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關注」這10個寧夏人擬被推薦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慈善 彩票 寧夏大學 基金 新消息報 2017-07-16
「新關注」這10個寧夏人擬被推薦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於評選表彰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的通知》要求,經我區各地廣泛推薦和自治區評選活動組委會評審,擬推薦劉在環等10名同志為我區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為2017年6月26日-7月2日。監督電話:0951—6669533,監督郵箱:[email protected]

自治區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組委會

2017年6月26日

「新關注」這10個寧夏人擬被推薦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一、助人為樂模範候選人(3人)

1.劉在環,男,漢族,1953年6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中學退休教師。

6年來,劉在環關愛鄉村空巢老人,用退休金自費開辦三家“愛心飯館”,累計資助5萬多元,解決了30多名老人的吃飯問題,贏得社會讚譽。劉在環雙親去世早,他把鄉親當親人,退休後,每月拿出4000元退休金,幫助身邊生活困難老人,共資助困難戶49戶,發放救助款3.6萬多元,覆蓋全鎮11個村。

2011年,劉在環在自家周圍盤查摸底,發現有一部分老人的困難不是缺糧缺錢,而是年事已高無法自己做飯。2013年6月,劉在環在常樂鎮街上租了一間房子,購置灶具、餐具、糧油蔬菜和其他設施,開了第一家“愛心飯館”,每天為“留守老人”提供兩頓飯,一律免費。有些老年人不按吃飯時間來,他也會安排隨來隨做,儘量滿足老人們的需求。這一年,有8名“留守老人”成為他飯館關照的“顧客”。

起初,有人用將信將疑的眼光打量他,甚至有人懷疑他用這種方式套取國家政策補助。劉在環不予理睬,每天依舊到市場買糧買菜,幫需要照顧的老人做飯。有位老太太七十多歲了,雙目失明,他堅持每天用飯盒把飯送到老人家中。慢慢地,議論的人少了,讚許的人多了。

2014年下半年以來,社會愛心人士紛紛為他的“愛心飯館”捐來米麵油等,為使更多的孤獨老人和殘疾智障人士及時吃上飯,2015年3月至6月,劉在環又分別在永康鎮和黃河花園辦了兩家“愛心飯館”,免費就餐老人達30多人。每天,劉在環都會在他的“愛心飯館”查看伙食,詢問老人們吃得是否合口味。在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和志願者捐贈糧油蔬菜,幫助“愛心飯館”正常運轉。目前,社會捐贈經費累計有6萬多元。2014年8月,劉在環牽頭成立“一碗水”愛心協會,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吸引眾多志願者參加。

劉在環榮獲2015年度“感動寧夏人物”、2015年中衛市道德模範等榮譽。

2.王黎君,男,漢族,1954年12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經濟開發區潤澤糧油有限公司經理。

30多年如一日,他投身慈善事業,愛心助學、扶貧幫困,無怨無悔,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在當地被傳為佳話。王黎君先後拿出500多萬元,累計幫扶5000多名區內外貧困學生,支持過20餘所學校,資助困難群眾2000餘戶。

1996年,固原地區遭遇旱災,糧食減產,原州區彭堡中學近20名家庭困難學生,面臨輟學。王黎君聽到後暗下決心,一定要給這些孩子一個奔前程的機會。第二天,他挨家挨戶瞭解情況,除給每個孩子二百元學雜費外,還買了全年足夠用的學習用品,新學期開始孩子們又照常走進了教室。

2004年7月,王黎君給固原二中、固原回中140名即將參加高考的貧困學生每人資助100元生活費,考上大學的每位又資助1300元學費和300元生活費。

每年“六一”兒童節,王黎君都會準備慰問金和文體用品去看望農村幾所學校,跟孩子們過一個歡樂愉快的節日。每年8、9月份,他的家裡很“熱鬧”,對需要資助的學生,王黎君針對家庭實際困難分別給予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的資助。

2007年底,王黎君高票當選為村主任。此後,每年春節,他都要選擇百戶以上貧困戶,自帶慰問金去慰問。為了活躍村民文化生活,他組織村民舉辦社火、秦腔、籃球等娛樂活動,豐富農民節日文化生活。閆堡三隊1000多畝農田,只有一口機井,遇到大旱之年,很多糧食作物被旱死。他自籌資金10餘萬元打了一眼機井,解決鄉親們的吃水和農田灌溉難題。

他熱心助人的事蹟聞名區內外。2012年5月,廣西運賴小學校長與王黎君聯繫資助一些單親孩子的上學難題,他二話不說,伸出援助之手。這所學校很多學生給他寫信,表達感謝之情。現在,王黎君與該校42名學生建立了長期資助關係。

王黎君榮獲2012年“中國好人榜好人”、2014年度“感動寧夏人物”、自治區第四屆道德模範、2015年“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首屆寧夏慈善人物”等榮譽。

3.周紅,女,漢族,1971年12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廣播電視臺經濟頻率策劃部監製。

周紅24年如一日,在寧夏最先擔起媒體人做公益的責任,用大愛書寫溫暖的篇章,以良好職業道德贏得多方好評。1993年以來,周紅在廣播節目中主動為聽眾排憂解難,不少聽眾家庭出現大情小事時,她都想辦法幫助協調解決;當聽眾流露出消極厭世情緒時,便耐心勸慰,直到“疙瘩”解開。

2011年,周紅以“安琪愛心匯”發起一系列愛心活動,先後協調為吳忠市紅寺堡區貧困學生送冬衣、送文具;發起“心靈的綻放”——愛在寧夏兒童福利院、“你我同行”——愛在幸平陽光家園殘疾人託管中心等活動,為那裡的殘疾人送去生活用品和電腦等。她連續多年關注“星語家園”康復中心的自閉症孩子,將8萬多元善款和物資送到紅寺堡區菊花臺村殘疾人託養中心及部分特困殘疾戶家中。現在,“安琪愛心匯”成為寧夏媒體關愛空巢老人、生態移民和農民工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3年12月,周紅髮起成立寧夏瑞信安琪愛心基金會,形成常態化的公益項目運作。幾年來,安琪愛心基金會捐資救助白血病患兒趙傑、先心病患兒李成軒;籌集善款30多萬元,救助鹽池“四胞胎”,實施關愛山區孤殘單親貧困家庭孩子圓夢行動、山村教師“春燭計劃”、讓山區孩子求學路不再泥濘的“彩虹傘雨具包”行動、“女童保護計劃”等一系列公益項目。

經過周紅及同事們的努力,有上萬名寒門學子和數百名老人、殘疾人及多位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癌症患者得到救助。安琪愛心基金會還為寧夏大學創新發展基金、北方民族大學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家庭學生助學基金、寧夏婦女兒童發展母親小額循環項目,各捐贈100萬元。

周紅榮獲2013年自治區學雷鋒先進個人、第一屆“寧夏好人”、第三屆自治區優秀志願者、201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二、見義勇為模範候選人(2人)

4.馬永海,男,回族,1960年9月生,生前系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韋州鎮澤忠賓館保安。

危急時刻,馬永海縱身躍入下水井道,三次折返勇救3名被困群眾,用無悔和執著書寫了捨己救人的人間大愛。2014年6月26日,韋州鎮永盛食府經營者蘇玉平發現餐廳下水管道堵塞,帶著兒子蘇彥峰四處查看,最後把“目標”鎖定在相鄰的澤忠賓館院內與下水主管網接口的地溝處。蘇玉平對兒子說:“地溝狹窄,我先下去看看。”幾分鐘後,蘇彥峰呼喊父親不見迴音,也跳下去向地溝深處走去。就在此時,給餐廳供應羊羔肉的老漢蘇文明到餐廳送肉,聽說蘇玉平父子倆在維修下水管,他到下水井旁沒有聽到地溝裡傳來任何聲音,蘇文明便順著牆壁爬到下水井下,沒走多遠,感覺一陣眩暈,當即大呼“救命!救命!”這時,賓館保安馬永海聽到呼救聲,他跑上前發現井下神志不清的蘇文明。有礦工經歷的老馬立即明白了:是地溝散發的沼氣傷了人。馬永海深吸一口氣,便跳入下水井,把不遠處的蘇文明拉了回來。當馬永海得知地溝內還有蘇玉平父子倆後, 他立即跑回屋內拿了一條溼毛巾捂住口鼻,又跳了下去。馬永海順著下水道走了六七米,發現了已經失去意識躺在汙水中的蘇彥峰。為了保證蘇彥峰頭部和上半身不受傷,得把他的頭腳轉順了,才能拖出去,可地溝太狹小,怎麼辦呢?馬永海搬起蘇彥峰的上半身,用盡全身力氣,使其背靠牆壁成坐臥姿勢,再抬高蘇彥峰的腿腳,向相反的方向一點一點挪動。就這樣,他兩臂架在蘇彥峰腋下、雙手緊鎖在蘇彥峰胸前,一步一步向後挪動,成功將蘇彥峰救出。此時的馬永海嚴重缺氧,手腳開始發抖,但他冒險再次爬進去,在地溝末端找到蘇玉平,用盡最後力氣將蘇玉平背起,在距離井口還有3米的地方,因吸入毒氣過多,體力透支,馬永海暈了過去。這時,守在井口的群眾,隨即將4人送往醫院,經救治他們陸續康復。

為感謝馬永海的施救之恩,身體康復後的蘇玉平扛著羊羔肉、揣著重金登門道謝,被馬永海婉言謝絕。馬永海說:“這是咱應該做的,誰遇到都會拉一把。”

2016年10月2日晚上,在上班路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馬永海的生命,他還沒來得及參加第十三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範表彰大會,便永遠離開了人世。

馬永海榮獲2014年自治區“最美人物”、第二屆“寧夏好人”、2016年第十三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範”等榮譽。

5.李相文,男,漢族,1948年6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震湖鄉蘇堡村村民。

50年間,李相文三次勇救落水人,在震湖邊支起了“生命救助站”,譜寫了一曲麴生命的頌歌。2013年12月24日中午1時左右,正在西吉縣震湖鄉蘇堡村衛生院旁撿垃圾的七旬老人李相文,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了哭喊“救命”的聲音。他丟下手裡的東西,急忙跑到堰邊,看見距堰邊10米遠的冰窟窿裡有一個女孩子掙扎著。他不顧堰水的寒冷,扔掉棉衣,打破冰層跳入水中,一手拖著女孩,一手敲擊冰面,經過幾次努力,終於將女孩救上岸。上岸後,由於體力過度消耗,李相文老人昏倒在地。聞訊趕來的群眾將女孩和老人送往蘇堡衛生院救治,老人和被救女孩脫離危險。被救女孩的家長聞訊後,專程來感謝李相文。他說“沒什麼,遇上誰都會這樣做。”

這不是李相文第一次救人。在他20歲那年夏天,他去當時的蘇堡公社吊岔生產隊辦事,途中碰上一個叫楊招娣的婦女落水呼救,李相文用繩子拴著扁擔,很快把這名落水婦女救了起來。32歲那年,李相文碰到一群孩子在帶子灘堰邊玩耍,其中一名男孩不慎落水,他“嗖”地跳下水,把孩子撈了出來,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

2016年4月,李相文在村裡開辦了“游泳學習班”。教室就是由政府建的免費入住的“交鑰匙房”。他說,村子在震湖邊上,一到夏天耍水的娃娃多,好多娃娃不會游泳,危險得很。教娃娃學會游泳,就能保證他們的個人安全。

李相文榮獲2015年“寧夏好人”、第四屆自治區道德模範等榮譽。

三、誠實守信模範候選人(1人)

6.楊步紅,女,漢族,1975年8月,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湖畔佳苑體育彩票銷售站負責人。

楊步紅誠信經營,多次在“重金”面前經受考驗,贏得顧客的信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誠實守信”的內涵。2012年12月23日,楊步紅正在體育彩票銷售站裡忙碌。這時,一名經常來店裡購買彩票的彩民給她打電話,請幫忙代買“排列5”和“排列3”共600多元的彩票。楊步紅按照這位老彩民選的號碼,幫他打出了彩票,直到晚上店裡關門,這位彩民也沒來。楊步紅推斷,彩民可能因為忙,忘記來拿了。沒想到,就是這600多元的彩票,中了當期的“排列5”大獎,獎金共計265萬元!而這位彩民還不知道自己已中獎。面對265萬元鉅獎,她堅守道德準則,找到這個彩民,毅然歸還了中獎彩票!

時隔3年,同樣的事又發生了兩次。2016年7月15日至7月21日,寧夏排列三和排列五的百萬大獎又一次降臨在楊步紅的彩店,而這兩次,依舊手握百萬大獎的楊步紅,沒有被利益而誘惑,幾經周折,尋找到中獎的彩民,最終把中獎彩票還給了彩民。其中,有一位彩民面對楊步紅的誠意,乘她不注意,放下1200元感謝費走了,而她卻執意把這“意外之財”無償的捐了出去,資助失學的孩子!

今年4月,有一位彩民在楊步紅的投注站購買了幾張“頂呱刮”即開型體育彩票,刮開後,沒注意看遊戲規則,就將彩票丟棄在了銷售站內。晚上,楊步紅收拾廢棄彩票時,發現這張彩票中了500元。她不怕麻煩,通過查看彩票站內攝像頭錄像,一個一個篩查核對,終於確定了中獎彩民,及時交還給了他。

楊步紅在經營彩票銷售的同時,還給小區居民提供代繳水、電、天然氣、電話、網費,代收小區裡住戶的快遞郵件,代購機票等服務,她的彩票銷售店也成為一所“便民服務站”,而這裡的經營者楊步紅,也成了小區居民們的貼心人。2017年6月,她在電視上看到同心縣馬高莊鄉趙家樹村小學貧困學生的情況後,就主動和學校聯繫,為孩子們購置了20000元衣物,捐助給了學校。

楊步紅獲2012年度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十大誠信銷售員”、第三屆自治區“道德模範”、2014年“最美銀川人”等榮譽。

四、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2人)

7.馬忠斌,男,回族,1954年4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國家稅務局預旺稅務所退休幹部。

從稅35年來,馬忠斌始終堅守在民族貧困地區稅收第一線,忠實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馬忠斌工作的預旺鎮山大溝深,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每天他騎著一輛舊自行車,翻山爬坡、走村串戶,總計行程10多萬公里,代開發票和稅票30多萬份,徵收稅款500多萬元,以良好職業精神甘願在稅收一線默默奉獻幾十年,再苦再難也要把稅收上來。

1985年秋天,馬忠斌分管的馬高莊鄉雨水豐沛,油料大豐收,個別商販收購後偷偷集中交到馬高莊鄉糧庫想逃避交稅。當他接到縣局下達的“稅款催繳通知書”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他二話沒說立即騎上自行車,兩個多小時翻過三座大山和兩道深溝,挨個給每戶油料收購商販送達“稅款催繳通知書”,途中不巧下起了大暴雨,一路的土山樑子沒處可躲,他冒雨走了1個多小時。經過一個山溝時,突然山洪暴發,馬忠斌捲起褲腿,趟水而過,腳底一滑栽倒水中,手中牢牢握著的自行車成了他的救命武器,支撐他在沒過膝蓋的深水中艱難地站了起來,硬是憑著堅強的毅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淌過了洪水。等他高一腳低一腳地走到邱家渠一戶販糧的老闆家裡時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

2003年,國家調高增值稅起徵點,預旺鎮轄區管戶大幅減少,所裡其他人陸續調回縣城工作,馬忠斌卻選擇留了下來。至今,在“一個人的稅務所”守著一處辦公房、一臺電腦、一部電話、一輛自行車和一口水窖,工作熱情有增無減。

在基層收稅工作中,馬忠斌始終堅持著“不讓人戳脊梁骨”的原則,對盤算著少繳稅、送肉送油想逃稅、開票不繳稅的鄉親,他都堅持原則曉之以理。有一次馬忠斌的親嬸孃不願繳納臨時經營稅,他堅持原則在市場上當眾對嬸孃進行了處罰。他經手的稅收票款賬目,經多次審計檢查,都是明白賬。

30多年堅守稅收一線,父親臨終時,因在鄉下收稅他沒能趕回來見上最後一面,二兒子3歲時患疾病因沒及時得到治療照顧落下了終身殘疾,36歲的人身高只有1.45米,這些成了馬忠斌一輩子的愧疚和遺憾!2014年,到退休年齡的馬忠斌因工作需要又返聘堅守在他所摯愛的工作崗位上。當地群眾把馬忠斌的事兒編成方言快板,廣泛傳揚。

馬忠斌榮獲第四屆“自治區道德模範”、2015年度“感動寧夏人物”、 2015年“中國好人榜好人”、2016年“全國稅務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8.朱玉國,男,漢族,1962年9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

當了7年村支書,朱玉國帶領村民將一個“窮山村”變成了全國聞名的“致富村”“信用村”,他被稱為村裡脫貧致富的“領頭羊”。2016年,曾記畔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到8253元,貧困戶由385戶減少到了19戶,村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曾記畔村是鹽池縣最典型的貧困村之一,朱玉國2010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時,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400元。這一年,他走縣城、跑市區,多方爭取項目資金10萬元,建養殖溫棚、修村莊道路,實行荒地種植按畝補助,當年,使全村增收40多萬元。此後,朱玉國整合閩寧協作等資金,在村上建了檸條加工廠,並加工苜蓿、玉米秸稈等,降低養殖成本,讓老百姓“口袋富起來”。

2006年10月,曾記畔村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村級互助資金試點村,國家撥付村裡20萬元扶貧互助啟動資金。朱玉國與村委會商量後,定下村民從互助基金貸款,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發放貸款,實行五戶聯保。就這樣,一些村民依靠1000-2000元的互助資金,起步走上發展養殖的路子。走過7年蛻變路,全村的貸款已從過去的400多萬元,上升了現在的5300多萬元,湧現出一批脫貧致富帶頭人和誠信戶。

在朱玉國的帶領下,2016年曾記畔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村建檔立卡戶戶均貸款10多萬元,集體收入實現從零到18.6萬元的突破。目前,全村互助資金髮展到800萬元。依靠互助資金佔用費,為2000多名村民繳納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並對考上大學的貧困生每人獎勵2萬元。

現在村民的口袋鼓了起來,但朱玉國的日子卻沒富起來。朱玉國常對人講,一個人能為群眾做點事,苦點累點,受點委屈,都是值得的。在曾記畔村提起朱玉國的名字,鄉親們都會給他豎起大拇指。

朱玉國榮獲2012年“全區扶貧開發脫貧致富帶頭人”、2015年吳忠市勞動模範、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等榮譽。

五、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2人)

9.白琴,女,漢族,1976年1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陶樂鎮施家臺子村村民。

攜老擇夫,孝感天地。白琴是一個帶著爺爺、奶奶出嫁的農村婦女,19個春秋,她用無疆大愛溫暖著“四姓同堂”的親人,被當地村民傳為佳話。

1986年冬天,白琴父母離異,母親不辭而別,父親抑鬱導致精神失常,爺爺奶奶用年邁虛弱的身軀撐起了這個不幸的家庭。初中畢業後,白琴放棄上高中,回家照顧爺爺奶奶和患病的父親。21歲那年,面對“女大當嫁”的現實,白琴向前來牽紅線的媒人和小夥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聘禮”要求——帶著爺爺奶奶出嫁。1998年,善良孝順的白琴與現在的丈夫呼天堂結婚,帶著爺爺奶奶走進了自己的新家。婚後,白琴相夫敬老,竭盡全力去照顧一家老小生活。

從那時起,每天天未亮,她就起床,準備一家人的早飯,照顧爺爺奶奶、公公和年幼孩子的穿衣起居,然後將做好的飯菜送給獨居的父親,將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安排妥當後,她又開始打掃院落,餵雞、餵羊,下地勞動。丈夫一家人也把白琴的爺爺奶奶當成自己的親人,悉心照顧,在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父親病情逐漸好轉。

近年來,白琴的婆婆和爺爺相繼安詳離世。丈夫在外打工,白琴照顧著81歲的公公和94歲的奶奶,常年給老人們買藥,照顧生活起居,一家人日子過得平靜而幸福。在白琴的影響下,她上小學的兩個女兒可愛懂事,時常給爺爺和太奶奶講笑話,一有時間便陪老人閒聊開心。

白琴榮獲第二屆“寧夏好人”、第一屆自治區“百孝之星”、2014年自治區“最美家庭”、 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等榮譽。

10.魏耀華,女,漢族,1945年8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金貴鎮雄英村村民。

50年來,魏耀華與婆婆同住一房,同鍋吃飯,從未分開過,以她的大愛始終如一地照顧著婆婆,如今她已經70多歲,96歲的婆婆依然硬朗。

六十年代,魏耀華作為知識青年下鄉到賀蘭縣插隊,與同來的石延民在農村成了家。任小學代課老師的她,有了孩子後,便於婆婆生活在一起。1987年的一個雨天,66歲的婆婆胳膊摔成骨折。為更好照顧婆婆,她放棄了所熱愛的工作。1998年,婆婆再次摔倒,左腿股骨頭需要手術,魏耀華和丈夫四處籌錢,為當時77歲的婆婆換上了人造股骨頭。2009年,已年邁的婆婆右腿又摔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魏耀華每天給她喂著吃,有時藥物不起作用,婆婆三天不解大便,魏耀華毅然把手伸到肛門往外摳。後來,為了讓自己能及時聽見婆婆的聲音,魏耀華給婆婆買了一個哨子掛在脖子上,夜裡婆婆不舒服或者渴了,一吹哨子,她就立即照看。

1992年當魏耀華在江蘇老家陪伴病危的老父親時候,一紙電報傳到了魏耀華的手中:婆婆腦血管堵塞,幾度昏迷。一邊是病危的父親,一邊是與自己朝夕相處了幾十年的多災多難的婆婆。在父親和婆婆之間,魏耀華含著淚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婆婆。在接到電報的第二天,魏耀華滿懷著對病危父親的愧疚踏上了回寧夏的火車,日日夜夜陪伴著婆婆,一直到婆婆康復出院。

魏耀華特別“寵溺”婆婆。2014年的秋天,已過90歲的婆婆想回江蘇老家走走看看。為了保障年事已高的婆婆出行,魏耀華買來坐便器、檢修椅等,和丈夫用輪椅推著老人,登上銀川開往上海火車,開始了一個多月的探親之旅。

魏耀華榮獲2014年“最美銀川人”、第二屆“寧夏好人”、2015“中國好人榜好人”等榮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