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創業 自媒體 財經 焱公子 2018-12-01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文丨焱公子

01 你擅長的,不見得是最合適的

轉眼間,創業已兩年。

從沉浮十年的通信圈毅然裸辭,2016年底跨界到新媒體領域,我所有一切幾乎從零開始。

兩年間所經歷的人和事,比打工十年加起來,都要多得多。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創業後拿下的第一個像樣大單——替一家公司做CEO的IP品牌打造。

為了拿下訂單,我跟合夥人老楊籌備、跟進兩個多月,連續數日不眠不休,熬夜做方案,並陪客戶喝酒。有次喝到凌晨2點,老楊第二天上醫院,發現是胃出血。

最終,客戶認可了我們提交的方案,也被誠意打動,順利簽了約。只是執行尚不足一個月,項目便被匆匆叫停,我們亦無顏要求客戶繼續履約——效果實在是不如人意。

幾個月的心血和付出,終究全部打了水漂。

如今覆盤,認真審視自己:我做錯了什麼?如果再來一次,我能否做得更好?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最初對接上這客戶,是件蠻意外的事。

我當時是幾個平臺的簽約作者,主要精力放在小說和故事創作上。

新作發佈,我通常都會順手轉朋友圈。某天發了一篇故事,一個不記得何時添加的人私信我,說想談個合作。

他自我介紹是做人力資源的,老闆在全國各地舉辦過線下分享會,但耗時耗力,效果不甚理想。

找到我,是想跟我一起策劃、打造老闆的個人品牌,並藉由品牌效應,推廣產品。

他之後的話,透露出看中我的幾個原因:

1 看了我的朋友圈幾個月,看到我持續不斷髮布作品。他們認為能堅持的大多是靠譜的(我無意間為自己打了活廣告);

2 對我的文字功底,他老闆喜歡且滿意;

3 希望我能把他家晦澀枯燥的專業內容,加工得輕鬆有趣,吸引更多受眾;

4 打造好公司的新媒體平臺,結合老闆的線下活動,最大化提升品牌影響力。

我和老楊商量後,覺得這真是一個絕好契機。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這家公司是傳統型企業,宣傳薄弱,不太具備互聯網思維。雖然常在相關專業論壇更新內容,但閱讀量通常是兩位數。

線上溝通過幾輪,我們摸清了客戶需求,就基於實際情況,給出了初步方案。

我們提供了兩個方向:一是“追熱點寫乾貨”,二是為老闆量身定製行業系列故事。

我一直朝著第二個方向拼命引導,原因很單純:熱點難追,來得快去得更快,無法形成積澱;寫故事,我非常自信能駕馭。

說服客戶沒花多少工夫,我的眾多作品與在各平臺的簽約表現已能背書。

尤其是當我親自飛往對方公司,採集素材,拿出了第一篇樣稿後,客戶就更認可了。

現在覆盤回想,我太盲目樂觀了!我把合作引導到自以為有把握的方向,卻沒能確定這是正確的。

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喜歡且擅長寫故事。

可是,你喜歡的,不一定是合適的,更不一定是你能幹得好的。

最後事實證明,這正是項目失敗埋下的最大伏筆。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02 不產生效益而打的水漂,都是對自以為是的打臉

從前我在華為工作,出去談合作,大家都很尊重我。這是因為我的個人魅力麼?不,更多是來自我背後這個500強大平臺的光環。

我引導客戶同意定製行業故事,自認為跟我的核心能力最匹配,想當然地覺得,若我的內容足夠優質,IP樹立肯定不成問題。

這真是一種傲慢的錯覺。

現在回想,我當時至少出現了三點錯誤:

代替用戶思維

客戶找到我,他們要什麼?

他們要的,是放大自己老闆的影響力,藉由個人品牌樹立,讓更多人熟知公司,最終銷售產品和服務。

客戶不懂新媒體,也並不關注內容,寫品牌故事也好,寫熱點文也罷,他們最終要的,是轉化。

我卻沒有真正站在客戶角度考慮問題,自始至終都在強調,咱們寫系列故事吧,東西好看走心最重要……

這只是我想要的。

沒有聚焦客戶需求,而以自己的思維代替了他們的,最終直接導致整個合作偏離了軌道。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忽略客觀條件

客戶打造個人品牌,是為了銷售一款基於小程序的付費信息查詢系統。

產品特性決定了主力平臺必須是微信公眾號,但在我們介入前,他們沒有。這就意味著,我寫的定製故事,需要放到客戶剛註冊的公眾號上。

一個粉絲為0的新建“嬰兒號”,是發佈行業故事題材的適宜平臺麼?

公司的主體受眾都是HR圈,他們會是愛看故事的群體麼?尤其,是這類萬字一篇的行業故事。

我雄心勃勃準備創作前,把這兩個最顯而易見的關鍵問題,選擇性忽略了。我一廂情願地想,只要故事優質,一定能持續吸引粉絲,把號做大。畢竟,內容為王嘛。

現實很快打了臉。

第一篇發出後,客戶找了關係,委託業內某個大號幫忙轉發,又強制要求公司每個員工都轉圈,最終收穫點擊1500+;

第二篇,700+;第三篇,300+;第四篇以後,都在150左右。

發到第7篇,客戶說,我們先停下來吧。我沒有再爭取。我心裡清楚,這樣逐篇腰斬的數據,能忍到第7篇,客戶已經非常給面子了。

什麼樣的內容,叫做好內容?

寫一篇東西,把自己感動得淚流滿面,自己覺得文辭優美意境深遠……對不起,那僅僅叫做自嗨。

而我一直對客戶做的,不客氣地講就是自嗨。

什麼叫好?你的文點贊比如何,讀完率怎樣,讀者看完會不會轉發,這是最直觀的標準。

我完全忽略了自媒體的本質,是傳播。沒有廣泛傳播,除了對方公司員工和我的公司員工會點擊,還到哪裡找閱讀量!

可惜我當時不懂,又,自以為懂。

內容為王這話是不錯,但引發傳播,需要合適的內容,放到合適的平臺,吸引合適的受眾。三者缺一不可。

再優質的種子,也必須落進適宜的土壤,否則就變成了種進水泥地,沒有生長髮芽的可能。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努力用錯方向

項目執行過程中,我一度認為自己很“專業”。

寫故事很專業——

深入學習各種流程、參閱相關書籍、從客戶的隻言片語中獲得靈感、訪遍關鍵角色挖掘素材、從一份枯燥晦澀的調研型文檔中提煉矛盾……

工作態度很專業——

客戶提出任何修改意見都積極配合、24小時在線,深夜12點也隨時響應,與客戶核對細節、排版每一處都仔細檢查十數遍,連標點符號也從不放過……

努力到感動自己,結果卻沒有陪我演戲。一開始方向就錯了,這樣的專業又有什麼意義?

現在想想,客戶的核心目標是轉化,我當時應該做什麼?

我應該仔細分析他們核心受眾群體的特點與痛點;

我應該細緻研究他們行業頭部大號都在提供怎樣的內容;

我應該更深入瞭解他們的產品,獲得更多直觀體驗;

……

所有調研完成,再針對性去設計、打磨內容,同時不斷優化迭代,確定最適合公司的內容呈現方式,而不是單純選擇我擅長的故事。

衡量專業的唯一標準,是成就客戶。

不要把你自以為是的“專業”,認成是真正的專業。


凌晨2點喝到胃出血,拿下創業第一單,不到1月被叫停


03 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

覆盤的主要目的,是自我反省。

前後投入數月,自我感覺把握最大的第一單,最終流產。反思過程,歸根結底是我當時毫不具備“客戶思維”。

華為就始終把“成就客戶”放在首位,還把它明確寫進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標尺,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

這些話,在華為期間,因為平臺太大,我沒有太過感受。所幸,在經歷了第一單的教訓後,我終於懂了。

所謂成就客戶,其實就是換位思考,切實替他們考慮。客戶有所收穫,實現了其商業價值,才會願意長期合作。

“利他”是最大的“利己”。先成就客戶,最終也會成就我們自己。

釐清重點,刷新自己,持續成長,努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是正確方向。

本篇,若有幸被我文中提及的客戶看到,我想認真地,向你們再次致歉,為我曾經的傲慢和自以為是。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再次合作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