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據說中國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基本貫穿了中國上下5000年,陸羽的“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的觀點直到現在仍然被使用,飲茶在當代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必不可缺。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對於愛茶之士,泡一壺好茶是及其享受的事情,但是想要泡出一壺好茶,就要花足夠的心思,茶的時令,造法一旦有所誤差,好茶就離你越來越遠了,一杯好茶有很多因素,如果要細說,連水的質量都可影響茶的味道,所以我們將它總結成“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在這些因素當中,有一些步驟往往會被忽略,那就是洗茶,醒茶,很多人會將這兩個步驟搞混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大步驟的具體作用與及有沒有必要。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洗茶

對於洗茶,從字面上都可以理解,將茶清洗一遍,很多人普遍認為洗茶是近代才興起的,主要為了去除茶葉當中殘留的農藥,其實洗茶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茶聖陸羽茶經“第一煮水沸,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這是歷史上,洗茶的最早雛形。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茶譜·煎茶四要》載:“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葉,去其汙垢、冷氣,烹之則美。”,由此可見,洗茶具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去除茶葉表明的灰塵,雜質,第二是具有開香作用,使茶水口感更好,香氣更高。

雖說洗茶有極好的功效,但是也一樣具有不好的因素,所以洗茶並不是所有的茶類都要洗茶,就比方說,最受老百姓歡迎的綠茶,綠茶較為較細嫩,並且不耐泡,如果進行了洗茶,會導致綠茶大部分的營養流失。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那泡什麼類型的茶葉需要洗茶呢?像泡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等茶時,因為這些茶類都不易泡開,所以經過洗茶,即可簡單的去除茶葉中的雜質,又可以使茶更香。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眾所周知,中國將近百分之80的人都喜歡喝綠茶,泡綠茶除了講究其味和香,還要欣賞色和形,用玻璃茶具沖泡龍井、碧螺春等綠茶,杯中輕霧飄渺,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或旗槍交錯、上下浮沉,賞心悅目別有風趣。

醒茶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醒茶,就是在泡茶之前,讓茶葉徹底甦醒,以提升茶葉的香氣,跟洗茶一樣,醒茶只適用於部分茶葉,像普洱,黑茶等發酵茶,一般泡之前,都要做好醒茶,像一般的較快出味的茶類,如綠茶,是無需醒茶的。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醒茶的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叫幹醒,比如說普洱,在泡之前,將茶葉放入陶瓷罐或紫砂罐中,通風數日,能很好的散去茶葉中的陳味,使茶葉獨有茶香。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第二種方式,需要用到水,所以這裡稱為溼醒,這一方式大多數人都會使用,就是在泡茶之前,用熱水淋把茶壺或者蓋碗淋溼,趁熱將茶葉放入,來回進行搖動,這也做醒茶。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那麼為什麼不管是幹醒還是溼醒,都要用到陶瓷或者紫莎,喜歡喝普洱的人應該都知道,普洱和紫莎絕對是絕配,用紫砂壺泡茶,香味醇和保溫性好,使茶不會具有熟湯味,能保持茶的真髓,原汁原味,而紫砂壺與普洱茶,一個是天然泥沙捏造,一個是野生葉牙捻成,在火於水的交流中,散發出天然的味道。

泡茶的“訣竅”不在泡,而在洗,搞錯這一步驟,茶既不香也不濃

一些辦公室上班或者公務員,都喜歡用保溫杯來泡茶,不過保溫杯泡茶總是缺了點泡茶的樂趣,難以喝到原汁原味的茶水,那外出旅遊上班想泡茶喝怎麼辦,好茶人士基本會在保溫杯內帶一些熱水,帶上一套旅行茶具,按照正常的 泡茶流程,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品嚐茶的香味。

上面就是“洗茶”與“醒茶”的分別,別再搞混了,希望各位愛茶之士可以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茶道,茶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