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3、水質。

器為茶之父,而水為茶之母。茶水,茶水,最終喝的還是水,水質對茶香、茶味和口感的影響極大,平常的自來水沖泡茶葉,是絕對沒有純淨水沖泡好喝的,所以老茶友會另外準備純淨水泡茶。

北方的水質要差一些,這個差,不是指衛生,而是硬度。沖泡茶葉後有怪味,茶香不純,滋味奇怪。當年茉莉花茶風靡整個北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質問題,泡不出茶葉的真味、真香,而茉莉花茶的濃香可以掩蓋水質不好的缺點。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也道明瞭水的重要性,水質與茶質同樣重要。

陸羽《茶經》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聖先生給不同的水分了先後,換成現在的水,意思就是礦泉水最好,純淨水其次,自來水最差。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3、水質。

器為茶之父,而水為茶之母。茶水,茶水,最終喝的還是水,水質對茶香、茶味和口感的影響極大,平常的自來水沖泡茶葉,是絕對沒有純淨水沖泡好喝的,所以老茶友會另外準備純淨水泡茶。

北方的水質要差一些,這個差,不是指衛生,而是硬度。沖泡茶葉後有怪味,茶香不純,滋味奇怪。當年茉莉花茶風靡整個北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質問題,泡不出茶葉的真味、真香,而茉莉花茶的濃香可以掩蓋水質不好的缺點。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也道明瞭水的重要性,水質與茶質同樣重要。

陸羽《茶經》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聖先生給不同的水分了先後,換成現在的水,意思就是礦泉水最好,純淨水其次,自來水最差。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3、水質。

器為茶之父,而水為茶之母。茶水,茶水,最終喝的還是水,水質對茶香、茶味和口感的影響極大,平常的自來水沖泡茶葉,是絕對沒有純淨水沖泡好喝的,所以老茶友會另外準備純淨水泡茶。

北方的水質要差一些,這個差,不是指衛生,而是硬度。沖泡茶葉後有怪味,茶香不純,滋味奇怪。當年茉莉花茶風靡整個北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質問題,泡不出茶葉的真味、真香,而茉莉花茶的濃香可以掩蓋水質不好的缺點。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也道明瞭水的重要性,水質與茶質同樣重要。

陸羽《茶經》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聖先生給不同的水分了先後,換成現在的水,意思就是礦泉水最好,純淨水其次,自來水最差。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3、水質。

器為茶之父,而水為茶之母。茶水,茶水,最終喝的還是水,水質對茶香、茶味和口感的影響極大,平常的自來水沖泡茶葉,是絕對沒有純淨水沖泡好喝的,所以老茶友會另外準備純淨水泡茶。

北方的水質要差一些,這個差,不是指衛生,而是硬度。沖泡茶葉後有怪味,茶香不純,滋味奇怪。當年茉莉花茶風靡整個北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質問題,泡不出茶葉的真味、真香,而茉莉花茶的濃香可以掩蓋水質不好的缺點。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也道明瞭水的重要性,水質與茶質同樣重要。

陸羽《茶經》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聖先生給不同的水分了先後,換成現在的水,意思就是礦泉水最好,純淨水其次,自來水最差。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宣稱的茶葉療效:

通常宣傳茶葉功效的一般都是茶商,也好理解,與健康掛鉤才能引起咱們的重視。往前說,大航海時代我國的茶葉被荷蘭人運到歐洲之後,為了售賣,這幫子荷蘭人也是將茶葉描述成神祕的東方神草,包治百病。至於證明茶葉有功效而舉出的各類佐證,經某某科學研究發現等,好解釋,拋開劑量談療效,都是耍流氓,人家做實驗,提取的可是純物質成分,就那麼1克物質,可能需要幾百斤茶葉才能提取出來。

當然,說實話總是不討喜的,那咱們來講中醫,按中醫範疇,有九大體質,不同的體質適宜飲用的茶類也不同,根據體質選茶,總的見下圖。

"

沖泡茶葉,飲茶必須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泡,但要說泡好一杯茶,其實還真有點講究,同一款茶,有人衝出了上等茶湯,也有人衝出了勝似中藥的苦水,這沖泡茶葉的技巧,也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得了啊。

什麼!你從不沖泡還有茶喝?難不成是傳說中的豪爺嗎,只去茶館?

這倒不是,我喝的是統一綠茶,有時候會換康師傅,偶爾也會下個館子,喝杯奶茶。

滾!!!!!

在茶圈裡,泡茶不僅是為了獨享更好的茶湯,其實也具備社交屬性,跟茶友相聚,不去談你會琴棋書畫裝裝b,最起碼沖泡茶葉的功夫不能差啊,把茶友的好茶泡壞了,遭著人鄙視是正常的(老子的好茶被這貨泡成這樣。)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茶具的選擇:

關於泡茶的茶具,只需要注意一個要點,不是樣式,也不是漂不漂亮,更不是材料,而是茶具的容量。茶具的容量直接影響投茶量,間接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咱平常泡茶,用的杯子都是固定的,到多少水自己有個底,知道該投多少茶,突然給你換了茶具,這投茶量就得注意了,不敢按平常的習慣來。

蓋碗和茶壺可以沖泡所有茶類,咱平常用的大玻璃杯只適合沖泡綠茶和黃茶,便於觀察茶葉在水中逐漸舒展的葉底,玻璃杯的散熱也比較快。用蓋碗沖泡會茶水分離,出湯快,目的是感受茶種每一泡的變化。茶壺的沖泡量較多,最適合沖泡黑茶,很多茶友喜歡用紫砂壺,據說是可以吸收氣味,能淨化茶的香氣,我想這原理應該跟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差不多。俗話說,器為茶之父,也好理解,沒有茶具,咋泡茶。

所以,各位朋友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就好。決定好沖泡茶具之後,伸進茶葉壺捏一撮茶葉,甩手往杯子裡一丟,如果你比較中二,建議在丟茶的同時大喊一聲“去吧!某某茶!”這樣氣勢更足,在座的眾茶友會對你刮目相看(這人神經病吧)。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沖泡四要素:

沖泡的三要素,沖泡方法、水溫、水質,簡單理解就是為了控制茶湯的濃度。

1、先說沖泡方法,也就是三點,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

不同的茶種用同樣的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進行沖泡,泡出來的茶湯濃度也不一樣,這跟茶種的物質含量有關係。比如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由於沖泡時間極長,所以投茶量相對其它茶類的沖泡會少很多,推薦量不過3g至5g。而用蓋碗沖泡烏龍茶、紅茶,由於要進行茶水分離,泡幾秒就會出湯,沖泡時間極短,所以投茶量要多,通常量都在8g至12g。

茶葉的苦澀味要比其它味道來得明顯,茶湯太濃,只能喝到苦澀味道,這款茶算是泡壞了。對於茶湯濃度的把握,這得靠實踐積累經驗,別聽別人說抓一撮茶葉就夠了,有些人的一撮更像是一把。標準的推薦投茶量,平常泡茶又不會專門準備個克稱,沒法控制。我倒是建議大家別嫌麻煩,可以準備個小型的精準電子秤,沒多少錢,對泡茶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也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參考,用玻璃杯沖泡綠茶、黃茶,投入3至4克幹茶,用400毫升的水沖泡。

蓋碗沖泡的其它茶類,最常見的蓋碗容量一般在110毫升至120毫升。這個容量沖泡白茶,建議投茶5克;沖泡武夷巖茶,建議投茶8克;沖泡紅茶,建議投茶5克。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2、沖泡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燙,有人說沸水會把茶葉燙熟,這不是明擺著瞎扯,茶葉的乾燥環節溫度幾百度呢,要這麼說,茶葉早被烤死了,所以不用怕開水,死茶不怕開水燙。

水溫越高,茶葉物質浸出越快,茶香被最大程度激發。也有缺點,茶葉中的苦澀物質浸出也會更多,苦澀味會重一些。總的說,有利也有弊吧,所以,高溫水沖泡是完全可以的,不用顧忌太多,如果不喜茶湯過濃,苦澀味較重,那等水溫降低一些在泡,甚至可以冷泡茶,沖泡時間是久了些,不過耐不住茶湯好喝啊。一切按著自己的口味來,泡個茶還畏手畏腳的,犯不著。

如果非得搞個參考,也簡單,綠茶和黃茶用85度至90度的水溫沖泡。其餘的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用沸水沖泡。水溫越低,想達到同樣的濃度,需要增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3、水質。

器為茶之父,而水為茶之母。茶水,茶水,最終喝的還是水,水質對茶香、茶味和口感的影響極大,平常的自來水沖泡茶葉,是絕對沒有純淨水沖泡好喝的,所以老茶友會另外準備純淨水泡茶。

北方的水質要差一些,這個差,不是指衛生,而是硬度。沖泡茶葉後有怪味,茶香不純,滋味奇怪。當年茉莉花茶風靡整個北方,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質問題,泡不出茶葉的真味、真香,而茉莉花茶的濃香可以掩蓋水質不好的缺點。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也道明瞭水的重要性,水質與茶質同樣重要。

陸羽《茶經》有云:“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聖先生給不同的水分了先後,換成現在的水,意思就是礦泉水最好,純淨水其次,自來水最差。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宣稱的茶葉療效:

通常宣傳茶葉功效的一般都是茶商,也好理解,與健康掛鉤才能引起咱們的重視。往前說,大航海時代我國的茶葉被荷蘭人運到歐洲之後,為了售賣,這幫子荷蘭人也是將茶葉描述成神祕的東方神草,包治百病。至於證明茶葉有功效而舉出的各類佐證,經某某科學研究發現等,好解釋,拋開劑量談療效,都是耍流氓,人家做實驗,提取的可是純物質成分,就那麼1克物質,可能需要幾百斤茶葉才能提取出來。

當然,說實話總是不討喜的,那咱們來講中醫,按中醫範疇,有九大體質,不同的體質適宜飲用的茶類也不同,根據體質選茶,總的見下圖。

知識 丨 泡茶不困難,茶葉的黃金沖泡法則

別的方面我就不多說了,如果正好對上了,就算是給個喝茶的方向吧。最後說幾句,咱喝茶,喝的是茶味,別追求療效,也別搞收藏。飲茶養生,那是因為茶葉低能量,無糖無鹽無脂肪,相比其它飲品,那是大大的好。這次就當是嘮嘮嗑,如果有點用,那也得感謝看客老爺們的支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