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工業基地”到“陸海聯運樞紐”——看成都青白江如何實現城市成功轉型升級

每經編輯:祝裕

從“老工業基地”到“陸海聯運樞紐”——看成都青白江如何實現城市成功轉型升級

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

在上世紀90年代,提到成都市青白江區,也許首先映入人們腦海裡的,是化工能源這類傳統工業。從“一五”時期開始,青白江因傳統工業而興,是全成都首個財政收入過億元的區縣。

然而,隨著生態環境和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要求青白江改變以傳統工業為代表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老工業強區,亟待尋找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青白江依託國際鐵路港建設,融入國家大開放的格局,走出了一條港城融合發展,以通道帶貿易,以貿易聚產業的新發展道路,連續十年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連續七年位列“中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去年,青白江首次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獲評“2018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縣(市、區)”。

這個傳統的工業重鎮,在歷經轉型升級陣痛後,是怎樣進行的突圍與轉型,成為了國內外眾多企業的投資佳地?

“以港突圍”:從傳統發展模式到新發展理念

在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後,成都在國內率先提出,在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下進行城市規劃建設。作為成都傳統工業區,青白江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城市“蝶變”的突破口在哪裡?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青白江區結合成都重塑經濟地理的要求,看到了國際鐵路港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青白江區發改局黨組副書記、調研員寧友明介紹,青白江正是發揮自身的港口優勢,把鐵路港作為深化對外開放的突破口,發展港口經濟,融入到國家大開放的格局之中。

“從區位優勢來看,成都是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貨物集散能力又非常強,”在青白江投資促進和經濟合作局黨組成員劉穎看來,成都產業門類豐富,產業生態圈多元化,這就為擁有國際鐵路港的青白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於是,青白江明確了“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和“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發展戰略,構建“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空間發展格局。依託中歐班列(成都),走出了一條以通道帶貿易、以貿易聚產業的發展道路。

6年來,中歐班列(成都)從2013年的31列到2018年底的1591列,運行頻次不斷加密,日開行量最多可達8列,打造了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已連接境外25個城市、國內沿海沿邊14個城市。

貿易通道的暢通,對外連接節點的增加,也對口岸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月8日,海關總署公佈新增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名單,成都鐵路場站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名列其中。這意味著,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具備進口糧食的條件和資質,將正式投入運營。

“糧食口岸”的到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糧食企業的入駐。在成都克明面業有限公司的牟芮良看來,糧食口岸是吸引他所在公司到青白江落戶的一項重要原因。“當然,便利的交通以及地理環境優勢,也是我們選擇青白江時十分看重的。”

“我們有最好的通道,有歐洲產業城等推動產業發展載體,通道讓我們更多的貨物貿易到達歐洲,在貨物貿易過程中,我們能夠把服務貿易做起來,進而使青白江成為發展外向型適歐適鐵的產業聚集地。”青白江區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發展局負責人如是說。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依託國際鐵路港的建設和中歐班列(成都)的穩定運行,使得青白江突破了傳統的城市邊界。產品賣到哪裡、企業投資到哪裡,哪裡就成為了青白江的“城市邊界”。

“以城轉型”:從低成本要素驅動轉向創新生態驅動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城市轉型與要素集聚,離不開創新和生態。近年來,成都將創新和生態寄託在未來發展的競爭優勢培育上,而其承載物就是產業功能區和產業生態圈。

當成都的發展突破了圈層思維、盆地約束、區劃侷限以及原本的西部定位,青白江也跳出了原有老城區空間束縛,打破長期以來形成的毗河南北城鄉二元結構。如今,在毗河以南清泉鎮、福洪鎮新規劃建設歐洲產業城,作為產業資本集聚的一個重要承載地。

據瞭解,歐洲產業城堅持“人產城融合”理念,堅持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等同步規劃建設,加快建設5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和“三縱三橫”道路及六大配套工程,不斷提升歐洲產業城承載能力,著力將歐洲產業城建設成“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歐洲產業城是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重要產業支撐,為青白江“騰籠換鳥”實現整體轉型升級積蓄髮展動能。”據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建設之初,歐洲產業城始終堅持“人城產”邏輯,關注人力資源需求和人居的“品質”,注重創新生態打造。

“為了增加園區內的高端配套設施,我們招引了多項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比如,我們正在建設一座蓉歐智庫的總部大樓,並在標準化廠房區域內建設生活中心和鄰里休閒配套中心,滿足園區內衣食住行、休閒娛樂等活動的需求。”歐洲產業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以產升級”:從老工業到新興工業體系

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港這一開放窗口,以及歐洲產業城、智慧產業城等產業發展載體,青白江在域內開啟了新的產業佈局。

“國際鐵路港以及歐洲產業城,讓我們在物流、先進製造業以及智能製造等產業板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劉穎說,“我們依託港口來開展出口加工貿易,瞄準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兩大主導產業,構建以先進材料和智能製造裝備等新興產業為核心的新型工業體系。”

據成都國際鐵路港管委會對外聯絡部部長曾怡介紹,通道建設六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適鐵適歐”產業和高端外向型產業在這裡聚集。“今年1~5月份,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園區內新增註冊企業超過4000家,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大家看到了國際鐵路港帶來的發展機遇,都想來一起分享這個機遇帶來的紅利。”

為了站在國際視野高標準規劃產業佈局,智慧產業城則邀請了仲量聯行繪製未來的產業規劃發展藍圖。“我們在國際化中央商務區這個大的產業定位下,梳理出五大主導產業,包括數字經濟、總部辦公、商務會展、文旅創意和科技研發。”成都青白江區智慧產業城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賴孝坤介紹道。

在產業規劃的指引下,適合產業城發展的新項目開始進駐。2019年,廈鎢鎢鉬新材料先進製造(出口)基地、數字化焊割裝備(出口)製造西南基地等6個重大產業化項目落戶青白江,涵蓋了智能製造、大數據、先進材料、適歐適鐵等方面,總投資額近百億元。

“我們還引進了西南雲計算中心和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讓產、學、研能夠在我們這裡融合發展,實現科技研發到成果的轉化。”賴孝坤說。

在青白江2019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遠洋資本投資一位負責人介紹,未來他們將面向全球吸引大數據行業創新企業入駐青白江並開展業務。“此次遠洋資本攜手青白江打造大數據生態產業園,是基於青白江能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同時,公司更看好這裡正在申報建設蓉歐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優質的營商環境。”

據劉穎介紹,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青白江實現了為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管家式服務。“以往,企業洽談投資時所接觸的招商人員,在企業簽約後就不會再管企業了,這就讓單個項目從接觸到落地,再到後續的服務,整個鏈條斷開了。”劉穎進一步解釋,“我們改變了這一做法,一開始就讓園區管委會和鄉鎮投資中心的人員參與進來,全程提供服務,用這種管家式的招商服務,聯通企業的整個生命週期。”樑宏亮/文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