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大學 臺灣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刺蝟公社 2017-03-26

臺灣新聞學子到大陸新聞學院,另一個角度看大陸和大陸新聞教育。

刺蝟公社|劉馨宜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

我本科就讀於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大三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交換了一學期,目前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攻讀傳播學碩士。

還記得“讀研”這個選項,在大四前從未出現在我的人生清單上;如今的我,卻已是“在北京讀研”的第二個學期,兩百多天的日子倏忽即逝。大三上學期,我選擇到北京清華大學當交換生,當時很單純帶著疑問和好奇“走出去看一看”,怎麼也沒想到,一學期充滿衝擊的交換生活,竟成為我到北大念碩士的契機。從而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陸,也反思臺灣。

就讀輔仁期間,我當了三年的交換生學伴(buddy),認識了不下20位大陸同學,在清華大學交換時,也認識了不少大陸同學,從兩岸新聞時事、教育、文化、經貿到娛樂八卦,我們幾乎無所不聊,也讓我開始學習反思和懷疑,我之前在臺灣媒體上能看到完整的事實和真相嗎?亦或是特定政治和商業立場的報道?

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差異

輔大新聞系成立於1997年,前身為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組;大眾傳播學系成立於1971年,至今已有40多年曆史。如今在華文傳播界叱吒飛雲的馮小龍、李豔秋、沈春華、莊開文、吳小莉、胡一虎、黃哲斌等都是系友,我們都可以很驕傲地說:“他是我的學長(姐)!”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以臺灣輔仁大學的新聞傳播科系為例,至少一半的老師有媒體從業經驗,大多數都曾從事媒體工作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轉行到大學教書;另外一部分則是還在媒體工作,同時在繫上兼課。大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師,以北大和清華而言,大部分是偏學術型的老師,有其非常專精、在行的研究領域,發表過許多論文和專著。

課程形式上,根據我(不全面)的觀察,大陸許多課程是“講座式”的:一學期由任課老師親自上大約一半的課程,其餘課程邀請業界的媒體人授課。這種主題講座的形式,可能跟“學術型老師居多”有關聯,恰可補足老師在實務經驗上的不足。

相比之下,臺灣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科系的一大特色是“超級喜歡小組報告”。尤其在大一、大二,不論大課小課,幾乎每一門課都在分小組、做報告,再由老師授課串連起一學期的課。本科階段,只有純理論性質的課程,比如傳播學理論、西方傳播史等採用閉卷考試形式,其餘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大多以論文、作品、小組實踐的形式考核。

升學就業的情況而言,去年六月我從輔仁大學畢業,班上六十五位同學中,約有十人繼續讀研(包含兩個英國、一個美國),少數有其他規劃,其餘同學直接就業。在直接就業的同學中,從事媒體行業的佔大多數,例如在電視臺、報社、廣播臺、雜誌當記者,也有部分跨足語言、商業、教育領域,或者是考公務員。

但就我認識的大陸同學來說,本科畢業後選擇讀研的仍然佔大多數,具體的比例我不太清楚,但肯定高於同樣是新聞傳播專業的臺灣學生。其實不管是在大陸或是臺灣,碩士學歷似乎已成為找工作的“必備學歷”,但相對而言,大陸由於人口多、市場大、就業壓力更大,因此考研似乎已成為一股常態。

此外,我覺得大陸在自媒體、電商和互連網的發展空間相對較大,無形中也給了傳媒學子更多的發揮空間。

雖然在交換期間修的課不多,若要用關鍵詞來總結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我覺得是:注重思考和邏輯、理論課程居多、強調廣泛閱讀。

初到北大,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同學的“知識”和“口才”,同學普遍知識儲備量豐富,不論是做簡報或上課發言,都能夠有條有理。在課堂上,同學常會要求老師上課時多推薦閱讀材料,上過第一堂課就列了三十本書單的課,也有每週要求閱讀至少兩本書和三篇以上論文的老師。

我北大的導師是一個福建人,他在港大念博士時主要研究臺灣議題,很高興我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導師,即使彼此的觀點和視角不盡相同,但我們都努力在交流中更全面地理解對方。幾次和老師聊天,我才發現自己對於大陸的認知是非常片面的;而導師也發現兩岸學生在歷史教育上的差異,還叫我帶給他臺灣的高中歷史課本,作為研究兩岸青年的全新切入點。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輔仁的新聞課

以個人有限經歷,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輔仁大學兩門課程內容。

課程一:【生命力新聞】——慎防和夥伴撕逼

這是一門讓好朋友都能“撕逼”的課。

似乎有點危言聳聽,卻是每一屆記者在交接時最中肯的忠告,好朋友一組考驗友情、情侶一組則考驗愛情。

《生命力新聞》是輔大新聞系的實習媒體,也是一個網絡原生、公益性媒體,由新聞系每屆的大三學生組成編輯團隊,報道“社會創新創業”故事,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的社會行動,包括小農經濟、開放政府、文化創意、服務學習、青年創業、民眾劇場、社區產業等等。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從第一代學長學姐創辦至今,《生命力新聞》已經有二十多年曆史。運作形式比照線上媒體:指導老師、社長、欄目主編和記者,不僅制定了嚴格的編輯守則、評分(或者說扣分更貼切)標準制度,每週都得交稿件和採訪視頻:提報選題、聯繫採訪對象、採訪、照相和攝影、寫稿、剪輯視頻、改稿。

我們小組負責的路線是“社區營造”。這是一個大家最不想選的路線,因為路線屬性,採訪對象大多遠在天邊,光是採訪火車票就可以訂成一本小書。什麼是“社區”和“營造”呢?除了單純的指人們地理上的居住型態,還包含了一種社群、共同體的概念,強調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所塑造出的社區感、歸屬感和認同感。

“做新聞應該是快樂的。”我不只一次這樣提醒自己,但每週三晚上23:59仍然是噩夢一場。

一週交一篇稿和視頻的壓力不僅讓人整個星期精神緊繃,每分每秒都在聯絡採訪、構思選題,或是在剪接室閉關。和小夥伴的對話框也完整的被“聯絡好採訪時間了嗎?你稿子寫好沒?視頻和相片整理了嗎?”

明明只是三學分的課,我卻覺得像十學分。

每週五的上課時間,就像是早期相親結婚-新郎第一次掀新娘頭紗。“啊!我的是XXX”、“哈哈哈!OOO安全過關!”《生命力新聞》記者的每篇稿子都會以三個指標來評分,分別是文章(文章結構、錯別字、切合選題、語句通順)、照片(原創照片數量、照片的代表性、攝影構圖)和視頻(視頻穩定程度、內容、配字、過音品質),每一個細節都關聯著生命線,一次不過,那就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符合主編和老師的要求。

雖然看起來是一門高壓的惡魔課,但現在回憶起在《生命力新聞》的當記者的日子仍然相當懷念。

記得老師曾說:“關懷弱勢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跟弱勢者等高的角度,去記錄他們的故事。”看著每一代記者用心維護的《生命力新聞》逐漸成長茁壯,作為一個走出校園、社會創新和為弱勢發聲的媒體,心裡永遠引以為傲。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課程二:【新莊報道】——我不是在去採訪的路上,就是在採訪中

《新莊報道》是一個深耕“新莊”在地的報紙,也是輔大新聞系的實習媒體,由大三學生組成編輯、記者團隊。整體欄目分成市政、社會、生活、文教四個版,報道內容皆以“新北市新莊區”為主軸,關心新莊的政策和發展外,也深入走訪新莊各鄉里、學校。

從指導老師、各欄目主編到攝影和採訪記者,每位記者依據抽籤決定負責路線(市政、社會、生活、文教)和負責區域後,選題怎麼辦?要報道什麼內容?請記者自己想辦法建立人脈、挖掘新聞。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新莊報道》屬於服務性的社區媒體,我們不追求大新聞,而專注街頭巷尾的大小事,為新莊區民提供最即時的在地新聞。我所在的“文教組”以教育相關新聞為主,負責七所國中小、三個政府級教育機構。每位記者除了固定跑線外,還會分配到兩個以上的鄰里區域,通過勤跑鄰里基層的磨練,讓記者瞭解在地區民的聲音並建立地區意識。

為了蒐集報道題材,我像有孩子的媽一樣,每天上網瀏覽教育相關信息;還重拾了我生硬的“閩南語”,只為了能和年紀較大的採訪對象套近乎。曾經,為了每期要交五篇以上的稿子焦躁不已、羞怯把名片遞給採訪對象、打每通採訪電話前還要把“臺詞”寫在本子上,也曾經被受訪者熱情的邀請到家裡作客、獲得採訪的高中擔任校刊社指導老師的機會。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寫在最後:

“既然我對於臺灣媒體報道的大陸存有疑問和好奇,那麼我不是更應該親自去看看、親身體會,和大陸人直接交流、在大陸的媒體實習嗎?”懷著這樣的初衷,我享受著交流、探索的樂趣,學會坦然面對、嘗試理解種種差異和衝擊,保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支付寶低調殺入做內容?是的,但也不是要做今日頭條

接近支付寶的人士告訴刺蝟公社,支付寶做內容的心是確定的,但壓根就沒有想做成今日頭條的心。 ”

作為臺灣學子,在兩岸三大新聞學院的讀後感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媒體

微博 @刺蝟公社

合作、轉載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