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劇作家曾學文三摘“曹禺獎”

曹禺 高甲戲 藝術 長恨歌 海西晨報 2017-05-28

人物名片

曾學文

廈門市文聯副主席、廈門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劇作家、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院長、一級編劇,廈門市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曾獲首屆和第三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十二屆“文華劇作獎”、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首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專業學科十佳論文獎等。

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 陳佩珊)5月22日,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二十二屆曹禺劇本獎)頒獎典禮在廣州大劇院舉行,廈門著名劇作家曾學文創作的高甲戲《大稻埕》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二十二屆曹禺劇本獎),這也是他個人繼首屆《邵江海》和第三屆《阿搭嫂》獲獎之後,第三次榮獲“曹禺獎”這一中國戲劇劇本最高獎。

據介紹,《大稻埕》是曾學文近年來創作的一部優秀劇本,講述了一段中華民族抗爭史。1895年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後,一夜之間,臺灣大稻埕的百姓陷入極度恐慌中,大稻埕船頭行老闆林天來一家瞬息之間分崩離析。林天來和老三以中國漢子頂天立地的筋骨,演繹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故事。

該劇由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參演,並獲得了不少成績,包括第六屆福建藝術節暨第二十六屆福建省戲劇會演劇目一等獎第一名、編劇一等獎第一名;2016年入選文化部“2016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等。4月15日,被主創團隊稱為2.0版本的《大稻埕》在廈門福南堂劇院首演,獲得了滿堂喝彩,6月29日,《大稻埕》還將參加中國戲劇節。

專家評價道,《大稻埕》是曾學文近年來創作作品中最厚重的一部,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戲劇張力和情感衝擊力。劇本充分發揮劇種和地域風格的獨特性和優勢,給舞臺二度創作提供了巨大的創造空間。

曾學文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閩南豐厚的文化土壤給予他無窮的創作源泉,他喜歡從中挖掘獨具鄉土文化的題材。他創作的歌仔戲《邵江海》《蝴蝶之戀》、高甲戲《阿搭嫂》、南音樂舞《長恨歌》、小劇場話劇《日子》等在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創作中,曾學文喜歡把人物放置在大的歷史社會變遷中,去展現人物的命運。“我認為,這更能表達人物的生存狀態,從社會的變遷中探討精神價值,喚起文化記憶和生活記憶,尋找戲劇的當代性特徵。”曾學文說,他的作品致力於關注精神家園和傳遞文化氣息,這種文化氣息的背後,隱含作者對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的追求與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