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最難忘的端午節

相同的節日,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印象,以至於形成不同人生獨特的記憶。

端午節,關於這個節日最初的印象,竟然不是吃粽子,而是92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的一個雄黃酒片段。

童年陰影:白娘子的變身傳奇

端午節到了,老百姓都買雄黃酒來喝,說這樣才能解五毒,避百邪,在法海的蠱惑下,許仙帶了高濃度的雄黃酒回來邀白素貞共飲,白素貞當然明白其中厲害,喝了兩杯之後開始推阻。

許仙來了一段真情表白唱詞,一謝恩情同心協力創家業,願白頭偕老共此生;二謝白素貞懷孕傳後人,是兒是女我都愛,女是鳳凰兒是麟;三杯表真情,地老天荒不變心,海枯石爛金石盟。

女人果然是聽覺動物,面對許仙真摯的甜言蜜語,雖然潛意識中明白喝酒會帶來不可控制的場面和難以想象的後果,但彼時情意綿綿,飲下第三杯酒,並表示粉身碎骨也甘心。

果然喝下第三杯的白素貞發現杯底有紅色殘留,許仙滿臉不知情的表示,端午節喝雄黃酒最好了,自己還特意多加了劑量。

於是就有了堪稱童年陰影的影視場面--白娘子吃雄黃酒—現了原形。

趙雅芝葉童版的白娘子熱播時,那時候不過懵懵懂懂的幼兒園小班年紀,還看不懂演的什麼劇情,但最喜歡片頭從蛇變成美麗的白娘子的一幕,最恐懼看的就是白娘子的端午變身,以至於白娘子變成一條白色巨蟒從床帷後噴薄而出的景象,到現在都有些不忍直視。

白娘子變成大蛇是人們想象的傳奇,這樣的駭人事情在現實中不會發生,但是端午飲酒,用雄黃溶解於酒中噴灑在牆根門縫等陰暗地方防蚊蟲滋生,在民間倒是常聽說。

端午時節,正值盛夏來臨,天氣開始變熱,各種蚊蟲蟻蚋孳生,所以也是提醒人們,夏日炎炎,要注意防病驅蟲。

雄黃藥性至陽,酒亦是大陽之物,雄黃酒是陽上加陽為重陽,能破邪祟,用來驅蟲消毒效果當然是可觀的,類似的習俗還有:香草沐浴,懸掛菖蒲艾草等等,在一些詩詞中也有痕跡可尋,比如在市井悠閒生活的夫子:

朝中措·年年重五近佳辰 元好問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滿酌九霞香醞,壽君兩鬢長春。

閨中美秀,如何賦得,林下精神。早辦荊釵布袖,共為雲水閒人。

年年臨近端午節,新種的蒲艾正值新收,晾放在房前簷下。斟上滿杯的美酒,希望青春永駐,時光不老。

閨閣內人,哪裡懂得幽僻之境的靜寂,又如何賦得退隱之處的風花雪月?還是隻管置辦好家中的柴米油鹽,荊釵布袖,一同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繁華過處皆如煙,平淡人生靜靜過,元好問的一首詞頗有我就在我的一方屋簷下,品味生活的陰晴冷暖,品味生活的甘淡質樸。

記憶中最難忘的端午節

又比如近代文學家俞平伯筆下的兩組小詩:

清潤端陽節,茅簷插艾新。分嘗初刈麥,慚荷對農民。《端午節》其一

這個端午節,晨間尚餘清涼溫潤,家中的屋簷下新掛了才割下的艾草。鄰居家又送來一些新收割的麥子給我嚐鮮,如此,我有何德何能何所有,拿什麼來回贈他們呢!慚愧啊,慚愧。

晨興才啟戶,艾葉拂人頭。知是中天近,鄰居為我留。《端午節》

早起才開門,就被懸在門前的艾枝艾葉迎面輕拂。心裡明白這是端午節近了,鄰居為我留出來的一把艾。

要知道艾草不僅僅能驅蚊驅邪,它還能帶來溫暖。艾草三月發芽生長,端午前後最為茂盛,新割下的艾草味道並不濃重,反而放置越久越沉鬱馨香。扶衰底要三年艾,用拙何嗟六日蟾,說的就是艾草用來做艾灸養生除病,時間越陳,品質越好。

俞平伯筆下的端午融進了日常的生活,它不張揚,不浮誇,不高冷,它只是生活中一個平凡的日常,在這些日常中,我們能讀出鄰里間的和睦融洽,也能感受到俞平伯的低調親和。所以他們鄰里間往來的看似是一把艾草,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少年信仰: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的青少年時期,端午節還不是小長假,一部分端午節日都是在學校過,與同學過,在讀書聲中過,解習題中過。只要有這段經歷,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因“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被下放的三閭大夫,屈原。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又是為何而設立呢?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

我站在楚江邊,眼前一片煙潑淼淼,浩蕩東去。不禁苦笑,如此寬闊的大江,為何不能包容一顆愛國的心,不能為敢於說真話的人洗刷冤屈呢!

屈原的愛國憂憤,屈原與楚國王之間的相愛相殺,文人借屈原賈誼表達懷才不遇…這些都沒能吸引為之側目,反倒是讀到與屈原相關的詩詞歌賦,成為鑲在心間美好的意境。

記憶中最難忘的端午節

​比如《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四季輪換,時光易逝。草木會由盛到衰,美人難免遲暮,有誰身體永遠不會衰老呢!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朝無飲,但飲木蘭之墜露;夕無餐,但食秋菊之落英。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我不願哀泣,但此刻,嘆息,流淚,只為艱苦多難的老百姓哀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像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長成了憂國憂民無私高尚的愛國主義大樹,長成了矢志不渝為個人理想堅守之樹,長成了奔放浪漫瑰麗的浪漫主義詩歌之樹。

借楚辭中《漁父》一篇結尾: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屈原投江而去,漁父划槳離去。到底要隨波逐流還是要堅持自我呢?

到底要與世推移順勢而為,還是堅強不屈做那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呢?

還是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的滄海一聲笑呢?

路漫漫而修遠,人生路上依然要上下求索。

作者:小安,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