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豆腐 手工藝 藝術 美文 歸農造寸 歸農造寸 2017-10-20

我們對匠人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敬畏,

總以為匠人離我們很遠。

其實不然,匠人就在我們身邊,

有可能還是我們的朋友、鄰居。

之所以對匠人心懷一份敬畏,除了匠人專注與自己的行業外,更多的是這種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執著精神,一種對信念的堅守和傳承。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作家申賦漁的《匠人》一書中,

讓小匠徹底感受到匠人的溫暖。

在一個毫無藝術氛圍的申村中,

就有很多的平凡匠人。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如申賦漁有三個身份:

木匠的孫子、雜匠的侄子、扎燈匠的外孫。

他周圍的親戚全是跟匠人有關係的工作。

這本書沒有強調手藝的傳承、匠心,

只是單純地記錄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故事。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有一個手藝不怎麼樣的剃頭匠,

一年到頭剃頭,因不收錢格外受尊重,

只是挨家挨戶的吃飯。

他每年只有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有收穫。

坐在自己家門口等著全村的人給他送東西。

你送多少都無所謂,他不管。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還有一個賣豆腐的豆腐匠,

他不全是義務地給大家幫忙。

在年三十前,小年以後家家戶戶去做豆腐。

自己不會做豆腐的,就要到豆腐匠家裡去,

自己帶著草和柴火,帶著用磨磨好的豆子。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然後他把豆腐一家家做出來。

做出來以後,豆腐渣要留一點給他。

但來年必有一天,要請豆腐匠到家裡吃飯。

這是他最自豪,最有面子的時候。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雖然這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

但他們有可能就是你的父親、爺爺。

某種意義上說,是生命的一部分。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作者花了5年的時間採訪、寫書。

當書完成時,

原先採訪的這十多個人,就只剩下兩個。

其他人全不在了,去世了。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於是,就連普通的匠人也越來越少。

更何況,那些偉大的文化匠人。

但總是有這樣一個人或者幾個人,

沉浸在手工藝的世界裡,

這樣的人通常不為外人所理解。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如《匠人匠心》中七十一歲的唐以金

在荒地上異地重建了蔣仁祿古宅群落。

村民稱他這種精神為“愚”,不被理解。

可他卻依然在堅持。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他有著自己的思想,不被社會影響。

沉浸在自己的手藝世界裡,

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

用“好”回報生活,

這是一份多麼幸福的事情。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所以匠人與我們是很近的,

並不是高高在上不可及的。

生活除了“豆腐漿”、“瓦匠”、“木匠”等外,

還有“程序匠”、“產品匠”、“運營匠”!

每個認真執著的人或許都是匠人。

匠心獨運,只為不改初心!

雖然我們不能當手藝的傳播者,

但也要做個對一件事所執著的人。

故匠心不是匠人的獨有標籤,

而是每一個人所必須的一種精神。

注:原文摘抄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