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Hi,大家好,這裡是21世紀研究所。今天我們探討一個話題:講怎麼做人生選擇。

可能有人會想這麼複雜的事,誰能想清楚?

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框架來理解這個話題。要想搞清楚怎麼做人生選擇,有且只需要兩個按鈕。

具體內容我們分為三部分和大家一起探討;

  1. 不要一次只做一件事
  2. 追求穩定還是冒險?
  3. 面對人生只有一次的選擇

01

不要一次只做一件事

你的人生裡會有許多大事。你也許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這樣的:每件大事都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做完一件,再做一件。

其實,這樣做大多數時候是錯的。

我剛才所說的兩個按鈕,按其中一個結果是翻番,按另一個是虧損一半,現在請問你要按哪一個?你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獲得正收益?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如果先按一個再按下一個,全力以赴做完一個再做另一個,你將始終回到原點:先漲一倍再虧一半,回到原點;先虧一半再漲一倍,也是回到原點。假設你兩個按鈕同時按,則一個翻番一個減半,加起來除以2,你能獲得25%的正收益。

同樣兩件事,用串聯來做還是用並聯來做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差別。它告訴你一個道理,同時間不要只做一件事,要做一個事件的組合。

這就是最基本的多元化策略。在絕大多數時候,它減少你的風險,還增加收益,就是這麼神奇。

但凡可能,人生中的大事你要把它們組合起來做,不要一件一件依次處理。高風險高收益的決策必須要同時做幾個。


02

追求穩定,還是冒險

面臨各種人生大事時,你選擇穩定還是冒險?

還是用兩個按鈕。按一個每按一次掙100萬;按另一個每次掙1億或者全部虧光各有一半可能,虧光就遊戲結束。選定按鈕就必須一直玩下去,不能停止、無法反悔。你按哪個?

作為一道題,你應當按第一個按鈕。第一個按鈕好比上班打卡,第二個好比孤身創業。創業的人那麼多,但你也想創業的話,應該想想那些選擇創業的人,其條件跟上面有什麼不同,你能不能做得到。

有人按第二個按鈕是因為他有機會反悔。比如馬雲的合夥人蔡崇信就是個例子,蔡崇信是阿里巴巴最有實權的幾個人物之一。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圖;蔡崇信

他拒絕掉耶魯法學院的校友來自己投行的一個工作,加入當時還是草臺班子阿里巴巴的原因:反正我畢業於耶魯法學院,總不會缺一份工作,所以我可以冒險。

蔡崇信只是隨口分析,其實有算法支持。創業與否取決於你有多少次創業機會。假設上班和創業的預期收入均值一樣,而前者是正態分佈後者是冪律分佈,也就是說,上班的發財機會極小,拿平均工資的機會極大。

創業的發財機會小但不是極小,拿平均工資的機會極小,一無所有的機會挺大。你選哪個要看你有幾次創業機會,次數越多就越應該創業。

次數很多的話,就是蔡崇信所說的,創業失敗還可以回去上班嘛,等於是個免費期權。不拿白不拿。要是反過來,如果只有一次創業機會,你最好選擇老老實實上班算了。

倒推回去,什麼樣的人能承受得起多次創業?有錢的,學歷高的,有家世的,等等等等。老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有錢人比較小心,只看到一面,另一面是越有資源的人越冒得起險。

有人按第二個按鈕是因為沒有機會按第一個按鈕,找不到工作就創業,就是要拼這個小概率遊戲。

有人按第二個按鈕是因為他天生就是這種人,生來就要按第二個按鈕。比如說馬斯克。按第一次,有了Paypal;按第二次,有了特斯拉;他是永遠不會停下來的,再按下去他就要上天了。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如果你按第二個按鈕,想清楚你屬於上面哪一種人。敢冒奇險的人要麼其實非常安全,選擇很多;要麼本來就極度不安全,沒得選擇;要麼他生來就是這種人。如果你三者都不是,還是按第一個按鈕吧。


03

面對人生只有一次的選擇

面臨一生只有一次的選擇時,你怎麼選?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這裡所說的一生一次不是這種形而上學意義上的獨特。

人生中的大多數決定是可以重複的,或者近似地可重複。人生百年,許多事周而復始如輪轉,或者至少能用可重複的眼光來看待他們。

所謂把眼光放長,不執著於一時一地一事,指的就是這些。但反過來說,越重要的事件越不怎麼重複,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不可重複。一生只有一次的選擇,我們每個人最終會遇到,應該怎麼做?

仍然是剛才這兩個按鈕,但現在只能按一次,而且再沒有其他別的什麼按鈕等著你了,這輩子就只有這兩個按鈕。

按第一個給你100萬,按第二個可能給你1億可能什麼也沒有,一半一半。你選哪個?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錢對每個人的用處不同,100萬對普通人很重要,但要是對王健林來說,1億也只是個小目標。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哪怕是對同一個人來說,1億的價值也不是100萬的100倍,它的價值不是線性增加的。

如果你必須做某件事,而這件事的門檻是1個億,那麼100萬對你一文不值。反過來說,對於快要餓死的人來說,確定的一百萬比不確定的一億重要,拿一百萬能活下來,搏一億可能死。

跟面臨一生只有一次決定的人談概率,他會說,概率是多少,沒錯,但對我一旦發生了就是100%啊。他說得沒錯,單一事件沒有概率可言。

這就是孤例難題。我們每個人都是孤零零地面對它,彷彿面對只屬於我們自己的天命。在這裡,沒有什麼原理、規矩、慣例規定我們必須作何選擇才是正確的。

這些原則、規矩、慣例倒是都還在手邊,但只是作選擇的柺杖,我們不非得用任何一個,因為任何一個並不比其他更合理。

我介紹一種選法。哲學家和概率學家查爾斯·佩爾斯的建議,即使這是一次性選擇,預期收益在此並無實際意義。我們還是應該作預期收益更高的那個選擇,也就是按下第二個按鈕。

他是這樣說道;

(在做一次性選擇時),邏輯要求我們的利益不再受限於自身,不能鎖定於自己的命運中,而必須擁抱整個社群;

同樣的,社群利益也不能受限於自身,而必須擴展到所有人類。它必須超越這個時代,超越所有邊界。邏輯植根於社會原則。

也就是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的一次性選擇,對整個群體、全部人類,以及未來世代來說,卻是可重複選擇的一次取樣。

如何做人生選擇,怎樣做才不後悔?理解這三點就夠了!

只有這樣,對每個人來說的一次性選擇,其預期收益才獲得意義。你是沒有預期收益,但你為全人類的預期收益貢獻了一次抽樣。至於我們每個人為什麼要這樣?佩爾斯說,“因為信仰、希望和慈悲”。

很崇高。但我們還是不非得這樣選,我們還是有其他選擇。

我們可以按下第一個按鈕,拿走確定的100萬。理由只有一個:我就是這樣的人,你管得著嗎?

我們可以按下第二個按鈕,拿走1億或者面對毀滅,理由也只有一個:我就是這樣的人,你管得著嗎?

在一生只有一次的選擇面前,我們完全孤立,也因此獲得真正自由。人生終於不再是做題,我們選擇什麼行為界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再沒有其他藉口。

今日總結

總結一下,我們關於人生選擇這個話題主要探討兩個方面;

第一、人生選擇表面上不是做題,實際上很多時候就是做概率題,懂概率能幫你做出正確決定。

第二、那種只發生一次的最重大的人生選擇,看上去很像概率題,其實卻不是。你只能做自己,而只要忠實於自己,怎麼都不會做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21世界研究所明天見。

END-

作者 l 李文

編輯 l 方木

本文由作者【@21世紀研究所】創作,在今日頭條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