這其中沒有多少年的功夫是練不出來的。

2.重表現而不重基礎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孩子學習興趣班,最重要的就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能不能獲獎,能不能上臺表演是評判孩子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於是許多輔導班為了迎合家長的這種想法,不重視基礎功的訓練,一上來就編排節目,參加各種活動。一到暑假各種頒獎夏令營塞滿了酒店,一到寒假,大大小小的春晚都不夠孩子們用了。

碎片化教育的危害

碎片化閱讀+條塊化整理目前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成年人學習方法。但對於知識體系尚未成型的兒童來說,碎片化閱讀對孩子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並沒有好處。

請一定要保護孩子整塊閱讀的能力和習慣。

碎片化教育也是相同的道理,5-7歲的孩子,對世界萬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正是用自己全部神經元與這個世界相連接的黃金時期。

低年級的孩子們,主要處於認識世界認知社會的重要過程。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有限,自然目光就不能像大人這樣長遠,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們在讀書時會對書中細枝末節非常感興趣,而這部分內容其實並非主線內容,這正是孩子們在努力用自己的神經元與這個世界建立鏈接。

家長們頻繁的更換孩子的興趣班,就相當於剛剛撥通的電話,還沒有說正式內容,就掛斷電話一樣。孩子們並沒有真正獲得有用的信息。

在孩子們看來,碎片化教育過程更像是盲人摸象,如果沒有系統整體的學習,那麼孩子們就不會將這門課的骨架立起來。

雖然學習內容不同,但是興趣班的習慣一定會被被帶到孩子學校學習上。缺少耐心、學習不深入,遇到瓶頸期知難而返。

怎樣避免碎片化教育

低年級家長教育盲區:比碎片化閱讀危害更大的是碎片化教育

作為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與孩子多去看看他感興趣的活動,然後與孩子一起規劃學習目標。將每個階段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地列出來,這樣就避免了家長的急功近利,也避免了孩子在平臺期的枯燥乏味。要讓孩子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成為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生活習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