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劇作家曾學文三摘“曹禺獎” 系中國戲劇劇本最高獎

曹禺 戲曲 藝術 高甲戲 福建閩南網 2017-05-28

[閩南網]

­ 人物名片

­ 曾學文

­ 廈門市文聯副主席、廈門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劇作家、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院長、一級編劇,廈門市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曾獲首屆和第三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十二屆“文華劇作獎”、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首屆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專業學科十佳論文獎等。

­ 廈門劇作家曾學文三摘“曹禺獎”

­ 5月22日,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二十二屆曹禺劇本獎)頒獎典禮在廣州大劇院舉行,廈門著名劇作家曾學文創作的高甲戲《大稻埕》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二十二屆曹禺劇本獎),這也是他個人繼首屆《邵江海》和第三屆《阿搭嫂》獲獎之後,第三次榮獲“曹禺獎”這一中國戲劇劇本最高獎。

廈門劇作家曾學文三摘“曹禺獎” 系中國戲劇劇本最高獎

­ 曾學文(右三)創作的《大稻埕》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二十二屆曹禺劇本獎)。

­ 據介紹,《大稻埕》是曾學文近年來創作的一部優秀劇本,講述了一段中華民族抗爭史。1895年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後,一夜之間,臺灣大稻埕的百姓陷入極度恐慌中,大稻埕船頭行老闆林天來一家瞬息之間分崩離析。林天來和老三以中國漢子頂天立地的筋骨,演繹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故事。

­ 該劇由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參演,並獲得了不少成績,包括第六屆福建藝術節暨第二十六屆福建省戲劇會演劇目一等獎第一名、編劇一等獎第一名;2016年入選文化部“2016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等。4月15日,被主創團隊稱為2.0版本的《大稻埕》在廈門福南堂劇院首演,獲得了滿堂喝彩,6月29日,《大稻埕》還將參加中國戲劇節。

廈門劇作家曾學文三摘“曹禺獎” 系中國戲劇劇本最高獎

­ 高甲戲《大稻埕》劇照

­ 專家評價道,《大稻埕》是曾學文近年來創作作品中最厚重的一部,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戲劇張力和情感衝擊力。劇本充分發揮劇種和地域風格的獨特性和優勢,給舞臺二度創作提供了巨大的創造空間。

­ 曾學文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閩南豐厚的文化土壤給予他無窮的創作源泉,他喜歡從中挖掘獨具鄉土文化的題材。他創作的歌仔戲《邵江海》《蝴蝶之戀》、高甲戲《阿搭嫂》、南音樂舞《長恨歌》、小劇場話劇《日子》等在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 在創作中,曾學文喜歡把人物放置在大的歷史社會變遷中,去展現人物的命運。“我認為,這更能表達人物的生存狀態,從社會的變遷中探討精神價值,喚起文化記憶和生活記憶,尋找戲劇的當代性特徵。”曾學文說,他的作品致力於關注精神家園和傳遞文化氣息,這種文化氣息的背後,隱含作者對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的追求與思考。

­ 曾學文:戲劇是“夢中情人”

­ 曾學文是廈門人,出生於1964年,常年從事閩南地方戲曲創作、研究。他熱愛戲劇,並將之稱為自己的“夢中情人”。多年來,他創作了一批優良的戲劇,被譽為廈門戲劇界的“全才”———從小劇場話劇、實驗戲劇,到歌劇、歌仔戲、南音、高甲戲等不同藝術形式、不同劇種的劇本,他都創作過。

­ 醞釀多年 講述抗日壯舉

­ 據曾學文介紹,高甲戲《大稻埕》的劇本創作於2014年。“當時,在臺灣島內,儘管抗戰題材曾一度興盛,前些年也曾湧現出如電影《賽德克巴萊》、客家戲《吳湯興》等幾部反映臺灣民眾抗日的作品,但近來抗日題材的文藝作品日漸減少。”曾學文說,對於今天的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全面瞭解歷史真相,重溫昔日臺灣先烈的抗日壯舉,在當下更顯必要而緊迫。為此,他決定創作《大稻埕》。

­ “這個故事我醞釀了兩三年,也曾多次到臺灣進行資料收集、整理,之後花了一年多時間寫出來。”曾學文說,與他之前創作的《蝴蝶之戀》《阿搭嫂》等不同,《大稻埕》涉及的人物多,關係也更為複雜,寫作難度更高。

­ 據悉,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僅大的故事框架,就修改了3次。此後,他還多次到戲劇表演現場觀看,並對諸多細節進行不斷修改、調整,以求達到更好。

­ 修改打磨 升級為“明星版”

­ 去年年底以來,曾學文及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主創團隊,一邊演出,一邊聽取觀眾及專家的意見,再次對《大稻埕》進行了修改打磨,使其升級為“明星版”高甲戲。

­ “我對原稿中不滿意的地方,是老三這個角色,比較平面化,身份定位不夠清晰。”曾學文說,後來,他重新回到書齋,對老三這一角色重新定位,同時增強了他的戲份與衝突,強化了該角色的人物形象,便有了後來更為波瀾壯闊的劇情。

­ 對於曾學文而言,一部戲劇不只是一部戲劇。“那些筆下的人物早已經在我心裡紮根了,他們變得無比鮮活、生動,我希望自己的每次創作或修改,都能讓故事變得更完美,人物更鮮明。”

­ 曾學文說,《大稻埕》的創作,離不開廈門市金蓮升高甲戲劇團的參演,“他們每次都能很好地體會作品的內核,並通過表演重新賦予這個故事新的生命”。

­ 強強聯合 作品更接地氣

­ 此外,這部戲還邀請到了臺灣著名導演李小平來擔任導演。李小平曾榮獲第十五屆臺灣“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戲曲導演獎等重要藝術獎項。

­ “他的參與使這部劇有了厚實的傳統基底和當代美學的呈現。”曾學文說,李小平來自臺灣,對臺灣的歷史文化了然於心,這讓這部戲更加貼近臺灣的歷史文化狀態,更加接地氣。“此次的成功合作,也可以說,續寫了兩岸合作的新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