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山文化是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考古學文化。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而命名。

紅山文化的發現

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2公里處,是一座褐紅色的山巒。當地人稱它為“烏蘭哈達”,也就是紅山。然而,紅山的聞名,不是由於它的美麗,而在於它所代表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為了破解這座聖山中隱藏的祕密,考古人整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赤峰紅山後遺址

"

紅山文化是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考古學文化。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而命名。

紅山文化的發現

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2公里處,是一座褐紅色的山巒。當地人稱它為“烏蘭哈達”,也就是紅山。然而,紅山的聞名,不是由於它的美麗,而在於它所代表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為了破解這座聖山中隱藏的祕密,考古人整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赤峰紅山後遺址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1906年,日本人鳥居龍藏,受聘於喀拉沁王府。

在王府任教期間,曾經在赤峰一帶進行考察,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並見到周圍堆著石頭的古墓。

1908年,他結束了三年內蒙古生活,帶著對紅山文化許多的不解,回到了日本。撰寫了《蒙古旅行》和《東蒙的原始居民》。

1919年,法國神甫、自然科學博士桑志華,踏上內蒙古東部的林西、赤峰、朝陽土地,尋找著古老文明的印跡。他在這裡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22處,並採集到了細石器、石耜等史前文物標本。

1921年6月,受聘於中國北洋政府農礦部地質調查所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鎮沙鍋屯東南1.5公里處,發現了一處古人類活動洞穴遺址。發掘出的遺物主要屬於新石器時代,其中有屬紅山文化時期的遺物。由此,沙鍋屯遺址就成為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發掘之前認識紅山文化這類文化遺存的主要資料。

1930年冬,中國學者樑思永先生進行了熱河之行的考古調查。他在內蒙古東南部的通遼、開魯和赤峰地區的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赤峰市及河北圍場、承德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採集到了似仰韶式的彩陶。並在1935年發表的《熱河查不幹廟等處所採集之新石器時代石器與陶片》中特別指出:“尤可注意的是仰韶式的彩陶”。而這些彩陶正是後來所確認的紅山文化彩陶。

1935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的濱田耕作、水野清一到赤峰市紅山調查,在紅山後(北側東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存,並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打製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以及蚌、貝、骨、角、牙器,特別是出土了一批泥質紅陶和彩陶器,回國後,1938年發表了詳細的發掘報告《赤峰紅山後——熱河省赤峰紅山後先史遺蹟》。這是第一份關於紅山文化的發掘報告。

1942年的一天,對考古有濃烈興趣的凌源中學歷史教師佟柱臣,對凌源縣與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進行了考查,在土坡上他發現了一些陶片,引起了他的特別注意。從此,他經常來到牛河梁,追尋著陶片的來源。並於1943年在《建國教育》上發表了《牛河梁彩陶遺址》。

1955年中國考古學家尹達根據樑思永的建議,在他的專著《中國新石器時代》專門列出一章《關於赤峰紅山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這一章裡,紅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它的分佈範圍包括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長城地帶。

1956年署假期間,北京大學教授呂遵諤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生在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採集和發掘到彩陶、飾壓印“之”字紋的陶器,飾篦點“之”字紋的泥質紅陶以及石耜、細石器、石片。這是首次中國學者自己主持的發掘工作,並發表了《內蒙古赤峰紅山考古調查報告》。在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紅山文化”的名稱。

在紅山文化被正式命名後,考古專家們又陸續有所發現。

1963年,中國考古專家劉晉祥在赤峰市北效西水泉發現併發掘了比較單純的紅山文化西水泉遺址,並首次發掘到紅山文化的房址三座。

1973年中國考古學家李恭篤在赤峰市敖漢旗小河沿鄉三道灣子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窖穴,在四稜山遺址發現了六座紅山文化陶窯。

1979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興隆莊鄉東山嘴村的山頂臺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史前祭祀遺址。

1981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這是一處祭壇、積石冢、女神廟集於一地的大型祭祀遺址。也正是這一遺址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繼而掀起了紅山文化研究的熱潮。

原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評述說:“紅山文化壇廟冢三種遺址的發現,代表了我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會發展階段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從這裡我們看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紅山文化的源流

紅山文化從何而來?又去何方?

根據考古文化類型,專家們把紅山文化分為:先紅山文化、紅山諸文化、後紅山文化三個類型。

先紅山文化是指早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分佈範圍重合而更為廣闊。其年代距今6000--8000年。蘇秉琦先生稱這一時期為“中華上萬年文明起步”。這一時期出土了大量的夾砂褐陶飾壓印紋的筒形罐。這種筒形罐是迄今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陶器,反映出了東北地區以及東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共同特點。其典型代表是查海、興隆窪遺址。

紅山諸文化是指與紅山文化同時共存,但不同源流,不同特點的文化。它們與紅山文化平行發展,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從而促進了紅山文化的發展。其典型代表是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和紅山文化。

後紅山文化是指晚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大體吻合。特點是紅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紅陶減少,黑灰陶增多,飾壓印“之”字紋的筒形罐被飾繩紋的鼓腹罐代替,由盆缽類向盂形器演變,由彩陶鱗紋向雷紋演變等。反映出此類文化擔當了由紅山文化向青銅器文化即夏家店下層文化過渡的歷史使命。其年代距今約4500年。典型遺址為小河沿白斯朗營子遺址和大南溝墓地。


紅山文化,源於查海興隆窪的先紅山文化,又與趙寶溝富河諸文化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平行發展,從而產生了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的後紅山文化。這種前後承襲的文化關係,使紅山文化在其盛極一時後沒有中斷,而是逐漸過渡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早期青銅器時代,即北方地區與夏為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紅山文化發展到古國階段之後,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方國時代。


紅山文化的分佈

經多年調查,紅山文化的分佈範圍:其北界越過西拉木倫河,並有繼續向蒙古草原深入的趨勢;東界越醫巫閭山,到下遼河西岸;南界東段達渤海沿岸,南界西段越燕山山脈到華北平原;西界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桑乾河上游。從分佈的密度和文化面貌的典型程度看,遼寧省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為主要分佈區域,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淩河中上游之間最為集中。這兩河流域應是紅山文化的中心區。

紅山文化經濟

紅山文化時期,社會處在農牧漁獵的經濟形態。此時,雖然狩獵仍在經濟生活中佔有較大比重。但農業生產已成為經濟來源之一,種植的作物主要是穀類,生產工具是一種磨光的石耜。這種大型翻土工具的發明與應用,使農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業的發展為家畜飼養業奠定了基礎,豬是當時主要的家畜。農牧業的發展帶動了以製陶業為主的手工業的發展。此外,石器加工業、玉器加工業等有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的分工促進了社會的分化,等級取代了平等,私人佔有財富取代了原始共產生活。紅山人也從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發展到了更高級的祖先崇拜,併產生了原始宗教。與此相適應的是大型的祭祀場所壇、廟、冢應運而生。社會形成了“基於公社而又凌駕於公社之上的政治實體”。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到了文明古國階段。

紅山文化石器

紅山文化擁有發達的石器群。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和細石器三者在紅山文化中都較發達,而尤以打製石器所佔比例最大,大型石器數量較多。最具代表性的石器為大型翻土工具石耜。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長葉形,長度達50--60釐米,最寬處30--40釐米,一端從兩側打出柄部,刃部尖,刃面有條狀磨痕,另一種較寬而短,最寬達50釐米,頂端有凹缺,以繫繩固定。此外,還有錐、鏃、刀、鑿、錛等。紅山文化石器的發達及其多樣性,充分反映出農牧漁獵綜合經濟類型。

紅山文化陶器

紅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兩類,也有少量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器型的特點多是型制較簡單的筒形罐,紋飾主要為壓印“之”字紋和平行斜線紋,筒形罐口大底小,腰壁斜直。“之”字紋和篦點式“之”字紋共用,直線與弧線、波浪線共用,橫壓豎帶與豎壓橫帶相同。泥製陶有粗泥和細泥質兩種,器型有缽、碗、盆類和甕罐類。彩陶在泥制紅陶中佔有一定數量,多為缽、盆類。也見有彩陶紋、勾連花卉紋、幾何形的棋盤格紋,菱形方格紋、三角紋等。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在二十世紀初已見著錄,併為海內外一些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如美國華盛頓弗勒博物館收藏的勾雲形玉器,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收藏的龍鱗紋斜口筒形玉,法國吉美美術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玉豬龍等。國內收藏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有遼寧省博物館、天津市歷史藝術館、赤峰市博物館和巴林右旗博物館等。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文物部門的收購品逐漸增加,主要是遼寧省文物店,赤峰市文物店及朝陽市、阜新市文物部門。這些玉器是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獸形玉、玉龍、玉龜、玉鳥等,而且地點多集中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區,只是尚未找到確切的出土地點。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玉器相繼出土,為紅山文化玉器的確認奠定了基礎。遼寧省阜新市胡頭溝墓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三聯玉璧和兩件綠松石質的魚形耳墜。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出土了雙龍首玉璜和綠松石質鳥形飾。凌源三官甸子遺址墓葬中出土的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鳥、玉璧、玉珠、玉棒等。這些經考古專家在紅山文化遺址中正式發掘出土的玉器,在學術界引起轟動,經研究,最終確認了紅山文化玉器。此後,在牛河梁遺址等紅山文化遺址中又相繼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至此,紅山文化玉器被毫無疑義的確定下來,並得到考古界、收藏界和學術界的共識。

紅山文化房址

紅山文化房址較多。據正式發掘的赤峰市西水泉等遺址考證,紅山文化房址為半地穴式,地穴以上用木材構造,有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房址大小規格不同,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最小的2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在100平方米以上。以此來區分居住者的尊卑貴賤。房址中央部位有灶坑,一般在南壁開門,房址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較多。房址都處在聚落群中。小的聚落群一般在4000--5000平方米,大的可達3--10萬平方米,目前發現最大的一座竟達6平方公里。聚落群內,已有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之分,大的聚落址外圍還設有壕溝。在大聚落址附近還有陶窯、玉器作坊和積石冢分佈。可見紅山文化時期,社會已有相當大的進步。

紅山文化積石冢

中國古人把隆起的墳包稱為“冢”,因此,考古學家便把用石塊堆積起來的紅山文化墓葬形式稱之為積石冢。


紅山文化積石冢集中發現於遼寧省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群。除了女神廟,主要遺址多數是圍繞女神廟建在各個山崗上的積石冢。積石冢是紅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特點是:

積石冢都置於山崗頂部。紅山文化積石冢的位置專門選擇在高度適中的崗丘頂部,先平整山頭,然後確定並砌築石棺。墓葬形成後,在墓群頂部封土積石,積石由外向內層層起臺階,並在冢上順石臺階成排立置無底筒形陶器,形成冢的規模。

積石冢內部設有中心大墓。中心大墓位於冢的中央部位,寬而深的墓穴。有冢群的山崗上,只有一個冢設中心大墓。

積石冢都是一冢多墓。冢內除中心大墓外,還有許多墓葬,較大的墓都有土壙,小墓無明顯土壙,但都有石棺,而且有成行排列的規律,這些墓可明顯地分出等級,從目前已發掘的墓葬情況看,大致可分為中心大墓、臺階式墓、石棺墓和附屬墓等。

陶器置於冢上。陶器很少隨葬,卻大量置於冢上。這是一種筒形器,緊貼在冢上石砌臺階內側豎置排列。對它的功能,說法頗多,但說它是一種祭器更有道理。因為筒形器無底,具有上下貫通的含義,而上下貫通恰與史前人類十分信仰的溝通天地的祭祀內容完全吻合。

紅山文化積石冢的特點,充分反映出當時社會已形成以“一人獨尊”觀念為主的等級制。

紅山文化祭壇。目前已發現的獨立祭壇有3處,即: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南部的圓形祭壇、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雙冢間的方形祭壇、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圓形祭壇。

在紅山文化發現、命名、研究的幾十年的時間裡,考古專家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但進展比較緩慢。時間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壇廟冢”和精美玉器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異軍突起,學術研究進入全新階段,並提出了探尋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新課題。

"

紅山文化是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考古學文化。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而命名。

紅山文化的發現

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2公里處,是一座褐紅色的山巒。當地人稱它為“烏蘭哈達”,也就是紅山。然而,紅山的聞名,不是由於它的美麗,而在於它所代表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為了破解這座聖山中隱藏的祕密,考古人整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赤峰紅山後遺址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1906年,日本人鳥居龍藏,受聘於喀拉沁王府。

在王府任教期間,曾經在赤峰一帶進行考察,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並見到周圍堆著石頭的古墓。

1908年,他結束了三年內蒙古生活,帶著對紅山文化許多的不解,回到了日本。撰寫了《蒙古旅行》和《東蒙的原始居民》。

1919年,法國神甫、自然科學博士桑志華,踏上內蒙古東部的林西、赤峰、朝陽土地,尋找著古老文明的印跡。他在這裡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22處,並採集到了細石器、石耜等史前文物標本。

1921年6月,受聘於中國北洋政府農礦部地質調查所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鎮沙鍋屯東南1.5公里處,發現了一處古人類活動洞穴遺址。發掘出的遺物主要屬於新石器時代,其中有屬紅山文化時期的遺物。由此,沙鍋屯遺址就成為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發掘之前認識紅山文化這類文化遺存的主要資料。

1930年冬,中國學者樑思永先生進行了熱河之行的考古調查。他在內蒙古東南部的通遼、開魯和赤峰地區的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赤峰市及河北圍場、承德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採集到了似仰韶式的彩陶。並在1935年發表的《熱河查不幹廟等處所採集之新石器時代石器與陶片》中特別指出:“尤可注意的是仰韶式的彩陶”。而這些彩陶正是後來所確認的紅山文化彩陶。

1935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的濱田耕作、水野清一到赤峰市紅山調查,在紅山後(北側東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存,並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打製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以及蚌、貝、骨、角、牙器,特別是出土了一批泥質紅陶和彩陶器,回國後,1938年發表了詳細的發掘報告《赤峰紅山後——熱河省赤峰紅山後先史遺蹟》。這是第一份關於紅山文化的發掘報告。

1942年的一天,對考古有濃烈興趣的凌源中學歷史教師佟柱臣,對凌源縣與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進行了考查,在土坡上他發現了一些陶片,引起了他的特別注意。從此,他經常來到牛河梁,追尋著陶片的來源。並於1943年在《建國教育》上發表了《牛河梁彩陶遺址》。

1955年中國考古學家尹達根據樑思永的建議,在他的專著《中國新石器時代》專門列出一章《關於赤峰紅山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這一章裡,紅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它的分佈範圍包括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長城地帶。

1956年署假期間,北京大學教授呂遵諤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生在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採集和發掘到彩陶、飾壓印“之”字紋的陶器,飾篦點“之”字紋的泥質紅陶以及石耜、細石器、石片。這是首次中國學者自己主持的發掘工作,並發表了《內蒙古赤峰紅山考古調查報告》。在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紅山文化”的名稱。

在紅山文化被正式命名後,考古專家們又陸續有所發現。

1963年,中國考古專家劉晉祥在赤峰市北效西水泉發現併發掘了比較單純的紅山文化西水泉遺址,並首次發掘到紅山文化的房址三座。

1973年中國考古學家李恭篤在赤峰市敖漢旗小河沿鄉三道灣子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窖穴,在四稜山遺址發現了六座紅山文化陶窯。

1979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興隆莊鄉東山嘴村的山頂臺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史前祭祀遺址。

1981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這是一處祭壇、積石冢、女神廟集於一地的大型祭祀遺址。也正是這一遺址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繼而掀起了紅山文化研究的熱潮。

原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評述說:“紅山文化壇廟冢三種遺址的發現,代表了我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會發展階段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從這裡我們看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紅山文化的源流

紅山文化從何而來?又去何方?

根據考古文化類型,專家們把紅山文化分為:先紅山文化、紅山諸文化、後紅山文化三個類型。

先紅山文化是指早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分佈範圍重合而更為廣闊。其年代距今6000--8000年。蘇秉琦先生稱這一時期為“中華上萬年文明起步”。這一時期出土了大量的夾砂褐陶飾壓印紋的筒形罐。這種筒形罐是迄今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陶器,反映出了東北地區以及東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共同特點。其典型代表是查海、興隆窪遺址。

紅山諸文化是指與紅山文化同時共存,但不同源流,不同特點的文化。它們與紅山文化平行發展,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從而促進了紅山文化的發展。其典型代表是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和紅山文化。

後紅山文化是指晚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大體吻合。特點是紅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紅陶減少,黑灰陶增多,飾壓印“之”字紋的筒形罐被飾繩紋的鼓腹罐代替,由盆缽類向盂形器演變,由彩陶鱗紋向雷紋演變等。反映出此類文化擔當了由紅山文化向青銅器文化即夏家店下層文化過渡的歷史使命。其年代距今約4500年。典型遺址為小河沿白斯朗營子遺址和大南溝墓地。


紅山文化,源於查海興隆窪的先紅山文化,又與趙寶溝富河諸文化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平行發展,從而產生了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的後紅山文化。這種前後承襲的文化關係,使紅山文化在其盛極一時後沒有中斷,而是逐漸過渡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早期青銅器時代,即北方地區與夏為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紅山文化發展到古國階段之後,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方國時代。


紅山文化的分佈

經多年調查,紅山文化的分佈範圍:其北界越過西拉木倫河,並有繼續向蒙古草原深入的趨勢;東界越醫巫閭山,到下遼河西岸;南界東段達渤海沿岸,南界西段越燕山山脈到華北平原;西界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桑乾河上游。從分佈的密度和文化面貌的典型程度看,遼寧省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為主要分佈區域,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淩河中上游之間最為集中。這兩河流域應是紅山文化的中心區。

紅山文化經濟

紅山文化時期,社會處在農牧漁獵的經濟形態。此時,雖然狩獵仍在經濟生活中佔有較大比重。但農業生產已成為經濟來源之一,種植的作物主要是穀類,生產工具是一種磨光的石耜。這種大型翻土工具的發明與應用,使農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業的發展為家畜飼養業奠定了基礎,豬是當時主要的家畜。農牧業的發展帶動了以製陶業為主的手工業的發展。此外,石器加工業、玉器加工業等有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的分工促進了社會的分化,等級取代了平等,私人佔有財富取代了原始共產生活。紅山人也從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發展到了更高級的祖先崇拜,併產生了原始宗教。與此相適應的是大型的祭祀場所壇、廟、冢應運而生。社會形成了“基於公社而又凌駕於公社之上的政治實體”。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到了文明古國階段。

紅山文化石器

紅山文化擁有發達的石器群。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和細石器三者在紅山文化中都較發達,而尤以打製石器所佔比例最大,大型石器數量較多。最具代表性的石器為大型翻土工具石耜。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長葉形,長度達50--60釐米,最寬處30--40釐米,一端從兩側打出柄部,刃部尖,刃面有條狀磨痕,另一種較寬而短,最寬達50釐米,頂端有凹缺,以繫繩固定。此外,還有錐、鏃、刀、鑿、錛等。紅山文化石器的發達及其多樣性,充分反映出農牧漁獵綜合經濟類型。

紅山文化陶器

紅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兩類,也有少量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器型的特點多是型制較簡單的筒形罐,紋飾主要為壓印“之”字紋和平行斜線紋,筒形罐口大底小,腰壁斜直。“之”字紋和篦點式“之”字紋共用,直線與弧線、波浪線共用,橫壓豎帶與豎壓橫帶相同。泥製陶有粗泥和細泥質兩種,器型有缽、碗、盆類和甕罐類。彩陶在泥制紅陶中佔有一定數量,多為缽、盆類。也見有彩陶紋、勾連花卉紋、幾何形的棋盤格紋,菱形方格紋、三角紋等。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在二十世紀初已見著錄,併為海內外一些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如美國華盛頓弗勒博物館收藏的勾雲形玉器,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收藏的龍鱗紋斜口筒形玉,法國吉美美術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玉豬龍等。國內收藏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有遼寧省博物館、天津市歷史藝術館、赤峰市博物館和巴林右旗博物館等。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文物部門的收購品逐漸增加,主要是遼寧省文物店,赤峰市文物店及朝陽市、阜新市文物部門。這些玉器是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獸形玉、玉龍、玉龜、玉鳥等,而且地點多集中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區,只是尚未找到確切的出土地點。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玉器相繼出土,為紅山文化玉器的確認奠定了基礎。遼寧省阜新市胡頭溝墓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三聯玉璧和兩件綠松石質的魚形耳墜。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出土了雙龍首玉璜和綠松石質鳥形飾。凌源三官甸子遺址墓葬中出土的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鳥、玉璧、玉珠、玉棒等。這些經考古專家在紅山文化遺址中正式發掘出土的玉器,在學術界引起轟動,經研究,最終確認了紅山文化玉器。此後,在牛河梁遺址等紅山文化遺址中又相繼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至此,紅山文化玉器被毫無疑義的確定下來,並得到考古界、收藏界和學術界的共識。

紅山文化房址

紅山文化房址較多。據正式發掘的赤峰市西水泉等遺址考證,紅山文化房址為半地穴式,地穴以上用木材構造,有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房址大小規格不同,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最小的2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在100平方米以上。以此來區分居住者的尊卑貴賤。房址中央部位有灶坑,一般在南壁開門,房址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較多。房址都處在聚落群中。小的聚落群一般在4000--5000平方米,大的可達3--10萬平方米,目前發現最大的一座竟達6平方公里。聚落群內,已有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之分,大的聚落址外圍還設有壕溝。在大聚落址附近還有陶窯、玉器作坊和積石冢分佈。可見紅山文化時期,社會已有相當大的進步。

紅山文化積石冢

中國古人把隆起的墳包稱為“冢”,因此,考古學家便把用石塊堆積起來的紅山文化墓葬形式稱之為積石冢。


紅山文化積石冢集中發現於遼寧省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群。除了女神廟,主要遺址多數是圍繞女神廟建在各個山崗上的積石冢。積石冢是紅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特點是:

積石冢都置於山崗頂部。紅山文化積石冢的位置專門選擇在高度適中的崗丘頂部,先平整山頭,然後確定並砌築石棺。墓葬形成後,在墓群頂部封土積石,積石由外向內層層起臺階,並在冢上順石臺階成排立置無底筒形陶器,形成冢的規模。

積石冢內部設有中心大墓。中心大墓位於冢的中央部位,寬而深的墓穴。有冢群的山崗上,只有一個冢設中心大墓。

積石冢都是一冢多墓。冢內除中心大墓外,還有許多墓葬,較大的墓都有土壙,小墓無明顯土壙,但都有石棺,而且有成行排列的規律,這些墓可明顯地分出等級,從目前已發掘的墓葬情況看,大致可分為中心大墓、臺階式墓、石棺墓和附屬墓等。

陶器置於冢上。陶器很少隨葬,卻大量置於冢上。這是一種筒形器,緊貼在冢上石砌臺階內側豎置排列。對它的功能,說法頗多,但說它是一種祭器更有道理。因為筒形器無底,具有上下貫通的含義,而上下貫通恰與史前人類十分信仰的溝通天地的祭祀內容完全吻合。

紅山文化積石冢的特點,充分反映出當時社會已形成以“一人獨尊”觀念為主的等級制。

紅山文化祭壇。目前已發現的獨立祭壇有3處,即: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南部的圓形祭壇、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雙冢間的方形祭壇、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圓形祭壇。

在紅山文化發現、命名、研究的幾十年的時間裡,考古專家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但進展比較緩慢。時間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壇廟冢”和精美玉器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異軍突起,學術研究進入全新階段,並提出了探尋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新課題。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是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考古學文化。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而命名。

紅山文化的發現

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2公里處,是一座褐紅色的山巒。當地人稱它為“烏蘭哈達”,也就是紅山。然而,紅山的聞名,不是由於它的美麗,而在於它所代表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為了破解這座聖山中隱藏的祕密,考古人整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赤峰紅山後遺址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1906年,日本人鳥居龍藏,受聘於喀拉沁王府。

在王府任教期間,曾經在赤峰一帶進行考察,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並見到周圍堆著石頭的古墓。

1908年,他結束了三年內蒙古生活,帶著對紅山文化許多的不解,回到了日本。撰寫了《蒙古旅行》和《東蒙的原始居民》。

1919年,法國神甫、自然科學博士桑志華,踏上內蒙古東部的林西、赤峰、朝陽土地,尋找著古老文明的印跡。他在這裡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22處,並採集到了細石器、石耜等史前文物標本。

1921年6月,受聘於中國北洋政府農礦部地質調查所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鎮沙鍋屯東南1.5公里處,發現了一處古人類活動洞穴遺址。發掘出的遺物主要屬於新石器時代,其中有屬紅山文化時期的遺物。由此,沙鍋屯遺址就成為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發掘之前認識紅山文化這類文化遺存的主要資料。

1930年冬,中國學者樑思永先生進行了熱河之行的考古調查。他在內蒙古東南部的通遼、開魯和赤峰地區的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赤峰市及河北圍場、承德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採集到了似仰韶式的彩陶。並在1935年發表的《熱河查不幹廟等處所採集之新石器時代石器與陶片》中特別指出:“尤可注意的是仰韶式的彩陶”。而這些彩陶正是後來所確認的紅山文化彩陶。

1935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的濱田耕作、水野清一到赤峰市紅山調查,在紅山後(北側東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存,並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打製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完整和可復原的陶器以及蚌、貝、骨、角、牙器,特別是出土了一批泥質紅陶和彩陶器,回國後,1938年發表了詳細的發掘報告《赤峰紅山後——熱河省赤峰紅山後先史遺蹟》。這是第一份關於紅山文化的發掘報告。

1942年的一天,對考古有濃烈興趣的凌源中學歷史教師佟柱臣,對凌源縣與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進行了考查,在土坡上他發現了一些陶片,引起了他的特別注意。從此,他經常來到牛河梁,追尋著陶片的來源。並於1943年在《建國教育》上發表了《牛河梁彩陶遺址》。

1955年中國考古學家尹達根據樑思永的建議,在他的專著《中國新石器時代》專門列出一章《關於赤峰紅山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這一章裡,紅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它的分佈範圍包括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長城地帶。

1956年署假期間,北京大學教授呂遵諤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生在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採集和發掘到彩陶、飾壓印“之”字紋的陶器,飾篦點“之”字紋的泥質紅陶以及石耜、細石器、石片。這是首次中國學者自己主持的發掘工作,並發表了《內蒙古赤峰紅山考古調查報告》。在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紅山文化”的名稱。

在紅山文化被正式命名後,考古專家們又陸續有所發現。

1963年,中國考古專家劉晉祥在赤峰市北效西水泉發現併發掘了比較單純的紅山文化西水泉遺址,並首次發掘到紅山文化的房址三座。

1973年中國考古學家李恭篤在赤峰市敖漢旗小河沿鄉三道灣子遺址發現了紅山文化窖穴,在四稜山遺址發現了六座紅山文化陶窯。

1979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興隆莊鄉東山嘴村的山頂臺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史前祭祀遺址。

1981年中國考古專家郭大順、孫守道等在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這是一處祭壇、積石冢、女神廟集於一地的大型祭祀遺址。也正是這一遺址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繼而掀起了紅山文化研究的熱潮。

原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評述說:“紅山文化壇廟冢三種遺址的發現,代表了我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會發展階段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從這裡我們看到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紅山文化的源流

紅山文化從何而來?又去何方?

根據考古文化類型,專家們把紅山文化分為:先紅山文化、紅山諸文化、後紅山文化三個類型。

先紅山文化是指早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分佈範圍重合而更為廣闊。其年代距今6000--8000年。蘇秉琦先生稱這一時期為“中華上萬年文明起步”。這一時期出土了大量的夾砂褐陶飾壓印紋的筒形罐。這種筒形罐是迄今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的陶器,反映出了東北地區以及東北亞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共同特點。其典型代表是查海、興隆窪遺址。

紅山諸文化是指與紅山文化同時共存,但不同源流,不同特點的文化。它們與紅山文化平行發展,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從而促進了紅山文化的發展。其典型代表是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和紅山文化。

後紅山文化是指晚於紅山文化的文化類型。其分佈範圍與紅山文化大體吻合。特點是紅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紅陶減少,黑灰陶增多,飾壓印“之”字紋的筒形罐被飾繩紋的鼓腹罐代替,由盆缽類向盂形器演變,由彩陶鱗紋向雷紋演變等。反映出此類文化擔當了由紅山文化向青銅器文化即夏家店下層文化過渡的歷史使命。其年代距今約4500年。典型遺址為小河沿白斯朗營子遺址和大南溝墓地。


紅山文化,源於查海興隆窪的先紅山文化,又與趙寶溝富河諸文化共存交錯,互相影響,平行發展,從而產生了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的後紅山文化。這種前後承襲的文化關係,使紅山文化在其盛極一時後沒有中斷,而是逐漸過渡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早期青銅器時代,即北方地區與夏為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紅山文化發展到古國階段之後,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方國時代。


紅山文化的分佈

經多年調查,紅山文化的分佈範圍:其北界越過西拉木倫河,並有繼續向蒙古草原深入的趨勢;東界越醫巫閭山,到下遼河西岸;南界東段達渤海沿岸,南界西段越燕山山脈到華北平原;西界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桑乾河上游。從分佈的密度和文化面貌的典型程度看,遼寧省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為主要分佈區域,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淩河中上游之間最為集中。這兩河流域應是紅山文化的中心區。

紅山文化經濟

紅山文化時期,社會處在農牧漁獵的經濟形態。此時,雖然狩獵仍在經濟生活中佔有較大比重。但農業生產已成為經濟來源之一,種植的作物主要是穀類,生產工具是一種磨光的石耜。這種大型翻土工具的發明與應用,使農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業的發展為家畜飼養業奠定了基礎,豬是當時主要的家畜。農牧業的發展帶動了以製陶業為主的手工業的發展。此外,石器加工業、玉器加工業等有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的分工促進了社會的分化,等級取代了平等,私人佔有財富取代了原始共產生活。紅山人也從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發展到了更高級的祖先崇拜,併產生了原始宗教。與此相適應的是大型的祭祀場所壇、廟、冢應運而生。社會形成了“基於公社而又凌駕於公社之上的政治實體”。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到了文明古國階段。

紅山文化石器

紅山文化擁有發達的石器群。磨製石器、打製石器和細石器三者在紅山文化中都較發達,而尤以打製石器所佔比例最大,大型石器數量較多。最具代表性的石器為大型翻土工具石耜。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長葉形,長度達50--60釐米,最寬處30--40釐米,一端從兩側打出柄部,刃部尖,刃面有條狀磨痕,另一種較寬而短,最寬達50釐米,頂端有凹缺,以繫繩固定。此外,還有錐、鏃、刀、鑿、錛等。紅山文化石器的發達及其多樣性,充分反映出農牧漁獵綜合經濟類型。

紅山文化陶器

紅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兩類,也有少量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器型的特點多是型制較簡單的筒形罐,紋飾主要為壓印“之”字紋和平行斜線紋,筒形罐口大底小,腰壁斜直。“之”字紋和篦點式“之”字紋共用,直線與弧線、波浪線共用,橫壓豎帶與豎壓橫帶相同。泥製陶有粗泥和細泥質兩種,器型有缽、碗、盆類和甕罐類。彩陶在泥制紅陶中佔有一定數量,多為缽、盆類。也見有彩陶紋、勾連花卉紋、幾何形的棋盤格紋,菱形方格紋、三角紋等。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在二十世紀初已見著錄,併為海內外一些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如美國華盛頓弗勒博物館收藏的勾雲形玉器,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收藏的龍鱗紋斜口筒形玉,法國吉美美術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玉豬龍等。國內收藏紅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有遼寧省博物館、天津市歷史藝術館、赤峰市博物館和巴林右旗博物館等。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文物部門的收購品逐漸增加,主要是遼寧省文物店,赤峰市文物店及朝陽市、阜新市文物部門。這些玉器是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獸形玉、玉龍、玉龜、玉鳥等,而且地點多集中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地區,只是尚未找到確切的出土地點。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玉器相繼出土,為紅山文化玉器的確認奠定了基礎。遼寧省阜新市胡頭溝墓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三聯玉璧和兩件綠松石質的魚形耳墜。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出土了雙龍首玉璜和綠松石質鳥形飾。凌源三官甸子遺址墓葬中出土的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鳥、玉璧、玉珠、玉棒等。這些經考古專家在紅山文化遺址中正式發掘出土的玉器,在學術界引起轟動,經研究,最終確認了紅山文化玉器。此後,在牛河梁遺址等紅山文化遺址中又相繼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至此,紅山文化玉器被毫無疑義的確定下來,並得到考古界、收藏界和學術界的共識。

紅山文化房址

紅山文化房址較多。據正式發掘的赤峰市西水泉等遺址考證,紅山文化房址為半地穴式,地穴以上用木材構造,有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房址大小規格不同,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最小的2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在100平方米以上。以此來區分居住者的尊卑貴賤。房址中央部位有灶坑,一般在南壁開門,房址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較多。房址都處在聚落群中。小的聚落群一般在4000--5000平方米,大的可達3--10萬平方米,目前發現最大的一座竟達6平方公里。聚落群內,已有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之分,大的聚落址外圍還設有壕溝。在大聚落址附近還有陶窯、玉器作坊和積石冢分佈。可見紅山文化時期,社會已有相當大的進步。

紅山文化積石冢

中國古人把隆起的墳包稱為“冢”,因此,考古學家便把用石塊堆積起來的紅山文化墓葬形式稱之為積石冢。


紅山文化積石冢集中發現於遼寧省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群。除了女神廟,主要遺址多數是圍繞女神廟建在各個山崗上的積石冢。積石冢是紅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特點是:

積石冢都置於山崗頂部。紅山文化積石冢的位置專門選擇在高度適中的崗丘頂部,先平整山頭,然後確定並砌築石棺。墓葬形成後,在墓群頂部封土積石,積石由外向內層層起臺階,並在冢上順石臺階成排立置無底筒形陶器,形成冢的規模。

積石冢內部設有中心大墓。中心大墓位於冢的中央部位,寬而深的墓穴。有冢群的山崗上,只有一個冢設中心大墓。

積石冢都是一冢多墓。冢內除中心大墓外,還有許多墓葬,較大的墓都有土壙,小墓無明顯土壙,但都有石棺,而且有成行排列的規律,這些墓可明顯地分出等級,從目前已發掘的墓葬情況看,大致可分為中心大墓、臺階式墓、石棺墓和附屬墓等。

陶器置於冢上。陶器很少隨葬,卻大量置於冢上。這是一種筒形器,緊貼在冢上石砌臺階內側豎置排列。對它的功能,說法頗多,但說它是一種祭器更有道理。因為筒形器無底,具有上下貫通的含義,而上下貫通恰與史前人類十分信仰的溝通天地的祭祀內容完全吻合。

紅山文化積石冢的特點,充分反映出當時社會已形成以“一人獨尊”觀念為主的等級制。

紅山文化祭壇。目前已發現的獨立祭壇有3處,即: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南部的圓形祭壇、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雙冢間的方形祭壇、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圓形祭壇。

在紅山文化發現、命名、研究的幾十年的時間裡,考古專家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但進展比較緩慢。時間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壇廟冢”和精美玉器的發現,使紅山文化異軍突起,學術研究進入全新階段,並提出了探尋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新課題。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解密赤峰紅山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